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诸天之仙帝归来 > 第625章

诸天之仙帝归来 第625章

作者:慕家三公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31 20:58:27 来源:258中文

();

等我再醒过来的时候,左眼已经恢复了光明,除了眉骨上的这一道疤痕,什么伤患都没留下。我听说罗脉通是‘金针神医’窦默的传人,而且我听闻过窦默的许多传说,据说,他的金针有肉白骨、活死人的神效。“”于是,我以为是罗脉通用针灸为我驱毒疗伤,救了我的眼睛。”

苏夫人挑眉:“难道不是吗?”

孟善缓缓摇头,沉痛地说:“我一直都这样以为着,真的一直这样以为……罗脉通也从没有告知我真相,直到三个月前我在湘西遇见了一个年轻人,才得知了当年医治眼伤的真相,那些如浮云一般的往事,还有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真相。”

原来,那时候的罗脉通医术并不十分的高超,但在军中也算是一等一的神医了,所有受伤的军士都求着让他治伤,说他的一根针赛过十碗汤药。但事实上,罗脉通的针灸之神奇,有八分是被人吹起来的,只有两分是真的:镇痛、止血。

当年的孟善,是统帅朱元璋的第一爱将,只因为大峡谷一役凶险,徐军师还占卜出孟善“出兵前已现出死相,揽镜照之,双目无瞳,恐将一去不回耳”,并偷偷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不愿失去这条臂膀,就把军中三大神医都安排在孟善军中,让他们一定小心照料孟将军。要是孟将军死于战场也还罢了,要是他伤重不治而亡,就让军医全部陪葬!

罗脉通一方面要保住他的神医之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保全孟善的命来保住他自己命,所以这一医绝对不容有失。另两名神医名气虽不如他大,也都是名气大于实力的大夫,其中一位还跟华佗医系有些渊源,最擅长开刀治外伤。罗脉通的家传医术也是金疮刀工的医术,在这生死存亡系于一线的时候,与其用毫无把握的针灸,还不如改用老本行搏一搏运气——开刀换眼!

想换眼,就得先有备用眼睛,而且他们不能保证“换眼”这种风险手术一次就成功,可换的眼睛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当时他们离中军很远,一行不过十一人,屯在山脚一个阴潮的山洞里,洞口搭着挡风帐篷。除了受伤昏迷的孟善、三名军中神医,另外七个人里有三个是老兵,眼睛不堪用,还有一个眼中有白翳,也不能作为眼睛备用库。剩下的三个拥有好眼的人,全部都是孟将军的副将,一个姓潘,一个姓廖,还有一个姓广。

这三个神医私下合计一番,把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在饮食中加入了巨量的麻药,把除他们三个人之外的所有人都药得不省人事。不相干的人就统统丢出山洞,眼睛有用的三个副将留下来。先取出了广副将的左眼,把孟将军染了毒的眼球也摘下来,试着将那只好眼安进了孟将军的眼眶,可刀工一时不慎,把那只好眼球刮伤,不能继续用了。

第二只眼球来自廖副将,三名神医这次倍加小心,要是再失误一次,他们就没有重来的机会了。山洞中连呼吸声都不闻,三双曾经救人无数的大手,现在都染满了鲜血,颤抖着完成装眼球、缝合、上药的一连串机械动作。然而一阵恼人的风吹熄了山洞中一大半的灯烛,没有光亮就不能继续手术,拖延的时间久了,那一只得不到血液和营养供应的眼珠就会枯萎。

等到灯烛重新被点亮的时候,三人凝目一看,心沉到谷底:那颗眼珠果然不能再用了,想重做一遍只有去挖那第三只左眼。

其中一名大夫实在做不下去了,建议就此打住换眼手术,给孟将军止血疗毒,仍然有三分生机,以后就做个独眼将军又夏妨。另一名大夫神智已趋于疯狂,不肯就这样半途而废。罗脉通是中立派,什么意见都不发表。他们拎着各自的血手站立着,默然僵持了一会儿,还是有人动手挖出了第三只左眼……

后来,中军找到了山洞,迎回了孟将军一行人,十一个人还剩七人。伤愈之后的孟善什么不适的感觉都没有,双目恢复了鹰隼般的一流视力,也不知任夏内情,只道是罗脉通名副其实的医术高超,救了自己一命。

他的三名副将全部失踪了!孟善对此很奇怪,他突围时是带着那三人一块儿出来的,失明前还见过他们!

军医也少了一名!这是怎么一回事?军医们向来留在后方,战况再险恶也危及不到他们呀!

罗脉通从头到尾都是沉默的,另一名军医赔笑解释说,潘副将和广副将的手臂也中了陈友谅的毒箭,抢救不及时,已经撒手人寰了!唉,无奈当时人手不够,连那二人的尸首也无力带走。至于管军医和廖副将……只因储备药材不够,他们两个自告奋勇出去采药,后来再就没回来,相信他们是遭遇了汉军的伏击,为帮孟将军和大伙儿采药而遇害了,真是可歌可泣!

孟善听后唏嘘不已,多方派人查找这四人的尸首,无果。

后来大明建朝,孟善作为开国功臣,受封伯爵,拜官开府,因着皇帝的信托,他手中握有大明最精锐的北师。感念昔日之救命大恩,他封了三百两黄金的谢礼送到扬州罗府,却得知罗脉通自从告老还乡之后就云游去了,却曾留下手书一封,严令家人“不得收受太祖父昔日病患的谢礼,违者领‘剥夺行医资格’的重罚”。罗家人虽然感觉莫名其妙,但一句“老太爷医德高尚,视金钱如粪土”也就忽略过去了。

罗脉通还做了一件让人猜不透的事——他把罗家所有家传的疗治疮伤的医书,一把火全烧光了,说那都是误人的书,不习学也罢。于是,罗家人只好放弃了这块领域,有的专攻针灸,有的研究脏腑辨证,有的改学配药制药,都没怎么学到家,唯一能称得上神医的只有一个已经故去多年的罗杜仲。外人还称赞罗家是“大明第一医药世家”,却不知道他们的《治疮宝鉴》二十四卷早就失传了,家传医学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孟善不明了真相,一直把罗脉通当成自己的大恩人,每次途径扬州都要过府拜访,虽然半次都没遇见过罗脉通本人。

直到三个月前,孟善孤身赴湘西公干,遇上了行刺的黑衣刺客,武功身手卓绝,竟不下于身经百战的孟善。孟善使出真正手段,才将其制伏,挑开面巾一看是个二十七八的年轻人,出奇的面善,一时却认不出来。

那年轻人把孟善当成仇人对待,大骂孟善是无耻之徒,为了医自己的一只眼睛而害死他的父亲。可恨他苦习武艺多年,只等找杀父仇人报仇这一天,如今落败,他无话可说,只求速死而已。

孟善听对方话中提起“医眼睛”,这种事他一生中只经历过一次,那是很多年以前……这时候,他终于认出,这个刺客跟当年的廖副将面容非常相像,莫非两个人是父子?

被指控为“杀人暴徒”的孟善十分疑惑,对当年之事也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他苦苦询问廖副将的死因,以及当年医治眼睛的经过。那个年轻刺客一开始不肯说,破口大骂孟善是伪君子真小人,后来,那刺客了无生念,才拿出一封陈年家书来。孟善看后,面色大变。

说时迟那时快,刺客抓住孟善失神的这一刻,出其不意地送上最后一击,一剑刺进了孟善的小腿,他自己则吐血倒地了。

“那个刺客死了?”苏夫人看向孟善的小腿,“老爷的腿伤可大愈了?”

孟善道:“这是三个月前的旧伤,如今已经不妨事了,只是那个年轻人却救不活了……唉,可叹。”

苏夫人愤愤地说:“竟敢行刺老爷,死不足惜!要是我在场,还要多补他两刀呢。当年换眼的事怎么能怪老爷?就算他要为父报仇,也该去找那三个黑心的大夫才对。没想到所谓的‘天下第一神医’罗脉通竟是一介欺世盗名之辈。”

孟善表情中带着十分难过,说:“那年轻人是廖副将的独子,他为了替父报仇,潜入东厂偷出一瓶可数倍提升功力的烈药,又跟踪了我几个月才下手。他自知不是我的对手,遂将那一整瓶药都吃了,提升了一时片刻的功力,最终却害了他的性命。廖副将从此绝后,而我也失去向他们父子解释和赔罪的机会了。”

苏夫人又问:“刺客交出的那一封陈年家书里写了什么?”

孟善叹口气说:“原来当年在那个山洞里,被剜去眼睛的廖副将、潘副将和广副将之中,广副将身上原本就有伤,又中了大剂量的麻药,当场窒息死亡。廖副将第一个醒过来,挟持了其中一名大夫,厉声质问他们为什么做出这等凶残行径。那些大夫畏惧武功高强的廖副将,欺骗他说,这一切都是我的意思,是我胁迫他们换眼的。”

苏夫人大怒:“罗脉通太无耻了!罗家没有好人!将那个罗川谷罗川乌都撵走,老爷不必理他们!”

“事情没那么简单,”孟善摇首道,“当时潘副将醒来说,其实他早就听说了换眼的事,也愿意把眼睛献给主将,但没想到居然是用这样的方式献出。发生这样的事,他们一定都恨极了我。廖副将掳着一名大夫逃走,事后杀死了他,大夫至死还咬定我是主谋,所以廖副将之子把我认作仇人。潘副将被另一名大夫先下手为强杀死,此事的真相也就此湮灭。直到这一回罗家出事,他们上门求助,才重提起当年的事。”

苏夫人一口气呛着,剧烈地咳嗽着说:“咳咳,他们还有脸提起?难道他们要以此作为要挟吗?”

孟善为她顺着气,解释道:“罗脉通大概当年就已然悔过,他收养了潘副将和广副将的幼子,并将此事记于他的行医手札之中,只是将真实姓名隐去。“”罗西府的罗川乌是太医,他为我看过几次诊,从我的眼中查出了端倪,做出大胆的猜想——我就是当年那一位换眼的将军。”

苏夫人不解:“老爷的眼睛明亮有神,看着甚好。罗川乌他查出什么来了?”

孟善捂着自己的左眼,出神地说:“在换眼之前,我一箭只能射穿空中三枚铜钱钱眼,然而那次伤愈之后,我重上校场,玩那种射铜钱的游戏,轻轻松松就能贯穿八枚铜钱。在此之前,只有潘副将能做到四枚。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臂力和弓马技术提升了,直到后来一次,我在书房处理公务,无意中抬头见几丈之外飞来一只蚊子,入目时纤毫毕现,我一指就将蚊子弹死,却突然反应过来,现在我能轻松做到这样的事,不是我的功力提升了,而是我的目力大增!”

“目力大增?”苏夫人在灯下细看夫君的眼睛,不知是不是光线问题,两个瞳仁的色泽竟然不一样,怎么以前她从未注意到?

孟善沉痛道:“潘副将的移动目力是军中最好的,他有个绰号叫‘青蛙眼’,正是因为他能随意地看清飞行中的蚊子小虫。这是他们潘家的独门秘法练出的目力,没道理我突然多出来这项本事。这两年我上了年纪,右眼偶尔有迎风流泪的毛病,左眼却还是一样的好用,为此我让罗川乌看过几回眼睛。他检查之后,疑心我的左眼不是我自己的,结合从罗脉通的手札里读过的故事,又问了我跟罗脉通的交情,最后他认定我就是那个‘逼迫’罗老太爷昧心事的人。”

苏夫人怒道:“罗脉通在手札中还不讲实话?谁逼他做那样的事了!据此看来,他到现在还没悔改!”

孟善从袖中拿出一个黄木封皮的本子,交给了苏夫人,道:“这就是罗脉通记载此事的老手札,夫人你帮我收着,以备日后同他们对质。”

苏夫人接过来,问:“怎么弄来的?”

孟善淡淡一笑道:“罗川乌上京之后,就住在他二伯罗杜松家里,我让小五潜进去偷了出来。读过之后我猜想,罗脉通之所以写‘有人逼他这么做’,一方面他是打从心里愧疚,不能面对当年的事实;另一方面,那时候皇上也确实说过,只要我万事大安,他们就加官进爵,否则就提头来见。罗脉通手札中提到‘迫使他为恶的人’,指的应该就是当今圣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