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吴钩吟 > 第四百一十章 公论

吴钩吟 第四百一十章 公论

作者:池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0 15:07:52 来源:258中文

十月初,华夏家电企业和霓虹国家电企业开始了密集的谈判,孟谦则忙着公司创办的事情,顺便走动走动在霓虹国的关系,10月17日,神舟六号顺利返航,举国同庆,10月18日,大风集团霓虹国分公司正式开业。

开业当天,霓虹国上百家企业送来了贺礼,甚至有不少企业代表登门拜访,更夸张的是,大风集团(霓虹国)开业当天门口聚集了很多霓虹人,他们手举着孟谦的应援牌等着孟谦的出现。

孟谦在霓虹国活脱脱成了一个偶像,这是孟谦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但在之后大家的解释下孟谦也理解了,大风集团为霓虹国带去了太多的二次元冲击,游戏,小说,合作动画,还有孟谦的背景,白手起家,天才少年,商业奇才,最年轻的的百亿富豪,这都是年轻人追捧的元素。

再加上孟谦本就不丑,有钱之后一捯饬马上就帅了,这让不少霓虹人把孟谦当做偶像。

当然,还有一个大环境就在于,2005年之前,霓虹国民众对华夏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这就正好牵扯了到今天孟谦见到的一个人,工藤泰志。

新公司开业自然少不了媒体的围观,孟谦也在镜头前很官方的回答了诸多问题,而在公开发布会后,不少媒体都希望能有独家采访的机会,孟谦让何雅婷去挑几家相对靠谱的媒体,其中,何雅婷给孟谦挑了一个人,霓虹国言论npo的理事长也是创始人,工藤泰志。

至于原因是这个组织做的事情以及他们要谈的内容何雅婷觉得有意思,孟谦看了之后也觉得有意思。

霓虹国言论npo是一个民间的非盈利组织,很多人说言论npo亲华,其他他们是亲和平,对谁都一样的态度,工藤泰志一直在推动者霓虹国民间跟各国民间之间的和友好关系,所以言论npo的社会调研一直以来都有比较高的社会信誉度。

2005年,因为华夏跟霓虹国的关系很僵,言论npo与《华夏日报》联手,发起了东京-燕京论坛,每年轮流在燕京和东京召开,今年是在8月下旬举办的论坛。

“感谢孟总愿意接受我们的邀请。”来到言论npo坐落于东京的办公室,工藤泰志非常礼貌的邀请孟谦入座。

“我之前就听说过言论npo,所以也很想来看看,不要搞得这么正式。”孟谦示意大家都放松,“我就是来聊聊天的。”

工藤泰志指了指一旁的摄像机,“我们可以把今天的对话录下来么?”

“如果你想听点电视台不让播的,最好还是不要开机了。”

工藤泰志一时分不清孟谦是玩笑还是认真的,内心几番徘徊之下,真的就让工作人员不要开机了,这一细节让孟谦觉得有点意思。

“孟先生,那我们开始吧。”

孟谦点了点头。

“孟先生时间宝贵,我就直入主题了,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这是我们今年携手《华夏日报》进行的社会调研。”从2005年开始,霓虹国言论npo和《华夏日报》每年都会进行相关的各种社会调查,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华夏人对霓虹人的友好感以及霓虹人对华夏人的友好感,“我们可以看到,在霓虹国,不喜欢华夏的比例是38%,而在华夏,不喜欢霓虹的比例超过了60%,可见两国民众之间的对立是很严重的。”

孟谦好想告诉工藤泰志这才刚刚开始,从2005年起,npo每年的市场调研中,霓虹人对华夏的不喜欢比例逐年上升,08年突破70%,13年突破90%,15年直接冲到了93%,同样,华夏人对霓虹国的不喜欢也一直在上升,14年达到了87%。

后来bbc也做了一个相关调研,华夏人和霓虹人的互相不喜欢排在了全球第一,排在后门的是霓虹人和高丽人,米国人和俄国人,但跟华夏人和霓虹人之间的不喜欢比例相比,都差的远...

不过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清楚的是,npo的调查问卷本身写的是对华夏(霓虹国)印象不好,并没有用上厌恶或者憎恨这种词。

孟谦没法说未来的事情,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继续,“下一个数据是,不喜欢的原因调查,其中,霓虹国对华夏的不喜欢有四大原因,占比最大的是争端问题,第二是竞争问题,第三是华夏人不喜欢我们,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喜欢他们,第四是华夏人素质太差。

而在华夏的调研中,几乎只有两大原因,历史问题,争端问题。

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数据,那就是我们还有一份调研结果现实,在是否希望两国友好的调研中,支持率都超过了70%。

因为我们的采访对象全都是民众,没有政客,没有商人,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民众内心的一种真实体现,那就是我确实不喜欢你,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没到不死不休的地步,如果可以,百姓都向往和平,向往友好。”

“工藤先生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可以看的出工藤先生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民众对和平的向往和民众对抗情绪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让我心生期待,反而让我觉得更加沉重。

什么是向往?向往是虚幻的,什么是对抗,对抗是现实的。普通民众确实是最无奈的,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始终相信更多的民众都是善良的,数据也确实这样反应,可就是这样一群善良的人,却存在如此强烈的对抗情绪,这难道不才是我们真正该去面对的问题么?

我可以这么说,但凡贵国可以勇敢的承认历史,我们华夏的百姓都会放下更多的情绪,与其从百姓身上找突破口,还是多花点心思,去找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所在吧。”

孟谦的话,似乎并没有让工藤泰志意外,对方很快反应道,“孟先生所说,一针见血,可问题是,当我们都只是普通百姓的时候,我们左右不了一些事情的时候,但我们希望减少摩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点事情,而不是说因为我们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源,所以就干脆顺其自然呢?

更重要的是,百姓的想法真的完全左右不了什么么?我们不这么认为,在我们霓虹国有一个概念,叫做公论。

舆论表面的理解是大众对一个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但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主流舆论并不是大众的声音,而是想让大众听到的声音,为此,我们提出了公论的概念,所谓公论,就是真正意义上由公众发出并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声音。”

“太理想主义了啊。”孟谦心道,但表面上却故意做出了一点态度上的转变,开始询问,“所谓从众心理,哪怕是公论,也很容易被别人影响吧?”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搭建一个非盈利的公论平台,通过对平台的信用审核进行行为约束从而保障言论公正,其次,从各个领域中寻找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成为类似公论代表的存在。

而且孟先生有这样的顾虑,可能也是因为单纯从对事件的自主判断能力来说,我们霓虹国的表现确实优于华夏,我们这里有一个数据孟总可以看一下。

华夏人对网络上的言论信任度高达91.2,%,但我们霓虹人对网络上的言论信任度不到50%,因为在我们霓虹国,网络言论80%以上都来自18岁以下的学生,但事实上在华夏这个数据应该也差不多,现在的网络用户大军肯定是年轻人,尤其以学生为主,所以一些都没踏出校门的学生所说的话,在我们霓虹国是不太被信任的。

所以我们对传统舆论和网络言论都有很大的怀疑本能,这是公论推广的前提,我相信,华夏慢慢发展下去,华夏人也会慢慢学会独立思考,我们认为我们是存在搭建公论平台的内核的。”

事实证明,工藤泰志确实是想的太简单了,后世npo推动的公论并没有发展起来,至少到孟谦死那会儿还没真正存在多大的影响力,而且想要大众都有独立思考能力,真的太难了。

“我听明白了,那工藤先生今天特地找我来谈这个事情的目的是?”

“大风集团是这两年两国贸易往来中跟我们霓虹国交往最为密切的企业,也为两国贸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我们想接触一下孟先生,了解孟先生的想法,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想邀请孟先生作为两个贸易往来的交流大使。”

“你们在做调研的事实剔除了商人,为什么这个时候又要找商人来做这件事情?”

“说实话我们也纠结了很久,但最后我们必须承认,贸易是民间交流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我们不可能避开贸易,我们只能对目标进行严格审查。”

工藤泰志的性格跟孟谦接触过的什么环保组织,动物保护组织,各类公益非营利组织的领袖性格太像了,这种人好像都有一股说不清楚的强烈理想主义气息,但是呢,对孟谦来说,权衡之后觉得推动公论的发展也不错,因为在资本制度下,这玩意儿更有影响力,说不定回头还能借上力。

于是乎,孟谦一脸钦佩的看着工藤泰志,“那真是巧了,我的梦想就是,世界和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