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诸天最强的主宰 > 北伐前奏篇

诸天最强的主宰 北伐前奏篇

作者:我本逍遥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03 20:35:13 来源:258中文

张浚气得要爆炸,跟这种人怎么说理?张浚是文官里的武将、武将堆里又是文官,先天上占足了便宜,别管面对的是谁,都敢横挑鼻子竖挑眼。(www)/出道以来基本上从没落过下风,这造成了他脾气大、口才差,和人吵架时总是出丑。当年被岳飞顶得恼羞成怒,这时一老学究也能虐到他完爆!

张浚实在讲不出什么了,索性转过头去向皇帝作慷慨激昂状“陛下当以马上成功,岂可贪于苟安,坐失良机”

赵眘被深深打动了。北伐当然困难,可难道有困难就不做了吗?当然不!他以更激昂的态度回应了张浚“公既锐意恢复,朕岂独甘偷安”

一时间,南宋金殿上充满激昂慷慨的王霸之气。相传很多人被感染了,无数道崇敬的目光在张浚、赵眘身上凝聚,给他们镀上了荣耀的金边…

可不包括史浩!史老师无比坚定于自己的理念,哪怕造成川军死伤数万、国家丧地16州都不在乎,更何况眼前这些小气氛?他和张浚一连辩论了整整5天。这5天里,两人的战场一会在金殿上、一会在府堂间、一会在饭桌上…

史浩摆出国家现在能动用的军力,最多只有6万人主战,请问信心从何而来?严重打击之后,史浩又情至绵绵、深情地说“张都督,我生平几十年愿望就是执鞭前驱、听您指使。您是我的偶像,可没想到现在我俩意见如此相左。为了您30年之大名不坠,国家元勋大旗不倒,您可千万谨慎冷静些啊…”

张浚大怒,这个该死的老学究视其如婴孩,居然敢软硬兼施!这是对他最大的蔑视,他大怒之下拂袖离朝远去,回江淮前线去视军!

张浚走得是如此的决绝。赵眘立即心虚,十万火急的请他回来。然而还是他的史老师,继续明目张胆地拆台!前方张浚百般酬集军备,能就地解决的绝不麻烦中央,可经费实在不足,无可奈何之下向赵眘求援。赵眘下旨立即支持!

可右相史浩不同意!刚刚登基,还没施恩于民,就横征暴敛,不怕搞出民变吗?那时失地没收复,江南都会有危机!

史浩说得冠冕堂皇。嘱咐有关部门留旨不发,拒不执行!

赵眘急了:这是军务,耽搁不得!

史浩很镇定:要不您撤我的职,反正我不同意!

相持的结果是赵眘再一次妥协,无论张浚还是史浩,都算是他的贴心人,走了哪个他都没咒念…难道还能起用赵构、秦桧时期的那帮垃圾蛀虫吗?万般无奈之下,赵眘决定谁也不得罪。(www最快更新)史浩可继续反对北伐,不分场合地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张浚去北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至于钱,赵眘灵机一动,想到了每年都要准备进贡给金国的岁币!刚刚不是才打完仗。两国交恶吗?那还给敌国干嘛?就用这笔钱支援张浚做军费!

终于解了燃眉之急,赵眘却没法喜欢。北伐是个巨大的合作工程,需全体官员去支撑每一个环节,难道每一次都得这样拍脑袋想办法。拆东墙补西墙吗?必须要动员起来!

可向爹要政策,向老师要支援全都泡汤了,搞得狼狈不堪。白白多出了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如何了得!试问支持到底在哪?赵眘实在想不出还能怎么办,只好使出最后一招!皇帝亲自出马、以身作则,以帝王之尊号召国民行动起来!

赵昚在皇宫内专门开辟出一块场地,带着宫伴、禁军等在里面做各种军事运动,阴雨天也不停,上面遮上油布,下边铺上沙子,每天准时出操!

没几天效果就出来了!文官们集体看不顺眼,提议皇帝稳重点,不说形象问题,万一伤着哪了,还能正常工作吗?赵眘充耳不闻,他要的就是影响!哪怕是反对的声音,只要传出去就好!

他接着操练。结果某天出事了。那天他在打马球,这是集马术、杆法、急停、冲刺等复杂动作于一体的高难度运动,一直以来在军队里非常流行,能在玩的同时练出非常好的战术基础!

赵眘精力充沛、兴致勃勃,玩得高兴时忘了马的死活。他骑的那匹马被反复折腾得头晕目眩,一时激动跑偏了方向,向场边低矮的廊房狂奔而去…

这非常突然!一干侍卫、禁军都没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马冲向了矮房,看高度皇帝肯定要一头撞上房檐!

祈祷吧!让赵眘在这一刻被老祖宗赵匡胤附体!脑袋硬度瞬间无敌,哪怕骑马撞上城墙,也不怕!

奇迹通常都是孤品,没法复制的。宋孝宗赵眘有自己的故事桥段!他在马就要撞到房檐的一瞬间,突然离鞍跳起,迅速伸手抓住房檐,全身挂在空中,松手落下…整个过程神色不动、镇定自若。之后他牵过一匹新马,翻身跃上,重新操练…

全场欢呼:我皇威武、我皇从容、我皇万岁!

这事像长了翅膀一样飞翔在南宋的天空下,皇帝尚武的形象初步确立起来了,连带着大家也开始关注起北伐…

趁此机会,赵眘第一次以官方名义发布北伐令!消息传出,举国动荡,先是德寿宫地震了,赵构在望仙桥上咆哮如雷,喊赵眘立即过来解释!不,你啥也不用说,马上去宣布之前是口误、是喝醉酒了乱讲!

赵眘沉默不语…这是他反抗的极限,他不可能和赐予他皇位的“老爸”作口舌之争,进而翻颜相向,横眉冷对。那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他只需紧紧闭上嘴,沉默到底,就足以说明他的决心!

赵构喊累了,与其说他是在宣泄怒火,倒不如说他在释放恐惧。这软蛋被女真人吓出了真正的器质型障碍,每时每刻都折磨着他,提醒他永远别忘了谁是主人谁是孙子!

这时他当着孙子,却管不了儿子,更没胆子重新坐到最前台去面对问题,折腾好一会后。只能挥挥手让赵眘滚蛋…

赵眘自由了,从德寿宫出来后猛然间天高地阔,世界明朗,终于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了!宋孝宗回宫后,绕过一切的官场阻挠,把三省、枢密院都扔到一边,直接向江淮前线的张浚下令:开始隆兴北伐!希望能真正的隆兴大宋!

马上就要北伐了,看一下张浚在江淮前线所做的准备:江淮军力号称20万,这与完颜亮南侵时南宋在京口附近集结的兵力相当,按说是可信的。但同人不同命、同事不同时。什么事都会有变化。上次是赵构下的令,所以是20万。这回是赵眘,数字也勾兑了!正兵8万、民夫5万,这就是此次隆兴北伐的全部军力!

看着很少,却已是张浚竭尽全力积攒出的了。为了这些,他招募两淮地区18—45岁的青壮组成神劲军,驻防建康。招募福建、两浙等地青壮组成忠勇军,驻防临安。招募北方南下的流民组成忠毅、忠顺、强勇、义胜等军,分驻镇江、淮南、四川等地。以换取当地的正兵出战…国事如此,张浚也算展转腾挪,尽一切可能地拼凑了…

兵不多,将就必须强!此次北伐兵分两路。张浚亲自点将:一代名将李显忠从淮南西路的濠州出发,攻打萧琦驻守的宿州灵壁县、军中败类邵宏渊从泗州出发,攻打富察徒穆、大周仁驻守的泗州虹县!

李显忠之强,不下于中兴名将。甚至个人武勇要超过张、刘、吴,直追韩、岳!只是在全局掌控上一直没体现出深浅来!

张浚北伐,李显忠是他点的头一员大将。也可说是北伐的主将。但伐国大举不能只靠一个人,张浚为他配了个副手邵宏渊。

北伐前,李显忠明显比邵宏渊高出三四层楼,官职、圣眷更是隆重得多,连名字“李显忠”都是宋高宗御赐的。但他在最重要一点上有先天性缺陷:李显忠不是嫡系!

陕西李氏威猛强悍、胆勇无双,是无可挑剔的战士。可他和他的家族先降金、再降夏、又降伪齐,不管内幕和过程怎样,这都是铁打的历史,无可更改。回归南宋后,和官方也只是短暂的蜜月期,转眼间就和秦桧、赵构相忤,被打入冷宫…

如此经历,说得刻薄点,李显忠就是个壮丁,需要时才被拉出来顶上去!官场是现实的,无数雪亮的眼睛都看清楚了这一点,于是北伐还没出征就出事了!

邵宏渊造反!邵嫡系把自己和李显忠对比了下,发觉哪怕能力差出去几条街,都没法弥补他先天上巨大的出身优势。于是他不平衡了!凭啥定要让他给李显忠打下手,当二当家啊?

邵宏渊抗命,直接向张浚提出了条件:他也是主将,定要与李显忠分庭抗礼,不分大小!

按说这是在找死,临战违命,完全可使用战场纪律,轻则罢免,重则砍头!尤其是以强势著称的张浚,他当年把岳飞都能硬生生压制下来,这时一小小的邵宏渊算什么?找死就让他去死好了!

可怪事发生!张浚居然收回成命,让邵宏渊独领一军,允许其便宜行事。也就说:从这时起,邵宏渊想干什么就可怎么干,谁也没法约束他了!

而这条命令是皇帝赵眘下达、总指挥张浚颁发,向北伐全军公布的!北伐军的军纪从最开始时就败坏了。很多年后总结经验教训时,这一条被重点提了出来,觉得这是胜负之间的最根本原因!

南宋军队主要分成驻屯大军、禁军、厢军、土兵、弓手5种。驻屯大军是最精锐部分,它们前身是中兴诸将的直系。禁军沦为第二等,平时不上前线,实战机会很少。厢军不值一得,相当于保安民警。反而是土兵、弓手等民间组织时常给出惊喜,如魏胜等神奇大叔们,他们战斗力比驻屯大军都不差!

这次北伐军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江淮都督府张浚下辖的建康、镇江、池州、江州4支驻屯大军。二是禁军中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两部合军。追溯下源头:建康驻屯军是张俊的部队、镇江驻屯军前身是韩世忠的部队、池州驻屯军是刘光世的部队、殿前司是杨存中的部队。

熟悉宋史的人一眼就可看出:南宋最强两支部队,鄂州、四川方面的两支部队都被排除在外,没参与这次北伐…

鄂州是出于历史原因。岳飞是南宋永远的伤疤,无论哪位皇帝包括赵眘在内,都能回避就回避。且当初肢解岳家军时南宋官方做得很完美,岳家军已成为传说,鄂州军再不是当年那支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军队了…

四川方面更是一死结!这是个很怪的现象,几乎每次南宋要举倾国之力北伐时,四川都会突然出事,导致无法出战!如岳飞的第四次北伐,那时中兴四大将与刘锜都同时出兵,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展开战场,如那时四川再出兵的话,金国侧后方会压力更增,导致中原的防守薄弱。可奈何那时四川主将吴玠突然猝死…

轮到这一次,四川本在吴璘率领下长驱直入,连胜拓地。可史浩挖坑、赵眘就跳,搞得吴璘把川军老底子都输了大半…川军只能转入防守,能保住西大门不开就算难能可贵了!

40多年后,这样的一幕还会再次上演!那次是与吴璘的孙子有关,局面扩大到了吴曦叛变,差一点和南宋划清界线!

这是后话。回到眼前:张浚纵然雄心万丈,也要受实际条件制约。北伐军共8万余正兵,里边还包括火头军、辎重兵两大块非作战人员,他的兵力不过6万出头而已…

这样,就决定了战线无法全面辅开!南宋军队兵分两路:李显忠攻取灵壁、邵宏渊攻击虹县。两军各达目的后,会师攻取宿州!

翻开宋代地图,可知很多史书记载错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