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金明闯 > 第121章 危机四伏

金明闯 第121章 危机四伏

作者:你的百晓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43:05 来源:258中文

大奶奶所挑起的事端,最后以马丫要花姐适可而止为结束。

马丫不想让跟着自己的花姐节外生枝。

花姐听从马丫的话,劝说孙正原谅了大奶奶,让大奶奶跟小翠之间,把关系恢复到妻妾关系中来。

孙正骂了小翠两回,使得小翠的嚣张气焰,暂时被压下去了。

只是暂时,女人们之间的争斗,是随着事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以后又会有什么矛盾谁也无法猜测,但是像小翠跟大奶奶之间,已经有了吵闹,以后若想风平浪静,很难!

大奶奶好不容易得孙正的原谅,她得慢慢笼络孙正的心,她暂时也不愿跟小翠之间挑起事端。

孙正跟大奶奶明说是花姐的意思,是花姐劝他要顾大局,原谅大奶奶的。

孙正的出发点也是息事宁人,目的就是想让大奶奶去跟花姐低头,跟花姐之间握手言和。这是孙正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和为贵和气生财,孙正不想自己的女人间互相吵闹!

大奶奶都输得一败涂地了,好不容易花姐让她有了喘息的机会,她还有什么理由不主动跟花姐示好的?!

当然,大奶奶示好,主要还是从孩子身上下手,这样既不用尴尬,双方也能接受!

大奶奶亲手给孩子做个鞋啊织个帽子啊什么的,有时候还会亲自帮孩子换换尿布什么的。

大奶奶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

大奶奶不需要跟花姐说对不起,那样太没水平了,大奶奶做了这些,已经是低头认错了。

花姐这个做娘的,大奶奶能对她儿子这么样,她还能有什么企图?!花姐也就顺着大奶奶的心意,两下和好了!

当然,花姐依旧以低调跟和善为主,这也是花姐跟大奶奶拉近距离的主要手段。

因为大奶奶的做派,花姐还亲自下厨,整了几个菜,跟大奶奶杯来盏去地喝了酒,两个人的脸蛋都红扑扑的,两个人都满意!

那么大奶奶挑起的这个事端,难道就这么结束了?

对,结束了!

虽说结束了,但是留下的后遗症还在,其中还有两个参与者,春来与秋月,她们之间还有事!

要知道,她们两个也没好了几年,矛盾还是会发生的。

她们之间不会像春来想的那般,以为自己是大太太的人,就以为自己有地位了,秋月不敢跟她犟嘴了,在这个家里她就可以一人为大,以女主人自居了。

但是后来秋月说了,这是家,不是府里,再说了。她们两个,原来都是做姨娘的,是春来利用她,把花姐赶走的,自己着了春来的道,现在春来拿出奶奶的派头来,她这个姨娘能服么?!

当然不服!

秋月年轻,年轻的女人在丈夫面前那是有资本得宠的。

秋月受了春来的气,就在丈夫面前哭闹,说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听大奶奶撺弄,把自己骗来给孙连城做小的,目的就是挤走花姐她好上位。难道她在这个家,就是被她拿来来出气的?!她又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都是丫鬟出身,原都是做妾的,凭什么她要骑在自己的头上?!

这话一下子就戳到孙连城的心窝里去了,孙连城因为花姐如今混得是风生水起,而且还给孙正生了个儿子,虽说花姐被他休了,但是,花姐跟孙正有了儿子,孙连城就感觉自己很没面子,就像孙连城欺负他给他戴了绿帽子一样。

孙连城经秋月这么一挑唆,没地方撒气,他第一次动手打了春来。

春来又哭闹,说孙连城没良心,良心被狗吃了,自己是怎么进这个家门的难道他不知道?那秋月是受害者,难道她就不是受害者了?还不都是大奶奶给他们下的套么。说那个时候孙连城对她甜言蜜语,把他骗来睡了,如今却听任秋月那个小蹄子的撺弄打她,她不活了她跟孙连城拼了,结果,孙连城被一向好性子的春来拿了剪刀追得家前家后跑。幸亏春来被两个丫鬟以及众人劝住,孙连城才没有继续丢人。

她们说诚爷也就是一时火上来了没忍住,又说了孙连城过去对春来有多好等等,春来这才哭哭啼啼作罢!

家就不是个讲理的地方,孙连城被吵的头大,出去找人喝酒诉苦去了,他也不管家里两个女人怎么闹去,随她们去了!

关于孙连城家,咱还是不费笔墨去写它,毕竟他们家是大奶奶惹出来的事端的后遗症,不是主题!

咱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说孙府的事吧。

大奶奶跟花姐尽释前嫌,和好了。

但是不久后,大奶奶就要跟着孙正去北城了。

要说清这个事,还得从大姑太太那次回登州,在大奶奶手下得宠的郑妈妈打了马丫后,大姑太太建议老太太把大奶奶下了,让三太太管家。

那个时候大奶奶下来,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她找大姑太太想挽回败局,在大姑太太说清她的能力还欠缺后,又哄她说要给回去跟自己的丈夫说说,各处活动活动给孙正升官。

这一晃都十多年过去了,孙正依旧在千户的位置上没动。

孙正为什么没动呢?并非大姑太太食言没出力,她也在自己的丈夫面前说过几回,周大清的爹就跟大姑太太说,并非他不帮忙,主要是福康帝那关过不去。

孙府一家,老爷已经是正一品,孙豹从三品,再把孙正给升上去,孙府的势力那得有多大啊?!

福康帝本来疑心就重,他怎么可能让孙府一家独大呢?!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康帝感觉自己的帝位越来越稳固,惠武帝及他的儿子虽一直没有消息,这就说明,他们跟下面的大臣没什么联系,要知道,福康帝也是有密探的。

福康帝除了对惠武帝父子是忧心忡忡,对其他大臣的疑心病是越来越减轻了。

特别是他第二次北征,孙府是立了大功的。立功就得奖励!

孙府子孙立了大功,太子要调孙府的人到他的身边保卫他。太子要的人,福康帝自然是准了!

那么太子怎么会想起要孙正呢?在北城做都指挥使的周大人,是肯定出力的。是他在太子跟前,推荐孙正的!

周大人帮这个忙,可不小。

作为一个千户的孙正,到太子身边只是带刀侍卫保护太子,看上去手下也没多少人。

可别错了,在太子身边,等到太子做了皇上,作为太子身边的人,那么将来把官坐上去的机会可就多了!

按照惯例,孙正以后做个二三品大员都是有可能的,这得等机会!

只有在太子的身边,这样的机会才会多!

孙正要去北城,大爷在北城建的房子基本完善,那么大奶奶以及小翠等人要跟过去,这也合情合理,总不至于让年轻的孙正孤身一人在北城吧?!

虽说孙府二爷二太太跟儿子一家有了离别之苦,可孙正的前程是一片光明啊!举家欢乐,觥筹交错之后,二爷二太太那自然是一番交代,特别是二太太对二奶奶,要她在那边好好的。

二爷自然是要给两个在北城的妹婿写信,要他们好好关照一下他儿子一家。

大奶奶小翠带着孩子丫鬟妈妈小厮等下人欢天喜地跟了孙正去。

大奶奶这回的欢天喜地,是因为孙正终于离开花姐了,孙正不跟花姐在一起,大奶奶心里舒坦多了。大奶奶到了那边后,在那边雇些下人,大奶奶就当家了!

大奶奶算是春暖花开了,不去提她!

孙正这回去,是因为孙府立功,周大人才向太子推荐孙正的。

福康帝第二次北征,孙府立功,到底立了什么功?!

话说福康十二年,福康帝第二次北征,依旧带了皇太孙基儿一同前往,孙家老爷二爷以及六个孙子共是八人,也是担任不同的职位,一同前往!

此回福康帝依旧带了五十万大军,前往草原腹地,寻找乌拉军作战。

乌拉军老是进犯边境,掠夺财物,甚是讨厌!

乌拉军人数虽只有五万人,可都是精兵强将,而且都是骑兵,一个个是骁勇善战。

福康帝寻找乌拉军好长时间,终于,被前哨发现了乌拉军去向。

预算,福康帝带领大军,终于追上了乌拉军,双方摆下阵势。

乌拉军凭借山势,兵分三路,在山上与明军对垒。

双方一触即发。

乌拉军从山上策马而下,势如破竹,若是就这样凭借肉搏战,福康帝虽然人数众多,也未必能赢。

福康帝准备了火铳,以九千火铳兵,三千为一路,也分为三路藏在大军之中。

等到对方的兵马到了火铳射击范围内,福康帝的马队忽然向两边散开,三千把火铳同时向乌拉军开火,乌拉骑兵损失惨重。

乌拉军以勇猛著称,他们不顾重大伤亡,双方展开了厮杀。

但是毕竟敌寡我众,乌拉军被打散后,四处逃窜。

那么敌人逃散了,那就打呗,孙府子孙是怎么在这次战役中有了突出的表现呢?

原因是这样的!

基儿一直跟随福康帝左右,但是在两军对垒时,基儿看对方被打的人仰马翻,他不听紧随他身边的孙戎劝阻,听了一个宦官挑唆,也亲自去参战了。

宦官是这样挑唆的:“主子,该是您展示功夫的时候了,主子,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啊?!”

基儿年轻啊,看着福康帝带领大军一路追砍杀敌,他也想跃跃欲试,只是先前福康帝一再交代,要他跟随自己身边,不得擅自离开。

可基儿听了宦官这么一挑唆,就想:我是来干嘛的?我是来打仗的,如今乌拉军都溃退了,自己连追杀都不能去吗?!

关键他看到福康帝引领着大军追杀,他激动啊,忘记了福康帝的一再交代。

于是,他也不听身边戎儿的劝阻,举起手中的刀,策马就跟着一队逃散的敌军追下去。

基儿的手下有一千人听他指挥,如今基儿一马当先,已经冲离队伍,众人不敢懈怠,怕他有什么不测,就紧随基儿后面,向敌军追了下去。

这一追,就追了四五里下去,逃亡的敌军也被追上了,双方还有几百米的距离,敌军将领往后一看,就看出了端倪。

这千把人中,其中有一名小将,金盔金甲,这是什么人啦?!

敌将心里寻思,这一定不是普通人物,金盔金甲岂是寻常将领能带的?!何况他这年纪,至多二十左右,他能立下什么功劳,皇上会奖励他这么一身行头啊?!若是能抓住或者杀掉这员小将,那自己岂不是立了大功了?!

想到这里,这员将领带领两百来人,跟这一千人交手,还没几下,他又装作溃败,丢下十来具尸体,继续向纵深处逃窜。

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引领这千把人,离开福康帝大部队的视线,然后回头拼杀,一举把基儿拿下。

基儿年轻,他果然中计,他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拿出弓箭射杀。

两个落后的敌军应声落马。基儿信心大增,更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就这样一路狂追下去。

可基儿哪里知道,敌军是被打败,先溃退的!

他们的人马被打散了,他在追击过程中,前面那两百来人队伍是越来越壮大,到了后来,有五六百人之多。

就在一处山脚下,敌将举起刀停住了,跟随他的士兵,也勒住了马头。

敌军用蒙语哇啦哇啦说了一通,大意是基儿他们只有千把人,而他们有五百人足矣,谁要是俘获或者杀了那个金盔金甲的小将,赏十头羊和一头牛!

在这样的鼓动下,乌拉军是士气大振,向基儿的军队冲杀过来。

基儿的手下不敢大意,把基儿团团围在当中,向敌军砍杀,不让敌军靠近基儿。

然而,从前线溃败下来的乌拉军人数是越积越多,虽然基儿带领的这支千人军队,都是精华,怎奈敌军人多,伤一个少一个,最后基儿的军队只有四百多人了,而且,他们的阵型被人家给冲散开来厮杀。

此时的孙戎,一直跟随基儿左右,他勇猛无比。

孙戎平常就喜欢使枪弄棒,他知道,如今自己再不拼死砍杀,基儿就有危险了。

撇开基儿的皇太孙身份不说,他可是自己的妹婿啊,基儿死了,那莲儿怎么办?!如果就这么回去,莲儿不把自己骂死她也得哭死!

再说,这基儿要是死了,自己的妹妹会不会陪葬,这就不好说了。

所以戎儿此时考虑的,根本就不是皇太孙的身份,他只是因为自己的妹妹,才这么拼命!

戎儿身上中了两刀的情况下,他依旧以一当十,死死护住基儿。

此时的基儿,也被吓得魂飞魄散,因为他跟戎儿没法比。

孙府子孙,上了战场,那就是拼命,而基儿,平常虽然武功不弱,但是他是皇太孙,他是指挥的!

就是因为敌将说抓住他或者杀了他重重有赏,所以这些乌拉将士,才死死咬住基儿不放。

基儿的命,能活下来,真多亏了戎儿拿出命来拼啊!

戎儿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能让妹妹莲儿做寡妇,或者说,不能让莲儿给他陪葬。

哪怕基儿今天断胳膊断腿,戎儿也要把他活着救回去。

就在基儿带去的部队还不到两百人,被对方一千多人死死咬住,而且死伤还在增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斜对面杀出一百多人来,直向中间冲来,目标就是被围困中间的基儿!

虽然只有一百多人,但是其中就有几员战将。

当孙戎用眼的余光看了后,他忽然精神大振,对身边的基儿大声喊道:“主子挺住,我们有救了,救兵来也!”

那么孙戎哪来的信心?

策马奔来的只有一百多人,即便其中有几员将领,可他们加起来才不到三百人,敌军快有一千五百人了!

要知戎儿自信哪里来,请听下回分解!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