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超级高手在都市 > 302.论事

超级高手在都市 302.论事

作者:过江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8 02:30:40 来源:258中文

向来军国大事,皇帝虽有决定之权,却也不得不经政事堂商讨,母亲既当着这么多人面说“朕以为然”,多半是已和宰相们商量定了,才会露出这样的口风,且唐休璟身为西州都督,大老远上疏入京,还令母亲深以为然,奏疏中一定已将包括以谁为将在内的事项都写得清清楚楚,因此母亲今日来问我们,与其说是资诹,不如说是栽培——而今之朝臣,若略去各自的庶族、士族、勋贵、外戚、诸武宗室、诸李宗亲等细分不表,可粗略分为三类:亲李之大臣及诸李,亲武之大臣及诸武,谁也不亲、只忠心于母亲,或者说,只顺着母亲的意思爬的人。而眼下在御前的这些人,应当都被母亲视作了第三类,也是势力最弱的一类。母亲想要皇权稳固,便不可能只靠两派相斗,必然也要有紧紧依靠于她的势力,否则君令不行,无以制衡。而这些只能依附于母亲存在的御前近人便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婉儿和贺娄氏这样的天然与母亲便是同盟的女人——却不知我被母亲算在了哪里?

崔明德的意思,是想以我为诸李之首,然而我之本心,却又不愿完全被归在李氏之中。自三代以降,至我前世的共和国时代,母亲是唯一的一位名正言顺的女性国家元首。在她以前,没有人做成这件事,而在她之后,世人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多,哪怕到了号称文明的新时代,社会风气依旧是鄙薄女性、尊崇男权的。有幸生而为母亲女儿的我,不想就这样被归入保守的李氏正统,虽然那一方是我的嫡亲父系。

我默默地抬头看了母亲一眼,看她意气风发、顾盼自如的模样,斟酌词句道:“以谁为将,干系兵权,儿不敢妄言,不过此既是长远谋略,则选将之事,不止在一人、一时。”

见母亲终于露出些感兴趣的模样,继续道:“唐都督既已上疏,陛下又意甚心许,眼下以谁为将,必然已有定论,因此儿的意思,不在眼前,而在以后。”

崔明德想必已猜到了我的第一重意思,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一下,可惜她一定想不到我接下来还要说什么:“此时能为总管领兵、出镇吐蕃之人,必是已在军中颇有威望、能独当一面者,其人年纪,少说也在四十以上,以行伍论,能再领十年、二十年的兵,已是不易,而十年二十年之后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于今至多三十岁。此时能为大将之人,必已卓有功勋,而十年、二十年之后能为大将者,此时则未必便可知晓。若再向后推,三十年、五十年之后,又该是谁,就更难说了。”

母亲挑眉看我:“世事多变,三五十年后之事谁说得准?且朕问的不过是一事,你却扯到这些事上,未免文不对题。”

我笑道:“陛下要立万世基业,自然要做万世打算。且吐蕃自隋时便与中原为乱,于今已有百年,而今日本朝所赖以抗击吐蕃之策略,许多也承自彼日,因此儿以为今日所商讨虽是眼下,然倘若能以此时之先例,为后世万世之法,则庶几不辜负陛下改元革新、创业大周之心。”

母亲盯着我看:“接着说。”

我道:“行军打仗,虽有天分之说,然而历来也自有兵书军法之学,惜乎古来文章圣贤皆有其徒,开宗立派、述圣传道,兵书阵法之学,却依旧是各自体悟,未成宗派,倘若能仿文章诗词等学,于国子监中单立一学,为军学,学生皆如治经般习兵法、兵书,考校中式,则如儒生一般,授以军职,外放历练,朝廷查其优劣功过,优异者则更加意委培,莠劣者则予以罢斥,再按年纪分等收用,未来十年、三十、五十年之将帅皆有储备,则一旦国家有事,何愁无人可用?”

我所说的当然是理想状态,空以书本考察是不可能百分百培育出将领的,正如国子监中的人也未必就能个个都能成宰相一样,重点在于,专设军校培养人才,一则可给更多人机会,令学问不再为一家、一人所垄断,二则可促进理论交流,免得打仗等事,还只靠个人摸索,而无系统,三则是示天下重武之意。

方今文武尚不分家,打仗打得好,也能入朝为相,不像后世的几个朝代那样重文轻武,我不知这风气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然而若是能设一规范,早早地将“军事”这件事列为一项学问,说不定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风气。

我觉得母亲会同意我的想法,不单是因她登基后开设了武举,也不单是因设军校能增强她的权威、扶植效忠于她的将领,更因她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身为皇帝,天然地便能在青史留名,可留下的到底是怎样的名声却个个不同。母亲虽改元易代,形同开国之君,偏偏是以女主临朝,不但天然地便有些难以言说的劣势,后世之继承还是个老大难题。也正因此,我相信母亲比之男人,更愿意有些为后世所仿效的创举。

母亲坐直了身子,定定地看我:“你一向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嘴上说得倒是新颖,真要去做,却还要列一条陈,细细呈奏,才知可不可行。”

我听这意思便知母亲已是意动,躬身道:“儿回去就上疏。”

母亲嗯了一声,半晌才道:“写一策论即可,不必特地上奏疏。”又看其他人:“唐休璟所奏之事,你们怎么看?”

贺娄氏道:“妾以为陛下圣明聪断,唐都督久历边陲,二位都以为此事可,便该是可。”

母亲轻轻点头,听婉儿道“它事妾或有进言,此事妾却未有深知,不敢妄议,敢请陛下宽限时候,容妾细想”,也以目光默许,目光一转,看向阿青,阿青倒也干脆:“妾听陛下的,无论此事好与不好,只要陛下说可,妾也就以为可。”

这三人的意思其实与高延福相去不远,只是各自叙述,却比他那的马屁听得顺耳多了,母亲面露微笑,最后看向崔明德,这小娘自我说话时便开始蹙眉思索,到现在眉头也没松开,被母亲看着,竟也没反应过来,还是贺娄氏推了她一下,方抬头向母亲道:“去岁独孤绍上疏言事,内中有边贸等项,妾自当时以后,颇有留心,方才公主又说,两国交战,打的是国力,而非简单的两军相争,妾亦深以为然,因此有些浅薄的想头,愿献一疏,试为陛下言之。”

母亲见我们的态度都非常之端正,微微颔首:“一时半会,的确是难为你们,给你三日时间,三日后各呈一论,为朕言之——此系禁中事,不必言之外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