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武帝重生 > 第63章 冲阵 及一些废话

武帝重生 第63章 冲阵 及一些废话

作者:静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1 21:48:52 来源:258中文

先前有几位热心读者留言说了些剧情的事情,全都回复了,

不知道各位亲看到没有,所以集中介绍一下情况:

因为不知道怎么开“作品相关”,我就直接正文章节了,哈哈哈

1、关于人名:历史上的襄阳守将吕文***雕里面那位)有七个儿子,

其中一个叫做“吕士道”,吕布夺舍重生之后,融合了原先这个“吕仕道”的记忆,

但作品中,很多配角还是认识他的,并且主角也可以借助一下吕文操的名气,

所以平时还是用了这个名字。

前期的环境里,主角没那么强大,

直接用吕布的名字,对南宋的人来说,显得有些惊世骇俗了,

后续如果条件成熟了,可以改名或者直接让小皇帝册封温侯、正名吕布。

备注:另外吕布这个人物,在古代乃至今日都是有些偏见误解的,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吕布作为寒门子弟,演义中便以三姓家奴之类的话去贬低吕布,

但历史上的吕布是一个颇为武勇的将军,

杀丁原董卓也勉强算是事出有因吧,

只是和杨广、朱厚照一样,被胜利者严重抹黑了

——根据后汉书与三国志里面记载的是:丁原屯河内,以吕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还有就是“吕布为南县吏”……

这两个记载是历史不是演义

——也就是说,并没有记录丁原是吕布的义父。

丁原只是待吕布颇为亲厚,让吕布做了个小小的主簿,

官衔不到七品,只是个没有品阶的小吏。

一方诸侯的义子,连七品官都不到只是小吏的话,

那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吧。

2、关于一些武侠人物:书中出现的一些金老爷子的人物,

因为担心版权问题,所以都是尽量不说名字,免得引起纠纷。

通常情况大家看到独臂或者其他的,也就知道是谁了。

武功方面是为了自保,毕竟这年头刺客也不少(背刺,背刺……)

易茎经的话,后面会有作用,因为临安还有一位日御三十多女的拼命三郎。

吕布的话,前世贪财好色是肯定有的,

只是吕布输在了谋略上——他只有一个陈宫,却无法言听计从,所以失败也是早晚的。

另外在白门楼,

吕布让部下割了自己的脑袋去投降,部属们转头就将这个讲义气的主公卖了,

可见这些部属的忠诚也高不到哪去、

3、关于女身化:大致的设想是这样的,

南宋末年,壮丁损失很大,世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所以除了受特别照顾的吕布之外,贾诩之流就会有很大概率被随机丢在女性身上。

这种娘化在网文小说和手机游戏里面经常有,弄个噱头。

以前在飞卢写的时候,不少读者叫喊着万物皆可娘化,

很可怕。。。

4、做不做皇帝的问题:南宋的小朝廷已经彻底腐朽了,

主角就算不做皇帝,也要做第一权臣了。

主角将来会去临安见见那个弱智皇帝。

(真正的弱智,娘胎里吃了药,伤了身体)

以后称帝的事情,

看读者大大们的建议吧。

个人倾向是做第一权臣而不称帝。

5、关于火攻:古代的火攻,烟的力量占很大一个成分,

而火攻的主要目标一般是粮草辎重,想要对人进行火攻,一般都比较难,

所以要在特殊地形或者大风天气实施火攻,才有可能烧死敌方士兵。

第56到60章的火攻,

大致是先预设了一层层一道道的“田”字形的营寨,然后节节抵抗激怒元军。

元军因为粮草的压力,急着速胜,

所以完全不惜代价的一路追击宋军(通常城门没关的时候,抢城这种事情会发生的)。

而宋军在撤退的路上大面积引燃木头的墙壁和箭塔,

让地面上的煤炭系数引燃。这种引燃短时间内不会烧死敌人,所以很有麻痹性。

但随着煤炭越烧越旺,光是火场的热度就足以烤死元军了。

等元军想逃走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是煤炭的暗火,还没靠近就把人热晕了。

6、关于宋军的战力:宋军在当时那个时候,无论生产力还是财富都是世界第一的

——北宋时期赋税是16000万贯,到南宋半壁江山的时候,是10000万贯,

这大概是个什么程度呢,有对比大家就知道了……

明末崇祯三次紧急加征赋税,得到白银1500万两,也就是1500万贯,已经是民怨沸腾、叛乱四起。

在看清朝:清朝咸丰年间,人口三亿,是宋朝的三倍多,赋税是3500万两,也就是3500万贯

——人口三倍,赋税却只有南宋的三分之一,可见当时宋朝的富庶了。

所以,宋朝不缺钱,不缺器械,甚至不缺抵抗意志

——宋朝的问题,出在文官系统的腐朽软弱上,对外战争中出现大规模的投降,

甚至有汉奸杀死守将举城投降,并自称是让全城人免于被屠杀。

主角抛开文官系统和朝廷乱命之后,还是有希望在局部战争中打赢元军的。

7、关于元朝

日本学者那句“崖山之后无中国”,可以说是乱了很多中国人的心。

米帝日寇亡我中华之心不死,我澄清一下“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

我们可以看一下元和清这两个朝代,主要看元。

元的国号,取义于“大哉乾元”,是标准的中国文化。

忽必烈1271年称帝,保留丞相、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唐宋官职。

元朝不废除汉字,没有什么文字狱,所以元曲大量兴盛起来。

元朝为宋、金、辽修史,这个在古代是一种表示大统传承的工作。

最后说一句,虽然日本学者说出“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种蛊惑人心的话,

但我们扪心自问——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三千年来始终说着汉语,始终是这些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始终使用着筷子,始终保持着各种中华文化的姓氏、语言、习俗、文艺、典籍——那么我们不是中国人是什么?

即便有外族入侵,即便有近代史的百年苦难,但中国人不是依然挺过来了吗?

多谢几位留言的热心读者,感谢支持。

以下是正文:

看见宋军居然敢出城迎战,元军的百夫长们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喜狂笑。

这些宋人果然还是关心自己的家园,生怕元军绕过麦城去江陵大肆杀戮。

早有准备的元军右翼迅速朝麦城飞驰过来。

元军人还未赶到,就已经在马背上弯弓搭箭,一片密集的箭雨朝宋军劈头盖脸的落了下来。

虽然马背颠簸不定,但两三千元军弓手一起发箭,城门口一下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箭杆。

宋军士兵蜷缩在盾牌后面不敢露头。

枪兵黄雁山透过盾牌缝隙看着元军:右翼元军在前方绕着城池奔走,一**羽箭朝这边倾斜过来,密集的箭矢打在盾牌上咚咚作响。

而另一群射术精湛的元军勒住马,手中的弓箭引而不发。

但凡宋军的枪盾阵型出现空隙,这些蒙古神射手便一箭射了过来。

黄雁山打了这么些天的仗,总算是见识了元军的厉害,他弯腰躲在盾牌后面抬不起头,只能无奈的保持阵型、伺机反攻。

站在麦城城头的宋军将领一个个面如土色,昨晚胜利之后带来的喜悦,早已烟消云散。

贾小玉默不作声,但心中也着实感慨。

这,就是呵呵有名的蒙古铁骑。

一旦给他们平坦的地形、行动迟缓的对手,他们就能发挥出强悍的战力。

而眼下,这支世上当之无愧的最强劲旅来到了江陵府。

这支军队,屠灭了数不清的西域小国,打垮了辽、金、西夏、大理,现在将兵锋指向了大宋。

如今的大宋偏安江南,内忧外患。

如今的江陵被敌人大军压境,危如累卵。

想要自己的尊严,想要保住亲人和家园,唯死战而已!

贾小玉向身边的李四石做了个手势,城头上立刻响起了隆隆战鼓声。

听到鼓声,宋军的气势一振,弓弩手在将校的指挥下,纷纷凑到盾牌缝隙处,朝着元军发出箭矢。

而城头上的宋军也居高临下,朝那些正在骑射的元军发箭。

元军的骑弓射程短,纵马奔驰的过程中射箭没有准头,停下马来射箭又容易成为活靶子,只好悻悻退出宋军羽箭的射程。

宋军阵列中传来一阵欢呼声,士兵们举着盾牌,依托城门散开,不断向前驱赶元军。

元军的百夫长们气得七窍生烟,他们纵马跑开一段路程,然后恶狠狠的瞪着那些宋军。

“巴音安达,我们一起冲过去吧!”一名百夫长怒冲冲的说道:“这些宋人连城门都没关,我们一路冲杀过去,抢进那座小城杀个痛快!”

这名百夫长一声吼,周围应和的蒙古人着实不少。

眼看草原男儿求战之心甚强,几个百夫长点点头,命令士兵开始整队。

三千元军,排成一个冲击敌阵的楔形阵,百夫长们挥舞弯刀,在队列前面鼓动士兵奋勇杀敌。

元军阵列中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片刻之后,几名号手吹响了进攻的指令。

最前排的元军士兵开始纵马前进,并且越来越快。

而第二排、第三排的元军开始跟上……

无数马蹄敲打着地面,整个麦城前方的土地都在震动。

一匹战马,加上马背上的骑士,再加上马匹跑动的冲击力——这绝对是千斤之力。

若是被战马正面撞上了,存活的概率是极小的。

但枪兵黄雁山并不害怕。

这些天的厮杀下来,枪兵黄雁山已经非常勇敢。

黄雁山将盾牌斜支在地上,与同袍一起,组成了密集的枪阵。

但黄雁山知道,枪阵虽然稳如磐石,但今天的决胜之人却不是他。

十几辆平车从城门洞里推了出来,在城门前一字排开。

平车上覆着一层厚木板,但黄雁山知道,自己的同袍、同乡陈武就在里面。

弩手陈武,这个江陵子弟,以前从未杀过人。

麦城一战,许多江陵子弟和陈武一样守在战场上。

与蔡升标等宋军将官相比,初上战场的陈武从没想过要窝窝囊囊的离开。

他陈武虽然不是文臣也不是武将,但他也读过几年私塾,晓得几分礼义廉耻、忠孝仁义。

而那位私塾的老先生,早早就教会了他陈武“精忠报国”四个字。

陈武此时蹲在一辆三轮平车上,两侧、头顶、前方均有厚木板遮护,

平车上载着一台巨大而精巧的弩机,弩机上装着一个盒子,里面密密麻麻装填着十二支弩矢!

读过书的陈武知道,这弩车,又叫连弩、诸葛弩、元戎弩,一次可发十支弩矢。

因为比较笨重,诸葛弩并不适合士兵单独使用,所以宋军的诸葛弩架设在小车之上,以便

此次江陵军招募弩车司员,条件极为苛刻:要忠诚可靠,要临战不退,要读书识字,还要记录家中居所、父母亲族姓名。

除此之外,弓军指挥还严厉要求众弩手:一旦战事不谐需要撤退,务必用车边的火油和锤子,摧毁弩车之后方可离开。

十几台弩车早已装填完毕,它们在略显单薄的枪阵后面蓄势待发。

而此时,元军的战马也疯狂的跑了起来。

元军战马的速度越来越快,狂暴的马蹄将地面上的黑灰和尘土掀起来,形成一片灰黑色的尘雾。

三千蒙古铁骑宛如汹涌的浪潮,呐喊着朝没有关闭的城门冲了过来。

骄傲的蒙古男儿相信,在战马的冲击之下,懦弱的宋人肯定会和往常一样,吓得转身逃走。

但冲在最前面的元军却发现,宋军的阵列依然坚如磐石的静静呆在那里,丝毫没有要转身逃跑或者阵脚松动的迹象。

似这般情形,头脑相对简单的元军士兵知道:对方要么是傻,要么就是有必胜的把握,否则决不能如此稳定。

元军士兵咬咬牙,他们用马刺狠狠扎着战马,将马匹最后一份力量都激发出来。

就不信几千骑兵冲过来,还撞不垮这单薄的宋军枪阵!

元军的战马越来越快,距离宋军快一百步的时候,马蹄声、呐喊声,像是滚雷一样汹汹而来。

一方山呼海啸,而另一方不动如山!

十息之内,两军就要撞击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