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诸天最强的主宰 > 擅移皇陵篇

诸天最强的主宰 擅移皇陵篇

作者:我本逍遥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03 20:35:13 来源:258中文

丁谓就像当初的寇准一样。(www最快更新)文武两边都被他摆平之后,他把脾气撒向了当时最神圣的2个人——宋仁宗赵祯、皇太后刘娥。

事有凑巧,某一天13岁的小赵祯忽然感觉很不舒服,说什么都不起床。可早朝时间却到了,必须出去见人,因大臣们会按时在前殿等待召见。这事一旦传出去,会让全体臣民对还没亲政的小皇帝失去敬仰更失去信心的。于是刘太后传旨,让宰执大臣们先到她那里议事。且让大家不必担心,皇帝只是太小,今天是有点赖床而已。

但这事传进政事堂,宰相们就全体沉默了。大家都觉得很棘手。因小皇帝和太后是分开住的。这时太后要求大臣们到她那里去办公,这算什么?太后不是要垂帘听政,而是要独自听政了!

事情一点都不复杂,大宋朝顶级朝臣们瞬间就解读了刘太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可要怎么做呢?彼此沉默。因当时政事堂里缺一个人:首相丁谓当天请病假了,没来上班。

思来想去,次相冯拯对来传旨的内侍说,请先回禀太后,丁相公一会就来。等他来后再商议。并马上派人去紧急通知丁谓,该怎么做,请您快指示。

丁谓马上就出现了。此人直接进宫,把所有同僚都扔到一边,去单挑太后。说出的话冠冕堂皇、义正辞严“臣等止闻今上皇帝传宝受遗,若移大政于他处,则社稷之理不顾,难敢遵禀”丁谓高举祖宗家法及先皇牌位,把同样铁腕的刘娥砸得哑口无言。

之后丁谓转身出宫,来到了政事堂“诸位怎能这样没种?何必等我?当时就该直接驳回”说的全体宰相都低头听训。

丁谓这才觉得爽了些,到后边更衣室里换衣服去了。敢情他也急,不知是穿什么衣服就冲进宫的。在他身后。冯拯的脸色变得铁青,悄悄对参知政事鲁道宗说“这人只想自己做周公,却让咱们去当王莽、董卓”

不管怎么说,丁谓在仁宗朝最开始一段时期里是万事如意。接下来他作为大宋首相,也该做另一件正事了。

要给先帝赵恒建陵下葬。在封建社会,这是仅次于新皇登基的头等大事。可从赵匡胤开始,大宋几代皇帝几乎都是临死才给自己选墓地,造阴宅。那也都是不得己。赵匡胤是地道的暴死,他在选定墓地后可不会知道一年不到就将有“烛光斧影”赵光义箭伤一生,到最后都心理变态。(www最快更新)讳疾忌医成了习惯,谁敢跟他提个死字?还提早建坟?赵恒他则一心想着和九天十地的神魔大哥都见个面,还怕死后没好着落?所以他的陵墓也一直没修。

于是丁谓在赵恒驾崩2天后的2月21日就担任了历代首相的特权任务——山陵使。并决定陵墓要7月底前完工。这样问题出现:陵是要建在赵匡胤生前选定的洛阳巩县的。可开封城内也片刻离不开丁谓,难道要他两地奔波?太不仁道了,得找位替身才成。

丁谓的噩梦就此隆重登场:大太监雷允恭!此时的雷大太监己成了皇宫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桥梁。不仅皇帝、太后对他另眼相看,就连处于巅峰的丁谓都对他“深德之”因没他,丁谓就将失去对皇宫内部的控制。

于是雷大太监觉得自己被蔑视了。“山陵事”乃极大的荣耀和特权象征,阿猫阿狗们都去主持大局,为何我堂堂皇宫第一大太监反而被隔离在外?这不行!于是他直接找到了刘太后。强烈要求为先皇站好最后一班岗,您就让我去挖坟吧…可刘娥摇头“雷,你要想清楚。不是我不让你去。而是考虑到你从小进宫,从没担任过外事。一旦到了外面,不懂的事太多,而你现在又位高权重,下差们不敢对你违逆。你如出错了怎么办?那样就是在害你了”但雷允恭连哭带嚎,一定要去…

于是他如愿以偿了。刘娥给了他山陵都监的身份,去洛阳主持修陵大事。在他兴冲冲一路狂奔的烟尘背后。想必丁谓和刘娥都露出了截然不同的两副嘴脸。

丁:该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死皇帝重要,还是现在活着的皇帝、太后有威胁?跑那么远,真出了事怎么办?难道你现在跟我不是一伙的?

刘:嘿嘿。这是你自找的…哀家一切都满足你们了…

3月6日,雷大太监火速冲到当时最拉风的挖坟现场,并立即进入角色。这时大宋顶级风水大师、司天监邢中和突然有了新发现,找到雷大太监,郑重报告“根据最新风水研究,如把先帝的坟往上挪100步远,就会像汝州的秦王坟那样,对子孙后代有极大好处”雷允恭立即两眼放光“那还等什么?快挖”“可…”邢中和变得吞吞吐吐“只怕那里石头太多,且会有地下水”那是修陵墓最忌讳的东西。阴宅入水,死者不安,生者即为不孝。(www最快更新)这要担天大的罪名。但雷允恭己彻底听不见任何负面警告“不许乱讲!先帝只有今上一位后嗣。如真能像秦王坟那样对子孙后代有益,那就马上换地方,立即挖”邢中和继续摇头“给皇帝换墓地,那是要走n多程序的。7月份就绝没法完工了。请三思”可雷允恭让他彻底闭嘴“我现在就去面见太后。这点小事还走什么程序?只要我说话,就没不行的。你们马上开工,立即挪坟!如耽误了,咱家唯你们是问”

刘娥弄不懂,这雷允恭刚出宫没几天,突然间又跳了回来,且告诉她,她男人的坟现在己高升了100步,且此后n多皇帝都会大有好处…到底是什么好处啊?有没有我刘娥的份?

刘娥淡淡说了一句“此大事。何轻易如此”这话极具份量。皇帝陵墓的大事,岂是你一太监为所欲为,想做就做的?你把事想得太简单,把皇家看得太轻易了吧?可雷允恭的回答已丧失了起码的觉悟及太监应有的恭顺“使先帝宜子孙,何为不可”把刘太后的话硬生生顶了回去。刘娥忍了又忍“你去找山陵使,看他怎么说”

但山陵使丁谓不知是为什么,居然犯下了此生最大也是唯一的错误。亦知其不可的情况下却没当面反对,而是不置可否。含糊其词。雷允恭立即转身冲回到太后面前“山陵使也不反对”刘娥没话可说。那就听你们的,挖吧…

但紧跟着,一切都让邢中和说中了。新墓穴中大石垒垒,地下水滚滚。雷允恭目瞪口呆,那些地下水把他整个人浇了个透心凉。

夏守恩是陵墓施工的总包工头。如不能在7月如期完工,他将吃不了兜着走。5月23日,他把工程情况如实上报朝廷,请求改变墓穴位置,否则难以完工。首相丁谓为掩盖错误,只能一错再错。为雷允恭遮瞒。

但纸包不住火,25日,毛昌达从工地上回来了。他是个小太监,能直入皇宫,见到皇帝、太后。于是刘娥知道了一切。丁谓也知大事不妙,命蓝继宗、王承勋前往工地视察。27日,刘娥命杨怀玉,28日再命罗崇勋、李维新前去调查。丁谓的人事安排已在皇太后那里失去了信任…

雷允恭想带着施工图纸亲自回朝见太后分辨。太后不许。命罗崇勋等就在当地审讯。6月3日再派马任俊前往一同审讯。

案情日渐严重。5日,吕夷简、鲁宗道。6日,参知政事王曾前往巩县查看。众人一致认为墓穴应当另改。雷允恭擅移皇陵,罪在不赦!

同时,雷大太监的其他罪行也被揭发出来:盗用大内库金3110两、银4630两、锦帛1800匹、珠43600颗、玉56两。还有原定用于陪葬的犀带1条、药金70两…6月22日,雷允恭被乱棍打死,全家发配。

这只是个契机,擅移皇陵迅速变成了一导火索。炸毁了另一个人。而仁宗朝的第一位名臣就此开始了自己的名相之路…

王曾,瞬间就把几件事捏合到了一起。雷允恭、洛阳、山陵副使、严重渎职;丁谓、开封、山陵正使、不在现场…但是他指使雷允恭这么做的。

为让这个创意变成现实,王曾又耍了个小花招。某一天。他像闲聊一样对其他宰执大臣们说“真悲哀,我到现在都没个儿子…”大家一致同意。这可真悲哀…但王曾继续说“但幸运的是我弟弟儿子一大堆,己说好了。他分我一个,明天退朝后我就向太后单独请示”大家再次同意,且目光显得非常的喜悦和暧昧。想不到你王曾也有今天,也要像我们一样给自己未来的“儿子”讨恩荫了(官宦子弟,不必科考就有出身)。这很好。以后大家一般黑,你也就没法再拿这个跟我们唠叨。

于是次日退朝后,王曾名正言顺地单独与太后会面。当他小心地说出把雷允恭和丁谓捆绑在一起销售的独特创意后,相信刘娥定万分激动…她终于盼到了有人敢于主动帮她对付丁谓!要知道,再强势的皇帝也需臣子的辅助。何况她只是个刚死了男人的寡妇。形势比人强,如所有朝臣都沉默到底,就算她真是武则天,也只能选择忍受。

而王曾在冒险探明了刘太后的真心,还必须再确认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如这件事做不好,他和刘娥就都是在找死。要让其他宰执大臣表明身份立场,到底你姓丁还是姓刘,马上站好队伍!

于是那一天,丁谓被刘太后叫到了宫中。由太后与皇帝垂帘问话,要丁谓解释一下情况。丁谓努力辩解,要把自己和雷允恭的猪头行为区别开来。而自从他开始演讲起,帘幕后就静悄悄的,从始至终都没打断他,更没呵斥和指责。于是他就不停、再三地讲,突然一小内侍出现“相公在和谁说话?太后与皇帝早就走了”这不是申斥是蔑视、不是指责是污辱!堂堂当朝首相,正举国无敌时,居然被人耍得声情并茂的面对一团空气演讲。

当天丁谓只有手持笏板,叩头退下。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官场,大家都知道了丁谓丁相公刚刚出了怎样的洋相。

联盟瞬间结成。刘娥、王曾、冯拯、曹利用几个脑袋彼此联络了一下,倒丁方案就此出台。

3月8日,大宋使者薛贻廓来到大契丹,通报赵恒驾崩、赵祯即位的消息。6月21日,宋使薛田将宋真宗遗物送至大契丹。52岁的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致奠,召集蕃汉所有大臣为赵恒举哀。且对自己的宰相呂德懋说“南朝皇帝年岁太小,如这小孩不知当年都发生过怎样的战和之事,被人别有用心一番,那真是不堪设想啊”就在这时,宋朝报丧使者到了。双方一阵勾通后,辽圣宗感觉好受了些。原来俺的皇嫂这样了得啊。他转身对自己的萧皇后说“就由你写信给大宋皇太后吧,也让你能名传中国”然后下令在范阳悯忠寺为赵恒设灵堂,建百日道场。且下令全国,不许任何地名、人名犯赵恒之讳。

6月25日午休,全体宰执大臣在资善堂共进午餐。突然间后宫宣召,人人有份,唯独丁谓例外。他被孤零零留在了饭桌上。

丁谓神色大变,马上就明白了将要发生什么。他生平第一次在人前露怯,向同僚们请求,希望能在太后面前为他美言几句。众高官神色各异,却都只是向他优雅地微笑…只有钱惟演回应他“当尽力,无大忧也”旁边的冯拯立即狠狠瞪了他一眼,钱惟演马上闭嘴,一行人再不耽搁,走出了资善堂,留下丁谓独自一人面对残羹冷炙…

承明殿,刘太后一脸严肃“丁谓身为宰相,却与雷允恭交通,该当何罪”冯拯马上附和“自先帝去世,政事都是丁谓与雷允恭商议定后再告诉我们,说是奉了圣旨的。我们也不知是真是假,只好照办。如今幸好他奸谋败露,真是上天宗社之福啊”随即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丁谓的罪过越说越多,刘太后甚至要为民除害,杀了丁谓。但这件事却不好做,太祖皇帝有不杀大臣的祖宗家法,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个头绝不能开!冯拯当即以新帝即位才4个月为由请太后开恩。刘娥怒气稍平,命冯拯等就在一旁即刻商议如何处分。

参知政事任中正为丁谓求了一句情,请按‘八议’定罪,王曾当即反驳“丁谓不忠,得罪宗庙。已入‘十恶不赦’之内,还有什么‘八议’可言”最后决定丁谓罢相,以太子太保分守西京。28日,任中正也被罢相。(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