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吴钩吟 > 第六百一十四章 研发潮

吴钩吟 第六百一十四章 研发潮

作者:池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0 15:07:52 来源:258中文

结束电商大会回到杭城,7月31日,全球云智联标准协会成员终于大范围的聚在一起开会。

其中有一半都是华夏企业和机构,另外包括像霓虹国发那科,新加坡国立大学机器学习与视觉实验室,德国sap等一批海外企业和机构。

截至目前,参与全球云智联标准协会的企业和机构有285个,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和机构有18个。

今天大家坐在一起是为了确定相关的标准,但整个会议稍有一些不和谐...

因为想要统一标准,就意味着迁就,然后谁都不想迁就。

就拿家电行业来说,这会儿智能家电还没开始发展,从芯片到电子器件再到接口,标准就不统一,到了智能家电时代,那标准真的是乱的一塌糊涂。

当年国际家电制造商协会圆桌会议智能家电工作组对米国、欧盟、霓虹国以及华夏的智能家电标准所进行的梳理和总结,最终得出了统一标准几乎是痴心妄想的结论...

而今天有些人之所以把会议现场搞得有点不太和谐,是因为这是全球云智联标准协会第一次全面大会,很多人都在试探,也是在为自家的企业争取,毕竟这是全球标准协会。

如果都是华夏企业,以大风集团现在的影响力大家都会好好按照协会准则干活,但因为有很多国外企业和机构,标准差异更大了,争议点也更多了。

所以孟谦必须开口,“说实话,我很高兴看到大家现在这样的状态,因为大家在标准上的矛盾越多,就越证明我在这个阶段提出统一标准是绝对正确的一件事情。

云智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我相信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大家都能理解的技术了。

可以说云智联这个技术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开放性,万物互联性,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来所有企业各玩各的标准,怎么万物互联?拿什么互联?

无论大家现在彼此之间有多大的矛盾,但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各位,如果我们不趁现在去把标准定下来,未来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甚至走向一条不归路。

等到大家各自都在自己的标准下发展成熟了,那个时候再去改变,成本有多大,难度有多高,你们不会不知道。

现在大家都还没真正意义上撒开手往云智联的方向发展,现在先把标准定下来,显然是最有利的做法。”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就是有人不愿意妥协,“可我们现有的标准差异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肯定会有企业承担更多的损失。”

“在我们的协会守则里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这是一个科技类的标准协会,必然是技术优先,在技术优先的前提之下,作为一个团队,我们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如果无法接受集体利益对个体利益的损害,可以退出。”

说完,孟谦把协会守则拿出来重点读了几条关键规则,明示所有人如果想在这个地方搞事情那就赶紧滚蛋。

孟谦做了一个强硬的表态,因为面对混乱领导者必须得强硬,尤其是面对这么一群老狐狸,一旦让他们嗅到一点点可以为自己谋利的机会,他们都绝对不会错过。

接下来,根据大家提交的标准方案,开始了长大五天五夜的投票环节。

而在这过程中,孟谦也有机会对一些行业的情况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很多事情都提前了。

比如上面提到的家电行业,带给孟谦不少惊喜。

“孟总啊,我们今年已经成功实现了遥控器芯片的自主研发,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筹备通信技术实验院,估计明年年初就能投入使用了。”董小姐意气风发的跟孟谦说着格力最新的情况,格力的通信技术实验室曾经一世是在2015年才开设的。

“恭喜格力,所以格力接下去准备挑战高端芯片了?”

“没错,变频驱动芯片和主机芯片之类的核心芯片是我们接下去的攻坚方向,孟总可能都不知道,我们格力一年要花30亿去采购芯片,还要随时面对被这些芯片公司卡脖子的风险,所以从2000年格力就定下了自主研发芯片的大方向。

这两年我国内半导体的大环境也好了,我们也想有一个大的突破。”

“董总说的没错,现在不仅是一个发力的大好机会,也是一个必须要发力的特殊时期。”一旁海信的周后建跟着开口,“我们今年已经把电视主控芯片给搞定了。”

海信和海尔是国内最早开始自主造芯片的家电企业,而一旁的海尔张瑞明则更直接的说道,“现在云智联时代就这么摆在了大家的面前,我相信今天大家都有同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孟总,那就是关于大风集团今年推出的ai手机芯片。

智能家电这个概念已经起来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可能也就是接下来三到五年的事情,那么家电行业的智能芯片研发,就是一个重点了。”

孟谦看了一眼会议室里的人八个人,分别来自海尔,海信,格力,tcl,长虹,创维,美的以及康佳。

能让八个竞争对手面对面如此直白的议论这个话题,这已经让孟谦意识到大家的决心了,“只要钱到位,技术授权和技术辅导我们这边都能提供。”

孟谦知道,华夏家电行业的半导体研发潮,开始了。

而在汽车领域,李叔福告诉孟谦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估计8月份就能完成收购协议的签署。

“对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事情,我看到网上有不少质疑的声音,都说吉利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

“要不是因为濒临破产我们也没机会收购啊。”李叔福笑道,“至于这样的收购有没有价值,孟总应该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吉利收购后的计划是?”

“快速吸收消化沃尔沃的技术,快速整合沃尔沃的人才,填补我们的技术缺陷。”

孟谦认可的连续点头,这才是收购该有的样子,而不是为了当个买办。

“看来吉利要准备投入一大笔钱了。”

“这事还得感谢孟总准确的预判了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发展,让我们有机会提前做好准备,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次从危机中保留下来的资本,正好拿来投入研发了。

不知道孟总还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我们?”

“米国换了老大之后马上开始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李总应该知道这事吧。”

“我知道,前任的金主毕竟是搞石油的,新任一上台在汽车行业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清洁能源的高度重视,现在米国那些没有电动汽车的品牌都慌了。”

“所以,可能这就是个趋势吧。”

“说起这个,我听马斯克说孟总不肯撤资?”

孟谦笑了,“我凭什么撤资,当年是马斯克求着我去注资的,现在让我撤资我就撤资,他把我当什么了?”

“但孟总不撤资的话,nasa那边可就不太可能去支持特斯拉了。”

“nasa真正在意的并不是我在特斯拉的投资,特斯拉说白了只是马斯克利用it思维冲击传统制造业技术的有一次尝试而已。

nasa真正在意的是我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10%的股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才是马斯克的根,所以当年我费劲了心思也只能拿到10个点的股份。

不过nasa的敏感,让这10个点成为了马斯克现在面临的大问题。”

李叔福敏感的意识到什么,“孟总难道从一开始就...”

孟谦摇了摇头,“我当时根本不知道nasa未来到底是什么态度,这个事情没办法判断,我只是知道,不管未来往哪个方向发展,对我来说都是好事。”

李叔福疑惑了,“如果nasa不跟马斯克合作,孟先生的投资不就失败了,为什么说是好事?”

孟谦神秘的一笑,“以后李总会明白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