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山海藏龙 > 第一百一十七章南方局势

山海藏龙 第一百一十七章南方局势

作者:白面稀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52:53 来源:258中文

北伐袁世凯为首的复辟帝制政府的战争轰轰烈烈的开打了,那些原本支持北洋政府的人以为中央政府能够一举拿下一盘散沙的南方革命党人,没想到被蔡锷出来的滇军一直打到了湖北境内。而支持囊革命党人的人也以为只要孙中山先生登高一呼,大军北伐就一定能够一举打垮北洋政府这个复辟的帝制政府,也没想到由于南方讨伐军内部派系林立,北伐途中为了争抢地盘,被溃败的北洋政府军打了个反击。加上革命党人的这次反对帝制的讨伐之战,事先没有详细的谋划和统一指挥。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样的权威,各地手握重兵的督军都是一群看到讨伐袁世凯当中那个获取的利益,护国运动隐隐有失败的苗头。

为了督促北伐军尽快渡江北伐京城,孙中山这段时间一直奔走在各部讨伐大军当中,又是发电报又是求助列强。日本人这时候也关注着南方革命党人的进攻态势,也资助了一些武器弹药,毫不客气的说,革命党人虽然仓促之间起义。但是这其中刚刚开始的时候北伐部队的武器弹药还是小日本资助的,没有日本人的资助,南方的革命党人不可能这么快的发动独立起义。

不过,为了阻挠革命党人真的统一了中国,对于日本人的战略来说却是不可接受的。一个统一的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来说是不可能的,一个分裂的中国才符合日本的战略利益。

南方的革命党人声势依然壮烈,可是各地督军出工不出力,打到了长江就不打了,也就湖北前线的北伐滇军蔡锷所部还有点动作,起码是给了孙文面子。虽然东三省的冯张两家的大战也吸引了革命党人的注意,可惜冯德麟大胜之后并没有南下京城,策应革命党人的北伐,而是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冯德麟被袁世凯命为东三省巡阅使,管辖东北三省的一切军政事物。这可比南方黄克强来奉和冯德麟冯庸他们谈的条件来的靠谱许多。

冯庸在冯德取得奉天统治权的时候就给老爹出主意,建议接受袁世凯的条件,以奉军不出兵京城为条件换取北洋政府对冯德麟的任命,这才是实惠。冯庸知道,孙文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只是依靠各地督军军阀的部队,终究是没办法一统中国。直到黄埔军校的建立,革命党人才有了自己的军队,现在嘛!孙文还不知道这个道理。

此时,南京城!

回到南京临时政府的孙中山一脸疲惫,心里很是无奈。日本人在南京的领事馆先前答应的支援军饷没有了着落,各地实力派将领又不愿意渡江北伐京城。现在的情况是革命党人空有推翻袁世凯帝制政府的大好舆论局势,却没有军事上的大步前进。

开始的时候二次革命轰轰烈烈,云南的首先起义带动了各地不满袁世凯统治的省份相互独立,云南,广西广东,湖南等南方各省都相互独立,并且组织大军北伐。孙中山也一度相信在革命党人的带领下,这次一定能够北伐袁世凯,统一中国。没想到局势现在变成了这样。北洋政府和南方革命党人的部队成了谁也灭不了谁的相持局面。

首先是革命党人自己这边出了问题,最有希望攻破湖北北上的云南滇军却是在湖北前线和北洋政府泸州前线总司令张敬尧也一度达成了两方互不激烈对抗的局面,而且袁世凯这时候已经筹措了一笔军饷押运到了湖北前线,使得泸州前线总司令张敬尧虽然没有大动作,但是有了这么一笔不大不小的军饷,北洋军的士气倒是在滇军打击下慢慢恢复了起来,还一度和滇军形成了攻守之势的变化。短时间内,滇军不太可能发动北上的攻势。

其次是南京临时的政府还不被列强承认但也不反对,默然的中央政府还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孙中山的心里是有气又堵。

袁世凯这时候也看到了革命党人后继乏力,积极调兵遣将,首先从在湖北把以前湖北的巡防营旧部组织起来编成武威右军调至湖北前线,归在泸州前线总司令张敬尧处,加强湖北前线的北洋军实力,确保湖北前线不被蔡锷的滇军所部突破。另一方面调徐州张勋所部南下江淮阻挡江西北上而来的南方革命党人,这两条战线还真的把革命党人的部队挡住了。

其实现在全国的局势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孙文的这次二次革命很可能又是一次虎头蛇尾的“辛亥革命”。虽然起初孙中山率领的南方阵营声势滔天,但是钱袋子枪杆子不硬打到长江就歇菜了。而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现在也濒临众叛亲离的地步,国内大部分民众都不赞同帝制。从此种情况看来,很有可能两方和谈的局面很可能会出现。

加上内战导致的民不聊生也让民众厌恶战争,都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和谈的气氛渐渐的在国内有了市场。

“克强,江西方面的援军还有更新广东方面的援军上来了没有?”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孙中山一脸疲惫的问着也是刚刚从江苏前线回来的黄兴。

黄兴一把拿起一口水杯喝了一看是说道:“逸仙,情况不太好,准备北上的广西广东方面的援军因为部队闹军饷已经在肇庆那里停留下来,估计不解决军饷问题没有一个星期是不可能北上参加北伐了。还有,江苏前线也不容乐观,徐州的张勋所部南下了,本来袁世凯是要掉张勋北上山海关替换北洋那些二流部队的的,可是冯德麟和张作霖大战结束。冯德麟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不再有入关的侵向,袁世凯才放弃了掉张勋所部北上的命令,转而南下江淮。前线的压力很大,张勋的辫子军战斗力很强。”

一口气说完,黄兴也松口气。

这时候陆陆续续有革命党的高层走了进来,陈其美,宋教仁等人来的总统府。

“孙先生,日本人怎么说?”陈其美率先问道,南方独立以后陈其美就任沪军都督,一直为沪军军械粮饷担忧。孙中山和日本人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昨天孙中山去和南京的日本领事馆商谈借款,今天回来了陈其美就急急忙忙来拜见孙中山。

“日本人不同意借款,还有他们希望南方政府能够在日后政府稳定的情况下把东三省租借一事尽快达成协议。日本内部或许会加快审议借款给南方政府的步伐,现在日本人言辞说国内有不同意者,还需审议。”孙中山也是头痛无比,各地督军将领纷纷看到了孙中山的巨大号召力才纷纷从各地准备赶来南京,可是现在孙中山的财政库里只看见老鼠再跑,口袋空空如也。

各地督军军阀一看孙中山拿不出军饷弹药,路上就慢腾腾的,急的孙中山嘴都冒泡了,干着急没办法。

边上的宋教仁疑惑道:“日本人先前不是同意支持我们革命党人吗?怎么这会变卦了。”

孙中山咳嗽了一声说道:“日本领事馆的小野先生说国内内部有人对支持我们有不同意见,还需要商议。”

“那军饷怎么办?先生,我的沪军各部五千人马每日的消耗实在是太大,北上江苏前线兄弟也抱怨许多,在这样下去部队不稳。”陈其美急道,他当然希望这次讨伐袁世凯能够一举成功,可是开始声势滔天,现在却是进步不前。没有军饷弹药,一个鸟用都没有。

“暂时先克服一下困难吧,我们革命党人是打不到的。”孙中山鼓励了一下大家,规模的困难总是曲折的嘛!

能够怎么克服?列强不承认南方的护国政府也不反对,但是也是不支持,如果有列强的支持还好。可是现在孙中山的老朋友小日本也不怎么支持,难道还能怎么办?众人都是很惆怅。

“哦,对了。克强,你说张勋所部南下,是因为冯德麟和袁世凯达成了和解,不再有攻击山海关的迹象?”孙中山突然说道,看样子有转移话题的味道。

孙中山和黄兴的关系不是很多人看的那样,大家都有分歧。就像这次独立,黄兴就不同意仓促之间起事,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打也打不动,简直是骑虎难下。

黄兴难得尴尬,北上奉天和冯庸冯德麟密谈奉军南下攻击袁世凯是黄兴的想法,以前辛亥革命的时候革命党人还有一些人在军中比如蓝天蔚等人,可是这时候蓝天蔚等人都在南边没办法影响奉军。黄兴也只能开出空头支票,促使冯德麟能够在南方时势有变的时候反对袁世凯。

没想到冯德麟和袁世凯达成了协议,奉军不再南下关内,也就策应不到南方革命党人额的行动。

“我也不清楚,看来是袁世凯开出的条件比我们的好。”黄兴也无奈,果然军阀还是靠不住的。

孙中山默不作语,局势不妙啊!

南方护国运动进行到长江一代就停滞不前,袁世凯也没有财政支持北洋军一举打垮护**的可能,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袁世凯这时候看到的是全国对帝制的反对,通过唐绍仪传达北洋政府有愿意和谈的意向。这个消息孙中山给各位革命党的高层说了之后对于是否和谈引起了口水之争。以黄兴为首的一部分革命党人同意和袁世凯和谈,只要袁世凯同意废除帝制改组北洋政府是可以接受和谈的。

另一派的以陈其美为首的部分革命党人不同意北伐的停止,理由是北伐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只要停过去革命一定能够胜利,这些人担忧一旦和谈就必须让出部分利益,说不定就是当初辛亥革命的不完全彻底革命一样。当然,这些想法陈其美不会和孙中山说的。

南北就和谈展开了讨论,一时之间两方的军事行动居然没有了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出现。而这时候的冯庸正在自己的省政府主席办公室里面回忆前世的记忆,虽然在前世只是一个老兵,但是一般的军事教程冯庸还是记得。凭借超前的记忆力,冯庸在视察玩军官学校的工地之后立刻回办公室编写了教材起来。

这时候何副官走进来汇报道:“少帅,这是南方的情报电文。”

冯庸拿着一看,果然没了军饷弹药的南方革命党就打不动了,从电报的内容来看,孙文似乎有意和谈啊!还在为找不到小说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 或搜索 热/度/网/文 《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