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吴钩吟 > 第一百五十九章 生根发芽

吴钩吟 第一百五十九章 生根发芽

作者:池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0 15:07:52 来源:258中文

浏♂览♂器♂搜索

\ \可/以快速找到你在本站看的/书!

2001年12月11,沪上微电科长实验室将进行一次曝光系统实验。

之前一再提到过,光刻机最核心的两个东西是镜头和光源,而今天这场实验的目的,倒不是说直接就搞定了镜头光源,这是不可能的,地表最强组合成立才半年,国家项目下来后的大佬加盟更是不过两个月的时间。

即便2001年的光刻机技术攻坚要比2019年容易很多,但也不至于这么快。今天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证明浸没式光刻机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之前纪凯论证了浸没式光刻机的可行,但更多是属于理论上的结论。

这就好比林本坚带着理论找到尼康的时候人家并不搭理他,理论终究是理论,还是需要上升到实际运用的。

所以这次实验的目的一是进一步证明了方向正确后,可以给大家更大的信心,浸没式光刻机可以突破现在整个光刻机行业的瓶颈,搞定米国人和霓虹人搞不定的事,如果这个东西真的可行,对华夏这个领域的科研人员来说意义极其重大。

而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更放心的投入更大的财力和精力了,特别是想要让国家投入更多的话。

上午9点,长实验室内,有一台看着明显要比光刻机粗糙很多的东西。进一步的验证研究方向的正确和实际生产出一台光刻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不需要真的完成芯片的光刻行为,只需要能顺利采集一些数据即可。

而这种区别就会带来设备上的巨大区别,比如精密机械方面,实验不需要达到纳米级的自动化机械水平,你甚至拿手cāo)控都行。

但有些东西还是会有要求的,比如光源质量。

9点整,实验准备开始,孟谦则继续翻看徐国华的笔记本。

徐国华的笔记本上记录的不仅仅只是他的经历,他之所以跟孟谦说看看自己的笔记本能不能帮到自己,是因为上面还记录着他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

就比如他参与到公司光刻机项目之后之后

“2001年9月19

提升光刻机分辨率的方法有三个,缩短波长,增加数值孔径,减小k1因子。前段时间,江大带来的浸没式光刻机概念,可以大大提升折率,从而增加数值孔径。

为了更好的配合全新的浸没式光刻机概念,我们与长光所合作,在激光器上实现了巨大突破。

我们研发了一种高功率193nm准分子激光器,使用氟气、氩气以及氦气混合气体作为工作介质,可输出arf最大脉冲激光能量424毫焦耳,总功率基本稳定在1。激光器由内径84cm的玻璃钢圆筒做成,总长94cm。

电极采用张氏均匀场型面电极,电极有效平取宽5mm,电极长80cm,两电极之间距离21cm。”

此时的长实验室。

“王院士,供电系统已经准备完毕。”

“开始实验。”

“2001年11月17,晴。

王院士的加入让团队信心大增,30多名科研人员连续攻坚一个月,终于在光束稳定技术上取得了成果。

此次的光束稳定系统包括光束测量和光束转向两大核心功能模块,在推导了两个模块之间的光束传递矩阵后,王院长非常大胆的决定搭建光电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引入已知光束偏移量后,数据显示,系统的指向稳态误差低于±3μrad,位置稳态误差低于±004mm,系统调整时间小于80ms。

实验结果令人振奋。”

“2001年11月28,晴。

由长光所和江大共同组建的扩束系统小组带来了好消息,全新设计的系统可以满足光束在5-20m传输光路范围内不需要进行透镜间隔调节,实现光斑大小和发散角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目标光束口径在mm范围内,x方向发散角为12mrad,y方向发散角为184mrad。

该项研究将对光刻机研发产生巨大影响。”

此时的长实验室。

“王院士,光源能量稳定,光斑数据正常。”

“打开遮光器。”

“是。”

“2001年12月1,晴。

今天从江大的李教授提出了一个前沿的研究,针对准分子光源特,提出了基于光棒和复眼的实现对掩膜面高均匀照明的两种方法。

针对入准分子激光强度的波动和强度分布的随机,提出采用阵列型照明模式变换元件对光束进行变换,以实现各种照明模式下光瞳的对称和一致。

研究了相干因子调整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误差源对相干因子、光瞳椭圆度、光瞳极平衡、远心度的影响。”

“2001年12月5,晴。

清华,燕航以及长光所成功合作研制了全新衍光学元件,极大的降低了杂散光的影响,全新的算法将为我们自主研发的光刻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时的长实验室。

“王院士,可以进行数据采集了。”

“开始吧。”

“是。”

“2001年1月8,晴。

这是意义深远的一天,物镜高数值孔径和极小的系统波像差矛盾一直都是光刻机物镜领域的最大难点。

现在通过非球面元件和反元件的配合,我们有望突破这一技术难点,虽然这一次的元件基本是在霓虹国定制的,但解决了上游难题,下游元件的自研只是时间问题。”

通过徐国华的笔记本,孟谦基本了解了光刻机项目这半年的研发况和主要成就,虽然只有半年的时间,还无法实现更全面的自研自产,但一个又一个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华夏科研力量最好的展现,

光刻机设计的核心技术实在太多了,光是一个曝光系统涉及的专利就能有上千个,曾经那一世,这些核心技术基本上跟华夏都没什么关系。

但现在,在华夏的土地上,科研力量正在光刻机领域生根发芽。

光刻机这块大骨头,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华夏科研人员啃食。

这只是半年的成就,一年后,两年后,五年后呢?

孟谦内心翻滚,曾经那一世,他没有机会也没有资格见证华夏老一辈科研者的实力,这一世,他是何其幸运,可以亲眼目睹。

中午,送餐的人来了,孟谦小心翼翼的将徐国华的笔记本放回到抽屉里。

“孟总,几点了?”这是徐国华今天第五次问这个问题了。

“11点半。”孟谦把菜盒打开,“至少得到晚上才能出结果吧,徐老师再耐心等等。”

午饭后,一晚没睡的孟谦迷了一觉,下午三点,因为被护士查房吵醒,孟谦简单洗了把脸继续等待。

傍晚五点,孟谦跟徐国华终于等来了两个风风火火的脚步声。

“孟总,老徐!”梁志国一进门,脸上已经写满了答案。

孟谦悬了一天的心终于放下,“梁老师说说具体况吧。”

梁志国坐到病旁,一脸的亢奋,“浸没式光刻机这个方向应该确实没有错,而且从今天的实验数据分析来看,浸没式光刻机极有可能把光刻机工艺向前推3-4代!”

徐国华大为震惊,孟谦则配合着震惊一下,“接下去的研发计划是什么?”

“挖人!”

“嗯?什么意思?”孟谦不是很理解梁志国的意思。

梁志国解释道,“我们现在把能整合的力量都整合起来了,但这也就暴露了我们在某些方面的人才空白现实,光刻机的细分领域太多,虽然不可能全部自研,但几个相对核心的领域我们不能放手。

所以对于一些人才空白的核心领域,现在从头开始培养肯定来不及了,只能靠挖人。”

“你们打算去哪挖?”

“我们已经整理过各大高校的校友资源了,这些空白领域在国外都有些对应的人才。”

孟谦听明白了梁志国的意思,“可他们要回国早回国了吧,叫的回来么?”

“只要有用武之地,自然会有人回来。”

孟谦点头,梁志国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多质疑,“对了,有一件事梁老师记得去办一下。”

“什么?”

“申请专利。”

“放心,我们这次的研究都已经申请了专利。”

“不仅仅只是我们的研究,而是围绕我们的研究,把能申请的专利都申请了,我要的效果就是以后别人想搞浸没式光刻机,就是想用水都得得到我的点头!”

“额”梁志国跟朱卫军对视了一眼,“孟总,这不是搞技术流氓么?”

“对啊,咱以后的主要对手就是个流氓,跟流氓竞争,难不成还跟他讲道理?他能讲道理见了鬼了。

你们尽管耍流氓去,我是老板,以后世人要骂,随便骂我,反正我无所谓。”

梁志国跟朱卫军又对视了一眼,用眼神交流了一会儿后,最终决定就按孟谦说的去做。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梁志国的学生拎着几个菜和三瓶二锅头进门。

梁志国接过酒菜,笑道,“不管怎么说,今天是个大喜的子,整点?”

“好啊。”孟谦自然不拒绝。

只是徐国华一脸委屈道,“老梁,你故意馋我是不是?”

“哈哈哈,你那份我替你喝了。”

虽然表面上表现的还算平静,但事实上四个人内心的翻滚都是强烈的,这酒一喝就有点喝高了。

晚上梁志国的学生留下来陪徐国华,三人则一起回酒店休息去了。

徐国华自然是一点酒都没沾,在梁志国的学生去送他们三人时,取出了抽屉里的笔记本,用笔写道。

“2001年12月12,晴。

我国光刻机领域取得了跨时代的突破”

♂最新章节前往♂ \♂输\入\网\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