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武帝重生 > 第82章 郢州攻略战

武帝重生 第82章 郢州攻略战

作者:静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1 21:48:52 来源:258中文

李四石,这个曾经的山贼,有些粗豪莽撞,有些爱慕虚荣和钱财,但论起忠义和善战,比那些大宋的文武官员还要强些。

起码在这两个月的相处中,李四石还没有让吕奉先失望过。

黑暗中,他看到几个宋军士兵合力将一根重达三百多斤的巨大木头搬上了城墙。

这木头如此巨大沉重,应该是从房子里拆下来的屋梁或者柱子。

几个宋军士兵将粗粗的麻缆绳套在巨木上,然后带着农民式的憨厚笑容,将巨大的木头推下城墙。

城墙下响起一阵剧烈的风声,还有元军的哀嚎惨叫。

麻缆绳的一头挂在城墙的铆桩上,只见缆绳绷得紧紧的,在吱吱的响声中左右摇晃。

而在城墙的外壁上,那根巨大的木头带着一股凌厉的恶风,携千斤之力左右摇摆。

巨木所到之处,不论是正在攀爬的元军士兵,还是几座靠近城墙的梯子,悉数被巨木拍的稀烂。

运气好点的元军士兵被巨木拍飞,在空中口吐鲜血。

运气不好的元军直接被巨木砸死,尸体从城墙上滑落,肝脑涂地。

类似的情景在城墙的各个地方同时上演着。

昏暗的光线中,各种木头、巨石,甚至是府邸门口的石狮子,纷纷被宋军推下来,挂在绳子上左右摇晃。

滚石所到之处,元军哀鸿遍野。

吕仕道暗暗心惊:李四石这一阴损的招数,就算自己也没法破解。

如果自己和元军易地而处,只能趁早跳下城墙,免得被那千斤之力当场砸死。

巨石在城墙上晃了几晃,便已将城墙上的元军清理干净。

巨石、巨木的摇晃速度慢了下来,几名宋军士兵一边欢呼大笑,一边合力将巨木拉了起来,搁在城垛口上随时准备再次推下去。

虽然看不见远方的情形,但元军将领的郁闷之情可想而知。

蒙古人沮丧的退了回去。

他们来得快退的也快,只留下城墙边上数百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吕仕道走近一座滚石的边上,只见巨大的石块上沾满了血迹。

这东西,简单、易用、粗暴,在郢州这样的石头城里,打得住桩,耐得住砸,可以说是天造之合。

尤其是那巨木或巨石砸在坚硬的城墙上,一路弹跳飞跃,更增加了滚石的威力。

元军似乎也暂时死心了,吕仕道连续丢了几个火把出去,只见扶死携伤的元军已经退回了营地。

看来,今晚可以安全度过了。

吕仕道让将校们不要放松警惕,让士兵们轮着休息即可。

而他自己,也穿着甲胄,靠在城墙边闭目休息。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名都指挥使推醒吕仕道:“大人,大人!鞑子又攻上来了!”

吕仕道一惊,他翻身站起来,风风火火的走上城楼。

微亮的曙光下,无数蒙古人撒腿朝郢州城跑来。

这些蒙古人还没跑近,就是一排铺天盖地的羽箭射下来,压得宋军举着盾牌或木板,无法冒头。

很快,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蒙古人再次把挠钩抛上来,牢牢卡住城墙垛口。

挠钩是个三叉形的船锚形状,后面连着绳子。

挠钩的前段卡在城墙垛口之后,加上攀爬者的重量,便很难推开了。

若要斩断挠钩后面的绳子,需要将身体探出城墙垛口,然后挥刀用力劈砍。

这个过程非常危险,宋军士兵一冒头,就有无数的羽箭射过来。

喧嚣之中,宋军士兵再次把滚石推了下去。

气势汹汹的滚石来回一荡,正在攀爬的元军就稀里哗啦的摔飞出去。

吕仕道皱眉看着那晃来晃去的滚石,元军绝对不是傻瓜,不可能再次上来承受无谓的伤亡。

果然,正在晃动的滚石忽然凝滞了。

吕仕道拿起一面盾牌,站在城墙垛口边一看,只见那些蒙古人用绳索和挠钩套住了滚石,生生将那些滚石给拽住,让其不能左右摇晃。

更有胆大的元军,嘴里咬着弯刀,顺着滚石的粗缆绳往上爬。

元军人多,可以十几个人合力拽住滚石,宋军在城墙上反倒施展不开。

吕仕道毫不犹豫的拔出佩剑,一剑砍在滚石的绳索上。

几百斤的滚石轰然坠落,砸的城墙下的元军血肉横飞。

但铆桩上,只剩下半截绳子在那里晃悠,滚石已经无法使用了。

悍不畏死的元军嚎叫着,他们踩过同伴的尸体,奋力朝城墙上爬了过来。

面沉似水的吕仕道反手拿起方天画戟,他大喊了一声“杀”,然后高高抡起画戟,将一名刚露头的蒙古人脑袋劈掉了半边。

失去头颅的蒙古人身子一软,直挺挺向城下摔去。

城墙上的宋军士兵纷纷举起武器,刺向那些刚冒头的元军。

近千名元军射手在城墙下大声叫喊呼喝,雨点一般的箭矢朝宋军射来。

宋军被弓箭压制的无法冒头,他们拿着刀枪,在城墙上和元军展开殊死搏杀。

元军若是从下面爬上来,迎接他们的就是锋利的刀剑。

刚刚爬上城墙的元军只能拼命躲闪,或者放开绳子,用双手抓住宋军的武器。

只有运气特别好、特别骁勇的元军,才有机会跳上城墙,在兵道上与宋军混战厮杀。

而元军不愧是世间最精锐的劲旅,一旦有两三个元军在城墙上站稳了脚跟,人数较多的宋军也无法立刻杀死他们。

断断续续的,爬上城墙的元军已经多达两百人,他们分别守在六七个城墙突破口上,掩护后续的元军顺利登城。

仗打到这个地步,郢州城已经算是快要沦陷了。

一名都指挥满脸是血的跑到吕仕道身边:“将军,守不住了,咱们骑着马突围吧?”

“突围?”吕仕道冷笑道:“外面全是鞑子骑兵,你想突围到哪里去?你能跑出多远?”

都指挥张口结舌。

吕仕道擦了擦脸上的血水,他向周围的士兵大声喊道:“这是我大汉的土地,是我们江陵百姓的土地……鞑子来犯我大汉领土,咱们就算拼到最后一人,也要尽守土之责!”

说着,吕仕道带头朝几个聚在一起的元军杀去。

吕仕道的方天画戟又长又重,士兵们看到他冲过来,纷纷侧身让开道路。

而吕仕道也没让士兵们失望,他随手突刺或者劈砍,那些看似勇猛的元军便一个个死于非命。

就算那些元军躲在盾牌后面,在方天画戟一击之下,牛皮和木板做成的盾牌也是四分五裂。

吕仕道在城墙上左冲右突,愣是将好不容易攀上城墙的元军,杀得死伤惨重。

鲜血喷涌,洒在城墙内外。

吕仕道冲向哪儿,宋军的欢呼声便响了起来,而元军将领在远处气得直跺脚。

“放箭!”气急败坏的元军将领大喊道:“射死那个宋人!”

……

……

(备注:本书中显得元军的战力比较低。大致解释一下。

蒙古本部的士兵其实不多,应在十万人左右,平时以蒙古本部的士兵,带着三倍乃至五倍的附庸军作战——包括但不仅限于探马赤军、北地汉军,在写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的辨别需要,统一称之为元军。

蒙古人在巷战、攻城、水战等方面,存在短板。如果当地人拼死抵抗,往往能在元军的进攻下坚持很久,例如四川的钓鱼城、凌霄城,一直坚持到宋灭之后,前后抗争达数十年之久。

因为道德负担几乎没有,蒙古人在战争中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驱赶敌国子民送死攻城、抛掷尸体传播瘟疫,屠城威慑敌方、向敌军派出刺客等等各种战术。

因为害怕屠城,未战先逃、未战先乱,甚至杀死当地官员投降的,数不胜数。

史学家的估算是屠戮了两亿多人,中国当时损失人口大约七千五百万,仅成都府就一次被屠戮一百四十万,后来更是有计划的屠杀汉族四大姓。

最可耻的是,元灭宋的战争,自襄阳沦陷之后,基本上就是投降宋人、北地宋人对南宋朝廷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