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超级高手在都市 > 第167章 打算(城)

超级高手在都市 第167章 打算(城)

作者:过江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8 02:30:40 来源:258中文

母亲不许我向任何人提起我参与朝议之事,却默默地让婉儿抄了一些诏书敕令,以及中书、门下的节略给我,让我自己慢慢研读。贰.五.八.中.文網我的提议则在当日便由刘祎之奏上,刘祎之还特地在其中加了一条,以为既是天后之令,则不必加皇帝印玺,只消有天后印章即可。

这奏疏很快便在两位宰相的沉默和三位宰相的赞同中通过,于是我大唐开国以来,首次出现了中书、门下奉行“天后令”,而非“天后代陛下玺书”的情形。

如今天下重礼法,虽然都是母亲的命令,然而以天后而代皇帝行令,与以天后名义行令,其中差别直如天壤,非是明习政事之人,不能通晓其中差别,而明晓政事之人,既见了这样的诏令,自然便知道母亲的意思,何去何从,迅当了断——此方是我进言的深意,亦是母亲深为赞赏的缘由所在。

而以天后令而裁决政事,不过是母亲临朝称制乃至登基称帝的一个开始。只不过,我既已清楚地向母亲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聪慧,接下来的事,便不是我该积极参与的了。

以天后令行中书门下的第一日,母亲便下令拔擢父亲遗诏辅政之三人: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薛元超为侍中。接着母亲又将从前所倚重的刘祎之、胡元范、元万顷等人提拔至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

五月中,李睿出服,即皇帝位,尊母亲为皇太后。授太子妃之父韦玄贞为普州刺史,太子妃长兄韦洵为金堂县丞,太子妃同母兄韦无生忍更名清、授秘书正字;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亦各有升转,武承嗣授礼部尚书,武三思升兵部尚书、右卫将军,武懿宗授殿中监、领左监门将军如故,武氏子弟十数人皆赐官有差;庶人李晟封晋阳郡王、食实封五百户,庶人李彬封濮阳郡王、食实封三百户;诸王公主按等次封赏;我则因丧期哀毁过礼、至于顿扑,显得过分孝顺,特赐再加实封一百户,封长乐长公主。

李睿给宗室的赏赐大多都是惯例,没什么出格的地方,对韦氏和武氏的封赏着实耐人寻味。按例新皇继位,韦欢当为皇后,韦玄贞以皇后之父,就算不封爵位,也当给个上州刺史,如今却只封了一个正四品上的中州刺史,还是远在蜀地的普州——如今的蜀中道路险隘、去都又远,可不是什么富庶繁华的地方;韦洵封作从八品上的上县县丞,在寻常世家子弟而言算是不错,在皇后之兄的分上却甚是寒酸;韦清这秘书正字能够出入台阁、常在御前,前程十分光明,倒是不错的官品,可又只正九品下,同样是较普通为好,在皇后之兄却不怎么样的封赏;反观武家,紫衣者便有好几个,旁支子弟,章服全在浅绯以上——此等厚此薄彼,在诏令中只用皇帝孝顺、不敢以皇后亲族凌于太后亲族之上匆匆敷衍而过,却依旧引起了京中一阵暗涌。二·五·八·中·文·网

而像是还怕大臣们的猜疑不够多似的,等不到六月,皇帝便下令让晋阳郡王李晟、濮阳郡王李彬入京。

流言像是长了翅膀一般在京中传播流转,然而这一切暂时都还与我无关。

六月初,兴道坊的公主宅落成,我不得不辞别母亲,自宫中迁进了新居。

母亲特旨为我放出了宫人五百,命宋佛佑、冯世良、王仙仙、吴小浪等皆一道随行入宅,私下里又给了我彩锦百匹、金银用具二十箱、珍宝十匣、御马二十匹、庄田百顷。

李睿则赐金二百镒、彩物三千段,郑博加实封五十户、赐紫衣两领,因父亲去世不久,不大好作宴为我庆贺,便只命词臣们为我作了许多诗文,选其中最佳者书于亭台。

与我相比,驸马郑博的入住可谓寒碜。他随行除了两个僮儿、两个苍头,并一个乳妪之外,再无他人,所带之物亦不过七八箱。

以父亲生前的意思,我本该去拜见郑博的兄嫂,尊尚郑氏长辈,如今却一切都以养病为名免却,反倒是郑博的兄嫂族人一一上门见过我——就是这样,母亲还唯恐我受了委屈,特地派尚宫贺娄氏来我这里暂住。

贺娄氏带着禁中高品女官,日日在我身旁侍立,如此郑氏族人不但根本不敢受我拜见,反而倒要先去拜见贺娄氏,变相地便是拜过了我。

如此倨傲怠慢,倒并非我之本愿,可是我如今真是一点也不想与这位郑氏表兄有任何亲近举动,因此虽见许多长辈们愤懑不满,却依旧作出傲慢的模样,每一见客,总要叫数十个侍儿侍立在侧,人人都穿着绮罗裙衫,将宅内摆满御赐之物,其浮夸奢丽,更甚于当日汝州别宫,内外通传,又至少要通报到五人以上,有时门上传报,我还要拖延片刻,也不惮叫下人们传与客人知道。

这等威福果真很快便惹恼了郑氏,这些人上门见过一次之后,便再也不肯与我相见。驸马郑博起初还算和气,委婉地同我说过几次,让我对长辈稍微恭顺些,虽不至跪拜,至少也不可让长辈跪拜于我。我面上答应着,等到人来,又故技重施,如是几次,郑博到底是有了怨气,又不好同我明着拌嘴,便忿忿地搬回了祖宅,住进了他的长兄家里。

于是偌大宅邸,便只剩下我这一个主人。

我喜欢这样的感觉。驸马出走后的第一日,我便摒弃从人,独自一人将所有的楼宇台阁都逛了一遍。

父亲为我营造的乃是“甲第”,意即赐宅中的第一等,然而实际营造时,其实又远胜于寻常赐第,宅中所有砖石木料、器物花木,不是直接从禁中移来,就是仿内廷建制而造,不少精巧细腻之处,较之内廷还要更胜一筹。

父亲驾崩之后,母亲命武三思之兄审思来监管宅邸营造,于是我这宅邸的等次不期然间又升了一级:正门厅堂倒还不算太出格,花纹雕饰,都中规中矩;内中则回廊曲折,光是大屋便有数十间,亭台楼阁,更是数不胜数;后宅又有六个花园,其中四个分设四季之景,广植珍本的牡丹、菊花、梅花等物,务求每月都有景可赏,有花可玩;另外两个,一个疏旷阔大,内里用土堆出一个球场,能供两队计十人跑马比试,边上又仿太液池设了一处池塘,水不过没腰之深,宽却能浮四叶小舟;一个则娇小玲珑,一切景致,尽仿着蓬莱殿中庭院。

兴道坊中多高门大宅,占地或有过于我者,院墙之高,却无出我家。僮仆婢侍之盛,亦无一家能过于我。

且别家都是一家一族、群聚而居,我这宅邸却不是单单供应我这一身。无论吃饭,睡觉,游园,戏耍,看书,写字,骑马,踢毬…一切都只有我一人。这感觉简直像是回到了前世,暑假里所有人都回了假,我却一人留在宿舍,一人吃,一人住,一人去图书馆的时候,只不过这回这个宿舍格外的大,也格外地…孤单。

那个人住在比我这宅邸更大的宫殿中,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觉?还是说,如今她有丈夫,有儿子,父亲做了邦伯,同母兄长有了前程,她已得到了自己所渴望得到的一切,生活得幸福美满?我不得而知。

兴道坊离宫城再近,那也是皇城之外的地方,我已是出了宫的公主,而她却是嫁入了宫的太子妃,即将册封的皇后,就算母亲废黜皇帝,她也已是宫中之人,我们不但从距离上分了内外,从宗法上说,也是亲疏有别。

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会动手,李睿又会被怎么处置呢?母亲只有两个儿子,李睿居幼,应当不至于太薄待他罢?另一个历史中,武后将被废的皇帝怎样处置了来着?似乎是…流放?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件大事。

李睿若是被废,不是被幽禁,便是被流放,而韦欢作为他的正妻,若是流放,一定是要跟随的。

如今这年月的流放,绝非文明社会里的旅游可比。不说乘驴骑马、一去数百上千里的路途劳累,也不说除了京城之外,各地的物资匮乏、缺医少药,些许小病,便可轻易要人性命,只说边地闭塞、消息不通,京中一旦有了万一,阴谋之人只要伪造一封诏书,或是派几个刺客死士,便可轻易让李睿和韦欢死在当地,这样的风险,就算母亲能承受,我也决计承受不来。

李睿是母亲血嗣,他的安危尚有许多人关心,还有许多人为了保护他而殒身不恤,韦欢却只是李睿的附庸,或死或活,根本无人在意。没有人愿意保护她,除了我。

而我所能护住的地方,就只有京中而已。

无论如何,我都要将她留在京中,留在我的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