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快穿之造梦师 > 第五百六十二章 出征奚族的意

快穿之造梦师 第五百六十二章 出征奚族的意

作者:乐乐不改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0:25 来源:258中文

() 唐天宝初年正月十五,大唐皇帝李隆基以奚族大酋长怀化王李延宠数年不遣使来朝,进贡朝廷为由,派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提点朔方,河东,陇右,河西四镇共计十万骑兵,北出雁门关,讨伐奚族。闻听到这消息的李延宠被吓破了胆,连忙向与他有亲族关系的契丹怒皆部求援,两部立即召集了族内的青壮人马,全民皆兵,怒皆一部动了,其余各部无奈之下也纷纷投入战斗。于是,奚和契丹两部陈兵二十万于桑干河河畔,看来俨然是一副与唐军准备拼死一战的样子。

平静了数年的朔方,战争的器又开始缓缓的转动了起来,整个灵州范围内已经全部开始了军事戒严,从朔方各地和长安调集而来的粮草,兵器,迅速的向着关外运去。灵武城内,不少老百姓都跑到街上看热闹,一队队身着铠甲的唐军和粮草兵器从街上经过,让他们十分兴奋,朔方已经平静了很多年,前任节度使韦光乘一直只求自保,不求击敌,不过也还好他在任期间北夷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这就导致了朔方的老百姓都快要忘记来自北夷的威胁了。不过不少人家祖上传下来关于北夷凶残的传闻可从来没有断绝过的,一旦他们南下,可是要杀人屠城的,男的论为奴隶,女的没入军营为妓,老幼一概杀死,这种传闻导致北夷在无数人的心留下了恐怖的印象,也因此这次北伐的行为受到了民众们的强烈支持,不少青壮甚至自告奋勇的加入了运粮的车队当,整个朔方都开始积极备战了起来。

不过宣战是一回事,什么时候打又是一回事了。在灵武城外,来自陇右和河东河西的八万骑兵正在缓慢的集结当,因为路途遥远,只有河东的骑兵先到了,其余两镇的还没有到,领军的是河东节度副使韩休琳,他是王忠嗣任河东节度使时的旧部,在田仁琬接任河东节度使后颇受到排挤,于是这次调兵,田仁琬便把他打发来了。

实际上,这次调兵,其余几镇的节度使都颇有不服,心不满,在边关有着一道不成名的规定,那就是借兵借将不还,一旦借兵借将给其他节度使,在战役结束后,总是会有着这样那样的借口扣住这些人不还,算是一道不成名的规定,对谁都是一样的。也因此各节度使借人不会借最精锐的,但也不会派老弱残兵来打发你,不过这一次可就不一样了,因为是要出雁门关打击游牧民族,也因此李隆基特意下旨调的全是骑兵,即使不借调最为精锐的战士,马可是没有下路货来代替的,这让其他几位节度使心痛不已。

田仁琬倒还好,毕竟王忠嗣在河东扎根数年,深得军心,他刚刚接不好拂了将士的热心,调兵很痛快,顺带把他不喜的韩休琳给派来了。但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和河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可就不那么配合了,他们一个与王忠嗣有隙,一个则比较抠门,见他们派的兵迟迟不到,王忠嗣气得连下了道军令,李隆基从监军哪里得知他们怠慢军情大怒不已,飞鸽传书给了他们二人这才慢慢的发兵。

其实按理来说打击奚契其实是现在的范阳节度使的职责,可是现任范阳节度使是裴宽,他与幽州兵马使安禄山一向不合,整个范阳其实都是安禄山的势力,他这个节度使并没有多少实权,李隆基深知这一点,他本来就有意提拔安禄山为节度使,但奈何他资历不高,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只能等过些年再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调动范阳的兵力可是有些不智的,外加如果范阳出兵,后方空虚,被敌方偷袭得后可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再思虑之下,他决定不调范阳的兵力,而是调河西河东陇右的兵力于朔方,交由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带领,北出雁门。名为打击奚族,但实际上不止奚族,不少边关小国或者小部族都有过多年未进贡或者朝见的现象,它们也没有被打不是,这次出兵,其实要打的是契丹,而不是奚族,打奚族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自武则天讨伐契丹失败以来,大唐先后发兵五次攻打契丹,但均失利,契丹逐渐坐大已成事实,虽然表面上依旧是内附于大唐,向大唐称臣,但实际上早已有自立的野心,奚虽然没有到那种程度,但他们与契丹本来就是出自同源的亲族,若契丹自立,奚族也不能避免。李隆基早就有打契丹的念头,可因为开元年间吐蕃攻势正猛的缘故一直无暇北顾,直到现在他改年天宝,终于想起了契丹这个心腹大患,下定了决心要好好的打一打。

可是帅位他迟迟不能决定,边关诸多节度使,能打仗的不少,可互相不服,他得选出一位能打胜仗,忠心于他的人来担当这个帅位,不用说这个人自然就只能是王忠嗣了。果不其然仗还没打就听到了皇甫惟明和夫蒙灵察迟迟不发兵报告,还好他早已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事先就向各节度驻地的监军下了谕,现在各节度的骑兵应该都在路上了。

按理来说,像奚契这样的部族,如果面临大军压境,因为会十分惶恐,然后遣使入朝来说明自己是如何忠诚,拖延出兵才对,他们后面一定有后台,可这个后台是谁呢?他只能想到突厥了,只不过现当下突厥已经日渐衰落,会不会愿意为了他们两族出兵得罪风头正盛的大唐那就是一回事了。

就是要趁着这种会,一举扫平这本就心存不服的两族,打到他们怕,打到他们心甘情愿的臣服,那样才达到了目的。

就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王忠嗣接过帅印,打响了天宝初年的第一仗,叶倾城他们人的事也很快的被他抛在了脑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