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吴钩吟 > 第五百六十二章 国际金融地位

吴钩吟 第五百六十二章 国际金融地位

作者:池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0 15:07:52 来源:258中文

几分钟后,两名男子来到了一楼的餐厅。

“梁总?”孙启成看到来人略显意外。

“孙总,好久不见啊。”

孟谦说的新朋友,是梁波涛,百富勤投资公司创始人,香江超级富豪,亚洲知名投资银行家。

百富勤就是那个帮助一批大型央企和国企上市的投行,然而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百富勤不幸倒闭,这让梁波涛深刻意识到杠杆的高风险性,也让梁波涛成为了全球精准预判2008年金融危的著名银行家之一,所以曾经一世,他决定在2008年之前离开投行这个领域,转型为投资人,然后在这一世就被大风投资挖过来了。

京东就是这个哥们救了的,如果没有梁波涛,奶茶妹妹或许就能嫁给一个不脸盲的人了。

梁波涛跟孙启成认识,但也不是很熟,两边互相寒暄几句后就被孟谦拉回了正题,

把孙启成的想法简单复述了一遍之后,梁波涛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一个跟孙启成略有不同的态度,“我认为大风投资可以去收购米国的金融机构,但不是现在,而且不能单纯的从公司角度出发去考虑这个问题。”

孟谦侧过身看着梁波涛,“梁总说说想法吧。”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摩根士丹利确实已经跟三菱接触了,但他们不仅仅跟三菱接触了,也来过华夏了,分别跟华投和华信沟通过,希望华投和华信可以投资摩根士丹利。而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三菱表示了积极的态度,但华投和华信都没有入股摩根士丹利的想法。”

“这是为什么?”孙启成不由好奇,有机会收购摩根士丹利却放弃机会,在孙启成看来似乎有些不合理。

“我接下来说的话,会有一定的猜测成分,大家且先听一听。

根据我的了解和猜测,国家层面有一个最核心的考虑,那就是我们华夏的金融体系跟国外的金融体系完全不用,这一收购对我们来说虽然可以掌握摩根士丹利的话语权,但也仅仅只是如此,我们不可能借助摩根士丹利来打造我们自己的金融体系,甚至想要把摩根士丹利拉入我们的体系需要投入的成本太大,所以这件事情缺乏深层价值。

在这场金融危机之下,华夏的政策是加大华夏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市场布局,同时借助全球金融危机,挖海外的人才。”

孟谦马上就听明白了,“你说的深层价值,指的是华夏想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全球金融影响力甚至是新的金融规则吧。”

梁波涛给了孟谦一个富有深意的眼神,“我们不可能沿用米国制定的金融规则,也不能沿用米国的金融规则,否则我们很难走出米国制定的全球金融规则,这对软妹币的国际化以及华夏金融的国际影响力都会起到反向作用。”

梁波涛跟孙启成的想法不一样,这就是一个常年涉足华夏金融和一个常年在米国金融圈混的人之间天然的认知差异,而配合上梁波涛的看法,孟谦这个时候再去联想未来的华夏金融业发展,有些东西也就说的通了。

2007年之前的情况孟谦不清楚,但2007年之后,趁着这一轮次贷危机,华夏的金融海外扩展之路进入了爆发期,就拿宇宙第一行工商银行为例,2007年起工行的海外版图加速发展,短短2年时间,工商银行开始进入悉尼,南非,俄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越南,阿联酋等国家。

又一个2年后,2011年,工商银行在德国、卢森堡、英国、俄罗斯、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九个国家成功打造了海外金融网络,并从这一年开始大举进军米国市场,收购了十几家米国银行。

继续一个2年,2013年,工行的海外版图已经涉足了132个国家,其中有200多个海外直营点,1453家海外代理银行。

等到2019年,工行其实已经成为了“日不落”银行,太阳照到的国家,基本上都能找到工行的“势力”,这些数据还仅仅只是一家工行,华夏可不仅只有工行。

在华夏从金融危机开始的这场海外金融扩张中,有一个让人震惊的数据,华夏跨境软妹币结算金额从2009年的35.8亿增长到了2019年4.8万亿,10年翻了1370倍,软妹币也成功成为全球五大货币之一,在华夏对外进出口贸易中占比暴增到30%以上。

而这,也正是最惹怒米国的地方,软妹币在动摇米元的地位。

所以后世看到华夏市值最大的公司都是银行而米国市值最大的公司都是科技公司的时候,华夏的网友都在嘲讽自己的国家,反倒是米国的政客都要急死了,米国最鼎盛的几十年,华尔街一直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如果给米国一个机会,在华尔街和硅谷中间选一个支柱产业,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华尔街。

实业确实兴邦,前提是实业可以顺利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货币话语权决定着贸易话语权,你实业做的再好,国际贸易话语权被人家拿捏着,啥用没有,最后可能也就只能满足一下内需了。

可还是那句话,华夏是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的,不可能学某国搞闭关锁国,那么软妹币的国际地位就必须提升,华夏的全球金融影响力就必须提升,没必要抓着一句实业兴邦就一味的指责华夏最大市值的企业都是银行,去了解一下华夏金融背后的海外发展蓝图,会有完全不同的视野,没有华夏这些银行这十年来的海外扩张,也就没有软妹币的今天,也就没有华夏现今的国际贸易话语权。

华夏的大泡沫在房子上,但房子不等于金融,房子远小于金融。

“这个事情,确实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啊。”听完梁波涛所说,孙启成意识到自己把这个问题看的浅薄了,有些不好意思道,“霓虹国跟米国的金融体系虽然也有区别,但逻辑是统一,这么一想,确实霓虹国更适合去收购华尔街的企业。”

“但我认为霓虹国很有可能会在这个事情栽跟头。”梁波涛比较肯定的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可以收购,但不是现在,孙总也知道,金融危机马上来了,但是这场金融危机最终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认为会上一场疯狂的大崩盘。

霓虹国现在就想抄底,太着急了,只怕他们抄底抄在山顶上。”

事实证明,在一个地方载过大跟头之后看问题确实会精准很多,霓虹国的企业确实抄底抄在了山顶上,他们等雷曼兄弟破产后就开始疯狂的抄底华尔街,然后大崩盘开始了...

差点没把三菱给拖死。

“所以梁总对公司的建议是什么?”

“我的建议就是跟着国家走,国家通过国有银行走出去,我们就通过私人银行走出去,收购方便改制的银行,收购能为我们提供资源的金融机构,并快速建立我们的海外金融基地,同样趁着金融危机去挖人才,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再和我们的国有银行会师,冲击国际金融地位!”

孟谦很喜欢梁波涛的格局和眼界,同时也非常尊重孙启成,并再次询问他的意见,“孙总觉得呢?”

“从大国战略来说,整体方向上我是认可梁总的,就是有一点,既然我们是从私人银行方向出发的,那么我们的海外拓展包容度事实上应该会比国有银行大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的目标对象宽容度也就更大,所以对于收购目标的选择就会变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就两点,第一是绝对控制力,第二是改制潜力。

最近我们可能要多花点心思在目标删选上。”

“这一点我也认同孙总。”梁波涛马上表态。

“而且按照梁总的判断,金融危机会有一场疯狂的大崩盘,那么这个时候霓虹国这边着急抄底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等他们扛不住大崩盘的时候,我们可以去霓虹国抄底。”

孟谦嘴角不禁上扬,“让霓虹国去接盘,顺势打压霓虹国金融业,等霓虹国撑不住的时候,我们去霓虹国抄真正的底,顺便还能给霓虹国留个好印象,这倒是有点意思。”

“但关于金融危机的判断终究是我个人的判断。”梁波涛意识到孟谦和孙启成已经在按照他的判断开始做一些重大决定的时候马上给自己留个余地。

孟谦则给了梁波涛一个微笑,“当我选择相信你的时候,所有的责任,就都由我来担着了。”

关于未来的走势,作为重生者,孟谦清楚的很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