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1727章 深藏

武唐第一佞臣 第1727章 深藏

作者:宝珠道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9:32:40 来源:258中文

他引了皇上和阁老们查看马车,又上车坐了一圈儿。

明德帝不懂太多,只是觉得车身很轻便,行路感受不到颠簸,就道,“这马车什么都好,就是太简陋了。”

林老爷子就道,“皇上,这是百姓们随时可以搭乘的马车,只求上下方便,谁也不会坐这个马车赶远路。所以,这般就是最好了。”

明德帝点头,笑道,“朕倒是想差了。”

几位阁老不像皇帝,毕竟住在外边,对民生更熟悉,自然知道这马车很合用。

两个伤兵因为见到了皇上,更是激动。

老爷子体谅他们为国舍命,一片忠心,特意引荐他们上前行礼,两个汉子眼圈儿都红了。

明德帝自然不忘收拢人心,拍了两人的肩膀,感慨道,“辛苦你们了,大越百姓如今的安居乐业,都是你们的功劳!朝政繁忙,一直没找到好办法安置你们,幸好太子有了计划,今日才能给你们一个好归宿。以后,你们有了差事,就尽管在京都好好生活。若是有难处,朕一定不会作势大越的英雄流血又流泪。你们放心!”

两个伤兵怎么还能忍得住眼泪,哽咽着重重磕头,“为大越,为皇上,我等不惜此身。皇上威武,大越威武!”

明德帝亲手扶了两人起来,问询两人,伤口恢复如何,是不是耽搁生活。

几个阁老儿也是凑趣,笑呵呵跟着搭话儿,一时间很是和谐热闹。

就在这样的时候,东宫里接了消息,太子妃就差遣了吴公公过来。

“皇上,国公爷,各位大人,太子妃娘娘听说学院把马车打造好了,就差遣老奴把先前太子殿下写好的奏折送来了。太子妃娘娘说,皇上英明,各位大人也是睿智,只要看过奏折,就知道这公共马车要如何运行了。”

吴公公跪在地上,双手奉上奏折。

众人回了勤政殿,喝着热茶,奏折不长,明德帝不过片刻就看完了,一迭声的夸赞着,“真是好法子!”

说罢,他又把奏折给几位阁老轮流传看。

整个公用马车系统,从头到尾,朝廷需要出力的地方就是城北的一块半废弃军营。

这军营需要简单改建一下,搭建马厩,养马和马车停放,还有简单的排房,供给人员平日落脚儿,照料马匹和维修马车。

其余,人员出自伤兵,马匹出自林家放养的轻伤战马,唯一算是一个花费的,就是打造马车了。但马车还是最便宜的榆木,哪怕交给木匠学徒也能上手儿。

这几乎可以说是无本的买卖了,而所有人员的工钱,营地的运作,都出自收取百姓的车费。

车费低廉,又实在方便,一旦形成习惯,绝对可以自给自足。

几个阁老儿想反对都没有理由,更何况这还是个有

百利无一害的好事。

“恭喜皇上,这共用马车一出,当真是了了一桩大事。”

“是啊,以后甚至还可以在其余州府推广,安置伤兵,或者鳏寡孤独,都是极合适的。”

于是,共用马车安置伤兵计划就定了下来。

明德帝还要同阁老儿们商议具体细节,就请老爷子去东宫探望太子妃。不想老爷子却是拒绝了,“太子妃在宫里,就是自家,有皇上在,她还能受了委屈不成?下次老汉进宫再过去吧,多谢皇上惦记。”

果然,明德帝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拉着老爷子很是说了一会儿话,才放老爷子出宫。

几位阁老儿笑着陪在一边,肚子里可是没少合计。

林家如此行事周全,别说是皇上,就是他们都忍不住觉得心里熨帖。

太子妃作为林家千娇万宠养大的孙女,自然也不会差了 。

他们方才看到的奏折,明显是女子笔迹,定然是出自太子妃之手,说不定这个共用马车安置伤兵计划,从头到尾都是太子妃在张罗。

但不同于他们家里的孙女,做首诗词都恨不得张扬的满京都都知道。

人家太子妃,明明做下如此大事,居然半点儿不贪功,统统推倒太子头上。

不但能为丈夫分忧解难,还会隐退在后,把所有功与名都加再丈夫身上。

这样的贤惠聪敏,难怪太子会钟情之极。

若是他们当真找到机会,把家里孙女送进宫,对上这样的太子妃,当真会斗败太子妃,赢得太子的心?

不说几位几位阁老儿的小心思,只说第二日大朝会上,共用马车安置伤兵计划一出,果然没人反对,毕竟是打着太子的名义。谁不知道太子如今出征在外,伤兵安置好了,就是除了后顾之忧。若是敢在这件事上动手脚,怕是不用太子动手,所有伤兵到他们府邸门前围几日,家族百年积累的荣光怕是就被唾沫彻底消融了。

于是,粮囤村里的伤兵,眨眼间就都进了城,奔去了城北的军营,拾掇残垣断壁,搭建新的排房,建院墙,立马厩。

就是京都各条街路边,也都有匠人在忙碌。

百姓们好奇,纷纷打探,待得听说是方便他们出行的共用马车,有人就是不屑道,“咱们平日里,近处走路,远处雇马车,哪里就需要这般多此一句了,不过是为了多收几文钱罢了。”

但也有人说,“这可不一定,先前自行车出来的时候,也都说骑马方便,如今再看看,自行车才是最好的。”

“说那么多都没用,等过几日看看就知道了。”

“是啊,这亭子听说是为了大伙儿等车时候遮阳避雨所用,只看这个,就是为大伙儿想的很周到啊。”

这般,京都为了共用马车,议论的很

是热闹。

忙了七八日,第一条马车路线就开通了,城南到城北,总共十二里路,分了十二站。每四站一文钱,也就是说从头到尾才三文钱。

有人贪新奇,跳上马车跑一圈儿,下车同熟悉的街坊说起就道,“这马车很是宽敞,跑来又快又平稳,三文钱花的不冤。自己走路要半个多时辰,雇佣马车也要十文,这可是便宜多了。”

众人也会算这笔账,但闲着无事,谁也不舍得花出去啊。

于是,共用马车热闹了两日,乘客就少了。

但世人从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形成之后,才是最可怕的。

虽然想着,近路走走就到了,但一文钱坐了马车之后,就再也不愿意走得腿酸了。

于是,慢慢上学堂的小孩子们,早晚坐上了马车。

闲着无事去东西两市溜达的人坐上了马车,访亲拜友的坐上了马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