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第640章

九关 第640章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比如说近年来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于贵族的不满,其实宋朝,或者说中国相比起其他国家在农业社会来说,社会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虽然说有千年的世家,但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还是百年的家族。

这些家族因为家中有人中了举,便世代读书,从而成为了书香传家的读书人,至于宋朝的贵族,大多都是开国元勋的后代和皇室后裔,这些人数量庞大,但并没有什么特权,相比起欧洲那些贵族,不仅仅拥有土地,还拥有整个土地上所有人民的生杀大权,宋朝的贵族们不过是在经济上有一些特权而已。

也没有对普通人的生杀大权,在宋朝这个封建君主集权的世界中,所有的权利都属于皇帝,杀人,自然也是皇帝才拥有的权利,而在士大夫的帮助下,经过百年的发展,皇帝的权利与士大夫共享,士大夫也取代了贵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支柱,从这个角度去看,宋朝的贵族们着实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尤其是跟石阶其他范围内的贵族们相比,简直是太委屈了,即便是宗室,皇室贵胄,除了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之外,其余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优势,而且在经过百年的拓展之后,随着宋朝宗室成员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宗室的名头自然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甚至到了宋朝晚期的时候,许多富商便专门娶宗室子女以此来抬高自己家族的地位,这在古代又哪里是可以想象的,也只有重视商人的宋代,才会发生这种事情吧,这就有点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一样。

贵族们因为财政困难而破产,最后只能放弃高傲的尊严和荣耀,将自己的子女嫁给商人,从而或许庞大的嫁妆,让自己的家族可以继续奢侈,通过这种方式,贵族虽然得以延续奢侈的生活,但也让贵族们的权力开始逐渐向商人们进行转移,而这种情况在宋朝也很普遍。

因为宋朝对于宗室的待遇并不是特别的好,也只有亲近的人和几个大宗室才能享受到国家的特殊待遇,至于其他人,则是压根不管的,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刘皇叔一样,明明是中山靖王之后,却只能那草鞋为生,就是因为皇室存在时间太长,导致宗室人口变得非常庞大。

而皇室又不愿意赡养这些人,若是像明朝和清朝,一个到晚期宗室人口超过三十万,一个是八旗子弟数量超过百万,这两样瞬间就要消耗国库巨大的财政,最后也导致明朝的灭亡,而在宋朝,对于宗室的补贴是很有限的。

但即便如此,随着市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开始觉醒,对于官员倒是没有太大的憎恶,因为科举制的关系,虽然其中也有不少无能的蠹虫,但更多的还是有真才实干的青年才俊,且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百姓,最后从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官员。

对于这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己社会地位,成为人上人的精英,宋朝老百姓的态度,大抵是善良的,甚至是崇拜的,这是一个平民称雄的年代,随着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完善,以及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官制的改革,如今宋朝的官员数量空前庞大,这也让许多平民老百姓有了进入朝廷的可能。

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社会上最为聪明的百分之一的人口才能成为官员和士大夫,这就让许多平民,即便不是那么聪明的人,也有了成为人上人的可能,而这些官员,便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平民英雄,毕竟其中大多数都是老百姓出生,他们既然能够骤然登上高位,自己为什么不行呢?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如今的宋朝,充满朝气,自然对于这些能够脱离自身境遇,成为人上人的精英们,是感到崇拜的,但对于那些宗室们以及贵族们,则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不可否认,勋贵和宗室中,是有人才的,毕竟他们的生活条件富裕,有着十分优良的教育资源,即便是开放大学和基础教育之后,他们也是享受着最好的教育条件,只要不是智商低于正常人的水平,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的环境带来的艺术熏陶,都会让他们成为人才的,其中不少如今也在朝廷身居高位,办事能力也并不比一般的官员来的差。

但无奈他们的出生便成为了原罪,在许多百姓和知识分子看来,这些宗室和贵族们,完全是享受着国家的特权,而他们之所以能够享受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祖宗在一百年前帮着太祖建立了宋朝,这在许多人看来,有功之臣自然该赏,但是百年的富贵,这是不是也太长久了?

至于宗室,毕竟是皇室成员的分支,倒是没有受到太多的抨击,皇权家天下的思想,如今还是贯彻到每一个人民心目中的,这一点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也让勋贵们成为了知识分子们教训的中心人物,而这也成为了当今宋朝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

毕竟这些勋贵们,在朝堂之上关系错综复杂,几乎每一代都会有人在做官,虽然因为皇帝忌惮勋贵,所以他们的官都做的不大,但一百年的时间下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对于朝堂还是有着一定影响力的,除此之外,百年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优越,让这些勋贵们基本都是大地主,在他们的家乡,全部都是地头蛇,拥有着巨大的力量。

尤其是随着议会厅的建立,这些士绅们也都进入了议会厅,且开办企业,在当地投资教育,基本都有着十分崇高的威望,在乡村中,他们说的话甚至要比官府的话还要有用,这就是勋贵们在地方上的力量。

同时,他们还世代跟皇室联姻,在皇室中拥有巨大的力量,这样的人物,朝廷自然不可能动他们的,历史上王安石进行改革,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得罪的权贵,从而让他彻底在太后的心目中变成了蛊惑皇帝的奸臣,最后再加上他施政太急,导致全面崩盘,改革变法也彻底成为了一段失败的故事。

所以朝廷是不愿意得罪权贵的,尤其是如今文官之所以能够有现在这个地位,也有当初权贵站在了自己这一边,与皇帝为敌,这才让朝廷可以掌握大权,而做出的让步,便是给权贵们在社会上巨大的地位以及经济优势,从而让他们支持朝廷执政,这是当初徐清与几位宰相商议好的,与权贵们的条件。

所以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朝廷自然不可能有所动作,不过劝说一番还是必要的,这些勋贵享受着祖父们留下的财富,这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宋朝普通百姓也会把自己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孙,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民众之所以对这些勋贵不满,主要还是他们的权利并不符合自身的能力,按照一般人的逻辑,一个人的权利应该是跟他的能力相匹配的,就像徐清掌握首相的权利,并不会有人不同意,因为在百姓的心目中,徐清掌握这份权力是恰如其分,也是应该的,但如果让一个权贵掌握了这份权力,就很难有人受得了了。

因为在百姓心目中,官员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走上来的,所以他们的土地免税,在地方上拥有巨大的声望,这一点也没错,毕竟他们是靠着自己努力做到的这一切,如果你也有本事,你就也能享受这一切。

但勋贵们却不是依靠自己的本事上来的,而是依靠父祖们的功勋拥有了权力,这在许多人眼里自然就是十分不合逻辑的事情了,难不成百年前的事情就能延续到现如今吗?这在许多人看来,便是一件荒唐事。

而勋贵们之中,虽然拥有人才,但更多的还是一些平庸之辈,这倒也还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不招人眼,倒也不错,可一个群体之中总是有一些败类的,只是看这个群体的力量大不大,就像城市中的小流氓们,他们的数量很多,但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勋贵则不同,这里面要是出了败类,对于整个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更别提什么强抢民女,官商勾结之类的事情,也是时常出现在报纸上,这自然引起了许多老百姓的反感,这些事情发生在农业社会,并不会怎样,毕竟农业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有限,朝廷也有能力将这些事情压下来,而普通老百姓,对于勋贵们,更是害怕到了极点,毕竟这些人杀死一两个人也没人敢说什么。

再加上农民又不识字,自然也不知道什么道理,想要在体制之下弄死他们,简直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展开,法律的概念开始被人们所认识,文盲率的直线下降,让人们知道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捍卫自己,同时各种各样的组织也随着社会的繁荣开始成立,一些律师开始成立义务的律师团,来帮助苦主诉讼,以及媒体的发达,都让勋贵们的恶劣影响开始被散步到整个社会中。

就像如今的暴发富,富二代一样,是很容易遭人记恨的,但相比起富二代来说,这些勋贵们的危害性更大,毕竟在当地,他们拥有着近乎皇帝的权利,又因为与皇室有关系,所以即便地方官,也不太敢管理他们的事情,这就让老百姓愈发不满了。

而这种不满,在社会有心人士的宣传之下,自然就愈演愈烈,资本家们在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实力相比起三年前,早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而对于他们来说,官员是需要拉拢的存在,因为你是官,并不代表你的儿子也一定是官。

在宋朝这个大体系下,除非你能爬到尚书这个位置上,你才能够凭借关系把你的儿子也变成官,除此之外的其他下寮,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家族代代都有官,唯一的方法便是让孩子们读书,至于读不读的出来,这就是不一定的事情了,至于想行贿,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宋朝是一个皇家执政的朝代,可不是什么民主国家,如果一经发现科场舞弊,其下场是十分惨绝人寰的。

即便有胆大包天的人敢去做,也会受到层层严格的审查,没有能力的人是万万不可能混下去的,所以对于他们,资本家是可以拉拢的,毕竟你是官,你的儿子不一定还能继续当官,那么你的家庭就需要他们这些资本家来扶持不是吗?

因为金钱的利益,双方是可以站在同一战线的,而勋贵则不同了,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更是拥有世袭的头衔,代代都不可能受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与资本家合作的意愿自然就不大,而凭借着强大的政治关系,他们的经营要远远比资本家们容易许多,毕竟作为勋贵,他们有着极大的经商便利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想要不富裕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这对于资本家们自然是极大的打击,所以双方的关系,可谓是十分的恶劣。

而现在民众表达出了对于勋贵们的不满,资本家们自然就开始利用这不满开始造势,原本这不满仅仅只有一分,但在资本家们的渲染之下,便容易引起人们的共情心理,从而一分变成了十分,人民对于勋贵们的厌恶程度也是急速上升,甚至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取消特权阶层的游行,可以说是十分危险的状况了。

朝廷虽然对此不管不顾,但勋贵们却感到十分的害怕,毕竟他们在社会上是拥有十分崇高的威望,在朝廷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可毕竟还是属于士绅一类,手中没有兵权,面对暴动的平民,心中还是十分慌张的,便一起来找徐清,希望能够得到庇护,保证自己的地位不会被侵犯。

(本章完)爱看小说的你,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V信搜索:rdww444 或 热度网文,一起畅聊网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