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全职荣耀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绣衣使者

全职荣耀 第四百七十二章 绣衣使者

作者:妄岚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29 14:52:32 来源:258中文

自是一夜风流,起床的刘奇虽然有些腰酸腿软,可心中那股子轻松劲儿,无法描述,在娇妻的服侍下,刘奇穿上那鎏金铠甲,跨坐在马背之上,朝着皇宫而去。

微笑同诸人见礼,等到宫门打开,在众人的拥簇下走到了首位坐下,刘奇之后是三独坐,在之后才是三公九卿。

刘协步入明堂之上坐定,如今朝堂几乎已经是刘奇的一堂,虽说众多朝堂公卿都心向汉室,可多是些庸才,如今刘奇权柄在握,没有人敢和刘奇对峙,刘协也只能隐忍不发。

面对这无聊的朝会,刘协是越来越厌倦,越来越生不起兴趣来,刘协带着几分昏沉开口问道,“诸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陈纪带着几分傲然的语气开口道,“陛下,如今各地豪杰上表,至于如何决断,还请陛下做主。”

“哦?竟有此事?”刘协虽然早就知晓这些事情了,可当着刘奇的面,还是得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以免引起刘奇的猜忌,“都是哪些人上表。”

陈纪面色不变,缓缓开口说道,“陛下,这第一道,便是下邳相笮融,聚拢数万人马,剃发易服,自号浮屠锐士,占据下邳、广陵、彭城三郡国,此人请封为白马侯。”

“哼!”刘奇冷哼一声,“什么时候这些阿猫阿狗都敢骑到我大汉朝廷头上兴风作浪了,更何况还是此等妖人。”

光禄勋贾诩毫无畏惧的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此人行妖邪之事,聚众谋略,妄图造反,若是我等忽视,定然会酿成大祸,昔年黄巾之乱历历在目,陛下不可不防啊!”

刘协目光中多了一抹寒意,“那依照贾爱卿的意思,此事当如何论处?”

贾诩目光低垂,不与刘协对视,只是带着一抹肃杀之意开口道,“此人所为,犯上作乱,有辱我大汉国本,陛下当下诏,诏令大汉君臣百姓共诛之,凡包庇笮融者,与之同罪论处。取笮融项上人头者,封为白马侯!”

周忠点了点头,拱手道,“陛下,臣附议!”

太常皇甫嵩也声音俊朗的说道,“陛下,贾光禄所有理,此举定然可振兴我大汉威望,还望陛下采纳!”

刘协颔首道,“既然如此,陈爱卿,此事就按照贾爱卿所说去办吧!”

“臣遵旨!”陈纪领命之后,这才继续说道,“陛下,徐州刘备刘玄德,上表自请为徐州牧,还请陛下决断。”

司空赵温皱着眉头说道,“陛下,刘玄德此人,臣也曾有所耳闻,听闻此人不过织席贩履之辈,仗着自己在卢植门下求过学,自打当年剿灭黄巾立了些许功劳之后,就常常以汉室宗亲自称,招摇撞骗,毁我汉室威仪,还请陛下明察。”

刘协将目光投向了刘奇,“兄长,你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刘奇面色平静的说道,“陛下,此人一无族谱,二无宗牒,莫非凭着一张嘴,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就是汉室宗亲了?此等歪风邪气断不可长,还请陛下下诏斥责,同时请陛下召集朝中文才出众之辈,起草檄文,斥责此等行为。不过刘玄德也素来有所功勋,此次就口头上训斥一番,其他事情就等到解决了笮融之事之后,再另行商议。”

“哦,那就按照皇兄的意思办吧!”

“陛下,臣司隶校尉扈瑁,有本奏。”

听到这道声音,刘协心中恨不得找把刀将这家伙大卸八块,自己本以为通过和刘奇换手,将荀攸任命为益州此事,扈瑁这司隶校尉就能为自己效劳了,可谁想这家伙一入镇平之后,居然没有先入朝觐见,而是屁颠屁颠的跑去见了刘奇。

如今镇平皆在刘奇掌握之中,面对扈瑁的表现,众人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到了这个时候,刘协才反应过来,自己完完全全是被自家这所谓的兄长给算计了一遭,心中纵使不忿,又能如何?

刘协开口说道,“扈爱卿但有要事,但说不妨。”

扈瑁缓声说道,“陛下,如今新都南有章陵、西有房陵,北有弘农,可东方却无处拱卫,为了我大汉都城安危,臣建议,将颍川郡划归京都治理,颍川人杰地灵,英才众多,将颍川划归新都治理,臣自以为良策,还请陛下圣裁。”

刘协将目光投向了应召而来的太仆荀悦,“仲豫,你才从颍川而来不久,如今都城也初定,不知你以为,元珪此议如何?”

太仆荀悦虽然没有得到具体奏报,可多多少少也听到了陈王刘宠占据豫州的消息,明白天子这一句话,就决定了颍川,是归荆州管,还是归豫州管。

天子年幼不清楚其中利害关系,可荀悦却清楚,颍川可是当年天下的学术中心,如今虽然衰落了,旁的小姓杂姓不说,就说名震天下的荀陈钟韩四家,虽然因为党锢之祸,在朝中没有高官显爵,可在士林之中,这四家哪一家没有出众的人才。

世善刑律的钟氏长辈虽然衰亡,可年轻一辈的钟繇如今是天子近侍,钟演虽然在襄阳学宫中度日,可是才学名望,也是非凡。陈氏有陈纪这德高望重之辈在,自然是傍上了刘奇的大腿,韩氏扶植的韩馥虽然命丧袁绍之手,可韩融老成持重,端坐在大鸿胪的位置上,地位自然算是稳固。

自家荀氏自从荀爽去世以后,在朝中没有什么影响,可堂弟荀彧在曹操帐下效劳,荀谌、荀衍等数人在袁绍帐下效力,族侄荀攸深得刘奇器重,就连那不成器的荀正,都在袁术帐下寻得了立足之地。同样擅长刑律的阳翟郭氏在郭图的带领下虽然奔赴河北,可这眼光犀利的郭嘉却带着家人投靠了刘奇,虽然国家此人未得郭氏真传,不通刑名,只是襄阳侯府上总管,可谁人敢小瞧这家伙?如今身为九卿之一的贾诩贾文和之前还是襄阳侯府上的管家呢。

其余诸如大姓,皆尽四散奔走,寻求出路。想到这里,荀悦明白了过来,刘奇不是不想要颍川,可是名不正、不顺,到时候难免起了纠纷,可是要占领豫州,如今并不是个好机会,荀悦目光流转,将目光投向了和自己坐在一席的大鸿胪韩融。

韩融在朝中混迹多年,心思通透,自然明白荀悦的为难之处,荀悦刚来朝堂没多久,搞不清楚这身为同乡的司隶校尉扈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受了天子指使,还是受了襄阳侯指使?当下不动声色冲着荀悦轻轻点了点头。

荀悦当下点头道,“陛下,扈大人所有理,如今天下纷乱,颍川学术兴盛,人才辈出,而今虽然残破,可也有不少乡野遗贤。陛下若是能够好生治理,这颍川,能够再次成为我大汉学术兴盛之地也未可知。”

刘协轻轻点了点头,“如此的话,就昭告天下,划颍川郡归荆州治吧!”

“皇兄,这颍川太守的人选,就有劳皇兄甄选了,颍川若是兴盛,我大汉定然能更上层楼,还望兄长多多费心才是。”

“陛下有命,臣自当鼎力而为。”

接下来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刘奇闭目沉思,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等到朝会结束之后,毫不犹豫的返回府中。

回到府上还没有多久,郭嘉就率领着戏志才和贾诩二人过来,看到刘奇之后,戏志才含笑道,“主公就不为麾下人马不足发愁?”

刘奇毫不意外,平静地说道,“天下英才众多,只要本侯用心求贤,总会有贤才为我所用。”

戏志才开口说道,“主公,您将沮俊任命为弘农太守,已经多多少少有些出人意料了。不知这颍川太守的位置,主公打算交由何人?”

刘奇含笑说道,“弘农太守留给沮俊,是为了给河北袁绍一个念想的机会,这颍川太守,就留给郗虑吧!郑康成既然投靠到曹孟德帐下,我倒想看看,郗鸿豫到底会如何抉择?”

贾诩轻轻颔首,自然明白刘奇话中的意思,如果说要争夺地域,那就是真刀实枪的干!而弘农、颍川这二郡之地,就是刘奇和袁绍、曹操以及朝堂上那位天子暗中交锋之地,这暗中的汹涌波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上却比真刀实枪更为凶险。

贾诩揪了揪自己的胡须,沉声说道,“主公,举贤不避亲,主公从兄刘磐,勇武非凡,粗中有细,主公不妨向天子举荐一番。如今射声校尉之位尚缺,主公不妨考虑一番。”

刘奇点了点头说道,“文和有心了!奉孝,颍川之事,还要你多多费心。”

郭嘉面目阴沉,开口说道,“这倒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属下要向主公要一个人。”

“哦?”刘奇开口问道,“奉孝又瞧上哪一位了?”

郭嘉嘴唇翕动,说出了两个字,“张松!”

“张松?”若非郭嘉提起,刘奇还真的差点忘了,自己府上还有广汉张松这号人在,不过郭嘉开口了,刘奇当下点了点头说道,“奉孝既然开口了,那就将此人调到你帐下听候任用吧!”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阎象的声音,“侯爷,皇甫义真老大人来访。”

刘奇虽然多多少少有些疑惑,可皇甫嵩名满天下,刘奇自然不敢怠慢,疾声道,“快快前去迎接。”

刘奇当下朝着身旁几人吩咐道,“文和,京中事情你盯紧了,可别出了什么差错。志才,军中大小事务,都协调好,另外,训练屯田兵,预备役的事情,也万万不可放松,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将让军中士卒读书识字之策贯彻到底。”

看到二人从小门离去,刘奇这才整了整衣衫,起身说道,“奉孝,随本侯前去迎一迎皇甫大人吧!”

刘奇率着郭嘉到了前院之时,一身便装的皇甫嵩已经率着两名中年男子向院内走来,看到刘奇来迎,皇甫嵩毫不犹豫的冲着刘奇拱手道,“皇甫嵩,见过侯爷。”

刘奇一步上前,拉住了皇甫嵩,“老大认为我大汉鞠躬尽瘁,劳苦功高,晚辈焉敢受此大礼。快快里边请,晚辈好向老大人讨教一番。”

等到二人分宾主坐定之后,皇甫嵩看着刘奇身旁侍立的郭嘉,带着几分不解问道,“侯爷,这位是?”

刘奇含笑道,“这是晚辈府上总管郭嘉,年少轻狂,不识礼数,倒是让老大人见笑了。”

“原来这就是颍川郭嘉郭奉孝!”皇甫嵩带着赞誉看向郭嘉,“端的是一表人才。只可惜老夫女儿已经许了人家了,要是老夫还有女儿待字闺中,定然要让奉孝成为我皇甫嵩的乘龙快婿。”

刘奇笑着回应,“要是老大人知道有合适的良家女子,也好为奉孝物色一名佳妻,奉孝跟随本侯南征北战,之前真没有时间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却是耽搁了奉孝的终身大事,如今还孑然一身。”

“哈哈!”看到郭嘉在刘奇的调侃下面色发窘,皇甫嵩放声笑道,“奉孝,婚姻乃是人伦大事,家国天下,为国操劳是大事,可奉孝也别忘了传宗接代才是。”

皇甫嵩指着带过来的两人中年轻的一人说道,“这是我皇甫嵩的佳婿射援射文雄,另一位是其兄射坚射文固,二人本与北地诸谢同族,后来先祖谢服为我大汉出征,天子以谢服非令名,金口改为射姓。这兄弟二人才学非凡,比老夫那儿子侄儿强多啦!老夫今日就厚着脸皮,向侯爷举荐贤才。文雄与侯爷帐下良才大多年岁相当,还望侯爷看在老夫的面子上,多多教授文雄一些知识。”

射援这人虽然名声不显,在历史上没留下多少踪迹,可刘奇却知晓这家伙,能被刘备在遗诏中尊称为射君,此人想必也不简单。

刘奇轻轻颔首,将目光投向了射坚射援兄弟二人,“不知尊兄弟二人,有何所长?”

射坚稍稍犹豫片刻,随后语气中带着一抹沉稳的自信说道,“倚矫诈功利,行帝王密策,我兄弟若能身披绣衣,方可展一日之长。”

射援这话说的简洁,表面上听起来是在向刘奇讨要职位空缺,可刘奇却清楚,射援口中的身披绣衣是什么意思,想想武皇帝时候绣衣使者的威风,刘奇心中已然有了一丝明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