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喵霸 > 第405章 好官

喵霸 第405章 好官

作者:望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5 19:00:06 来源:258中文

福宝已经五岁了,这几年没白读书,听慕之遥夸他,挺着小胸膛说:“我阿爷说了,将来我是要考状元的人,不聪明不行的!”

慕绾绾羞他:“哪有自己说自己聪明的,不害臊吗?”

“不是我说的,是你们说的呀。”福宝是聪明,但孩子还小嘛,始终转不过大人这些弯弯绕绕,他还满眼不解呢,一副你们怎么说一套是一套的样子。

可爱啊,刹那就将慕之遥逗得哈哈大笑。

他一把抱起福宝:“对,是我们说的,福宝将来是要考状元的,我们福宝也一定能考上状元!”

福宝高兴了,同时也羞赧,他已经五岁了,在家里乔明渊为了不娇宠儿子几乎不抱他,最亲近的举动不过是揉揉他的脑袋、捏捏他的脸蛋。阿爷倒是经常抱他,不过阿爷腿脚不好,平日里只能抱着他站着或坐着,没慕之遥这样抱着他转圈圈还将他抛上天,一时间让福宝又兴奋又紧张的,当然,如此一来,他跟慕之遥的那股生分就没了。

等吃饭的时候,他已经围在慕之遥跟前舅舅长舅舅短的了。

平日里福宝不敢粘着爹,却是个顶顶的小妈宝,除了睡觉读书的时间,他是一步都不肯跟慕绾绾分开的,有时候爹不在跟前,还要撒撒娇让娘给自己喂饭。

瞧着他今天乖觉,小大人一般坐在椅子上,乖乖的吃饭,时不时看几眼大人们,慕绾绾满脸都是母爱光辉,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很是赞许。

福宝高兴呢,吃饭都比平日里香甜。

一家人和和睦睦,教慕之遥看得也眼热。

说起来他也已经三十了,因为早年被耽误,发配北地做苦役,从前订婚的人家早跟他们慕家毁了婚约,后来冤情得到平反又入朝做官,为了稳定朝中的形势也安天启帝的心,这两年忙忙碌碌的,压根没时间来想自己的婚事问题。他对未来的另一半没什么指望,这时候看着福宝活泼可爱的样子,竟也觉得有个妻子应该不错。

一家人吃了饭,福宝开始打起瞌睡来。

小家伙跟他爹一样,小小年纪已然能十分自制,每日里作息很稳定,饭后半小时要睡觉。

瞅着他窝在慕绾绾怀里睡着了,身后跟着的奴仆便带着小公子去客房小憩,慕绾绾和乔明渊才算有了机会单独跟慕之遥说话。

两个男人说的自然是朝中大事。

离开京城两年,京城里如今又是几番沉沦,黎文希倒台,谈敬成了内阁首辅,他身边的那些阁老也有趋同的倾向。不过天启帝为了打压他们这些大氏族,亲手扶持了一些人来跟他们抗衡。像如今在内阁的甄树,作为太子的岳丈在朝中风头一时无二,也唯有他敢跟谈敬叫板。高元潼这两年学会了韬光养晦,表面一副放任自流的模样,似乎对谁都不偏不倚。

值得一提的是,陈丛艺当初跟随黎文希的脚步,后来被朝臣针对险些无法全身而退,挣扎了两年,今年春天的时候天启帝终于准许了他的辞官奏折。

陈丛艺当初亲自监斩女儿女婿,后来一番波折险些丧命,他如今能得个告老还乡还真是好命。

至于以后还能如何,随着他带着陈氏子孙退居二线,慢慢平静下来。

陈丛艺一走,位置就空了,天启帝做得果决,当即提了慕青易进了内阁。

这也是为何慕之遥年纪轻轻却能出任西北参军这个职位的原由,有个做内阁的爹给他撑腰,多了个平台可以发光发热。

除了他们,早前被提拔起来的内阁阁老谢允、杨知棋都站的是天启帝的阵营,天启帝苦心经营数年,终于打破了内阁大氏族一言堂的局面。

朕心甚慰,天启帝过了两年舒心日子。

他的宏图大业还在继续着,跟朝中那些老家伙斗争的路还很长,除了这些羽翼丰满的老臣,天启帝还在一直扶持着他的心腹。

比如远在西北的乔明渊。

当初让乔明渊来西北,天启帝给了一封手书,如今手书封在县衙的后门,是乔明渊的底气。然而也是为了不招人眼目,这两年来天启帝是从不过问西北箕陵城这个小小县城的发展的,他有足够的耐心,也自信自己能等得起。

乔明渊对自己当然是有信心的,如今岳丈到了内阁,做起事情来当然更得心应手。

从陈明关回来后,乔明渊继续有条不紊的推.进他的建设之路。

如今箕陵城已经大变样子,来到这城外就瞧见巍峨高大的城墙,进了城,街道宽阔,两边的商铺和仓库鳞次栉比,井然有序的商人和运送车辆在其中穿行,穿着定制红白衣衫的箕陵工会的劳工来来去去,一会儿在这家下货,一会儿到那家打包,忙得不亦乐乎。

箕陵城里已经不单单是来自西域的商人了,打从今年夏天开始,各地的商户大量涌过来,连着南北东西,竟俨然有要成为中枢商站的趋势。

回想天启十一年初来箕陵城的时候,城外的土地荒草丛生,街上的百姓满脸哀苦之色,如今两年过去,箕陵城外的麦田收了又种上来自西域的番薯,番薯产量高,总算能让箕陵城的人填饱肚子。收了番薯他们还能再种菜,吃一季的菜又可以继续种小麦,走出城外去,百姓安居乐业的影子都在脸上。

因为地方好,能饱饭,从四面八方用来的流民登时扩充了箕陵城的人口量。

流民一多就容易乱,箕陵县衙连连出.台政策,划地耕种、修建安置房、登记户籍和工会统计,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倒是没出大乱子。

经此一事,乔明渊在箕陵城内外的口碑名声一下子就上去了。

老百姓们未必懂得什么方针大政,他们只知道一点,箕陵城的父母官是个青天大老爷,去了箕陵城有饭吃,有活儿做,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总之,跟着乔大人走,饿不死!

急剧增加的人口量还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聂光磊招兵更容易了一些,如今箕陵城小小一座县城,军队竟有四万多兵卒。这些兵卒远远超过了县城需要的驻守量,比之陈明关也不差什么,俨然要成为陈明关、平阳关两关之间的第三座关卡。

就连箕陵城的城守军也有了五千人,得益于商贸发展,如今早已不是一件铠甲换着穿的窘迫境界,每个城守军都有了自己盔甲,还配发了武器,聂光磊派了白岳溪来帮着练兵,改一改城守军那慵懒的精气神,如今城守军走出去也颇有模样威严。

县衙的衙役更是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存在。

增开丝绸之路嘛,县衙设立了工会,后来又定了一系列的贸易规矩,这些规矩都是由县衙的人在维持,如今在县衙当差是大大的肥缺,县衙有了收入,他们的工资税账船高,吃穿不愁。

不但如此,乔明渊跟以前的官都不一样,他不是那种只管自己吃饱不准下面人喝汤的官,早已放出话去,要是有商户来贿赂他们,贿赂可以收,只要将八成送到县衙库房登记,剩下两成可以私吞,至于商户们提的要求,原则之内可以答应,原则之外坚决不行。另外,还有一些奖励政策,比如发现细作,不管是城守军还是衙役一律奖励白银百两,有人捣乱生事,制止的给予一定奖励。

总之,乔明渊很懂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这些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不过他如此的行事作风,倒教两个师爷不知所措。

“大人,这样是不是太大胆了一些?”赵桐觉得不安。

吴敏仪也说:“若是按察巡抚使来责问,咱们该怎么办?”

乔明渊从案牍中抬起头来:“有什么事我兜着,你们不必担心,真到了那一天那一步,树倒猢狲散我也不会怪罪你们,你们自谋生路即可。”

吴敏仪满脸尴尬,不语。

他本是平阳关的绅主之一,来箕陵城跟着乔明渊是为了谋个出路,真到了那一步,他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着,断不可能跟乔明渊进退一心。

倒是赵桐抿紧了嘴,一时间想起了很多。

他出身箕陵城,过够了苦日子,当初最穷的时候,妻儿靠着喝白水度日。他寒窗苦读多年才考上个举人,没能谋更好的出路,为了乔明渊高额的月例钱来做师爷,为的是养家糊口。如今乔明渊在西北干了这么大的事情,别的不说,他从吃不饱饭到如今腰包里也有几千两银子,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乔明渊来到箕陵城后的翻天覆地变化他都看在眼睛里,不管乔明渊形势如何,在他看来,这人是个好官,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大格局的好官。

他说这些都是因为担忧乔明渊引来祸患,却无退却之心,嘴上不说,心里拿着主意呢。

不管将来如何,他始终会跟乔大人一条心!

只是迫于形势,他心里琢磨着要将妻儿安放在哪里,才能在将来祸患来临之际让他们免于忧虑。

乔明渊将两人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他也没多说,继续写他的东西。

与此同时,慕绾绾的生意迎来了第一波巅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