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快穿之守灯灵 > 第394章 利国利民

快穿之守灯灵 第394章 利国利民

作者:薰衣草草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29 14:31:13 来源:258中文

聂光磊搂着钱,心里可美了,想着那些士兵终于能吃一口饱饭,他摸摸自己的肚子,吧唧着嘴巴,其实不单单士兵吃不饱,他一个守城将军,也已经两月不见肉味了。他都快忘记了肉是什么滋味,想想未来的日子,才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切都往好他的方向发展!

他搂着钱的手忽然一松:“乔大人,这次出去赚了多少钱,全用在军需上,咱们下一次还能再走吗?”

有个人帮他赚钱,让他的军队能样的起来,聂光磊现在看乔明渊是怎么看怎么顺眼,甚至从不操心这些的大老粗还主动思索起这个问题来。

“能走。”乔明渊笑了笑:“只要你保障好这条路的安全,我保证这不是最后一次,这些钱也不是最后一笔。以后,咱们会有更多的钱!”

聂光磊眼睛一亮。

好嘛,他还是会算账的,乔明渊给了他十万白银,还有钱用在备货上,怎么说乔明渊手里都还有十万。出去一趟就能赚二十万白银回来,哪怕是犯险他都愿意。

他拍了拍乔明渊的肩膀:“乔大人,我现在相信了,你跟以前来箕陵城的那些官都不一样,你是个好官,是真心实意为了咱们大盛的那种好官。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以后我整个西北军的人都护你,谁要敢动你,我聂光磊第一个不答应!”

乔明渊笑了,他心说,以后你还会更护我的。

日子,还长着呢!

进了八月,西北的气候慢慢的开始凉了下来,沉寂了许久的箕陵城反而热闹了起来。

起因是县衙贴了一张告示出来。

告示上说,箕陵城年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官府体恤百姓,从即日起到八月十五,每家每户可到县衙领取粮种和菜种,按人头分配数量不等。另外,箕陵城所有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青壮年男丁一律要到县衙登记,领取号簿,县衙组建工会,以后但凡用人用工,加入工会的劳动力优先,县衙派工活计,工钱现结现领,不登记的,按黑户处理。

布告贴出去,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箕陵城内外的百姓激动得差点哭了出来,他们多少年没领过朝廷给的抚恤了?哪怕是一两菜籽呢,对他们来说都是朝廷给的安慰啊!

至于统计男丁,一开始倒是害怕朝廷又要征兵,但后来县衙的人解释说,以后箕陵城会有很多人来做买卖,朝廷需要劳动力来进行搬运,但为了避免混乱和有人抢工不听招呼,要做好登记管理。又有人现身说法,说每次按照县衙的征召去搬运,都能得几十上百个铜板,现场结算,搬完就走,十分便利不扯皮。

如此一来,怀着忐忑又复杂的心情,箕陵城内外符合条件的男丁陆陆续续到县衙登记了。

与此同时,粮种和菜种也有序的派发下去。

如今是八月初,赶着这个时候翻土就可以下种。领了粮种和菜种,家家户户就忙着翻土了。

乔明渊是去年九月底到的箕陵城,当时城内外一片荒芜,很多人家的良田都是荒的,也无播种的迹象。如今不过一年,他不但没如所有人所愿的死在西北,反而还领着箕陵城的人开始重整家园了。瞧着田园上人人挥汗如雨的劳作,气象已然不同。

有些人家已经没有可以耕种的男丁,凭着女人和孩子在翻地播种。这不没有仗可打嘛,聂光磊带了他的兵来,帮着百姓们翻土。

没到九月,箕陵城大部分人家的地都已经种好了。

聂光磊瞧着那些农民脸上露出真心实意的喜悦的笑容,高大的汉子竟跟着红了眼眶。

他一夕之间,仿佛懂了那位天子之臣、六元及第的乔明渊,乔大人。

不由自主的,他心底生出了敬仰之心。

男人嘛,一旦有了敬仰和惺惺相惜,交情就来了。

聂光磊不知道乔明渊此举花了多少银子出去,想来为了能让箕陵城的人吃口饱饭,他费了不少功夫,他想起自己军营里十万白银的军饷,一时间还有些惭愧。为了回报乔明渊,不辜负他的期望,也为了不辜负身后那些辛苦劳作的人民,聂光磊回到军营又更加勤奋的练兵,自不再说。

恢复耕种,只是乔明渊的第一步。

眼见着播下去的麦种抽了芽,长成绿油油的一片,他开始着手准备第二项工作。

冬天即将来临,冬日不适合交易,但百姓得生活,他得给百姓们寻个谋生的法子。长街自从班恒被抓走后就沉寂了很久,如今四个月过去,只零星有一些卖菜的。

乔明渊想打造出繁华的交易城市,这城市里就必然得有生机,所以,他将长街进行了规划、重整。

箕陵城原本有几个菜市场,都给关了,集中到长街上去做买卖。

长街上那些卖西域菜的,原本还担心会被县衙整治,结果等大家都开始到长街卖菜了,他们也没被抓走,甚至于县衙每天还有人来他们的摊位前采购物资。如此一来,那些还等着观望的都坐不住了,衙门默许他们做买卖,不比偷鸡摸狗强?

每天天刚刚亮,便有菜农来到长街,开始了一天的求生生涯。

这时候大家都穷,但不完全每个人都穷,事实上箕陵城里还生活着不少富足的人,他们家里有粮,却没有菜可以吃。

他们愿意拿钱出来买菜,农人拿了钱,又可以到商行或摊贩那去买米粮。

一时之间,箕陵城里像活了过来,交易一旦开始,就不能再度停下来。农民了这时候都吃不饱饭,一开始还很少有人愿意不吃菜,把菜拿到城里去卖,看着别人家勒紧裤腰带卖了菜,给娃儿换回来小麦和稞,至少能让全家人吃一口饱饭了,很快就有人心动,有样学样,自家那点菜留着不吃,割了送到城里去卖。

箕陵城消化不下那么多的菜,农民担心价格会暴跌,结果呢,县衙规定了长街交易的货物价格,像日常生活用品高于或低于某个价格,都会被官府通报。

像白菘,稳定的保持在两文钱一斤,要哟人低于这个价出售,你竞争不过别人,你可以到县衙去举报。

种种条例下去,愣是稳住了箕陵城的菜市场。

不过,有些人家有新鲜的菜可以卖,有些人家连吃树皮都得赶早,这一部分家里就那么一点田,已经播了麦种,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什么?

他们愁得在家里哭呢,空有一把力气没有用武之地。

结果,没两天县衙又贴了布告,县衙要开始修路搭桥,征青壮年劳动力,来参与修路搭桥的劳动力,每人每天补助五十铜板,管一顿中午饭。告示一贴,当即就有很多人去报名,那些家里良田多的还在忙着看护种下去的小麦和种菜呢,分得开身来的不多,其实愿意去的只有那些田地少的人,统计下来,差不多有三千多人。到了时间,所有人齐聚在县衙门口的空地上,等着县令大人出来。

县衙这一年来的作为老百姓都看在眼睛里,对这个来了一年还没嗝屁的县令,不少人都认得。

因为这个县令没有架子,他整天穿一件不怎么新的官服,带着师爷和两个差役从东家的菜园子逛到西家的麦田,还会问很多人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的问题,他来了之后的一桩桩件件政令,都让箕陵城的老百姓们得到了真实惠。

如今乔明渊在箕陵城说是一呼百应都不为过!

他刚一出来,便有人嚷着说:“乔大人来啦,不准再大声嚷啦,让我听听大人在说什么!”

很快,那片空地上就静了下来。

乔明渊简单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开始告诉大家伙要修什么。

第一是修路。

这次主要修的是从箕陵城通往陈明关、平阳关的路,原来的路坑坑洼洼的不平整,要修平整了,还要扩宽道路,至少要能容三辆马车散开通过。这一路过去,尖山开路、遇水搭桥,不要怕辛苦,路要修好了,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事情。

第二是开河。

如今已经是九月,明兰河到了十一月要结冰,来年三月河水会高涨,这时节是开河最好的时机。明兰河联通渭水,而渭水最终汇入离滔江。离滔江是整个大魏的最重要河道,经过离滔江,可以连同大部分港口城市。只要能抵达东部城市,跟谈益那条线连起来,丝绸之路的货源就能源源不绝。

第三是阔城。

如今箕陵城仍旧是陈明关后的小城一座,因为临着明兰河,地理位置重要,又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同时也会是金融交汇地。将来大批量的商人涌入,必定会让这里快速繁荣,如今的小城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口,必须进行扩大建设。乔明渊重新进行了城镇规划,在入城后那片空地上规划仓房,在仓房后规划处民宿,并在长街那条巷口进行动员改造,得造出大片的商铺来。

一切就绪,三方齐动土,一时间箕陵城内外皆尘土飞扬,人们的脸上全是干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