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第590章

九关 第590章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所以战争便在宋朝殖民之后的第五年开始了,天主教廷的身边汇聚着意大利半岛的诸邦以及奥地利及神圣罗马帝国南部的国家,再加上低地地区的佛莱芒和西班牙、葡萄牙地区,组成天主教联盟,希望维护欧罗巴地区的传统,而另一边则是由北德,法兰西和英格兰以及尼德兰、瑞典、挪威、丹麦等国所组成的改革宗势力,他们希望将国家的权利收回到国家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掌握在教宗的手上,以此来方便改革,一场欧洲大战,就在距离宋朝万里之外的地方正式展开了。

当宋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哭笑不得,因为历史上,曾经欧洲也发生过这样一次为了争夺国家统治权的战争,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战争,在这场从1814年打到1844年的战争里,无数的人民死亡在这场战争中,但也正因为这场战争,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概念,也即是领土、疆域、法律以及国家的责任等事物。

在此之前,世界上其实是没有现代国家这个概念的,这一点无论东西方其实是都没有的,在东方,最为典型的中国,其实也没有领土的概念,在古代,中国人也很少称呼自己是什么国人,而只说朝代,认为中国乃是天下,既然是天下,那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这种天下思维之中,世界上所有的土地都是天子的,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国家的概念了,毕竟他是世界人民的共主,就像现在的联合国,他又哪里有什么国家概念的,那时的中国就是如此,而欧洲则更加的乱,因为贵族制度在欧洲是整个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而贵族之间是没有什么国家概念的,在欧洲德国人经常会成为各个国家的王室,而各个贵族之间的继承也十分混乱,所以在历史上英法两个死对头曾经合并过,英王甚至曾经是法兰西国王的臣子,而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更是一团糟,在这种状况下,国家是一种很虚无的概念,而三十年战争的爆发,彻底奠定了国家这个概念,这一点非常重要,原本大家都是以贵族的领地作为自己的标识,而国家诞生之后,商业的模式开始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也跟着改变,大家不再觉得自己是贵族的农民,而开始慢慢觉得自己是国家的公民,这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只有有了这个共识,一个国家才能够发展。

徐清没想到,即便这个世界被自己完全变了个样,但历史竟然还有着轨迹可循,如今的这场战斗,不仅仅冲突的原因跟历史上的那一场很像,即便是作战的双方,也都非常的像,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争斗,表面上是为了宗教,其实是为了国家的主导权,根据历史上来看,最终新教战胜了天主教,确定了自己国家对于自己国家内部事务的处理能力,从而开展国家的改革,削弱国内贵族的力量,从而慢慢建立起中央君主集权的制度。

当然,这种集权跟中国的集权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欧洲,大部分权利都分散在贵族的手中,国王的手中是没有多少权利的,而其所为的集权,也不过是建立一个中央政府罢了,然后把贵族们集中到首都来商讨国事,使整个国家形成一体,而不是像中国这样,皇帝大权独揽,大臣们只是打工的而已。

这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方面,因为这次战斗的胜利,使新教一方的势力得到扩张,从而在掠夺海外殖民地时,拥有了更强大的信心,从而奠定了英法两国对于世界的掠夺超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前奏,这一切都是三十年战争带给世界的影响,而如今的战争,虽然并不会像历史上的三十年战争那般给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但这一场战争,至少肯定会给整个欧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徐清自然是十分忧虑的。

把新大陆培养成一个潜在对手,徐清只是担心,但还没有到忧虑的地步,因为就算新大陆未来拥有了威胁本土的实力,徐清也并不担心,因为新大陆的移民,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宋朝人,且这些人在新大陆控制着当地的政治、经济和话语权,其他移民是没有什么权利的,在这种状态下,新大陆的实力即便超过了宋朝,成为了世界第一,宋朝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毕竟两边都是宋朝人,再怎么说都是自家人罢了。

就像现代的英国和美国,两国之间虽然有矛盾,但自始至终,两国始终是站在一起的,而整个欧盟,在遇到大事的时候,也永远跟美国人站在一起,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是自家人,跟外面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传统盟友,而其他的有色人种只不过是可以利用的棋子罢了,这就是区别,所以徐清可以放任新大陆强大起来,因为他的强大,并不会让宋人失去世界的主导地位。

就像英国虽然衰落,美国崛起了,但控制世界的依旧是以盎格鲁萨克孙人为中心的欧美世界,这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白种人凭借着这份优势,依旧在全世界享受着最大的便利,过着最舒适的生活,所以徐清对此虽然有担心,但不会但忌惮的地步,因为那是自己人,可欧洲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不是什么自己人,如果因为三十年战争,而导致这些国家重新走上了他们上辈子的老路,真的开始崛起了,那可怎么办?

这是徐清需要担心的,对于欧洲人的智慧,徐清从来不敢否认,整个世界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欧洲人在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全部都是由欧美世界所领导的,也就是白种人带领的,可以说,人类能够脱离愚昧落后,这跟欧洲世界的贡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造成了许多的暴力和血腥,还有种族屠杀,但不能因为对方的错误,而否定他们在人类进步上所作出的贡献,对于这一点,徐清是认的。

而内心中,对于欧洲,徐清的情绪无疑是很复杂的,那是一种带着些仰慕,又带着些憎恶的感情,仰慕是因为他的先进,让人类成功从农业社会中走了出来,发展出了现代社会,并且一手制定了这个社会的规则,以及他那灿烂的文明,无论是基督教文明,还是他的那一套科学文明,这都是欧洲世界对于全人类的贡献。

而另一边自然是对于他曾经犯下过的丑陋的恶行了,这是一个狡猾又聪明的民族,对于他们,徐清不得不忌惮,当年的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还没有睡醒的雄狮,等到他醒来的那一天,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颤抖,而在徐清的眼里,欧洲又何尝不是一只雄狮呢,他们曾经做出的辉煌成就对于徐清来说,不过是十几年前的事情罢了,所以对于欧洲的这场大战,徐清是分外关注,他还命令在埃及的中国商人,可以尽量把军火贩卖到天主教这一方去,以免新教一方赢得太快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欧洲距离宋朝实在是太远太远了,就像后世的欧美列强,已经那么强大了,可在中国,也很难建立起殖民地,只能通过租界来控制中国,中国也自此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虽然听起来很惨,但总比那些直接变成殖民地的国家要好得多了,凭借当年欧洲的实力,政府清帝国根本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工业国家对阵农业国家,双方的实力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更何况清朝承平接近三百年的时间,早就已经不会打仗了,就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已经烧掉了圆明园,更何况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更是把慈禧和光绪赶出了北京城,这就是那时中国的衰败,不,应该说是全世界在欧洲面前,都是非常无力的,那时的欧洲已经强悍到了这种地步,整个世界的规则由他们制定,整个世界的土地由他们瓜分,整个世界的财富由他们来汲取,这就是当时的世界。

而即便是如此,中国依旧没有成为完全的殖民地,为什么,并不是因为中国有多么的强,而只是因为中国离欧洲的本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且人口众多,不像澳大利亚之类的地方,人口少的可怜,殖民根本不需要费多大的周章,中国人口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而第二个原因,便是因为离得实在太远了,所以与其直接殖民,还不如扶持清政府,然后通过清政府,间接的收割利益,用这种方法显然更合算,但对于中国的统治力,自然也就不像是在非洲和印度那样强大了。

如今徐清面对的局势也是如此,此时宋朝的科技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八四零年时期的英国,大概处于工业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相当于后世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左右的水平,距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水平,还有整整五十年的差距,所以在距离上,欧洲真的是鞭长莫及,在整个欧洲,宋朝几乎没有什么租界,只有一个贸易点,如西西里岛、科西嘉岛之类,但这些地方的建设都十分的落后,并没有大规模的建设,距离最近的租界则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这一块地方被宋朝拿到了手,并且成为了宋朝的租界,距离整个欧洲,还有整整一个地中海相隔。

且因为距离本土真的太远的缘故,所以这个租界内部,并没有什么工业,只是一个码头转运站而已,国内的工业产值,大概就是一个织布厂而已,全部的蒸汽机加在一起,不超过两百台,就这么一个水平,所以徐清对于欧洲的事物也是真的鞭长莫及了。

但他还是能够施加自己的影响,比如说倒卖一些军火,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是在思想上进行一些改变,可总的来说,难度都非常的大,尤其是他想要做些什么,国内的阻力要远远大过国外的阻力,在徐清看来,欧洲的人民觉醒对于宋朝的未来具有巨大的威胁,但在很多官员看来,连遥远的欧洲蛮夷都开始走上了学习宋朝先进制度的道路了,这难道不是宋朝文治武功的表示么,难道不是儒教大兴,国运大昌的具体表现么?

显然是的,在这些世大夫们看来,欧洲根本就是落后和蛮夷的代名词,那里的人甚至还在使用周朝时期的制度,文明水平更是不能跟宋朝比,也就基督教这个东西,让士大夫阶层感点兴趣了,现在这么偏远落后的地区都开始学习中华文化了,这难道不是值得开心的事情么,怎么可以阻止这种事情发生呢?

在这些士大夫看来,这场大战非但不能阻止,甚至要帮助那些新教国家反对那些守旧的势力么,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国家取得胜利,从而走上改革的道路,要是他们强大了起来,这不就证明了宋朝制度的伟大和优越么,就像邻国日本一样,经过改革,如今的日本也成为了仅次于三强国之下的几大强国之一,其首要的目标不就是仿照中国的制度进行学习么?

到现在,这些国家都强大了起来,这难道不是对于宋朝的支持么,这些崛起的国家,他们自然而然会站在宋朝这一边的,至于他们会不会反对宋朝,这在很多宋朝官员眼中都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连想都没想过,在他们看来,远人不来修文德以来之,这就是儒家思想,跟欧洲的海盗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士大夫们这种近乎理想的思维,徐清也是意料之中,毕竟中国本来就不是一个侵略性特别强的民族,尤其是越近代,这种侵略性就越弱,而对于文化的重视,确实越来越厉害的。

所以指望宋朝能够对欧洲施加影响力,从而减缓欧洲的战争进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甚至在官员们的声援之下,徐清迫不得已还签署了一份新教国家保护协议的命令,让停住在吉斯港的远洋舰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帮助新教一把,这种命令显然不是徐清的本意,但没有办法,那些新教国家举着学习宋朝的大旗,把宋朝的文化,制度,吹成了一朵花,把官老爷们简直是伺候的舒舒服服,徐清想要做成这件事,显然是难度很大了,更何况如今朝野分歧巨大,政治斗争也是举步维艰,徐清若是再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对于自己来说,实在是不利,所以也只能暂时放弃掉在这件事情上的坚持,从而换的官员们对于自己在政治上的坚持了。还在为找不到小说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 或搜索 热/度/网/文 《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