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从西伯利亚开始当神豪 > 第一章 蓄谋已久的意外事件

从西伯利亚开始当神豪 第一章 蓄谋已久的意外事件

作者:原始酋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16 13:29:58 来源:258中文

“小师叔!”

一个小道士急急忙忙的跑到道观内院,穿过一道小门,就开始叫嚷,喊了几声之后并无人应,这小道士更急了,在浮云观内院左右张望,四处翻弄。

“诶诶诶!”在小道士的没有想到的地方传出此时他最想听到的声音,犹如天籁,“我说,你找什么呢,弄得叮叮当当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小师叔,你怎么到树上去了!”小道士仰着头问道。

伍桐把脸上的书拿掉,微微睁眼,旋即就被阳光刺的闭上,这刚刚入春,江南道午时的阳光便极其刺眼了,晌午的休息刚刚开始就被人打扰,现在脑子正迷迷糊糊的,口齿也不清晰,“树上凉快些。”

“师叔,您赶快下来吧!”小道士急道。

伍桐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一下,歪着脑袋看着树下的人,废了好大的劲才认出那张脸,十四五岁的小圆脸,头发被扎成髻子,一袭青色道袍看起来没有仙童之气,倒是有些可爱,“静徐啊,你找我有事吗?”

“师叔,太师父嚷着要吃饭,我来请你过去。”静徐说道。

“不去。”伍桐在树上伸了伸懒腰,“今日不是正庭做饭吗,让你太师父找他去!”

“不行啊,太师父吵着要吃红烧肉。”静徐想到太师父没有气质的叫嚷,又想起正庭师叔威胁自己的样子,急的都快哭了,“正庭,正庭师叔也不会做红烧肉啊!”

伍桐一听就笑了,“老头都多大岁数了,胃口还真是好!你也是,正庭让你来找我你就来找我啊,你怕他揍你,就不怕我也揍你!”

“欸,等会儿,老头出关了?”伍桐像是想起什么一样,忽然说道。

“是,太师父早上就出关了,现在在大殿和我师父、师叔说话呢。”

伍桐从树上慢慢爬下来,道袍被弄得褶皱,再加上长到肩膀的杂乱头发并未束起,这样看起来还有点隐士风采,伍桐转过头看了一眼刚刚下来的树,心中暗暗发虚,这玩意儿还真是上去容易下来腿都打颤,装作拍拍身上的尘土来掩饰腿软,伍桐拍了拍小道士的肩膀,“你啊,你咋就不敢和正庭干一架呢!”

“小师叔你不也害怕正庭师叔吗?”小道士低声咕哝。

“啥?”伍桐斜眼看着他,“你再说一遍?”

“没有没有,我什么都没说。”小道士急忙摇头,被正庭师叔威胁是挨一顿揍,但要得罪小师叔可是要被弄好长一段时间的,他处于道观底层,这二人他谁也不敢得罪啊。

“我去大殿。”伍桐摆了摆手,指了指后山,“你到后山给我取一罐蜂蜜来。”

“是!”静徐应道,跑了两步,忽然立住脚,回过头问道,“一罐?”

天知道他们为了弄这些蜂蜜费了多少心神,给蜜蜂喂了一冬天的蜜糖,这刚刚开春,山上刚有野花,这才算是有了蜜源,可这也没多些日子,小师叔让他们拿出一罐蜜来,杀了他们也做不到啊!

“哦,不好意思。”伍桐看着静徐的表情也想到了什么,毕竟这蜜蜂是他牵头的,这不过一直都是这几个小道士管的,看着静徐那张惊恐心痛到想死的脸,伍桐也知道自己刚才是狮子大开口了,犹犹豫豫的想了几息,伍桐很没底气的问道,“那,就取一点给老头尝尝?”

静徐不接话,要是真拿了一点,正庭师叔的拳头可不会闲着了。

“那你看着拿吧。”伍桐看着静徐的脸色,忍着笑说道,“别被正庭揍就是了。”

“是。”这一次静徐跑的速度明显比刚才还要快上几分。

伍桐双手放在脑后,慢慢的走着,老道士出关了他肯定是要去的,老道士姓李,号元淳,是王盘山浮云观的观主,好像还是什么真人,生的那是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长得很像苏有朋版本《倚天屠龙记》的张三丰,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道士救过他的命。

在这个世界已经生活了半年多了,当初在差点冻死的时候被老道士发现,老道士不仅救活了他还给了他一个栖身之地。在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他花了三天的时间通过自己读过的无数网络小说判断,自己确实是穿越了,而且是一个未知的时代,他对历史很感兴趣,虽然他是一个理科生,大学专业学的又是心理学,他的文科成绩很好,对于历史他了解的要比一般人多一些,加上上大学之后晚来的中二病,也看了许多神神秘秘的玄奇书籍。

就算对历史的了解只局限于表面,伍桐还是知道商鞅是咋死的,逃亡的时候没带身份证被店家给举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带身份证是会死的。在这里,没有户籍的可是黑户,要被抓去见官的!作为一个重度被害妄想症患者,他那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被抓去给别人当替死鬼。

所以伍桐捋清一切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求老道士为他弄一个身份证明,他可不想刚穿越过来就被砍头,那在穿越界他可就有名了,为了避免这件事,他一定要得到一个身份,哪怕是道士他也认了,为此他不惜压榨自己的记忆力,想通过诓忽悠道士来达到目的。

伍桐将抱朴子中几段较为好记,而且是他现在还能记住的句章在老道士身边念叨了几句。登时就给老道士激动的差点羽化登仙,连忙写了张条子,让大徒弟正和去秣陵城中给伍桐入籍,自己则急忙闭关参悟。

这速度看的伍桐是一愣一愣的,自己软磨硬泡了半个多月都不给办的事情,被几段有上句没下句的抱朴子忽悠瘸了,可这老道士明明走的是内丹路子啊,抱朴子这种讲外丹的经意他竟然能懂?

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候还是闭嘴好了。

老道士在这里还是有几分面子的,他就写了个条子,伍桐就成了在编的道士,看着手中新鲜出炉的度牒,上面写着的是自己的名字,伍桐暗下决心要做老道士唯一舔狗。

“老爷子,您终于出来了。”伍桐走到大殿,站在门口打着招呼,正看到一个高大身影往山下走去,他扫了一眼只以为是香客,并未在意。

几个月没见,这老头脸色红润,容光焕发,让伍桐觉得这老头不是去闭关而是去冬眠,毕竟闭关的时候正值初雪,出关正值入春,看着老道士年纪挺大,皮肤红润双眼晶莹身子骨极其硬朗,伍桐初步判断打自己两个应该都没问题,是不是睡觉多了时间就跟着你一起停留,伍桐决定要向老道士学习,以后每天要睡十二个时辰。

“伍桐啊。”老道士眨了眨眼,眼巴巴的看着他。自己可是解决了他的户籍顺便还让他入了教,这顿红烧肉妥不了了吧。

伍桐穿着浮云观的道袍,头发有些杂乱,因为刚刚睡醒神情有些恍惚还带着一股子慵懒的废柴劲,看起来比道士还像道士,望着老道士的眼神,他心一软,“老爷子,今日您出关,想吃啥我都给您做。”

老道士点了点头,这个半年前捡的奇装异服的小子不仅做饭好吃,还会弄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懂得很多乱七八糟的知识,自己与他相处不过两月,这小子的懒和滑他都见识了,没有什么上进心,总想起一出是一出,虽是任性了些,但心性却不坏,如果不是这小子念叨的几句话让自己隐隐有些感悟急着闭关领悟,他的身份证明也过不了多久就会办理的。

“见过太师父,师父,四位师叔。”静徐捧着一小瓶蜂蜜走进大殿,先向几位师长行礼,然后默默站到伍桐身后,将手中的瓶子递给伍桐。

伍桐看着这小瓶子,瓷的不大,特别像电视剧里装毒药的那种,他打量了几眼,总觉得这里面装的不是蜂蜜而是鹤顶红,掂量掂量瓶子,他微微后仰低声问道,“就这么点?”

“哎呀我的小师叔啊,您多长时间没去过后山了,就这点还是我差点和静来师弟差点翻脸才弄到的。”静徐轻声急道。

“静来怎么这么抠呢,这以后要送给香客,他不得气死?”伍桐反问道,不去看静徐的表情,他拿着小瓶走到老道士身旁,“老爷子,这是你闭关的时候我们弄得蜜蜂,现在已经出蜜了,这是第一茬,我让他们取了一些,让您尝尝鲜。”

自从静徐进来与伍桐说话的时候,大殿中几个人的视线就一直在他二人身上,伍桐说完,几人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去年这小子就说过只接受香客的香火钱有些过意不去,自己弄些东西送给香客也好,这蜂蜜还有后山开的几亩菜园子,除了浮云观的自用,剩下的都是送给香客的。这刚刚开春,菜园子刚播下种,可山花已经开了不短时间了,如今也出了不少蜜,只是他们几个二代师兄弟最近少去后山,这都是伍桐和三代弟子弄的,他们只是听说过,今日才真正见到了。

“喝一点尝尝就行,这东西特甜,齁嗓子。”伍桐看着老道士仰起头直接就往嘴里倒,又嘱咐了一句。

老道士放下小瓷瓶,咂吧咂吧嘴,“真甜!”

四个二代弟子站在一旁,两个面色不改,一个岁数最小的打量了几下,缩了缩头不敢说话,正庭也不敢去抢师父手中的那瓶,只敢过来找伍桐,大大咧咧的搭着伍桐肩膀,“师弟,那蜂蜜给我们也来点呗!”

“现在不行。”伍桐摇摇头,“就这点都要好几天才采回来的,花开没几天,存货也不多。”

正庭瞬间变色,“这么不够义气。”

“不是不够义气,是真的不多。”伍桐苦笑道。老道士四个弟子,和俞庭榭,就这个正庭做事不管不顾,说话也很是随意,弄不弄就暴力威胁,他又打不过,一般他见到正庭都是绕道走的。

“正庭,不要为难伍桐了。”老道士给伍桐解了围,又问道,“这蜜蜂是哪里来的?”

“浮云观有善信是养蜂的,我去他家挑的,弄了几个月,总算是在花期前都弄好了。”伍桐说得简单,其实是真的简单,他养蜂的功夫是学自外公,十多年来养蜂的技术都忘得差不多了,好在还有些印象,去了养蜂的善信家中随意指点几下装装大头还成,这一装完,那香客恭恭敬敬的送上蜂后,养蜂用的蜂箱、蜂片都是香客给他的,到了王盘山,又都是三代弟子在弄,伍桐的功劳就只有弄到蜜蜂,当然简单了。

“哦。”老道士点了点头,“你当初和我说过养蜂的事情,可你为什么想赠善信们蜂蜜呢?”

和俞庭榭四个二代弟子也看向伍桐,师父曾说伍桐最有逍遥风范,做事不拘一格,却一言一行皆有道意,论起道来老道士可能都不是对手。

“香客上香,这香火钱是赠予我们不假,他们也不容易,光是这么收着,总觉得不好意思。”伍桐挠了挠头,又道,“上香的众信,一是富贵人家求个吉祥,二是百姓求个盼头,赠之蜜糖,对前者用处不大,而对后者而言,生活本就苦难,一点蜜糖也可以让他们得一个盼头。”

“善。”老道士拍手笑道。

“老爷子,那我去西市买些食材,您啊先吃点东西垫吧垫吧,晚上给您做顿好的。”伍桐说完冲着静徐招了招手,“走,去集市。”

静徐看向他师父正俞,正俞点了点头,静徐才向太师父、师伯师叔们行礼退出大殿。

李老道士看着跑下山的伍桐,一边摸着胡须一边笑着。

秣陵,是大周的最重要的城镇,地处江南道,而江南道是整个大周的米仓,江南乱则大周亡,所以秣陵的地位越来越高,二十年前大周天子的胞弟靖王封邑江南道,江南道二十年安平无事,发展迅速,加上地理位置极佳,秣陵的气象已然不弱京畿,各国客商来往不绝,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大周之富可见一斑。

王盘山距秣陵足有二十里,下山步行要一个多时辰,好在伍桐与静徐的脚力还算可以,未时正就到了秣陵城西门,城门卫验了度牒。

“小伍道长,今日又是您下山啊。”西城门校尉冲伍桐打着招呼。

伍桐也笑着回道,“张六哥,今日又是你当差啊。”

张校尉摆了摆手,“我是西门校尉,每日都在的,不只是今日,明日后日都是我。”

“也是辛苦。”伍桐笑着拱拱手,“我这时间紧,今日就不叙了。”

“好说,有时间我去浮云观找你,真人身体还好?”

“今日出关了。”伍桐说道,“我这次入城就为这事,老头嚷着吃肉,来买一些。”

“那您快些去吧,别怠慢了真人。”张校尉脸色一凛,拱手送道。

“进城了。”伍桐摆摆手,招呼静徐入城。

伍桐轻车熟路的走到西市,此刻市集上依然熙熙攘攘。

“张哥儿,你又去卖字了?”伍桐向一个瘦弱书生打着招呼。

“邢五哥,今日是你巡街?我买些东西,好好好...”伍桐向捕快猛地招手。

“诶!六婶!”伍桐忽然站住,向一旁的小贩走去,他蹲下身子,“六婶,您家里有没有多余的菜籽啊?道观种了一些菜,还差几根垄没播种,您再给我点呗!”

六婶笑了笑,转过身去了几个小口袋,“小道长还是这么客气,菜籽有的是,小道长想要多少就拿多少罢。”

“那六婶,我可就不客气了。”伍桐笑了笑,用几个小布袋装了四五种菜籽,“谢谢六婶!”

“郑大哥,切二斤五花肉!”到了肉铺伍桐喊道,静徐跟在他身后,一脸疑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来了来了!”郑屠户在一旁磨着刀,听到叫喊先是应道,然后转过身站起,如同一堵墙,他往铺外看了一眼,然后尽是横肉的脸堆满笑容,“哟,小伍道长来了,好些日子不见您了。”

静徐看着小师叔与屠户有说有笑的唠了两句,然后小师叔指了指肉,屠户给师叔切好用油纸包了递过来,他急忙接过,看着伸出手接肉有些发愣的小师叔,静徐看了看手中的麻绳系着猪肉,又抬头看着小师叔,“小师叔,我拎着吧。”

“也好。”伍桐点了点头,“郑大哥,那二斤肉多少钱?”

“算我给师父的。”郑屠户笑着说道,将剔骨尖刀砸在案板上,颇为豪气的说道。

“这怎么行。”伍桐摇头说道,从腰带上取下钱袋,也没有数,估摸有四五十文,递给郑屠户。

“别别别,小伍道长,这钱就不用给了。”郑屠摆手急道,又将钱推了回来。

“不成。”伍桐摇头,将钱放下,正色道“郑大哥,这钱是一定要给的。”

“走了,静徐。”伍桐叫了一声,“郑大哥,告辞。”

静徐跟在伍桐身后,在西市这一路,他见到要送菜,要送油的,要送野菜的,无数商户百姓见到小师叔都会招呼一声,然后将手中的物什递向小师叔,叫他尝尝,莫说师父了,便是太师父也不会受到这样的爱戴吧。

忽然,静徐停下脚步,看着回过头有些疑惑的伍桐问道,“小师叔,方才两位善人,一位赠菜籽,一位想赠肉,为何师叔您只给卖肉的那位善人银钱啊?”

伍桐没想到静徐这一路沉默寡言,想的竟是这件事,他笑了两声,说道,“那是因为郑大哥是以卖肉为生,而六婶不是以卖菜籽为生的。”

静徐摇了摇头表示不懂。

“郑大哥是屠户,经济来源就来自这些猪肉了。六婶是菜农,菜的收入占大头,菜籽每年都有剩,都是送人的。”伍桐看着师侄,想了想又道,“你也可以这么算,这些菜籽加起来也不过两三文,而这二斤猪肉可是三四十文的巨款,这都是人情,二三文的人情欠就欠了,三五十文的人情就算了,我们道观来钱极易,没必要为了三五十文搭上面皮。”

静徐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静徐,听说你从小就在浮云观生活,这十几年来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秣陵?”伍桐问道。

“是,静徐自小就被师父领进观中,至今一直生活在观内。”虽然诧异师叔的问题,静徐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伍桐的问题。

伍桐盯着静徐看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算了。”

他本就是出家人,自己没有必要把一个出家人在拖回世俗,说到底这就是人情,与未入世的人讲情,他不通人情世故是很难理解的。

静徐愣在原地,更加迷糊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小师叔突然说算了。

看着师侄的神色,伍桐就明白他在想什么,虽然上辈子心理学只有大二水平,但这么单纯的小孩,这点心理学水平足够了。

“累了吧?”伍桐笑道,“我们叫个车回去。”

“......不累。”静徐先是点头又是摇头拒绝了伍桐的提议。

“回去还有二十里山路,你拎着这些东西,如何能在申时赶回。”伍桐也拎了许多东西,自是不愿走的,他二人刚出西市距城门还有好远的距离,伍桐冲着身旁人喊道,“王大爷,您受累,帮我叫辆马车,在西门口等着我就行。”

那王大爷也是相识的人,点头应了声,转身便去叫车。

“我们去西门,等车便是。”伍桐冲着城门方向扬了扬下巴。

师叔侄二人带着东西走到西门,西门张校尉一转头就看到二人,“小道长,你们拿着这么多东西怎么回观,我派些人送您二位回去?”

“不劳张六哥费心了!”伍桐放下油壶,冲着张校尉拱了拱手,“我已经叫了马车,想必马上就到。”

吁——

一声气息悠长,伴着踢踏的马蹄声,车夫跳下马车,“哎呀,真的是您啊,我听到有道长要坐车,就觉得是您了。”

伍桐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浮云观十余人上山下山,就只他一人叫过车,“赵三哥,又是你啊。”

“哈哈,可不就是我!”姓赵排行第三的车夫大笑道,这位道长和其他道长不同,很是健谈与他们这些小民也能说许多话,他对着这位道长也放肆许多,视线一瞥看到了他身后小道长,笑容收敛了一些,搓了搓手小心说道,“伍道长,今日还是到春阁亭?”

春阁亭在官道上,距秣陵二十余里,到王盘山也有二里地的路程,伍桐在那里下车,就为了偷十八里的懒,

“今日到山下。”伍桐笑道,然后从地上拿起油壶放到车上,转过身拍了拍静徐的肩膀,“把东西放三哥车上,然后你也上车。”

“诺。”静徐应道,将东西放好后转过头看向伍桐,“小师叔,您先登车!”

伍桐笑了一下,“六哥,我们先走了。”

张校尉摆了摆手。

秣陵官道,一辆马车不急不缓的走着,静徐坐在车中死死把着车舆,伍桐看着好笑,“三哥,你这些日子还好?”

“也就那样,有一搭没一搭的活计,小人就是给人拉车,哪有什么还不好的。”

“家里田地是嫂子在管?”

“也是小人,前几日刚下了稻种,这今日才出来挣拉车钱,这不第一份活计就是您。”赵老三聊开了,没什么顾忌。

大周殷富,江南道更是大周粮仓钱库,两季稻的种植,江南道亩产过石,每年上缴赋税虽远超其他道州,但江南道依然富庶,这两年赋税更比前年又高三成,虽是不影响生活,却也少了一些收入,总有些不自在的地方。赵老三气愤的便是这赋税更重。

静徐看着小师叔却发现师叔一脸严肃,不由得问道,“小师叔,您怎么了?”

伍桐皱起眉似是疑惑,他转过头看着静徐,“三五年内,你可能会和正俞下山,这些时日,你若无事就与正庭学些防身功夫吧。”

“为什么?”静徐瞪大眼睛,看着小师叔的眼神有些陌生,小师叔在他们这些三代弟子眼中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顽童形象,突然严肃起来,说着只有正榭师叔才说的玄之又玄的谶语,让静徐很是害怕。

伍桐摇头,他只是隐有猜测,说的话不过是想让他有些准备,要不算命的话都只说一半,那就是怕全说出来不准,遮遮掩掩的反倒是两头沾边。

赵老三听着师叔侄二人的谈话,忍不住插嘴,“这位道长,您是修道的人,伍道长可是像神仙一般的人物,小人告诉道长一番话,伍道长说的话,您可一定得听。”赵老三甩了甩鞭子,挠了挠头,脸憋得通红,好不容易说道,“伍道长说的话听着像是天书一般,小人也听不懂,到最后都证明伍道长是对的。”

伍桐笑了笑,只不过是一些在古代没有发现的常识,说破了也就那么回事,他没想到竟被这些百姓当成天书,还把自己看成神仙人物。

静徐扭过头看着小师叔,盯着他看了良久。

“到王盘山了。”伍桐看着车外熟悉的风景,马车还没完全停下来,他就跳下车,等马车停住,将东西卸下,伍桐问道,“三哥,多少钱?”

“这车要是我的就不收你钱了。”赵老三神色有些落寞,瓮声瓮气的说道“你就给个车钱吧,一百文。”

“这哪里行,按行价来,一百五十文。”伍桐掏出铜钱开始数。

“不用那么多不用那么多,您给一百二十文便好了,这才半个时辰不到的路程,当不得那些银钱的。”赵老三开始搓手。

“行,那就一百二十文!”伍桐数完钱,用绳穿好递给赵老三。

听着回程的马车轱辘与马蹄的声响,伍桐转过身望着马蹄起落,若有所思。

“小师叔,您看什么呢?”静徐将东西提好,问道。

“没什么。”

“对了,小师叔,您不说没必要为了三五十文搭上面皮吗,怎么没有给那位善信一百五十文,而是给了一百二十文?”

“......”

沉默是今日的官道。

“我们挣钱也不易啊。”

“可师叔之前说过,我们观中银钱都是善信们捐赠,极其容易。”

“......”

沉默是未时的山路。

“闭嘴。”

老道士正在打拳,仙风道骨,动作圆柔,看起来真有点仙人的样子,身随意动,视线一瞥看到了拎着食材爬上山路的二人,老道士明显一愣,“怎的回来的这般早?”

“老爷子点名要吃,我怎么敢怠慢啊!”伍桐笑嘻嘻的说道,将东西递给静徐,让他去送到厨所。

老道士抬头望了望天,不经意的扫过庭院中的日晷,摸了摸胡须,“这还不到申时,一个时辰就回来了?”

伍桐撸起袖子,“老爷子那我去厨房了。”

“慢着!”老道士大叫,把伍桐吓了一跳。

“老爷子,您还有什么要求?”

“那个......”老道士捋了捋胡须,“老道现在想吃鱼,想吃鱼。”

伍桐转过头看着老道士,这老头平时极其注意饮食,今天怎么又想吃这个又想吃那个的,莫不是刚刚出关想开开荤打打牙祭?

“要让我在去一趟秣陵还不如杀了我来的痛快。”伍桐抬头看看天空,都已经走了二十里了,再走二十里他可受不了,“这样吧,我去山下小河钓两条鱼吧。”

“嗯。”老头点头,“快去快去。”

伍桐回到自己的住所取了鱼竿,正撞上老道士的四徒弟正榭,正榭一手拿着签筒,一手不停的捏算着什么,伍桐拿着鱼竿左闪右躲还是撞上了。

正榭护住签筒,看着伍桐,忽然眼前一亮,右手像抽筋似的抖着,大叫道,“哎呀,小师弟,你桃花将至!”

“放......嗤......”伍桐一瞪眼睛,然后摇摇头,“师兄啊,你看着山上十几个人,连带后山,就那些蜜蜂有母的,我这桃花运是哪来的?”

正榭摇了摇头,“小道不会算错。”

老道士四个弟子,和俞庭榭,正和善修经,正俞修性,正庭修命,正榭修术。正榭天天对着六十四卦看,一看就看了十来年,算起命来也是颇准的,就是今日算得这桃花运恐怕会折了名声啊。

伍桐耸了耸肩,并不在意,拎着鱼竿就下了山。一边一下山一边想着今天的老头真难伺候,老小孩老小孩,这道士老了也和正常老人一样啊。

“太师父,小师叔怎么不见了?”静徐在厨所等了半天也不见小师叔过来,只好自己出来寻找,见到老道士笑的诡异,不明缘由,只能开口询问。

“哦。”老道士收起笑容,又恢复仙风道骨的高人风范,摸着胡须说道,“今日伍桐不会回观,晚饭让正庭做吧。”

静徐挠了挠头,明明就是太师父想吃红烧肉的,正庭师叔又不会做,可小师叔到底去了哪里?

伍桐坐在自制小马扎上,熟练的甩出鱼线,在浮云观的冬日,他没少来这钓鱼,冬季吃食少,也就只有偶尔熬得鱼汤最是能犒劳他的胃,安抚他的心灵。

上山又下山,现在要是手里有微信计步,他绝对是好友榜第一。

中午睡得少,又走了二十里路,下山又上山,上山又下山,他的大脑告诉他要休息了,打个盹的功夫,鱼漂动了动,伍桐迅速睁开眼睛,慢慢的提起鱼竿。

“一条。”伍桐抿了抿嘴唇,今日怎么这般快就钓起一条,莫不是知道老道士要开荤,这些鱼儿疯了一般的咬钩,那,再来一条?

在鱼钩上串下饵料,再一次甩出,伍桐刚刚闭眼,就试着手中鱼钩沉了几分。

他有些疑惑,今天是什么日子,手上缓缓加力,又是一条草鱼带着水花被他从水中钓起。

“那,再来一条?”

得寸进尺,人之本性。

这一次可没有之前幸运,等了两刻钟,还没有鱼儿咬钩,可能是好运气到头了吧,伍桐抬起头看了看太阳,大概是下午四点左右,也就是申时正。

伍桐收起鱼竿,合上马扎,从岸边折了一把草将鱼儿穿在一起,掂量掂量足有七八斤,这一趟算是满载而归。

伍桐正走到王盘山下,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他也没在意,只以为是香客,可下一瞬后颈传来的痛感,和眼前涌上的漆黑,让他都来不及反应。

你想想你拎着草鱼哼着歌,忽然就被人给打了!

这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让人防不胜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