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第654章

九关 第654章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对于先皇的离世,举国都陷入了悲哀之中,不过万幸的是,赵祯已然提早离开了政治圈,所以虽然他的地位很高,但他的死亡,并没有让宋朝的政治圈陷入大动荡之中,这可以说是如今不幸中的万幸了。

毕竟在中国古代,帝王的轮替往往意味着政治的大洗牌,新的帝王登基上来,必然是要换上自己信任的人来担任国家的重要职位,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掌握实权,不然朝堂之上到处都是自己父亲留下来的官员,那么作为帝王,又如何朝里朝政呢?

而赵祯则是提前八年的时间离开政坛,给了赵昕充足的时间来适应如今的环境,所以虽然他此刻死去了,但大家紧紧只是悲哀而已,对于国家的政治,并不会有任何的动摇,当然,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皇帝权利的衰落,即便更换皇帝,其实对于政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了。

但你不可否认,总会碰到一些比较智商捉急的皇帝,他们会用一些匪夷所思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比如说罔顾朝廷原本有的规则,随意更改规则,历史上就曾经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法国的大革命,便是来自于皇帝路易十六无理由的不停征税,最后导致国家民众无法负担,从而爆发了大革命,最终法兰西王国进入历史,路易十六也和他的妻子,孩子一起上了断头台。

不得不说,这样的皇帝是很多的,毕竟世袭制体系下,总是会出几个笨蛋的,而这些人,他们奢侈享乐倒还好,毕竟如今的宋朝富有四海,皇帝再怎么享乐,国家也消耗的起,但若是一个皇帝无视政治规则,试图以皇帝的身份介入到政治中来,那么整个国家立刻会陷入到动荡之中。

而赵昕显然不会给徐清这个问题,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么做对于国家是无利的,只会将这个国家推入到无尽的党政之中,对于国家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他有多么的聪明,在中国古代,对于皇帝最大的要求,就是谨慎,就是慎独。

什么是慎独,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在中国古代体系下面,对于臣子们来说,最好的皇帝,就是什么都不做的皇帝,他既不做好事,也不做坏事,其实有点像现在的君主立宪制,他们希望皇帝仅仅作为精神象征,是道德的感召,但不要去做任何的事情,因为上行下效,皇帝只要表露出了自己的喜好,那么下面的人就会附庸风雅,甚至会阿谀奉承,到时候举国就会陷入到皇帝的爱好之中,最终酿下滔天大祸。

在《春秋》之中,便有这样的两则故事,一则是有关于楚国的,当时楚国的大王喜欢腰细的女人,所以楚宫中的女人就纷纷不吃饭,然后用绳子来缩小腰身,从而让自己的腰可以更加的细,以此来博取皇帝的宠爱,而这么做的后果,便是后宫之中,经常出现饿死的宫女,这便是帝王有爱好的坏处。

而第二则故事便是有关于郑国的,据说当时郑国的国君非常喜欢一只鹅,喜欢到了什么程度?喜欢到将这只鹅封为了上大夫,然后整个郑国所有的大夫和百姓们,只要看到这只鹅,就必须得向他行礼,而这么做的后果,便是当有其他国家入侵郑国的时候,整个郑国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拿起武器去保护他了。

这就是帝王有喜好的后果,所以在古代的中国,对于皇帝,大臣们最大的要求,就是希望他成为道德的表率,至于在政事上要有多大的建树,这在百官们眼中着实不必,毕竟这些官员们都是通过科考上来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一个是笨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完全能够处理国家大事,皇帝只需要做一个橡皮图章,这是最好的事情了。

只不过古代的皇帝往往都很强势,所以最后皇帝的权利越来越大,反倒是臣子的权利越来越小,到清朝的军机处,大臣们变成了皇帝的秘书,再也没有宰相能够与皇权相抗争了,这样一来,整个国家的命运就全部在皇帝一个人手上了,只要这个皇帝稍微平庸一点,立刻会将整个国家带入到深渊之中。

而赵昕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他非常的有分寸,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面对百姓,自己该做出一副怎么样的姿态,面对官员又该怎么表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整个宋朝,才没有出现严重的政治斗争,不得不说赵昕的手腕在这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宋仁宗的葬礼规模,按照赵昕的意思,自然是要大办特办的,毕竟如今的宋朝也不差钱,作为宋朝皇帝的丧事,理应让那些属国王公们也来汴京城吊唁宋仁宗皇帝陛下的离世,除此之外,许多百姓也希望吊唁一下宋仁宗,这在古代自然是不可能的了,毕竟皇帝是天子,怎么可能让百姓来吊唁呢,即便是要吊唁,也就私下里摆放灵台自行吊唁就是了,又怎么可能让百姓出现在大行皇帝的棺椁之前吊唁呢?

但赵昕却特别批准了百姓可以在大行皇帝的棺椁前进行吊唁,只需要排好队,任何人都可以来祭拜皇帝陛下的棺椁,这样的命令,立刻让赵昕在全国民众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当然,这其中有不少是真心实意想要送大行皇帝一程的。

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参加皇帝的葬礼首先第一个感觉是新奇,毕竟他们还从来没有参加过皇室的丧礼,这自然是一件新奇的事情,所以赵昕让他们可以去参加赵祯的丧礼,自然是让许多百姓都兴奋了起来,皇家的葬礼到底是何等的气派,又是何等的隆重,自然有无数人想要看了。

对此,朝廷专门将宋仁宗的棺椁从皇宫之中搬出来,放到汴京城临时打扫出来的文化宫主管,专门让众人来凭吊,文化宫是汴京城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可以同时容纳一万三千人在其中,主要举办一些戏剧,演唱会之中的场馆,如今却做了大行皇帝的棺梓,赵昕又命令礼部对整个文化宫重新布置,以方便凭吊者可以更好的进行凭吊。

当然,这样的凭吊不可能像现代一样,还把脸露出来,然后让那些凭吊者绕着棺材走一圈,皇帝的遗体也是神圣的,老百姓自然不可以随意观看,所以赵祯的遗体被放在了棺椁里,凭吊者只能站在祭台前面跪拜进行凭吊,不能靠近棺椁十米之内,不然旁边的侍卫就会立刻将人拿下的。

原本根据赵祯的遗诏,丧礼应该在三个月内完毕,但最终这一点还是没有实现,赵昕虽然履行了皇帝的职责,面对丧父的痛苦,依旧上朝理政,笔耕不辍的批改奏章,但是在父亲的葬礼上,他自然也要任性一回,他召集徐清等宰相们,并没有以商量的语气,还是以命令的语气,要求这一次葬礼必须要办的十分浩大,同时陵墓的修建也必须十分用心,最终定下的工期长达一年的时间来修建这座陵墓的主体建筑。

要知道如今可是工业时代,建筑物的修建相比起古代的速度来说,要快得多,而赵祯依旧定下了用一年的时间来修建主体建筑物,然后用整整十年的时间来修建整个宋仁宗的永昭陵,其规模之大,大概占据了一点三平方公里左右,其间亭台楼阁,与皇宫几乎别无二致,对此,徐清同意了赵昕的要求,毕竟皇帝难得提出一些要求,又是关于他父亲的,同时国库也足以支付这一笔钱,在这个时候又何必惹赵昕不开心呢?

同时另一方面,因为海外的大臣,宗亲以及殖民地上亲宋朝的贵族们,也同样要到宋朝来祭拜宋仁宗的遗体,如此一来,三个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最终建筑物定下修建一年的时间,也是考虑到众人祭拜的缘故,如此一来,便能让更多的祭拜到宋仁宗的遗体,也算是给大行皇帝在地下积福了。

为了让大行皇帝的遗体可以在文化宫停留更长的时间,整个技术小组还为此研究出了一系列的东西,比如说冷藏系统,虽然文化宫内部本身的建筑构造,让他要比外面稍微冷一些,但一具遗体放的久了,也是会臭的,而在古代,对于遗体臭味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棺材底下放一捆韭菜,用韭菜的味道,来遮盖遗体所散发出的味道。

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好的解决办法,遗体的臭味虽然是没了,但韭菜的味道还是在空间之中环绕不去,而更好的办法,便是冷藏了,只不过在古代,着一点很难做到,而在这个时代,就可以用硝石来制作冰块,然后放置在棺椁的周围,降低整个棺椁的温度,形成一种类似冰箱的感觉,从而保证遗体不至于在这一年里腐坏,从而带给人不好的观感,从而影响了皇室的声誉。

除此之外,长达一年时间的祭拜,自然需要注意很多安全问题,为了保证大行皇帝的安全,整个文化宫附近安排了接近一个营的部队连番值守,以保证大行皇帝遗体的安全,另一方面,整个文化宫的改造,也是破费周章,毕竟是皇帝的葬礼,其礼仪规格,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要严格按照古代的礼仪制度来安排,整整一年的时间,可想而知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工作量了。

同时许多殖民地上的国王们,在入汴京城参拜完大行皇帝之后,自然是要跟宋朝朝廷来商议一些事情的,所以这一年的时间,可以说整个朝廷的工作无疑是增加了许多,只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满足皇帝在这一方面的需求,对于徐清来说也很重要。

作为孝子,对于父亲的死,赵昕不可能无动于衷,之所以继续上朝理政,不过是因为身上的责任背着,赵昕不可能不顾自己的责任罢了,但心底里,赵昕是痛苦的,若是连这么一点发泄的机会都不给他,不让他感到一丁点的宽慰,徐清还真怕赵昕的心理出现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普通人,要是变成了精神病,痛苦的最多是那一家人而已,但若是皇帝被逼出了精神病,那么倒霉的就是整个国家了,所以皇帝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皇帝是世袭的,若是皇帝变成精神病了,你也不能换掉他,只能让他继续在位置上坐着,而这就等于是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徐清十分担心的。

所以对于赵昕的请求他必须答应,也算是给赵昕找出一个情绪释放的出口,不然若是连这么一点情绪都释放不出来,赵昕真的会被逼疯也说不定,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有时候内疚和痛苦交织在一起,足以把人给折磨成鬼。

更何况赵昕对于自己的父亲是如此的敬重,若是连葬礼都无法隆重的举办,那么赵昕的心理恐怕会对于父皇更加感到愧疚了吧。

最终赵祯的丧礼也就没有像他自己所希望的那样,轻车简从,而是在赵昕的授意下大办特办,光是官员们就穿丧服长达三个月的时间,至于百姓则少一些,一个月的时间,王公大臣们则需要服丧一年左右的时间,除此之外,每天来文化宫祭拜大行皇帝的队伍也是络绎不绝。

而赵祯还宣布,要在全国各地给大行皇帝,也就是宋仁宗建立雕像和功德碑,以此来悼念自己这位伟大的父亲,甚至还把最新成立的一个租界,位于加勒比海的租界,命名为仁宗城,以此来纪念自己的父亲,这种种的作为,自然是花费不菲,其中还有不少事赵昕自掏腰包建立的,可以说是把这次葬礼办的事轰轰烈烈了。

即便是远在非洲的殖民地人,也大多听说了在遥远的海洋之外,那个殖民自己国家的皇帝,他的父亲死了,不得不说,这样的宣传力度,即便是放到现代,力度也是很大的了。爱看小说的你,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V信搜索:rdww444 或 热度网文,一起畅聊网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