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891

九关 891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这也是徐清教他的,当你要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必须要从一小步开始,这样的话,你得罪的人也能够少一些,这对于一名新官员来说,无疑要好很多,许多年轻的官员,刚刚上来的时候满腔热情,再加上他的上级也支持他,便开始进行高强度的改革,就比如王安石,一下子步子迈的太大,立刻就会使反弹的声音瞬间上扬,导致改革极为容易失败。

商鞅的变法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足足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一点点把秦国梳理成一个真正的法制国家,而不是像王安石一样,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把所有法律全部改变,几乎将社会上所有的人群全部得罪了,而商鞅却并没有这么做,他先借用秦公的权利压制住贵族,让百姓得到利益。

然后再利用百姓这边的威望使得利出一孔,最终将百姓也绑上这个国家的战车,直到所有民众都意识到,自己想要继续发展,国家就必须要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商鞅的变法最终得以成功,前前后后总归花费超过二十年的时间,从中就可以看出,改革是不能急躁的,而许多年轻官员,在刚刚拿到权利之后,往往就会被自己的热情冲昏头脑,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权利,最终被扔出权力场。

而徐宁则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的改革也是如此,不能将全部人都得罪,必须要一步步慢慢来,同时在得罪一部分人的时候,必须让他们看到更好的待遇,这样的话,人们就还会有希望,不会出现没有希望的状况。

就像一个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如果你给民众加税,民众自然还是会不满,但他们的不满不会爆发出来,因为他们的收入在增加,虽然缴税也在增加,但最终留下来的钱始终要比花出去的钱多,这个时候民众虽然会抱怨但不会对政府有什么太大的怨言,而一个停滞的社会,征税就成为了一项十分危险的举动。

他们的收入没有增加,但缴税却越来越高,导致最后到手的钱也只能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哪怕是让老百姓多缴一分钱,他们也会很难接受,东欧剧变就是建立在鸡蛋价格上涨,有的人或许会说,不就是鸡蛋价格上涨么?至于就把自己的国家推翻么,最后不但鸡蛋上涨,什么东西都上涨,到现在生活水平都没有恢复到原本的状态。

但鸡蛋只不过是压垮他们最后的那一根稻草而已,苏联长久在民生经济上无法发展,早已经在民间积累了巨大的民怨,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民众买面包却需要排队,这样的国家自然让大多数人不满,短时间或许能够忍受,但长达三十年时间的物资按需供应显然是不符合人性的,最后鸡蛋价格上涨,一方面是证明了苏联的价格稳定机器崩溃,其次就是民众实在无法忍受这样没有希望的生活罢了。

这才是民众仅仅因为一个鸡蛋,最终在东欧推翻了整个苏联,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虽然这些国家,大部分的日子还没有在苏联时期过得好,但当时的人可不这么想,对于他们来说,苏联已经够糟糕了,新的国家总不会再糟糕下去,但事实证明,新的国家不仅仅更加糟糕,甚至直接把他们民族的一切根本都给废除了。

乌克兰从一个可以制造航母,军舰,导弹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农业国,政局的不稳定使得整个国家始终徘徊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无法定子,从苏联解体到现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人口足足流失超过一千万人口,相当于乌克兰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可想而知这个国家已经烂到了何等的地步。

至于白罗斯,尚且靠着俄罗斯还能够维持住最为基本的生活,但他们的发展,与苏联时代相比,是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的,若是当年那些推翻苏联的人还活着,看着如今属于自己的国家成了这幅样子,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的举动,但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当一个国家建立之后,就会有一群利益集团开始自动的去维护这个国家,此时再想要回归苏联,民众的力量极为脆弱。

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离开苏联无疑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待在这个国家根本看不到希望,永远都是冷战思维,街头上看到的不是宣传标语就是各式各样的口号,而能够进到嘴巴里的,却只有最为基本维持生存的口粮,这样的日子让你过上几十年,大多数人都是受不了的。

而徐宁的做法,无疑是在给民众们希望,比如说环评让资本家不满,徐宁就开放电站建设让他们有利可图,同时减少中央的审批,让他们的时间不至于被拖长,通过这种方法,资本家虽然会不满,但也会接受,至于郊区的民众,徐宁大规模建设电站自然会让他们不满,但另一方面徐宁会给予他们补助费,同时大量的电站都建立在比较穷困的农村,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得到这笔钱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上学,也可以修缮一下自己几十年没有换过的屋子,或者拿着这笔钱去做做小生意,这都是可以的。

徐宁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有更进一步的可能,这无疑就让百姓对于电站的排斥就降低了,另一方面,社会层面的观感自然也需要重视,首先就是工人,徐宁在担任工部尚书之后,便立刻开始调查如今工人们的生活状况,而结果无疑是十分不理想的。

虽然徐清在当今社会为工人们作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说为工人们提供了最低工资,同时还有养老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来保障工人们的待遇,但不得不说工人们的待遇与他们所创造的财富相比,还是完全不成正比的。

虽然他们得到的钱并不少,但按照经济规律来看,他们能够拿到的钱应该是更多的,徐清自然也知道这一点,看看欧美的发达国家,蓝领的收入并不下于白领,而在如今的宋朝,白领的收入则大幅度领先蓝领,这显然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创造财富的人不应该只拿到这么一点钱,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甚至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可能,冒着这样的危险工作,却只能拿到中产之下的工资,这是必须要改变的状况。

而与此相对的则是资本家手中的财富在空前膨胀,通过压榨工人,资本家手中的财富越来越多,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对此,徐清是看在眼里的,但他很难去改变这一切,毕竟作为一名政治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当然,年龄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不可能再像年轻时候那样一往无前,做许多事情都会有顾虑,也有心无力。

毕竟改革是一件牵扯很多人和势力的事情,徐清虽然有这个威望,但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做这么大的动作了,毕竟要维护工人的权益,就必然会要资本家退步,而这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手的利益自然不会出让,即便是朝廷想要重新分配彼此之间的利益,但拉锯是免不了的,耗时长久的谈判,同时还要顾及到地方的经济发展,毕竟如果把这群资本家们宰狠了,他们就会减少投资的**,或者是不投资,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又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宋朝除了要顾及现在工人们的利益之外,还要顾及以后要参加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机会都是由资本家们所提供的,若是他们不投资,那么工作机会就会减少,虽然如今工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但未来工人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了。

同时增加工人的工资,自然会使得资本家们的生产成本开始上涨,许多资本家为了赚取到原本的利益,就会增加货物的价格,从而使物品的竞争力下降,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若是宋朝没有同类竞争者倒是没有什么关系,但可惜的是宋朝确实是有同类型的竞争者,因此产品的价格即便只差几个铜板,也会因此而影响销量,至于让资本家少赚点,不要影响产品的价格,这显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毕竟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不会丢弃。

该赚的钱自然也一分不会少,在现代社会,外国的工人之所以能够赚取这么高的工资,主要原因便是他们的产品科技含量高,即便他们提升价格,其他产品也无法与其竞争,比如说全自动化生产,使得他们一个工人可以完成一百个工人的生产量,如此一来,即便只有五个工人,也相当于是一家小工厂了,而给这五个工人开十个人的工资,自然不成问题,因为从用人成本上来看,他们的成本是下降的,原本要开给五百个人的工资,如今之需要开给五十个人的数量,他们自然是赚的。

科技含量高,自动化高,这是外国工人之所以工资高很重要的一点,机器要比手工来得快,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另外一点就是外国产品的附加值很高,他们通过广告,电影,电视剧,音乐以及电视节目,媒体报道等手段,使得自己的品牌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声音,使用这一品牌,便代表着你的阶级属性,你的个性和你的一切,这就使得这些产品不会那么容易被替代,即便他们的价格十分高昂,也依旧会获得民众的喜爱。

现代的奢侈品包以及衣服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言,他们的成本不过只有一两百块钱,但卖出去的价格却能够达到上万,这些买衣服的人当然知道这些衣服根本不值这个钱,但这些衣服所渲染出的价值却能值这个钱,以上这两点,促成了欧洲产品之所以能够卖高价的原因,而如此一来,他们的工人自然能够得到十分丰厚的利润。

而这两点,在宋朝尚且还不太成熟,虽然宋朝在科技上要比其他国家强一些,但也没有强到可以完全脱离人工的地步,大部分的工作依旧需要人类参与其中,至于品牌魅力,也尚且还没有建立起来,如今的宣传渠道只有报纸而已,其他的媒体尚且无法崭露头角,除了奢侈品被很早打出品牌之外,日常用品的品牌效应尚且还没有诞生。

也正是因为如此,工人们能够赚取的钱和资本家之间该如何平衡,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资本家们显然也会就这一点来为难朝廷,徐清自然是没有精力去处理这些的,他的年纪实在太大,根本无法再去做那么细致入微的事情,也没功夫与这些人去扯皮,而徐宁,无疑正是当打之年,处理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徐宁的心中也有顾虑,毕竟工薪问题涉及到的面十分广泛,单单是如今宋朝的工人就有不下于四千万左右的人口,这些人的生活全部都会因为你自己的政策而改变,所以对于这一点,徐宁也是非常的谨慎,这就让工资的改变,变得十分缓慢。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事关民生的事情,务必要十分的谨慎,一个错误,就有可能使成千上万人的生活陷入泥沼之中,徐宁显然希望把这件事情办好,如何提高工人的待遇,他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个自然很直接,那就是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这一点是最为实惠的,让工人手中能够拿到的钱直接增加,但这么做也有一个后果,那就是资本家们恐怕很难接受,然后会拿出一整套理论来告诉徐宁,工人们如今的工资已经十分合理,不应该再继续增加。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会增加成本费用,不符合市场劳动力人口的规矩,会增加资本家使用殖民地人口的**,减少本地人口的就业机会等等,对此,徐宁也必须要有顾虑,毕竟他是工部尚书,不是宰相,殖民地人移民的事情可不归他管,因此资本家雇佣殖民地人,只要不犯法,他是没有办法追责的。

而另一种做法则相对要复杂一些,那就是提高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以及软待遇,也就是说不直接给工人们涨工资,而是让资本家用钱把工厂建设的更加合理一些,在其中工作不会那么的枯燥无味,比如说增加工人的休假时间,允许工人建立属于自己的足球队,篮球队,给予他们玩乐的时间,除此之外,比如说遇到工伤之后,工厂的支付金额应该上调之类的,如此虽然不直接增加工人的费用,但却能够很好的使工人们生活在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中,也等于是便向提高了他们的待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