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吴钩吟 > 第二百九十四章 狐狸不是妖

吴钩吟 第二百九十四章 狐狸不是妖

作者:池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0 15:07:52 来源:258中文

当孟谦跟波琳娜逛校园的时候,萧博识已经会面了莫斯科大学的管理层,莫斯科大学的管理层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毕竟他们就算不欢迎大风集团也会欢迎来自大风集团的科研经费,作为交换,校方不仅愿意派遣教师到华夏来教学,还愿意为大风集团提供更多的学生名额。 也就是未来大风集团自己的民办学校一旦办起来后,学校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拥有更多到莫斯科大学来进修的机会,还能获得来莫斯科大学读研读博等机会。 至于细节上的对接,从波琳娜那边得到的一些信息也基本得到印证,比如波琳娜提到他父亲给学校捐的专项经费总能被学校折腾,比如捐给某数学项目的100万经费,学校能拿出50万去买资料,然后就是为了项目才买的这些资料,事实上这些资料跟这个项目根本没什么关系。 萧博识也表示校方确实在资金流向问题上一直在要求最大的掌控权,但对于莫斯科大学的这种骚操作孟谦无所谓,他反正是为了教师资源,又不是为了发展壮大莫斯科大学,他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而校方提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其他学院的老师他们都好安排,可就是莫斯科大学的数学系,这学院里的大佬一个比一个难伺候,俄国数学家社会地位的不断下降,民众对数学家的逐渐轻视都让这些老一辈的数学家心中愤懑。 听学校领导的意思之前都出现过罢工现象了,现在整个数学系有点从学校独立出去的意思了都,要这些人配合只怕是很难。 但波琳娜给了孟谦一个答案,他们想要的尊重,那孟谦就给他们尊重,毕竟巧的是,孟谦一直以来对科研人员最大的真诚就是尊重。 孟谦等萧博识再次联系自己时让他后面几搜集一下数学系老师们的个人资料,要详细,要到个人。 另外让萧博识继续留在俄国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尽快促成研发中心的事情了。 安排完工作后,孟谦6号后半夜回国,7号上午到公司给员工们发开工红包。 一直忙到临近中午,孟谦让何雅婷随便去买点吃的,自己则坐到电脑前打开邮箱,然而点开最新的一封邮件后孟谦的脸就拉了下来。 申请民办大学的申请又被驳回了。 想要申请民办大学不算难,但想要申请一所国家认可的民办大学就比较难了,企业能力,师资储备,相关经验等等,需要审耗东西太多。 所以想要创办一所被国家承认的民办大学有一条途径就是找公立大学挂靠,先办个某某大学某某学院,后面做的好再独立出来。 但世上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孟谦之前从刘吉仁那边咨询了很多相关的情况,也通过刘吉仁这条线走了一些关系,所以了解到挂靠有挂靠的劣势,比如规模问题,比如生源问题,比如管理问题,还有不得不面对的各种特别形式的考核。 东软因为本身就是为了培养操作人才,所以不介意这些东西。 但孟谦想自己办大学,是想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大家的目标不一样,如果被条条框框限制着,对孟谦来会很难受。 如果一定要挂靠的话,那肯定是往好了找,找985,找211,找双一流大学,但一般这种大学都不会让企业挂靠,毕竟要考虑学校名声等问题。就比如江大,孟谦早就跟他们过挂靠的事情了,一直都没下文。 虽然也有,比如着名的文华大学,就是美联地产有限公司挂靠的华中科技大学。 “等等!文华大学!”孟谦突然想到什么,马上去网上搜索信息。 当晚上,孟谦出现在了潘云的家里。 “潘校长,我的民办大学申请又被拒绝了。”孟谦在潘云面哭惨。 潘云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上次就跟你了,先不要着急取得国家认可,先把学校办起来,做的好再申请,也耽误不了几年。” “那挂靠江大的事情呢,潘校长考虑的怎么样了?”孟谦从潘云手里接过茶杯直接道。 潘云的手顿了一下,“我不是都了这事不可能了嘛。” “为什么不可能,是学校这边办不了,还是上面不让办?”孟谦眼神炙热的看着潘云。 潘云不由微微皱眉,“这事你就别追着不放了。” “我们国内1999年开始民办大学出现了爆发潮,民办大学占比一下子提升了10个点,对吧?” “那是因为99年大学生扩招引发的。”潘云淡定的喝茶,“只是数量上的提升罢了。” “潘校长就这么确定,国家对民办大学的态度是相对消极的么?”孟谦问完见潘云不话,只好继续道,“西方用几十年的发展证明了民办大学的优势,在西化思想严重的当下,难道上面真的对民办大学没有想法么。” “民办大学确实有优势,但一个前提是时间的积累。”潘云有些被孟谦激到了,他作为江大的校长,对这些事情的了解难不成还不如孟谦一个商人么,“我们国内公立大学的沉淀都普遍不足,民办大学的办学经验更是几乎为零,国家就算想扶持,怎么扶持?政策该怎么出? 对于我们华夏的民办大学,我们缺乏一套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那这经验该怎么来?” “让时间来给答案。”潘云示意孟谦喝茶别想太多。 “但如果始终是以一个保守的态度去面对民办大学的话,就算时间够了,也不一定能给出一个好的答案吧。 我理解上面现在确实不方便明确的支持民办大学,但上面会不会期待着有人主动一点呢?” “你意思我太保守呗。”潘云给了孟谦一个你懂个屁的眼神。 “不做不错,不错就好,我们华夏的处世之道嘛。”孟谦笑着道,“大家都习惯寥上面的明确声音,但有些时候,这些明确的声音需要下面的实践反馈啊。” 潘云突然严肃的看着孟谦,“你今有点反常啊。” “因为我今想的事情确实不太正常。”孟谦从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潘校长看看这个。” 潘云接过文件夹看了没多久眼神就出现了变化,“华中科技大学?这消息靠得住么?” “我已经通过多个渠道去了解了,东软的刘总也帮我去打听了一下,这事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国家教育部拍板的。”孟谦根本不记得文华学院是什么时候创办了,但今好奇去搜索了一下才发现,还真是巧,还真已经有了华中科技大学要跟企业联合办大学的消息。 然后马上通过人脉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事基本已经定下来了,现在就是走流程,再过两三个月就会对外宣布了。 而事实上,文华大学还真就是2003年的5月份成立的。 “华中科技大学...”潘云不由深思起来,“这家美联地产有限公司干嘛的?没听过啊。” “就是搞房地产的啊。”孟谦耸了耸肩,“而且这家公司99年才成立,也就比大风集团早了一年。” 潘云把一直端在手里的茶杯放到桌子上,开始认真的翻看孟谦提供的资料,“你认为这是上面的态度?” “我是一家企业的董事长,所以我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我期待的是员工告诉我公司该怎么做而不是总等着我去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不管华夏现在有没有民办大学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至少国家没有否定民办大学,至少我们都应该看到现在公立大学存在的问题,如果民办大学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更认为我们公立大学存在的问题想要解决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既然国家愿意让市场化来扰动计划经济,我想不出为什么国家会拒绝让民办大学来扰动传统教育呢? 想要出现大的改变,就需要有大的革命,而想要有大的革命,就需要有号召力的人物出现。 这个号召力怎么来?” 孟谦指了指潘云手里的文件夹,“潘校长,你国家会不会在等人站出来?” “但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好,那对江大来就会面临巨大的名誉损失,我作为校长我需要对学校负责。”潘云开始抛出问题了,抛出问题就明他动摇了。 “我明白,从学院开办那一刻起,江大就一定会受到来自舆论的压力,但如果扛过去了呢?如果成功了呢? 潘校长你是了解我的,我为什么想办民营大学,我对企业什么态度,我对科研什么态度,我对国家又是什么态度,我相信你都看在眼里。” 然后孟谦把自己去莫斯科大学的经历跟潘云了一遍,“光是莫斯科大学的教育资源,我们大风集团就可以跟江大共享,这对江大来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而在科研经费这一块,我更是从不吝啬。更何况,仅从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口碑来,大风集团好歹比美联地产有限公司好多了吧?” 潘云放下文件夹,他的表情出现了更明显的动摇。 孟谦忙加把火,“潘叔,您想想,华夏高等教育改革先驱,华夏公私立教育合作模范,华夏民办大学发展的推动者,这些头衔,有没有吸引力?” 潘云忍住了想要白孟谦的冲动,“我感觉你子在忽悠我。” “我又不让您买拐。”2001年春晚品《卖拐》的梗这两年正火着,“再了,我可没让您跺两脚,您这腿好不好,心里还不跟明镜似的?” 潘云下意识指了指孟谦,“难怪他们都管你叫狐狸。” “嗨,狐狸就狐狸呗,俗话的好,狐狸不是妖性...兴许也是仙。 能办好事就成,对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