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学魔养成系统 > 第四十三章 西域迷陵

学魔养成系统 第四十三章 西域迷陵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16 13:40:53 来源:258中文

虽然我也如程子一样,都持有乐观主义精神,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此行要达目的困难重重。我不知道青石板上装饰图腾的怪物,会不会与地下暗河中的黑猫一样,也在现实中存在,更不明白这些文字的具体意思,不过大致猜测应该跟埃及法老墓中的咒语差不多。

之前王叔谈及过夏王朝与西域的关系,到后来地下暗河中出现的埃及众神,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夏朝的血统问题。我怀疑当年周穆王西征的目的地就是埃及,从两国之间距离或从当时的国家的军事能力看,都能合情合理解释的通。因为那个时期埃及的军事力量,比我们中原地区要强大的多,在历史上也有可信的证据,显示他们侵入过中国。周穆王的军事才能非常出众,打怕周边很多国家,或许在当时除了埃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让中国的天子,历经9个月的跋涉去出使。

再回想范蠡墓中的龙胆壁画,对于夏朝一族的描绘,也完全符合埃及当时的军事科技装备。再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地下暗河中出现的文字和驱魂棺,又带有明显的华夏传统文化特征,说明他们与中原文化已经有部分融合。

我脑海里把事情前前后后过滤了一遍,希望能尽量做足心理准备,好应付接下来将要面对的状况。程子却没那耐心,他见我蹲着发呆,自个便去捣鼓那青石板。他说想那么多干嘛,咱们见招拆招,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才是男子汉气概。

我被他一激,想想也是既然都到这一步了,没有再回头的道理,反正提起精神警惕性高些也就是了。

我拍拍屁股起来,看着他在那里折腾。两块青石板长有2米宽有1米5,厚度估计50公分,拼凑的非常严丝合缝没着力点。程子拿他根本没折,他气呼呼道:“他娘的,起子,你东西贼重,以咱们三人这点力气我看打不开啊。”

我说:“凡事都多动动脑子,古人尚且能建造水车利用水力,来完成人力不可为的事情,我们也应当可以。”

程子停下手看着我,不可置信的反问道:“起子,你脑子没进水吧,你的意思是我们也要弄这么大个水车?!等建成我胡子的白了。”

孙小曼一向思维敏捷缜密,她提醒道:“古人的水车应该有更大的用处,如果单为移动这两块石板,并不需要建造的这么巨大。所以我只需要做个类似杠杆的装置,利用水的冲力就可以移动石板。”

孙小曼说的也正是我想的,而我设想中的杠杆装置,有些类似于古时候的投石机,当然没必要那么大也不追求精致。首先用两根粗点的树干做成x形支撑桩,然后在上面架一根较长撬杠的,在它的尾部扇形绑上树枝,以便增加水的着力面。由于这个杠杆装置要借用水的冲力,所以x行支撑桩需要可以向前倾斜。

我叫程子别再那里瞎捣鼓了,赶紧一起去砍几根树,绳索也不够还要用树皮搓几根。等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天已经大亮,三人吃了点干粮稍作了会休息,便又开始忙碌。孙小曼在撬杠一头绑上绳索,然后在另一头打了个窟结套在石板左上角,我和程子在水塘边架起杠杆,在上面也绑了根绳索。我怕撬杠上绳索的强度不够,让程子回到石板处配合着一起推。等他们做好准备后,我手里坠着的绳索一点点放出,x形支撑桩慢慢向水塘倾斜。撬杠尾部的扇面开始进入瀑布的水柱,越深入杠杆绷的越紧,拍打在上面的水花溅起我一声。这时我听程子叫道石板已经开始有些松动,我再次放出绳索,忽然“咔嚓”一声撬杠断裂,彻底散了架,我也一下失去重心向后仰去摔了一跤,眼看着断裂的撬杠在水塘里沉浮了几下,便没了踪影。这几百米下来的水冲力实在太大,我们已经尽量做的更结实,没想到还是这么容易就被冲垮了。

我赶紧爬了起来跑到石板处,见程子拿着手电趴在地上,朝两块青石板中间的缝隙里照。原来刚才虽然最后水的冲力没能把石板完全移开,但是在两块石板的一头合缝处,还是被豁开了一个20多公分的开口。

我趴下身子也凑上去瞧了瞧,下面是条用石板砌成的通道,四个面都只有下面一个有严重的磨损痕迹,此外并没见到一个台阶。它呈45度角向天坑的岩壁方向延伸,里面黑洞洞的看不到底。

孙小曼在一旁说道:“这个通道估计是配合水车工作修建的,从磨损的迹象看,可能是个绞索类装置。”

我认同孙小曼的这一说法,除此之外水车的出现应该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不管怎样打开石门,下去看看再说。

我取回撬杠一头插进缝隙中,孙小曼和程子拉着绳索往下坠,我也抱着撬杠使劲推,十几分钟后开口便能容人通过。

我们三人整理了下装备,就着手制作了条滑降索,程子一马当先抓着绳索慢慢下去,随后我紧跟孙小曼也进入了通道。一路上并无异状,下降了百来米后达到了底部。下面是个巨大的空间,而我们脚下横七竖八,倒着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齿轮,大的直径有三米开外,小的也有近一米,其材质全是当地的花岗岩。

眼前的这一场景,瞧的我们三人各个目瞪口呆,依照这些齿轮的排列看,其复杂程度接近一只闹钟的结构。这让人无法想象,几千年以前有如此复杂的机械结构,却是让我震惊不已,以他们的这种思维科技能力看,建造金字塔那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再看这地下空间,视线所及的地方就有半个足球场大小,其间树立着一个个沙漏般的石柱走近细看是由石块砸成,大小直径在5米左右。往来里走全是类似这种石柱,我们既看不出它有什么作用,也不明白它排列是否有规律,除了这些整个空间似乎空无一物。

我们三人聚集在一起,每走过一个石柱都要细心观察,等走过第三个时,我发现每个石柱都有不同的表注符号。我和孙小曼正埋头思考它的意思,这时听在另外一个石柱边的程子叫道:“起子,来,快过来,你听这里面有声音。”

我和孙小曼立刻跑了过去,耳朵贴着石柱细听,里面确实有“嗡嗡”声。孙小曼听了会惊讶道:“是水声,可能是天坑水塘中下来的水。”

我点点头:“确实是水声,看来这些石柱中有部分都是如此,不知道古人设计这么复杂的机关,是为了什么目的。”

程子道:“古墓中设计机关肯定是防盗啊,还能有什么目的。”

孙小曼对程子的说法持不同意见,她说按照那老学者的说法,漩涡每年都会间歇性出现,为了防盗显然不大合理。

我对程子的说法也是持保留态度的,但是目前我更希望弄明白它们的用途。在陷入迷茫后,我再次想到了了羊皮纸地图,我作了很多假设,最后有种想法让我感觉比较接近事实。在第二张羊皮纸中,描绘的与第一张相似,但是绝不是相同。所以我估计这里的石柱代表的是第二张羊皮纸上的山峰,三条水系指向三个入口的石柱。

想到此处我立马叫孙小曼拿出了羊皮纸地图,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程子和孙小曼将信将疑,不过目前也没有其它打破僵局的方案,只能将死马当活马医。

我们拿着羊皮纸,退回到刚刚下来的通道口,先在视线范围内的石柱与羊皮纸上作了对照。最初的几个很快找到了对应位置,接着沿着已经对上号的石柱,去找下一个,果然在图上显示山峰的地方出现了石柱。我们信心大增对照着其中一条查找,可好景不长,等到了第三处是就找不到对应的石柱了。

我心有不甘,建议再从新开始找一遍,来来回回三四趟,结果还是没能找到,到最后甚至先前对上号的都有的没了踪影。

折腾了半天,没一点进展,程子已经有些不耐烦,他说:“马了个逼,咱们费那力干嘛,见一个砸一个,看看是不是通道不就成了。”

我说:“你个猪脑啊,随随便便就能砸出个入口来,古人还费这么大力气设计机关干嘛,谁知道里面都有什么,万一砸出一管子蝎子来咋办。”

程子听了闷声不响,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时孙小曼说道:“起子,你想这会不会跟水塘机关有关。”

“你的意思是,水塘的水是利用到这里的?”我问道

孙小曼说:“对,我怀疑这里并不是禁止不动的,而是在某些机关的作用下,时刻在发生着变化。”

这种猜测可能性很大,难道我们这么倒霉,早不来晚不来,就在机关刚刚开启的时候我们闯了进来。

我说:“那么眼前该怎么办,推回去先?!”

这时程子淡淡道:“回去,说的轻巧,你看看怎么回去。”

就在我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时,周边又发生了变化,当时对照着羊皮纸上山峰找到这边,可眼下与之对应的石柱已经没了踪影,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再按原路返回到,下来时的通道处。

这一变故吓我一跳,眼下进退两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