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龙吞珠 > 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

九龙吞珠 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

作者:齐家七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2 02:39:54 来源:258中文

“娘亲。”萧湘躬身向着张皇后行礼。

“湘儿······”作为西梁的末代皇后,张氏倒是没有受到怎么虐待,尤其是李荩忱入主建康府之后,原本都快被人遗忘的西梁帝后,待遇反倒是提高了不少。大家都清楚这是陛下的“岳父岳母”,所以看守们也好生伺候。

萧湘再也忍不住了,扑入张氏的怀里哭了起来。

而李荩忱在后面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旋即目光落在后面那个中年人身上。

算起来这家伙还是自己抓住的。

和当初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想必,萧岿也苍老了很多。虽然只是被软禁,但是这阶下囚的日子可也不好过。

萧岿也看到了李荩忱,到底是曾经的皇帝,身子微微晃了晃,不过还是不动神色。倒是李荩忱微笑着上前一步:“岳父。”

萧岿怔了一下,急忙行礼:“陛下,当不起。”

“小院之中,一家之内,没有那么多讲究。”李荩忱淡淡说道,瞥了一眼旁边手牵手低声说着话的萧湘和张氏,显然萧湘并不想见这个对自己来说的确有些“无情无义”的父亲。

萧岿低声说道:“陛下,罪人当不起。”

李荩忱一副不想和他算账的意思,让萧岿有些惶恐。

叹了一声,李荩忱也压低声音,却不再是和之前那样亲近的语气:“新组建的金陵书院,需要教书先生。卿家可有兴趣?”

萧岿怔了一下:“陛下,这······”

“兰陵萧氏,书香门第,可不能荒废了。”李荩忱笑了一声。毕竟萧岿也算是国丈,李荩忱若是一直这么不管不顾似乎也不妥,倒不如让他发挥一下余热,顺便展现一下包容之心。

“罪臣遵旨。”萧岿急忙拱手行礼,能够走出这个小小的院落,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而萧湘此时也缓步走过来,并没有抬眼看萧岿,只是低头行礼:“女儿见过父······爹爹。”

萧岿看着已经从当初的黄毛丫头变得亭亭玉立的萧湘,眼睛之中不由自主的湿润,下意识的想要伸手搀扶她,不过看到萧湘微微退缩,伸出去的手僵在那里不知所措。而李荩忱见状索性扶起来萧湘,微笑着说道:

“朕已经准了,以后你们若是想念湘儿,朕便让她出宫看你们。”

“这······这真是太好了,谢陛下。”张氏急忙行礼。

而萧岿一时间也有些恍惚,露出一丝笑容。

——————————————

李荩忱从萧岿家用过饭才出来,这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之后萧岿进入金陵书院也应该不会受到刁难。

“多谢陛下。”萧湘的眼角还有泪水,低声说道。

当深陷于乱军之中的时候,她就已经没有指望着有一天还能见到自己的父母。不管他们曾经做过什么,这都是自己的父母,百善孝为先,如果有机会的话萧湘还是想要尽孝的。

“还在怨他?”

萧湘沉默片刻,喃喃道:

“至少爹爹在离开江陵的时候还不忘带着我,我应该感激他。”

顿了一下,萧湘转而说道:“夫君,能不能陪妾身走走?”

李荩忱微笑着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建康府毕竟是建康府,晋室衣冠南渡以来都是南方不可替代的中心,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秦淮悠悠,多少英雄人物都随雨打风吹去。而建康依旧是那一个热闹的建康。

天街两侧,本来就是建康府最热闹的地方,沿着天街向南走,住满达官贵人的乌衣巷、满是青楼楚馆的秦淮两岸,真的是书不尽的江南繁华。

而随着李荩忱入主建康府之后,原本作为江南中心的建康府更是在转瞬之间变成整个大汉的中心。从巴蜀源源不断涌进来的资本,让这个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街道两侧的店铺鳞次栉比,尤其是大量从巴蜀涌来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巴蜀最出名的蜀锦,可以说让建康府的中上层百姓趋之若鹜。

毕竟自从巴蜀被北周占领之后,江南纵然是繁华富有之地,却也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见过如此上乘的蜀锦了。更不要说还有各式各样的金银、朱砂制品等等。当然最受到追捧的应该还是巴蜀产出的各式各样的家具器物。

巴蜀多山多林,上好的木头和竹子打造的家具结实耐用,经过大船放流而下来往转运,就算是加上运费也不算贵,更重要的是巴蜀工坊都已经开始采用统一的流水线生产,质量和数量都有保证,而价格自然也要低于江南人工独自打造的器物。

不管是谁都不能否认,和之前的关上大门自成一体不一样,现在的巴蜀正在积极的向外走,三峡也好,剑门也罢,都已经不是他们前路上的阻拦。巴蜀在积极地和荆州、江南融为一体,而荆州和江南也受到这些巴蜀钱财和器物的冲击,双方的交流越来越深,相互之间的依赖自然也就越来越深,最终就会变成一个唇齿相依的共同体。

货物流通,往大方面上来说,是李荩忱在建设基本的工商业,但是往小方面上来说,实际上也是李荩忱在把各个地区捆绑在一起。对于这一个经历了三百年乱世的民族来说,最不可靠的就是所谓的封赏和奖励,任何人都可以在获得敌人更多的利益诱惑之后倒向对方,这在南北朝时司空见惯的事情,大家都习以为常。

别说南北朝了,即使是后来的隋朝,隋炀帝一折腾,天下群起而攻之,而这里面可还有不少都是曾经的开国功臣。

一直到唐太宗到玄宗时期,国家稳定下来,百姓富足、对外战事节节胜利,这种风气或者说是习惯方才有所改善,转而变成外族纷纷来投。

可是李荩忱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他只能通过另外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其中一个自然就是加强利益的联系,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跟着李荩忱,钱是可以生钱的,而且是有前途的;另外自然就是尽可能的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古人在行政区划上也一般会采取犬牙交错的方式,防止一些地区——比如川蜀这样的关上门就是一方天地的地方——独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