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吾乃大奸臣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

吾乃大奸臣 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

作者:小医生大烦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31 21:18:29 来源:258中文

好在朱由检对这种巨额投入早有准备。

他已经打算好了,司农寺开展工作的最初投入由內帑负担,待一切纳入正规后再有太仓承担。

现在內帑的银子太多了,仅是盐利每年就高达两百余万两,这些银子投出去后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将是无法估量的。

四海商行每年给他带来的利润更是远超此前太仓的税收。并且这种收入并非竭泽而渔,而是伴随着四海商行的不断扩张,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四海商行的摊子已经铺满了大明所有繁华的府县,涉及的行业和商品也是种类齐全。这些府县城中的大小商铺单个看起来利润并不很多,但是数量的累积让这些数字变得令人感到恐怖。

在朱由检的指示下,巩凡物已经赶赴闽粤沿海一带,准备将最初跑海贸的单艘货船扩展到十艘左右的中型船队。

为此,锦衣卫特地在泉州、广州设立了千户所,以此作为四海商行的强大后盾,用来压制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针对四海商行的不当竞争。

其实说白了就是,只要有人对四海商行的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锦衣卫就会对其进行分化打击,直至四海商行成为海贸中的巨无霸为止。

对于四海商行的底细心知肚明的郑芝龙肯定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只要郑家做出姿态,相信其他经营海贸的土豪乡绅都应该会看风使舵。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几年之后,四海商行的海贸又将会给朱由检带来更大的利润。

朱由检现在发愁的已经不是如何挣钱了,而是如何将手中的钱花出去,这样便会在惠及万民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明的方方面面。

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势太大太急很容易把锅里的菜烧坏。

圣贤的这句话直到后世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对于如此庞大的帝国来说,任何急于求成的改革都是取死之道。

三五年内就让大明各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变的想法是痴人说梦,单单是吏治的改革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吏治清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利器。

设立司农寺并不会引起朝臣们的反对,在这个所有人都清楚粮食重要性的社会中,农业始终是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皇帝重农之举将会赢得天下人的赞赏。

朱由检本来是想让宋应星出任大司农这一职位的,但考虑到他的举人身份后,朱由检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虽然宋应星的确有才,但在整体大环境并未彻底改善前,骤然将其推至高位,对他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宋应星现在正挂着正六品国子监司业的职衔从事着各种研究。

朱由检让刘朝从皇庄的孤儿中挑选了二十名十一二到十五六岁年龄不等的少年,作为宋应星的学生兼跟班跟着他。一是能学到一些知识,二是能开阔眼界和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算是为大明的科技进步埋下一批种子吧。

据朱由检得到的消息,去年在他的授意和引导之下,宋应星带人在京郊烧砖石的窑炉中反复试验了数个月之后,最初级的水泥已经被试制成功,已经具备了水泥的基本属性。

但现在一切还只是具备了雏形而已,烧制出来的成品稳定性还是不够,牢固度和粘度达不到朱由检提出的要求,还需要再试验一段时间后才知道结果,离大规模制造和应用还有不小的差距。

朱由检并没有着急,他今年还不到三十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引导大明的科技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变。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争取引领和培养更多人把精力转到创造和革新上来,为将来的科技进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圣上复设司农寺确为高瞻远瞩之举,此举向世人昭示了朝廷

廷重农兴农之意志,府县职官也将会因此更加重视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之行。如此一来不出数载,我大明百姓将不再有缺粮之忧,我皇明中兴可期也!”

首先站出来对朱由检复设司农寺表示热烈欢迎的是温体仁。

在听到朱由检提出新设司农寺时他便已知道,自家的老二有新去处了。皇帝这是明摆着要让自己致仕后,温家不致脱离了官绅阶层而开口子了。

“温卿之言正是朕设司农寺之目的,若要使朕之子民再无饥绥之苦,司农寺当于其中担负重任!鉴于大司农之重要性,也为使地方官更加重视其发布之律令,朕意以温卿兼任大司农一职!鉴于内阁事物繁忙,温卿于有暇时可去往司农寺署衙巡视指导,司农寺日常事物由左右少卿负责!”

朱由检的言论让众臣们吃惊不已,温体仁则是在惊喜之余起身谢过皇帝的恩典。

大明自有内阁以来,还从未有过首辅兼任其他部司长官之事的,没想到喜欢标新立异的皇帝又突然弄了这么一出。

前一段时日刚刚新设卫生署便归于内阁门下,现在又出来个首辅兼大司农,这内阁是要直接骑到部司的头上不成?

“敢问圣上,司农寺左右少卿及以下官员所用何人?署衙选址于何处?首辅忙于公务怕是无暇顾及司农寺,那日常事物处置则需择既通晓农田之策,又能精于计算田地各项产出所费之能臣方可,不知圣上属意何人担此要旨?”

除了如同泥胎木塑的王应熊与张至发以外,最关心官员升迁调动的自然就是吏部尚书周云了。

按常理来说,从四品以上的官员那是皇帝亲自任命的,但数量最多的五品以下官员可就归吏部安排了。现在只要皇帝确定了司农寺左右少卿之后,那其余的空缺的职位自是他和两位侍郎来负责安置了,这就是吏部的权利所在。

周云的话让温体仁的心一

一下子提了起来。

他知道以次子七品中书舍人的品级不可能连跳数级升到少卿的位子,但从五品司农寺丞的职位可是最合适不过了,若是皇帝只选了两名少卿后不再插手其余,那他再去找周云索要官职就有失体面了。

“司农寺左少卿朕意由户部清吏司郎中里选派,署衙于国子监紧邻修建。侯卿回去后自可于部众斟酌合适之人选,工部即刻遣人查探地势,择吉日动工修建!右少卿由国子监司业宋应星担纲,其余五品一下官员由吏部与温卿商议即可!温卿究是执掌寺务之主官,人事任命自然要征得温卿同意方可!”

朱由检的吩咐让温体仁彻底放下了心,却让周云心中生出些许的不满。

周云生怕温体仁手伸得太长,到时借着首辅和大司农的势压制吏部,直接干涉余下所有官员的任命一事,那他这个吏部尚书岂不是形同虚设?传扬出去后,自己这个吏部主官的威望会大大降低。

“启奏圣上,老臣于司农寺丞一职上倒是有中意之人,其余官员选拔自是以吏部为主才好!臣忝为首辅,自是不能坏了朝廷规矩!”

温体仁当然能觉察到周云心中的不满,所以直接当着朱由检的面就表了态:我只要司农寺丞这个职位,其他的我并不干涉。

Ps:书友们我是作者我爱肥猪猪,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右上角" "->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甚好!温卿不愧居首辅之位,处事懂得规矩!就依卿之言吧!”

朱由检和温体仁的表态让周云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冲着朱由检和温体仁施礼后坐回原位。

还好,首辅这回的姿态很高,只占了一个位子,对剩余职位并无贪恋之念,这属于情理之中的事,一点都不过分。接下来不管首辅要用谁,吏部自然会全力支持和认可,哪怕是首辅的亲爹任这个司农寺丞也没问题。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