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吴钩吟 > 第六百五十七章 代工厂

吴钩吟 第六百五十七章 代工厂

作者:池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0 15:07:52 来源:258中文

鸿蒙4再次惊艳了世人,而它的价格也果然没让人失望。

鸿蒙4有4.0寸和4.7寸可以选,在华夏的起步价格提到了4999,而在海外就更不用说了,针对不同的国家,在大部分税收比例正常的国家都得1000多米金起步。

相比之下,iphone4拿出去到一些国家算上税收高配顶天了也就1000多米金。

iphone4的最高配价格,基本等于鸿蒙4的最低配价格。

然而即便如此,发布会后用户的反应却是买买买,今年是全球各大手机厂商扎堆拿出旗舰机的时间段,又是苹果自称iphone4是史上最好一部苹果的时候,可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鸿蒙4依然一枝独秀,吊打一片,对用户来说,这就是实力的象征。

买鸿蒙4,就意味着买了全球最好的手机,这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潮流,是一种逼格。

发布会当天晚上,国内黄牛在网上直接把鸿蒙4预订价格炒到了9999

各大卖肾机构和高利贷团伙的电话长时间处于占线状态。

一想到又有不知道多少年轻人失去肾失去身体,孟谦只好让公司出面大范围的宣导理性消费,并承诺不会搞饥饿营销那一套,一定全力生产。

也正因此,就在这个晚上,一堆人想要见孟谦一面,他们是来自各个手机代工厂的,包括荣耀魅族的代工厂闻泰,htc的代工厂华勤,中兴的代工厂与德等企业代表。

目前鸿蒙手机有由大风电子工厂,大同集团以及比亚迪三个地方生产,而且世人其实都知道大风集团未来的目标就是全面的自产自销,内部产业链一直都是大风集团的追求。

但像在后世唯一一家算是实现内部全产业链的企业三星,他们的工厂建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大风集团一时半会还没有能力完全自己消化,怎么也得再发展个三五年,而这三五年的合作机会所有代工厂都想抢。

因为这可是代表着全球最高水准的手机,一旦拿下鸿蒙的代工合同并表现合格,未来就是企业一份漂亮的履历。

正如代工了鸿蒙的比亚迪电子,最近收到了越来越多的代工订单。

来的人太多,孟谦就让方辰去应付了,这一晚孟谦只见了一个人,立讯精密的王莱春。

立讯精密的王莱春是从富士康走出来的打工妹,但十年后立讯精密的市值将超过富士康。

“王总,你对富士康跳楼事件怎么看?”孟谦约见王莱春,但并没有谈代工合同的事情,反而是在聊富士康的事情。

2010年,华夏十大事件之一怎么都绕不开富士康跳楼事件,今天晚上没有看到富士康的身影,大概是因为他们正忙着自家那点事情。

王莱春表现的很淡然,“这个事情马上就会过去的,富士康已经在6月2日宣布全面加薪30%以上,普通员工工资从900上调到1200,尤其是深城那边,我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们明天就会出公告,考核合格的一线员工基本薪酬将从每月1200涨到2000,涨幅达到66%。”

“所以你觉得加薪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孟谦露出一个很难看透的笑容。

王莱春猜不透孟谦的想法也就不去猜了,相对实在的说道,“这些工人之所以出来工作,为的就是钱,富士康的工作压力是很大,但这也是他们能保持竞争力的原因,他们不可能让员工每天轻轻松松的上班,这不符合工厂的利益。

所以出了这种事情,他们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加薪,富士康这次新的薪酬标准出来之后是绝对超出行业平均值的,员工心里自然有把秤,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继续干下去就是了。

至于舆论方面的事情,富士康自然会去摆平。”

“牛津大学之前有过一个研究,研究表明加薪对员工的刺激最多只能持续半年,一般只能持续两三个月,所以纯粹通过加薪来解决问题是很难有成效的。”

王莱春突然笑了,“我虽然没有看过这个研究,但我相信他们的采访目标肯定不是以工人群体为主的,工人的想法真的很简单,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没什么学历,像富士康为什么那么多女工人,因为她们需要出来赚钱养弟弟妹妹。

这就是工人阶层残酷的现实,他们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钱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实在的东西,你现在去工厂问问,国家这几年开始强调社保的问题,但大部分工人还是不愿意交社保,他们觉得一个月能多拿到手200块钱也是好的,什么退休以后的生活,能不能活到那会儿都不知道呢。”

孟谦的眼睛不自觉的眯了起来,“王总,他们又不是机器人,他们是人,尤其是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他们虽然平时很少出工厂但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没想法。”

王莱春笑着摇了摇头,“那又怎么样呢?他们有无法摆脱的现实要承担,想法再怎么美好,也抵不过眼前实实在在的工资,因为这些钱是可以拿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的。

我知道孟总的想法,国家经济起来了,大家越来越富裕,教育也普及了,也许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工人阶层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也都看到了。

但工厂永远是工厂,就这么说吧,有朝一日华夏人富裕到都不愿意来做一线工人了,可孟总别忘了,我们华夏是富裕了,隔壁的缅甸老挝呢?如果华夏的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大家自然会把工厂往印度,往东南亚迁,这是工厂的生存之道啊。”

孟谦就这么看着王莱春沉默了几秒,把有点想说的几句话咽下去了,转而问道,“说到迁厂,最近富士康北迁的事情王总有没有关注?”

“咳,北迁哪有这么容易,那边的工厂根本找不到足够的蓝领工人,厂子建起来都没人干活,富士康现在想让深城这边的北上,但他们怎么可能乐意呢,在深城工资又高,又好歹是个大城市,凭什么让他们去穷地方上班。”

“既然如此,富士康为什么这么坚持北上?”

“他们这次北迁怎么说呢,有很多原因,人力成本的原因,舆论的原因,甚至还有地方政策的原因,其实我们立讯也好,富士康也好,终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是很薄的,我们这种企业特别吃政策。

富士康刚来大陆的时候真的是差一点点就死了,得亏有深城的政策扶持才有富士康的今天。

但这两年富士康多少有点不知好歹,再加上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扎堆深城,最近又出了这样的事情,富士康心里是清楚的,深城这边的政策红利吃不了多久了。

所以这个时候选择北上,去找那些需要大型工厂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城市,去捞他们的政策红利去其实是对的。”

“那立讯精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们当然的先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这也是我今天坐在这里的原因,我相信鸿蒙4一定会大卖,我们不仅可以保证质量,还可以保证速度。”

见王莱春开始谈代工的事情了,孟谦反倒是消极起来,“那这样吧,过两天我让方总去你们那边考察一下。”

几番太极一打,王莱春使不上力来,只好先先行告辞,孟谦笑着送走王莱春后把方辰喊来了办公室。

“孟总好像谈的不是很开心啊?”方辰一进门就注意到孟谦的表情。

孟谦无奈的一笑,“本来还想过跟立讯精密合作,可惜啊,王莱春到底是从富士康走出来的,身上一股浓厚的富士康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方辰自然听出了这是嘲讽。

孟谦冷哼一声,“他们是打算把十几二十年前那一套对底层工人的压榨手法用到死啊。”

方辰也不禁感叹道,“这一代人,从来不觉得压榨工人有什么问题。”

就在这时,孙晓静来到孟谦的办公室。

“孟总,第一批人员已经给了确认的回复。”

“好,辛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