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吾乃大奸臣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

吾乃大奸臣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

作者:小医生大烦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31 21:18:29 来源:258中文

那名小旗听到成国公府后一愣,随即缓缓回直身子,将刀收入鞘中后面无表情的开口道:“不管成国公还是魏国公,到这儿都得按规矩来!看在国公爷的面子上,某就不让你等退回去了,就在这排着吧!”

郑老五骄横惯了,他斜眼看到一车一车的盐包不断从另一边运走,不禁心里着急。他威胁道:“你们指挥使骆大人见了咱家公爷也是毕恭毕敬,咱们国公府乃与国同休的勋贵!在咱们国公府眼中,你不过是个奴仆,赶紧闪开!不然告到骆大人那里,你可吃不消!”

那名小旗笑了笑道:“某是奴仆,你又算什么东西?!再敢聒噪,休怪某不客气!”说罢将一只手扬起。

远处有轻微的弓弦响动,随即破空之声传来,眨眼间,两只利箭斜插在两队人面前狭窄的空地上。不远处高高的仓房顶上两名弓手侧身持弓而立,俯瞰着场下众人。

郑老五脸色巨变。本想着拿国公府和骆养性的名头逼迫对方,谁知道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这下尴尬了。他眼珠一转,反身向后几步,登上一辆马车,朝着后面长长的车队挥手高声喊道:“后面的都散了吧!仓房里的盐成国公府全部买下!你等排着没用!都散去吧!”

后面排队等候的众人早就对国公府刚才的行径异常不满,听到郑老五如此霸道之言,顿时纷纷叫嚷起来。

“咱们一大早来排队,凭啥你国公府全买下!”

“你国公府上回并未参会!这回就不该前来买盐!”

“国公府莫非想全部买下,加价让我等从他哪儿购买不成?”

“这是大明的京城,不是你国公府的京城!”

郑老五大怒,他朝着人群怒喝道:“有种的站出来,在某面前分说!老子好心告诉你等,你们这群n不信!那好,走着瞧!你等今日一粒盐也休想买去!”

那名小旗留下两人看住成国公府的车队,防止他们再强行插队后,转身回了仓房。

大半个时辰后,成国公府终于到了最前排。郑老五走进仓房外的凉棚里,不耐烦的向桌子后面的几名账房问道:“仓房还有多少盐?成国公府全包了!”

一名账房显是知晓适才发生的事情,笑着开口道:“这位贵客,烦请出示上次盐商大会的与会凭证!”

郑老五楞了一下,问道:“凭证?什么凭证”

那名账房笑道:“贵客上回未参加景春楼之会?那可对不住了!”

郑老五呵呵一声:“对不住?你是说无有凭证就买不得盐?”

“然也!”

“啪!”的一声脆响,怒极了的郑老五急趋向前,一巴掌狠狠的抽在那名账房的脸上。那名账房痛叫一声,一只手捂脸,一只手戟指郑老五,眼神中既惊又怕。

郑老五恨恨的道:“你等这是吃了狗胆不成?一再羞辱国公府!今日这盐要是敢不卖给咱们,老子今日就砸了你这烂摊子!”

那名小旗闻声带着几个人赶了过来,上下打量郑老五一番后,笑道:“某真是开了眼了!一个小小的管事竟如此嚣张,这大明是盛不下你了吧?来人!绑了!”

一名校尉猛地跨前几步,一脚踹在郑老五的小腹上,郑老五吃痛之下双手抱腹弯腰。紧接着那名校尉身子探前,一掌斜切在郑老五耳根之上,郑老五身子一歪扑倒在地,两名校尉拿着绳索窜过去,片刻之间便将郑老五捆的结结实实,然后拖着郑老五去往一边。

那十余名国公府仆从见状便要涌身向前,几声咔啦的机括声,随着几声惨叫响起,几名仆从捂着大腿倒地不起。数步之外,几名手持短弩的校尉冷冷的看向其余众人。

剩余的仆从眼见的今日讨不了好去,急忙拖起倒地之人,翻身疾行,将受伤之人抬上马车,然后带着车队从另一侧迅速离开。

这场短暂的冲突过后,后面的车队变得秩序井然,再无喧哗声响起。所有人在支取新盐时都是陪着笑脸,神情毕恭毕敬。

后面的魏国公、襄城伯等数家没有与会的勋贵家管事,看到成国公府人如此下场,直接就带着车队反身离去。

不到半个时辰崇祯便接到了这场小冲突的报告,看了几眼后便放到一边。

锦衣卫自有自己的骄傲。骆养性原先低调怕事,那是因为没有得到皇帝的支持,他当然要装孙子。

一年多过去了,自打皇帝重新定位了锦衣卫的重要性,几次敲打他之后,骆养性数代耳濡目染下的锦衣卫特性便被激发出来。

虽然他见到重臣和成国公等勋贵依旧恭敬,但这种恭敬已变成了一种表面上的礼节,而非发自内心的敬畏了,能让他敬畏的现在只有皇帝一家而已。

自从皇帝授意他盯紧几家勋贵之后,骆养性便清楚,这几家的辉煌即将成为过去。眼下的风光很快便被雨打风吹去,只是皇帝还未明确具体如何处置罢了。

知道成国公几家并未参与上次的盐商大会后,骆养性便给京城所有千户下令,没有与会者不得售盐。要是有人依仗权势硬来,直接逮治就成。有了上峰的明令,轮班的校尉们才有了底气,要不谁也不会去对抗国公府如此的庞然大物。

崇祯对锦衣卫现在的信息及时送达还是比较满意的。皇帝不可能像后世的脑残剧里一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出宫,搞什么调戏民女,打抱不平之类的破事,白龙鱼服是及其危险的。要是被人摸准了规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个正德小皇帝就是爱出宫游玩,对大臣的劝谏置若罔闻,最后导致了不慎落水后,发烧一个多月后驾崩。

不用细想,崇祯就知道这事肯定有古怪。

万乘之尊的皇帝,乘船居然能落水,这是多么的令人不可思议!当时谁站在皇帝身边?皇帝是怎么落水的?落水又没淹死,为何之后发烧月余竟然一直不好?为何其驾崩之后,给其治病的御医都被处死?这难道不是杀人灭口?

这天下名义上是朱家的,实际上是文臣们的。这些文人狠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

巩凡物已经到达长芦,崇祯下旨调派了五百名锦衣卫跟随前往。

按照崇祯的吩咐,除了留足人手开挖盐田外,其余的盐户开始修整盐场通往外界的道路。

崇祯对大明的路况极度不满。就拿他去过几次的皇庄来讲吧,从京城到皇庄几十里路程,只能并行两辆马车,并且大部分路面坑洼不平。坐着没有减震装置的马车,颠的人烦闷欲吐,这还是京师附近的官道,大明府县的道路状况可想而知。

怪不得穿越大神们回去都修路,习惯了后世宽敞平坦的马路,现代人确实受不了这种见都没见过的路况。

崇祯让内阁从工部都水司调派一名主事和几名吏员前往长芦,规划和监督道路的施工。名义就是修建道路,以便海寇作乱时大军能及时平灭。工部虽然对内阁的命令感到莫名其妙,但只能照章执行。

寿光盐场已由锦衣卫经历司的派员接手,派去之人只需募集人手扩大盐田面积,日常管理按照原先的标准即可。寿光本地赤贫百姓极多,优厚的条件下招募人手不成问题。

巩凡物所要做的就是迅速开辟盐田,尽快多出盐,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运输条件的n,寿光虽然有大量晒盐,但每次运到京师的食盐量并不多。北城仓房里的五万余石盐已经眼看销售殆尽,现在只能等着装盐的船只和马车从天津卫的码头运来。

干旱的天气极度利于晒盐。只要盐田开出,在太阳暴晒和高温的蒸煮下,几日便可得到大粒的粗盐,然后经过人工碾碎之后便可得到现在叫雪白,其实是微黄的食盐。

长芦盐场只要顺利进行,用不了多久,京畿一带的食盐便可就近取用。寿光盐将会主要面向山东、河南、湖广等地。

等长芦盐场规模扩大后,山陕宁夏等地也会成为倾销的市场,到时微黄的晒盐就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流入内帑和国库中。

想到这些,崇祯睡梦中都笑醒过几次,把周后吓得不轻,以为皇上魔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