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回到完美时代 > 第八百七十六章:房琯的面目

回到完美时代 第八百七十六章:房琯的面目

作者:不吃肉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16 13:41:05 来源:258中文

算作乱的民兵只有三成侥幸活了下来,杨行本仍旧对这些人做出了严厉的惩处,凡是参与兵变的百夫长以军官全部立即处死,对这些军官唯一的宽宥是没有波及族人子弟。剩下的普通民兵也绝不可能当做没事人一样放归各营,全部以戴罪之身发落到城外苦力营服刑接受改造,满三年以后再视其回过程度予以释放。

一场原本盛大的检阅仪式仅以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而告终,同时,所有人都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神武军的军威所在,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和秦大夫做对的,否则那个被枷在端门外示众的崔冀是前车之鉴。

“崔冀是房琯的旧属,今日自意外发生以来,房琯便再没现身,难保……”

秦晋挥手打断了杨行本的话,崔冀的确是房琯的旧属,但以他看来此事房琯未必是知情的。早在房琯带兵出征之时,崔冀是以天子信臣的身份监视房琯的,这一点朝下都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房琯和崔冀两个人绝不是穿同一条裤子的人。只是天子已经风半年有余,失去对朝政的掌控已经很久,崔冀也一定是在这段期间与其他人接触过,甚至于此人一早是别人安插在房琯身边的眼线。

那么,站在崔冀身后的人会是谁呢?以秦晋看来,大体离不开两个人,其一是张皇后,其二则是李辅国。李辅国作为新近崛起的宦官在宫的靠山是天子,天子风以后,唯一可以依仗的只剩下其一手掌握的左武卫军。

崔冀身为世家大族子弟自然不可能为宦官所用,那么其背后的主使已经昭然若揭。

“以你之见,当如何处置此事?”

秦晋反倒看着杨行本直接发问。

“崔冀乃清河崔氏颇受重视的子弟,大夫处置此人还要甚重一些。”

一提及清河崔氏,秦晋也忍不住有些冒火。这个清河崔氏的子弟仿佛像了邪一样,前仆后继的与自己为敌做对。在新安时是这样,在长安时也是这样,甚至于到了冯翊郡还是如此。而今神武军兵发洛阳,一举克复东都,不想还是遭遇了同样的事情。

不过,杨行本说的也有道理,崔冀毕竟不同于崔安世这样的旁支子弟,算真有心处置于他,也绝不能籍由神武军之手。

“二郎说的在理,这烫手的山芋不如交给朝廷去办吧!”

杨行本呵呵一笑,又肃容赞了一声:

“大夫明断!”

秦晋笑骂了一句:

“你这厮,何时也学得溜须拍马了?”

正在此时,军吏匆匆来报,房琯求见。

算房琯不来,秦晋也正要寻他商议今日的变故。

房琯见到秦晋时,满脸都是尴尬,崔冀不论有什么背景,但官面的身份那都是他的僚属,若秦晋因此而对自己心生了芥蒂,他又能如何辩解呢?是以,只是一个深深倒地的长揖以后便不再直起身子。

秦晋见状则赶紧双手扶住了房琯的两臂,用力将其托了起来。

“相公这是何故?快请入座说话!”

这个反应倒出乎房琯的预料之外房琯甚至惊诧的望着秦晋的眼睛,以判断其究竟真心假意。然则,秦晋扶起房琯又请他入座全然都出自一片真心,房琯又怎么能看出别的内容呢?

但是,房琯也知道秦晋向来不会喜怒形于色,所以还是将信将疑的坐了下来。

“崔冀作乱,老夫难辞其咎,秦大夫……”

不等房琯将请罪的话说完,秦晋便当即将其打断。

“老相公此言差矣,今日没有外人在侧,倒不如把这件事说的直白一些。崔冀分明是宫某位大人物的提线木偶,又干老相公何事呢?难道老相公还想替人背这无妄的黑锅不成?”

“黑锅?”

房琯下意识的愣了一下,虽然秦晋的这个用词新鲜,但以他的才学只一闪念明白了其意思。接着,他又重重的叹息了一声。

“老夫用人不察,察人不细,最终竟险些酿成大祸,天幸大夫无碍,否则老夫岂非成了千古罪人?”

这么说是因为他十分清楚,如今天下的局面也只有秦晋和神武军能镇得住,如果秦晋一死,神武军群龙无首恐怕也会此分裂,到时候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朝廷又无力定乱,这乱世还真不知道何年何月能结束了。

秦晋也是为了宽房琯的心,便笑着说道:

“老相公不必过于自责,崔冀署理河南尹也是秦某亲自用的印,说到根子,秦某也有脱不开的干系!”

主动承担责任的话秦晋觉得说一句够了,房琯不是个迂腐的蠢人,自然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然后,他立即将话题转到了对崔冀的处置。

“刚刚我与二郎商议过了,崔冀其人牵扯太多,不宜在神武军处置,老相公以为当如何?”

房琯很认真的沉思有顷,便从容答道:

“老夫只一句话,崔冀从哪来,便教他回哪里去!”

这正与秦晋和杨行本的想法不谋而合。

达成共识的议题很快又被他们丢下,继而又商议着洛阳城骚乱以后的治安问题,房琯认为依靠旧有的河南府体系已经无法有效的维持稳定,因为整个河南府已经被崔冀折腾的乌烟瘴气,不如便由民兵选出佼佼者另组一营,取代河南府负责城治安巡查。

秦晋在进入洛阳之初曾经下达命令,除了皇城以外,神武军不涉足城内治安巡查问题,这是为了避嫌,也为了减少军民之间的摩擦。现在房琯提出来以城内人治理城内的治安,他觉得是个不错的法子,便欣然同意。

话到此处也差不多该结束了,眼看着太阳西斜,竟不知不觉间商议了整整一个下午。

房琯突然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老夫听说大夫有意离开洛阳到河东去?”

秦晋愣了一下,他打算离开河东的事仅在小范围内做过交代,现在连房琯都知道了,恐怕此事在神武军内部高层军官之间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于是大方的点头承认:

“确实如此!”

“请容老夫猜一猜大夫此去河东的因由。”

秦晋做了个请的手势。

“如果所料错差,一定是朝廷的封赏重了,大夫不敢接,也不能接!”

闻言,秦晋心下一动,心道不愧是大唐宰相,居然能将自己即将赶赴河东的因由猜出个七七八八。但转念又一想,自己即将赶赴河东的消息已经有风声传了出去,朝廷天使即将抵达的消息怕也是遮掩不住的,说不定早有人提前一步由长安抵达洛阳了。

一念及此,秦晋叹息一声,坦言道:

“老相公正说到了秦某的苦衷,此去河东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岂料房琯却爆出了一阵大笑。

“大夫处处聪明,如何在此处犯了糊涂呢?”

秦晋又是一愣,心下盘算着房琯话之意,口则问道:

“这又从何说起呢?”

说到这朝廷争权夺利的事情,秦晋毕竟经历得少,房琯眯起眼睛,宦海沉浮数十载,这些机关算计早不是什么了不得问题。

“老夫只送与大夫一句话,天子诏书只要不是封王,便接下又如何呢?”

“不封王?”

秦晋心下惊诧,房琯在朝廷天使一事似乎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预判,看来还要再次评估此人的能力,在长于治政以外还要加一条,精通权谋之术,而这一条也正是秦晋的短板。当初他在长安被各方势力牵扯的束手束脚,是吃了这个亏。

紧接着,房琯也不等秦晋说话,自顾自的说道:

“不会封王!一定是国公,封一个国公自是难免,除此以外,还会让秦大夫以节度使之名坐镇洛阳,指挥平乱……只是……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重臣便将以节度使之名坐镇两京的先例,想必至少也是个留后的差遣……”

至此,连杨行本都深深为房琯的表现所折服,他居然全都猜了,即或某些细节有些许的出入,也全然是瑕不掩瑜。

秦晋腾的起身,“老相公全都猜了,封国公也罢了,让秦某做这洛阳留守岂非置于火炙烤?”

此言一出,又轮到房琯惊呆了,他只猜了朝廷会委以秦晋留后的临时差遣,哪想得到居然是洛阳留守。留后与留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结果却是千差万别。

留后是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的替代差遣,而洛阳留守则非太子亲王不能胜任,而在以往的惯例之,但凡被委以留守重任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皇位继承人。现在朝廷让秦晋做这个洛阳留守,其包藏的祸心已经等于昭然于世。

不过,震惊之后,房琯还是平静的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既然如此,大夫便接下这道天子诏书又如何呢?”

杨行本马跳起来急道:

“朝廷心怀叵测,难道房相公看不出来吗?”

反倒是秦晋经由房琯的提醒,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便制止了杨行本的质问。

“正当如此,接下诏书又如何?”

b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