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吾乃大奸臣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

吾乃大奸臣 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

作者:小医生大烦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31 21:18:29 来源:258中文

当朱由检沐浴更衣回转时,周奎已经出宫而去。

“唔,不错,秋水的厨艺又是精进不少,比之御膳房亦不遑多让啊,此餐朕吃的着实香甜!嘉定伯此来何事?皇后怎地不留其用膳后再走,莫不是嫌宫中饭食过于清淡不成?据闻嘉定伯府中雇有各地名厨十余名,每食必用精良食材精心烹制,其父子一餐饭食往往需耗银数十两之多,足顶京师小康之家一年所费。虽说其家资豪富,但值此国事艰难之时,身为国戚者还是自敛为好啊!”

侧殿的一张长桌两头,相对而坐的朱由检与周后用膳已近尾声,朱由检放下手中筷箸,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放下茶杯后开口道。

餐桌上一共有七八道菜品,都是由周后的贴身女官秋水亲手烹制而成,典型的苏州菜系,看上去每道菜都是色香味俱佳的精品,其中朱由检最爱吃的便是碧螺虾仁、松鼠鳜鱼以及响油鳝糊这几道菜。

自打为信王时迎去周后之后,朱由检在吃过几次周后亲手烹调的菜肴之后便爱上了苏州菜,而穿越过来的朱振卿也非常喜欢苏菜的味道。周后除了经常亲自下厨给丈夫烹制菜肴以外,还将厨艺传给了身边的几名女官和使女,这其中尤以秋水的厨艺最好,现在她做的菜已经远超周后的水平。

不管是前身的崇祯,还是现在的朱由检,天性中都不喜奢侈铺张,用膳都以简单精致为主。由于皇帝经常在坤宁宫中享用饭食,御膳房倒是清闲不少,但也让管事太监以及御厨们既尴尬又担心害怕,以为是自己做的饭食不讨皇爷的喜欢,所以皇爷才食用御膳房的饭食。最后管事太监托了数层关系找到了王承恩,哀求这位老祖宗能替御膳房上下在皇爷面前说几句好话,以求得众人心安。

深知人心的王承恩亲自去安抚一番后,御厨们才知道,不是自己做的不好,是皇爷为了省钱给百姓士卒所用,所以才节俭如此。在王承恩的安抚之下,御膳房上下自然也都是或真或假的感动莫名,最后也彻底的放了心。

当然了,这番大义凛然的说辞是对外宣称的,实际上只是皇帝天生喜欢简单而已。

朱由检知道周奎每次进宫不是要钱就是要官。这次虽是打着送补品的旗号进宫,但最后还是要牵扯到其他,所以没等周后开口,便抢先用话语堵住了周后的口。

对于贪得无厌的周奎父子,朱由检从心里说不出的反感。但周后若是开口有所求,也不好总是驳了她的面子。毕竟是共过患难的夫妻,再说周后品行端庄,确实是难得的良配,也配得上母仪天下的身份。

“皇上所言真亦假亦?据臣妾所知,嘉定伯府虽称得上富庶,但与其余勋贵富商相比却远远不如。近几年虽说得皇上眷顾,积攒下了一些银钱,可不至如此豪奢吧?嘉定伯数次进宫探视臣妾,除却官服之外,每次都是穿着破旧袍服,并直言府上丁口繁多,每日花费不知凡几,为节省开支,已有数年未曾置办新服。臣妾心生不忍之下,还曾赐银数千两与之,以让其贴补家用、务使家人为银钱为难。皇上适才之言莫不是误信他人谣传?臣妾是无论如何也不信的!”

自己父亲生性吝啬贪财,这一点周后是最清楚不过,可要说其日常生活如此奢侈,周后却是根本不信。

虽然自己的丈夫登基以来也曾给周家赐过田地农庄,这几年更是让几名外戚都参股了四海商行的一些生意,可也不至于让周家迅速暴富起来吧?没有银钱支撑,就算父兄想奢华也无资本啊。

“呵呵,皇后勿要为其外表所欺,嘉定伯实是生财有道之人啊;数年来,其借用国丈名号四处强买强卖,更有汝之兄长为其出谋划策,父子二人借用各种手段聚敛财富,家产少说亦有数十万银两之巨了!此事也仅皇后身处宫中而无从知晓,皇宫以外、整个京城有心之人谁人不知?”

因为朱由检提过让勋贵捐输助国一事,周奎在周绎的建议下开始装穷,出门只穿破衣烂衫,甚至把府中的旧家具放在府门外摆摊出售,宣称毁家纾难、以资国用。周家的这些龌龊举动早就被厂卫报知于朱由检,也更加深了他对周家的厌恶之情。

听到朱由检如此肯定的大府,周后这才知道自己长期以来一直被父兄所蒙蔽,既羞又怒之下遂将周奎所托抛于一旁。

饭后小憩小半个时辰后,朱慈烺等几个孩子还未回宫,朱由检宽慰周后几句后带着王承恩去了乾清宫。

已经奉旨等候在昭仁殿中的杨嗣昌、王家桢等兵部要员上前给朱由检施礼,随即朱由检吩咐给几人看座,小太监给朱由检奉上茶水,关于锦州前线的战事会商进入正式开始。

洪承畴的锦州战事奏报于今日巳时送达兵部,因为战况并不紧急,兵部几名要员先商议一番后才呈送到宫里。恰逢朱由检去了坤宁宫,待其小憩起来后,王承恩才将此事禀报给他。

“启奏圣上,据洪亨九具报,锦州战事现处相持之况。建虏进犯松山、大兴堡等处未果,现已稍做退却,但仍处松锦两城之间;观其举动,似处进退两难之境地。蓟辽督师言称,期间敌我亦曾有数次小股交锋,我军杀伤建虏当在百余之数,自身伤亡与之相若。敌虽战意未衰,但其身处客境,长此下去,敌之粮草应难接济,其断定,怕是不出一月时日,敌酋应会退兵。故其上本问策,请朝廷决断其后应如何应对!”

杨嗣昌拱手奏道。

岳托在分兵抢掠这种建州传统策略失效后,现在也是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退吧,不甘心,也怕劳师无果引发其他后果;进吧,明军对各堡城防守严密,无论清兵如何诱敌,明军顶多出城于城下列阵,坚决不离开炮火的掩护去和清兵浪战。

当初信心满满的领兵南下前来报复,满以为就算打不下锦州,也能夺下数个堡城,抢掠大批粮草物资以及人口,但残酷的现实让他猛然惊醒:明廷突然加强了锦州一带的兵力,在抵御清兵由此南下的同时,也牵制了祖大寿的辽西将门。并且新出关的明军人数虽不多,但火器犀利,士气高昂。若无法有效杀伤这只明军,清兵若要劫掠大明的话,还是只能从连绵不断的大山中穿行,然后再去破口。而明廷既能加强锦州一带的防御力量,又岂能坐视离京城更近的要塞被突破?

洪承畴的判断没错,岳托确实有了退兵之意,他已经向盛京派回信使,将目前的状况禀报给皇太极,然后由皇太极做出具体的判断和决定。

“杨卿,建州西征主力可曾回返?若其主力满载而归,朕料奴酋当会派兵南下增援,其意当是力争以优势兵力将勇卫营重创之,以此打击我军士气,不使我大明官军有与其相峙之力!”

朱由检沉思半晌之后开口道。

兵部左侍郎王家桢点头施礼回道:“圣上之断甚为精准!从兵部职方司吏员自宣大、宁夏、延绥等边镇陆续传回之情治来看,建奴西征似有完结之相,边墙以外日渐安宁,臣等推断,建奴主力或已回返盛京,或正与回返途中。”

兵部右侍郎张文谚接道:“臣等于接获蓟辽督师奏报之后亦曾举行会商,结论与圣上所言相同:在朝廷对其严密封锁下,建州各种物资日渐短缺,故此方有西征之行,其用意无非是掳掠人口物资以壮其实力。但靼虏之贫瘠与大明之富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西征虽有所获,但终难维持其长久所耗,建虏最终还是欲从我大明补充所需。而勇卫营忽现于宁锦,义州、松山等战事更彰显其雄姿,敌酋恐其坐大,必会举大兵南下,时间当在一个月至两个月之间!”

朱由检点头表示赞同兵部的判断。

杨嗣昌起身拱手禀道:“既是圣上赞同兵部所断,那臣等建议:川兵、秦兵应分头做好相应准备后北上出关。京营已出关之三万余人马与宁远候命,不使敌觉察我军后续主力之存在,待敌主力至锦州后再行北上;卢建斗亦应开始召集周边骑兵汇集与宣大、延绥,待锦州之战打响后出边墙迂回敌侧,登莱渡海之刘、张两部亦是如此!由此,圣上所订之明春之战很有可能与数月内开战!”

“兵部所判当为无误!这数路兵马明日既要遣快马通传下去,此次大战所需粮草物资人手具要准备万全。陕西孙卿、四川秦夫人率部出关前具进京陛见!另传谕旨与卢卿,不得率先冲阵,其所率原勇卫营一千马队需贴身护卫卢卿安危,失陷主将者,全军皆斩!”

朱由检果断的下达了旨意。()崇祯八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