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龙吞珠 > 第965章 边境冲突

九龙吞珠 第965章 边境冲突

作者:齐家七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2 02:39:54 来源:258中文

“校尉,再往前百丈左右就是漳川郡的地界了。”一名斥候快步跑过来。

“走,去看看。”隆中校尉廖挽催动战马,率先从山坡上冲下去,而追随他的十几名骑兵飞快跟上。

虽然已经是春回大地,但是这沔水边上还是能够感受到呼啸的风中带着的冷意。廖挽是裴子烈麾下的一名校尉,手底下有千余名弟兄,但是军中战马稀少,所以骑兵实际上就只有眼前的这些。

随着春天的到来,谁都清楚一场大战已经越来越近,因此先一步获得敌人的情报已经变得很重要。在襄阳方面不断加强对章山郡、武宁郡等地的试探的同时,处于侧后方的隆中、房陵驻军也开始派出斥候对漳川郡一带进行试探。

尤其是这一次任务,主要目的就是摸清楚漳川郡境内的主要进军路线,意义重大,而且又是越境侦查,因此廖挽也不敢掉以轻心,干脆亲自带队。

毕竟他手下的这帮毛头小子不少还都没有经历过实战,到时候真的闹出来什么意外可就不好收场了。

“校尉你看。”带队的幢将伸手指着不远处的一条小溪,“过了这条河,对面就是漳川郡的地盘,根据我们上一次的探查,就在那边的山后就应该有一个营寨。”

廖挽皱了皱眉,放眼望去,那一座小山并不起眼,毕竟这里也算得上荆山的余麓,高低起伏的山丘有很多,若不是上一次幢将他们正好看到了一队返回的敌人斥候,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敌人会有营寨在那边。

“此处不但不引人注目,而且从山坳之中杀出就可以扼住河流,的确是一个险要之地,”廖挽沉声说道,他也是追随裴子烈入蜀的老人了,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玄机所在,“漳川郡的守将任忠到底是一员老将了,有几分本事。”

“上一次我们并没有暴露行踪,否则他们的斥候也不会被我们发现踪迹之后依然大摇大摆的回去,”幢将沉声说道,“所以敌人在这里驻扎的人应该并不多,而且也算不上什么精锐。”

“是不是精锐,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廖挽笑着说道,“走!”

而当十多名骑兵飞快的卷过小溪之后,廖挽果断的下令下马上山,留下来两三个人看着战马,其余人快步随着廖挽冲上山坡。都是二十冒头的热血小伙子,追随校尉进入敌境侦查敌情,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再刺激不过的事情。

廖挽还没有冲上山坡,便弓腰将自己的身影没入荒草中,而身后的将士也有样学样,当廖挽伸手拨开眼前的荒草时候,一个规模算的不大,但是绝对设计严整的军营出现在眼前,更重要的是军营之中升起缕缕炊烟,说明军营不但在埋锅造饭,而且人手应该还不少。

“大概得有四五百人。”廖挽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军灶的数量,陈深说道,“还有四五十匹战马,应该是敌人斥候的营地。”

得出这个结论,廖挽更不敢掉以轻心,他出身南陈军队,当然知道军中是有很多个人能力很强的斥候老兵的,若是贸然招惹的话,凭借自己现在这十多个人,恐怕很难全身而退。更不要说眼前的这是任忠的军队,这支队伍也是南陈军队之中颇有实力的,军中的士卒多数都是参与过和北齐、北周的战斗。

而眼前的营寨安排布置,至少说明任忠已经做好了大战爆发之后第一时间阻拦蜀汉军队的准备,这四五百人看上去并不多,但是足够起到预警的作用,而且南陈的斥候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刺探蜀汉的军事行动。

“我们走,绕过这个营寨。”廖挽咬了咬牙说道。任忠已经将军队推到了这个地方,要知道从这里继续向北十多里可就是隆中,因此廖挽必须得知道继续向纵深还有多少这样的营寨和防线。

士卒们不敢怠慢,急忙向山下跑去。

而这个时候一队骑兵骤然出现在西侧,廖挽瞳孔猛地收缩,心中暗叫一声不好,飞快的上马。

这一队显然是回营的南陈斥候队伍,本来他们还诧异到底是哪一支队伍在营寨门口还得停下来歇息,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眼前的肯定是自己的敌人。

这一队南陈斥候不过六七个人,符合基本的斥候队伍配置,看到对方的人数至少是自己的两三倍,他们也没有贸然前进,而是留下来五个人在原地监视,其余的几个人直接返回营寨通知。

“我们走。”廖挽毫不犹豫的下令,对付着五个人自然是手到擒来,但是说什么也不能被敌人的大队追上。

见到蜀汉骑兵撤退,那些南陈斥候急忙跟紧,而廖挽策马冲过小溪,跃上山坡,十多名士卒紧紧簇拥着他,都很是兴奋。

那几名南陈斥候到了小溪边显然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向前,可是很快从山坳中就冲出来四五十名骑兵,飞快的分左右两路向这边冲过来,显然想要将这些发现了他们情况的蜀汉骑兵赶尽杀绝。

“校尉?”幢将顿时有些担心。

而廖挽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浮现起一个大胆的决定:“抽掉两个马术好的,你带着他们现在就回去报信,不要去隆中,直接去襄阳,调骑兵过来,某在这里周旋,说不定我们可以抓住机会一下子吃掉这些该死的斥候!”

“可是······”

廖挽瞪了那幢将一眼,幢将只能拱手:“诺!”

看着三个人离开,廖挽抽出自己的佩刀:“儿郎们,怕不怕?”

“不怕!”

“架弩!”廖挽冷声说道。

经过襄阳之战后,骑兵所装备的短弩愈发受到重视,这主要还是因为蜀汉虽然占有了西北马场,但是骑兵的训练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所以真正能用的实际上还是原来的那些骑兵,因此如何才能提升骑兵的单兵战力也就被提上了日程,短弩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作为汉中工坊的最新产品,这种参考了诸葛连弩的短弩讲究的是射速和填装的便捷,旨在能够让骑兵在冲锋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施放更多的弩箭,尤其是在对上北周骑兵的时候,这也是唯一能够尽快缩短双方实力差距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