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回到完美时代 > 第七百零七章:重楼宫阙深

回到完美时代 第七百零七章:重楼宫阙深

作者:不吃肉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16 13:41:05 来源:258中文

子时初刻,太极宫甘露殿内传出了时断时续的抽泣之声,一个略显虚弱的声音缓慢而又艰难的责备着:

“朕,朕死不了,皇后哭甚来?”

“长安的局势才刚刚安定下来,朝野内外又都是些虎视眈眈的豺狼,陛下如果就这么倒了下去,可,可让臣妾孤儿寡母的如何活下去啊……”

抽噎的声音很明显来自于一个女人,很快又有一个类似与公鸭的声音紧随其后。

“皇后殿下勿忧,陛下只是激怒攻心而已,那些个豺狼翻不了天去!”

大唐天子李亨此时正斜倚在软榻之上,眼睛里尽是疲惫的神色,他对皇后的哭泣和埋怨很是不满,但又不想在这个时候再严厉的责备于她。虽然她和广平王的矛盾给其添了不少的麻烦,但念在患难夫妻的情分上,依旧没有深究谋刺广平王之罪。

猛然间的一阵猛烈咳嗽,使甘露殿内的气氛紧张了起来。李辅国慌忙去唤御医,张皇后也在旁边急的直转圈子,也是心神皆乱。

此时御医都在殿外候着,一听到传唤便战战兢兢的奔了进来,给天子号过脉以后才稍稍安心,然后说道:

“陛下脉象虽然虚弱,但并无恶化迹象,应该只是普通的咳嗽,将养一阵想必就会有所改善!”

李辅国急得有些失态,追问道:

“将养一阵,这一阵究竟是多长时间?几个时辰,还是几天?”

御医被李辅国的架势吓得频频低头,嗫嚅着答道: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若说准定时日,又怎么可能是人力所控制的呢?”

李辅国当真火冒三丈,他是由最底层的宦官一步步走到今日高位的,对这些内苑皇宫的这些御医手段也都了解的门清。给天子诊脉治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换言之,不管什么急病,都一律温吞水的诊治。这种方法对他们而言自然是最保险的,可对于天子而言,就不那么好受了。更多时候,许多显贵的病情就是被这些庸医活活拖死的。

“朝廷养着你们就是要你们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的,现在到了考验你们的时候,却又百般推脱,庸医,全都是庸医!”

李辅国突然间发作了,甚至忘了就躺在身边的天子,他看着这些獐头鼠目,眼神飘忽的所谓的御医们,只在心里暗暗发誓,一旦顺利过了今日这关,来日必寻个机会把这些人统统流放到西域去,受那封杀酷寒之苦。

御医们都被吓的像受了惊的绵阳,最后还是李亨替他们解围。

“也怪不得御医,朕这病的根子是积劳而来的,今日急火攻心不过是个引子,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化的干净又岂能在瞬息之间呢?”

李亨一口气说完了这句话,喘息了好一阵,才又指着那些御医摆摆手。

“你们都下去吧,这里没你们的事了。”

至此,御医们才如蒙大赦一般的鱼贯退出了甘露殿。

甘露殿上,除了几个侍立的宦官宫人,又只剩下李亨与皇后既李辅国三人。

“陛下,奴婢有一言,此时比须冒死觐见!”

“但有话,直说就是,只要于社稷有利,朕无不允准!”

若再往常,李辅国得了这个答复必然一口气的都说出来,可现在却迟疑了好一阵。

“现在陛下龙体欠安,为千秋社稷计,使心怀叵测之人彻底断了犯上作乱的念想,是不是该考虑册立太子了!”

此言一出,原本就很安静的甘露殿上更是静的令人头皮发紧,甚至于连喘息都不敢过于用力。

好半晌,李亨才拍着脑袋,说道:

“的确,一直没有册立太子,是朕的疏失……”

其实,李亨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将长子李豫当做了自己的继承人,而且刚刚继位时就已经暗暗下定了立其为太子的决心。李亨之所以迟迟没有立李豫为太子,更多的是出于保护的目的。

李亨本人过早的成为太子,虽然有着名分上的优势,可也使之成为了最瞩目的靶子,十数年来,与他或明或暗为难的大臣用两双手都数不过来。出于自己的切身教训,因此册立太子的进程才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搁置下来。

然则,李亨也万万没想到,就算他不急于册立太子,也不等于李豫就不会面对威胁,甚至于这种威胁要比他本人做太子时更加的严重。至少太上皇在位之时,还没有人敢于公然谋刺太子。

现在,李辅国突然提出了册立太子之事,李亨的心跳就阵阵加速。他能感觉的自己右臂的无力,几次打算撑起身体,却几次都用不上力。

对于身体的这种虚弱,李亨甚至于不敢告诉那些为其诊治的御医,只默默忍受着病痛为其带来的恐慌和痛苦。

“册立太子不是小事,朕要好好思量一下,你们先退下吧!”

李亨没有即时给出答案,反而把李辅国和张皇后一同哄了出去。

出了甘露殿,张皇后忽然停住了脚步,回头逼视着跟在后面慢吞吞的李辅国,许久都不说话。

别看张皇后乃是母仪天下的后宫之主,可李辅国的眼睛里却没有丝毫的畏惧之意,反而还放肆的与之对视着。

“皇后殿下可有事情吩咐奴婢去做?”

最终,张皇后的目光还是柔和了起来,用一阵前所未有过的温和声音说道:

“陛下册立太子,将军以为普安王如何?”

普安王李侗乃是张皇后与李亨所生之子,今年刚刚满十六岁,李辅国心中念头百转,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挂着谦卑的笑容。

“普安王聪慧过人,素有才名,若陛下肯册立其为太子,奴婢私以为是极合适的!”

见李辅国在装糊涂,张皇后却失去了耐性与之一旦点的兜圈子,谁知道天子下一刻会不会就已经有了决断呢?现必须分秒急争!

“直说吧,若能说服陛下立册立普安王,将来必有回报将军之时!”

与此同时,李辅国也打开天窗说亮话。

“殿下应该知道,陛下一早就属意于广平王,奴婢不过是个宦官,又怎么能使陛下改变主意呢?”

张皇后的视线就没离开过李辅国的脸上,一字一顿道:

“旁人可能没有办法,将军如此说就是自谦了……”

正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张皇后相信只要筹码足够大,像李辅国这种人完全可以被收买过来。

就在张、李二人还纠结于册立太子的人选之时,宰相崔涣已经在小黄门的引领下进入了太极宫。太极宫内只亮着稀疏的灯火,完全没有皇家禁苑的辉煌与气派。重重阙楼的阴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竟像一只只恐怖的怪兽,借着黑夜的掩护伺机兴风作浪。

“陛下,陛下……”

崔涣匍跪在李亨的面前,话刚出口就已经哽咽至泪流不止。见到皇帝还是清醒的,他此前的所有忧虑和紧张终于可以一并抛诸脑后,但看皇帝的面色似乎又极是难看,又不免有几分担心。

“崔卿快起来,朕只是听了前方军报,急火攻心而已,现在已经没有大碍!”

提及关外的军报,君臣二人竟同时收声,甘露殿内再一次静的令人害怕。

良久,还是李亨先说话了。

“房琯兵败了,十几万大军分崩离析,朕,朕该怎么办啊?”

看着虚弱又带着几分愤怒,几分急躁的天子,崔涣心如刀绞,他强行忍住了哽咽。

“当下关外形势晦暗不明,为稳妥起见,老臣已经先一步下令在长安内外戒严,防止有人趁机添乱。接下来,必须稳定潼关防线,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房琯和东征大军被全歼了,也得保证潼关不失。只要潼关不失,关中就是安稳的。关中安稳,长安便安稳,大唐便安稳!”

比册立太子更急迫的乃是关外的战事,李亨相信,就算自己不说出立谁为太子,以几位在京的实权大臣而言,都会明白立哪一个皇子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陛下,兵法以胜败为常事,就算房琯败了,也未必会全军覆没,刚刚的假设只是先做好最好的打算,以备万全。只要判明形势,重新整军,入秋之后仍可派出大军剑指洛阳,陛下又何须过分忧虑呢?”

也许是关心则乱的缘故,李亨竟有些结巴了。

“当,当真可以整军再战?”

“有何不可?天下过半税赋都在朝廷之手,天下的人心更是向着陛下,我大唐同时占着天时与人和,胜算至少也在八成以上!”

经过崔涣的一番分析,李亨原本苍白的脸上竟然一片潮红之色,眼睛里闪烁着兴奋激动的光辉,与刚刚的疲惫和忧虑竟然不同。

“朕怎么没想到,朕怎么没想到,还真是朕多虑了……”

李亨忽而直视着崔涣,道:

“不行,不能等到入秋,大军若无接应唯恐被悉数追歼,若能反击,却又没有朝廷的援助,只会功亏一篑。朕要再次东征,崔卿可有合适的人选为帅?”

崔涣想也不想,一字一顿的答道:

“广平王堪当此任!”

李亨却连连摇头。

“不行,广平王虽然也小露头角,若领兵克敌,只怕还不如房琯!”

崔涣却又说道:

“御史大夫秦晋可为副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