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吴钩吟 > 第九十七章 傻子

吴钩吟 第九十七章 傻子

作者:池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0 15:07:52 来源:258中文

想不明白也就没有再去多想,这件事情暂且就这么处理了,2001年3月31日下午1点,萧博识来到了大风科创。

孟谦先带着他简单参观了一下公司,介绍了一下各个部门之后,两人才到办公室细聊。

“跟思科比,差多了啊。”孟谦自嘲着打开话题。

“不管是思科还是ibm,不也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萧博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大风科创规模不大,却能有这样的业绩,这才更让人觉得可怕啊。”

孟谦笑着把倒好的茶移到萧博识的面前,“学长,上次忘了问你了,按照你的回国难理论,你这次回国的根本原因应该不是因为互联网寒冬啊,你怎么想的?”

“想回国确实想了很久了,互联网寒冬算是个导火索吧,我是做管理的,不像他们做技术的限制这么多,回来比较方便,就想趁这个机会看看。

这不看着看着,就看到大风科创了嘛。”

见萧博识有意直入主题,孟谦便不去寒暄,“风信如何走向国际,大风科创如何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学长今天方便说的更深入一些么?”

这段时间,孟谦在调查萧博识,萧博识也必然在了解大风科创,这种事情大家心里都懂,心照不宣罢了,所以既然大家在互相了解后还能再次坐在一起,自然彼此都要比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更掏心掏肺一些。

不然,这一次见面都没有必要了。

然而萧博识斟酌的时间略有一些久,孟谦不知其何意,突然从桌上的笔记本上撤下两张纸,“不如这样,我们都把自己的核心想法写到纸上,看看我们的想法是否相近如何?”

“可以啊。”萧博识似乎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

两人同时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同时摊开后,孟谦的纸上写着:定位目标群体,以点带面。

而萧博识的纸上写着:市场分级,产品细化。

两人看着彼此写的内容沉默了几秒,孟谦主动开口,“我先解释吧。”

萧博识点了点头。

“风信一旦走出华夏,面对的竞争对手就不再是企鹅这样的企业,而是类似微软这样的企业,所以正面竞争的话,吃点小市场还好,吃大市场估计比较吃力。

我想的策略是把风信现在的优势,风信圈优势最大化的去匹配能对这个功能最感兴趣的群体,先不再整个战场上去跟对手竞争,而是先拿下自己优势最大的目标群体,等把这个目标群体做透做深之后,再慢慢的向外扩张。”

萧博识认可的点了点头,“我所说的,算是在你的策略执行前的准备过程,做全球战略跟做全国战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人文,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国家再怎么有差距,也比不上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更何况,还要考虑到一些国际关系,国际政策,国际形势,所以我们在做国际战略的时候,第一步往往都是先对不同的国家进行市场分级,对于不同级别的市场,投入的精力和财力,投入的策略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简单来说,全球战略,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所以产品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产品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虚拟产品本身也是一个产品,既然是产品,就可以有产品线,而且以社交为核心设计产品线也非常容易。

用产品线去打,会比用一个单一产品去打更有可操作性,但前提是,要对产品线做出小而精的产品优势和产品特点。

就像你说的,你在华夏可以成功,是因为你的对手是企鹅,是一家同样刚刚起步的企业,当你走上国际舞台之后你的对手变成了微软这种实力雄厚的企业。

微软想要模仿你在msn上做一个类似风信圈的东西,一两个月都够了,而且可以在界面和功能上做的比你更好。

跟拥有雄厚家底的企业竞争,不能拼大而全,要拼小而精。”

“市场分级...学长觉得即时通讯这个东西,市场大概能划分成几大块?”

“我现在还不好说,都没真正开始做调研。”萧博识保守的说道,“但我基本可以确定的跟你说,风信是绝对不可能在米国市场成功的。

像这种基础向的互联网产品,米国绝对不允许一家境外企业在米国成为龙头,因为按照风信的设计,它几乎涉及到米国用户所有的日常信息,这个产品的重要性米国绝对能看明白,你就是产品再好,也别想在米国成功。

这也是我建议做产品细化的第二个原因,比如你做一个纯粹的自我展示平台,你在图片布局,图片压缩,图片优化等功能上做出别人没有的专利和产品优势,反而容易在米国抢占市场。

你拿着这样一个产品去米国的时候,因为米国人很喜欢秀,很可能会获得用户的青睐,而当米国去评判这个产品的时候,因为只涉及到自我展示,或许他们就会网开一面。

毕竟当一个产品真的做起来了,米国虽然想限制就能限制,但这种限制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他们会有自己的评估。

而且社交产品的一大优势在于,产品线随时可结合。”

孟谦很认真的在思考和分析萧博识所说的一切,“其实风信只要扔出去并且获得了成功,就一定会有人模仿。”

“没错,任何成功的产品都会被模仿,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全球化程度还比较低,产品只在国内发展的话还不会受到太多的注意,但一旦走出去的话就得承受得住竞争,所以产品细化后一定要有竞争力,做全球战略,第一盯市场,第二盯产品,产品不行,在国际舞台上是不会有立足之地的。

其次就是快,社交软件的核心就是用户基数和用户粘度,在被模仿的时间里快速积累用户,奠定用户基础,别人就算成功模仿了产品,可在产品没有太大差异性的情况下,就很难从你这里抢肉吃了。

除非动用国家力量这种强制手段。所以在运营角度,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去找合适的客户群,可以快速传播产品并快速建立用户基数的客户群。”

“你觉得这个客户群体是什么?”孟谦眼神犀利的问道。

萧博识突然饶有兴致的一笑,“要不我们还是都写在纸上?”

“可以。”

两人同时在纸上下笔,当互相展示之后,皆写着两个字:大学。

看了对方的答案后,两人抬起头默契的相视一笑。

“学长看重的是什么?”孟谦先问道。

“社交能力,你呢?”

“社交需求。”孟谦身体向后靠了靠,摸了摸下巴道,“学长,都聊到这了,我也就不矫情了,您对大风科创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么?”

“我现在的困惑是,我不知道你到底需要什么?”萧博识直接的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我现在最急切的就是三件事情,有人帮我管理公司,有人帮我执行海外策略,有人帮我接触海归人才。”

“海归人才?”萧博识格外对孟谦的第三个需求出现了在意,“你好像很在意海外人才?”

“确实。”孟谦没有否认,“因为对于人才归国的问题,我跟学长的看法,略有一些不同。”

萧博识,“...”

看萧博识用表情示意自己解释,孟谦开口道,“学长把海外华人分为了求生和求学,我个人的理解下,也可以说成是普通人和人才。

你认为普通人不回国,是因为回国也没什么大成就,人才不回国,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

这个角度本身我是认可的,但我可能会更倾向于把海外华人用另一种方式区分,第一类,趋利避害的人。

你口中的普通人觉得在国外可以生活的更好所以就留在国外了,其实就是一种趋利避害,而在我看来,人才也有趋利避害的,不是每个人才不回国都是因为各种困难,有些人才不回国,也只是因为想在国外拥有更好的生活,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已。

这种趋利避害我并不持否定意见,因为这也算是人的天性,我不太喜欢去解剖人性,那并不是一件会让人快乐的事情。

但正是因为这种利己主义的客观性和天然性,我眼中的第二类华人,就是在明知道回国会过得不如国外,明知道回国会遇到很多麻烦,明知道回国会牺牲一些自我却还要回国的人,我认为,他们是有信念的人。

至于那些在国外认爹以及在国外混不下去回国的,我暂且就不讨论了。

孔子称圣,因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但圣人终究是极少数的,能知难而上的人,我就觉得很厉害了。所以我确实会很在意在当前大背景下归国的人才,或许他们中有一些也是因为家庭原因或者感情原因回来的,但我相信从概率学来说,更多的人是有信念的,尤其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即便国家保他衣食无忧,但真正的人才我相信他在海外同样可以衣食无忧。

他们的信念,或许是对国家的热爱,或许是对国家的感恩,或许是对国家的依恋,像你考虑归国,起码你相信祖国的发展潜力,这个信念在我看来是比他们的才华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真的等有一天国家发展起来了,那个时候选择归国的人才,我反而不确定他们身上有没有这种信念了。也许,他们的归国,只不过是另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利己主义罢了。

这些有信念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却也被很多人称为傻子,很奇怪,这个时代正在逐渐推崇利己主义,利他和牺牲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甚至成为了越来越多人抨击的对象。

不过我管不了这种社会现象,我也确实对利己主义没有那么大的恶意,甚至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挺自私的,但我能确定自己的态度,我虽然自己做不到,但我特别喜欢这些“傻子”。

所以我一直很想找到渠道去多接触在当下选择归国的人才,不管对国家还是对企业来说,华夏的发展和崛起,我坚信他们一定会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我惜才,更惜他们身上的“傻气”。

我做梦都想招揽这些人来我的企业。”

萧博识看着孟谦,眼神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