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全职荣耀 >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万里功名莫放休

全职荣耀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万里功名莫放休

作者:妄岚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29 14:52:32 来源:258中文

得到贾诩亲身走了一趟,将一千把长刀交到袁熙手中,带回来一千一百金的消息,刘奇终于松了一口气,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毕竟自己维持着戏志才手下刺探军情的节气堂,贾诩手下监察各地的百草堂以及奉旨杀人的锦衣卫三大机构,虽说很多时候一些小动作,避免了朝廷大军出动征伐,可这暗中行动,花的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了保密,自己还没办法将这账目公开化,若是行事太过,自己好不容易勉强稳住的朝堂,恐怕又要开始动荡了。

“见过大司马!”

刘奇被这唤声惊醒,抬头看却,却是面上带有几分惊疑不定的尚书左丞荀彧,这大热天,荀彧一声官袍在身,纵然是在室内,可匆匆赶来,也免不了额头渗出一溜汗珠。

朝中公卿多多少少都清楚刘奇的雅兴,镇平城中偌大的府邸,除却后堂之外,都被刘奇分出来用作议事之用,却都冠以雅致的名称,多多少少有些让人如坠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可小半年时间过去了,大司马刘奇的雅兴也被朝中公卿官吏摸了个清楚,商议政事之时,是在刘奇府邸中堂左侧第一个小院中,院名岳阳楼,院门口别出心裁的镌刻着一副楹联,唤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院中厅门口镌刻着一副九字楹联,唤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岳阳楼虽非是大司马府的正厅,可也是刘奇偕同朝中公卿议事之所,朝中公卿以至于那些胸怀抱负的士子,无不心向往之,没见过世面的吹嘘自己进过岳阳楼,内里如何如何,堂上所坐官员又是何人何人。

不说外人吹嘘,荀彧心中还真清楚,大司马刘奇这岳阳楼中的布局,厅中也未能免俗的挂着牌匾,匾上手书“浩气长存”四字,乃是当世大儒蔡伯喈的手笔,左厅唤作“灵乌”,左右柱上镌刻四字短楹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右厅唤作“希文”,同样镌刻着一副四字断楹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案上有一石砚一玉镇纸,石砚唤作“衡阳雁”,镇纸名呼“征夫泪”。

这排名第二的,是刘奇府上中堂右侧第一个小院,缺少了岳阳楼那种文人登楼的雅致,却多

多了一股凛然间让人胆寒的杀气,此院唤作“破阵子”,是刘奇同朝中公卿,军中将官商议军事机要之所在,院门口同样有一副楹联镌刻,唤作“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十四个字被京中好文风者吹捧的上了天,就恨不得当着刘奇的面拍刘奇的马屁了。

荀彧同样也清楚,大司马刘奇这破阵子中的布局,厅门口的楹联上同样是一副杀气腾腾的话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厅中匾上同样是蔡伯喈手书的四个大字“天下太平”,左厅唤作“白登山”,镌刻着一副楹联“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右厅唤作“君莫笑”,镌刻的楹联内容为“愿执腰下剑,只为斩楼兰”。

这些都不重要,最让荀彧记忆深刻的是,那厅中有四样东西值得诸多将士铭记在心,石砚唤作“黄金台”,镇纸“玉门关”,长刀“霍去病”,利剑“辛弃疾”。

除却这两处之外,大司马府上还有多少议事的书厅小院,荀彧并不清楚,可今天荀彧又有了新的见识,自己来的这院子唤作聆风堂,院外镌刻的一副楹联字数不少,唤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厅外了楹联更是十字长联,上半阙云“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下半阙更是愁苦,却多了几分豪迈之感,唤作“每念苍生苦,凭谁论古今”。

此刻唤醒刘奇,荀彧却多多少少带着几分忐忑回想着这厅中的楹联内容,琢磨着其中含义,荀彧虽说算不上过目不忘,可刘奇厅中这短短的两行字还是记得住的,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这左厅唤作“何足道”,镌刻的楹联为“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右厅唤作“牛马走”,镌刻的楹联为“天下如局众生子,我自执棋换太平”。

如果说岳阳楼中的楹联,让朝中公卿百官能感觉到刘奇对天下苍生的在意,对吏治的关心,那破阵子中就满含着对大汉强盛驱逐鞑虏的信心,一面慈悲,一面嗜血,以仁义爱民,以冷酷治军,而此刻,这聆风堂内的话语,则表现出刘奇那种天地俱在我手,运筹帷幄,不在乎虚名的霸气,不比曹孟德带着几分多疑的枭雄气质,也不似刘玄德在意名声的英雄气质,而是那种满是豪气的霸

道气质,天下俱在我掌中。

那这堂中匾上“耳目昭彰”那四个大字,则是直指荀彧内心,直白无误的告诉荀彧,这是什么地方,虽说荀彧不清楚刘奇帐下这些人有多厉害,可荀彧清楚,此处,刘奇面对的,多是自己帐下心腹,是刘奇手下的肱骨之臣。

看到荀彧眼中那抹忐忑不安,刘奇心中登时安定下来,纵然是王佐之才荀彧,也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嘛!有才学的人自己不怕,可就怕这些人没有敬畏之心,那种人若是能为自己所用还好,若是不能为自己所用,定然是自己的劲敌,也是这天下的大害。

刘奇笑眯眯的问道,“文若来了,觉得本侯这书厅如何?”

荀彧轻咳一声说道,“下官自忖没犯什么错,大司马将下官请到此处,下官心中忐忑!”

“忐忑?”刘奇带着些许玩味看着荀彧,指着左厅那楹联开口说道,“此为本侯平生之志,不知文若以为如何?”

荀彧带着几分平静开口说道,“大司马,请恕下官直言,相对于这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下官还是喜欢大司马那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刘奇叹了一口气说道,“先贤有云,阴阳相济,方为正道,正如有阴则有阳,有昼夜之别,有些事情,总归是要人去做的,总不可能做的十全十美,让天下人都满意,有得必有失,当年武皇帝尽举国之力,征讨匈奴,大胜之后,天下盗贼四起,武皇帝尚且敢下罪己诏。先帝为了我大汉强盛,以卖官鬻爵,方才筹集钱财,为我大汉整顿军伍,桓皇帝更是为了赈济百姓,卖官鬻爵,可朝廷税负被天下官吏层层盘剥,所剩无几,国库空虚,这公卿百官,从根子上都烂了,两位先帝又能靠谁?”

荀彧拱手道,“大司马所言有理,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何况这天下世家豪族家大业大,也是无奈之举,我荀氏族中家小遗族不少,一大家子要养活,族中分出来几个不成器的子弟,开几家铺子,做些营生维持生计,并未违背我大汉律法,一则这些族中子弟经商未曾违背朝廷律法,不曾动用族中人脉以权谋私,二来也按时缴纳税赋,不知侯爷何以言?/div>

耍俊?lt;/p>

刘奇毫不客气地笑道,“文若,你族中子弟都放下面子去经商了,那你缘何还在意那些世家子的风评,在处置事情上,畏畏缩缩,身后千载名声,自有后人评判,何须如此在意?”

刘奇的话,确实戳到了荀彧的软肋,荀彧是想往上爬,可大司马刘奇跑给自己的,却是得罪人的活计,朝中公卿百官多多少少与此都有染,自己有时候,确实没办法大展拳脚。

荀彧带着几分无奈拱手道,“荀彧不才,还请大司马教我!”

“乱世当用重典!”刘奇带着几分感慨说道,“文若,让这些世家子去宣扬你的名声,倒不如让你的名声传到百姓耳中去,本侯对世家如此严苛,今日荆州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本侯也未曾朝中那些世家子弟胆敢言说本侯的不是!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先贤大多求仁,于本侯而言,求仁未及取义也!先前律法言明伤人者刑,杀人者死,未尝没有其中三味。何为取义,本侯曾听闻那些绿林侠士劫富济贫,其所为虽不可取,却也得了几分取义的味道。”

“取义?”荀彧琢磨了片刻,脑中还是有几分混乱,开口说道,“还请大司马教我!”

Ps:书友们我是作者萧楼儿,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右上角" "->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刘奇眯着眼睛说道,“取义,这首先要做的有两点,第一,法不容情,纵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二,便是公私分明。拿捏好这其中尺度,旁人只会敬你,正人君子无人会诋毁你,倒是要小心那些伪君子了。

本侯与你举个例子,若有人找你徇私,你大可请他吃饭喝酒尽兴,尽私谊,至于公事,那就要公办,若是你身为尚书左丞,尚且不能公私分明,那上行下效,我大汉的官吏,大抵都会如此,其中三味,文若你三思而行。”

荀彧拱手道,“下官受教了,正所谓求仁得仁,有大司马今日之言,看来荀彧日后不仅能且乐生前一杯酒,还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刘奇缓缓说道,“上行下效,所行如何,全在权柄权衡之手,这聆风堂中,相对于听到官场上那些公卿的腌臜事情,本侯倒更愿意听到百姓的心生,若是百姓能安居乐业,本侯心中还有何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