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410.新君即位

九关 410.新君即位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而等到远在东欧的完颜劾里鉢接到消息的时候,整个蒙古已然是烽烟遍地了,被辽宋两国所支持的蒙古部落也逐渐壮大,这一下立刻让辽宋两国的计策奏效了,无法,完颜劾里鉢只能让一部分军队继续进攻东欧地区,而自己则带着三十万人马赶回到蒙古草原,准备消灭掉这些残存势力。

原本在辽宋两国看来,这不过是一场阻挡完颜劾里鉢进攻东欧脚步的战斗而已,所以也没有太用心,在他们看来,蒙古人只不过四五万军队而已,并且还是刚刚组建起来的部队,既不懂火器与冷兵器的协同,在武器装备上也不比金国的正规骑兵来的精锐,在这种状态下,是根本不可能赢的。

辽宋两国也从来没有指望过蒙古残部会赢,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一个还处在部落时代的国家对抗一个已经位于工业时代的国家,单单是生产力,两者之间就不可同日而语,之所以能够壮大,只不过是钻了空子而已,只要完颜劾里鉢的精锐部队一赶到,蒙古部落根本就不可能坚持的住。

结果也确实如辽宋两国所料,双方一开战,一直顺风顺水的蒙古部落便被金国的军阵给打散了,精通火器与冷兵器协同的金国士兵面对人数少于己方数倍的军队,这简直就是一场屠杀,四五万的军队,仅仅两个小时的时间便被打成了残废,对此辽宋两国也毫不惊讶。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蒙古部落已然完成了辽宋两国的目标,拖延住了金国征服东欧的步伐,从消息被传到完颜劾里鉢的手中,到完颜劾里鉢率领军队赶回去,一路上总共花费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辽宋两国早已经心照不宣的将波兰等地的城邦、领主给武装了起来,并且提供给他们大量的水泥,让他们在波兰平原上大量的修建防御工事,金国的后勤保障系统十分的落后,若想要攻陷这些碉堡、壕沟,就必须要使用大量的炮弹,而生产炮弹,只能从遥远的东三省才能进行生产。

一路上要横穿整个北亚,其路途之遥远,动用人力规模之大,都不是金国这区区七百万人口能够承担的起的,所以只要坚持下去,凭借金国的经济,久攻不下,必然要鸣金收兵的,而趁着这个时间段,辽国便能将整个巴尔干半岛收入囊中,而宋朝则能把整个南欧和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海,一切都是时间的赛跑,为此在蒙古投入大量的财力,虽然仅仅只拖住了三个月的时间,加上完颜劾里鉢返回时的两个月时间,五个月的时间,这么一点钱,绝对花的值了。

但是让三国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仅仅以为只是拖延之策的一招,却在实际作战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本蒙古部落在金国人面前确实是脆弱不堪的,可就在这一场大会战中,完颜劾里鉢因为冲刺的太前,然后被一支蒙古人涂毒的箭矢射中,不幸中道丧亡了。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估计连蒙古人也没有想到,就这轻飘飘的一箭,竟然就让大金国的王死掉了,这一下不论是辽国和宋国都紧张了起来,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金国必然知道蒙古人的武器是谁提供的,之所以不说,只是因为三国都在遵循着彼此的默契,没有直接动手而已,这也是三方国家一直都在坚持的。

而现在则不同了,死的不是一个将军,一个贵族,而是国王,是整个大金国的王死了,这一下金国到底还会不会遵守规矩呢?辽宋两国都无法预料的到,而若是开战,无论胜败与否,三方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最后的结果有可能让三国都从霸主的位置上掉下来也说不定。

此时已然不是工业化刚刚开始的时候了,随着三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统治的子民也是越来越多,各地的民族属性也越来越杂,人口的繁多就代表着统治上的困难,虽然三国都保留有大量的军队,但是终归很难让所有的百姓都臣服,毕竟他们是殖民者,殖民一片土地,并不是为了治理这里,而是为了剥削的。

这是根本,也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所以无论辽宋两国在殖民地修建了多少火车、码头、学校、医院,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剥削当地,有识之士自然看得出来其中的奥秘,所以只能维稳,但想要人心所向,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正是因为如此,三国之间的战争绝对不能爆发,因为只要爆发,宋朝单单凭借国内那么一丁点军队想要打赢金国是根本不可能的,如今的金国大概有上百万的军队,若是全国总动员大概能有两百万左右的军队,若加上他的附庸国,大概能凑出一支三百万的军队来。

要想确保万无一失,宋朝就必须得准备上四百万的军队才够,除此之外,为了提防辽国,他还需要再准备上百万的军队才可以,如此一来,单靠本土的军队,即便算上预备役也很难坚持的住,到这个时候,就要调动殖民地的部队来进行作战了,若果真如此,那么殖民地上的力量势必会受到消弱,而如今的殖民地上,工业发展虽不能与宋朝本土相比,但也不是一无所有的,有些宋朝的资本家为了方便当地加工,然后再进行运输,都会在当地的主要城市中修建一些工厂,还有当地的租界之中修建大量的加工厂,若是兵力减少,那么势必这些城市就会受到危险,而拥有基础工业的当地,如果真的组织起了反抗宋朝的大旗,那么这一次将比前一次更加难以解决。

这便是宋朝不愿意面对三国大战的原因,辽国也同样如此,辽国所拥有的土地和人口,丝毫不逊色于宋朝,但相比起宋朝庞大的汉族人口来说,契丹人作为主体民族未免太少了一些,尽管这十几年下来,契丹人为了培养出大量的契丹人口,将殖民地中大量的女眷分配给契丹族的猛士,让他们每人娶十几个妻子来繁育契丹人的后代,造成契丹人口的大量膨胀,但即便如此,其人口也只是从四百万人口成长到两千七百万而已,而整个辽国境内所有的人口大概在两亿左右,不到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比例,这显然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比例,只要稍一动荡,地方上的反扑就会让辽国出现十分重大的危机,这是辽国人所无法忍耐的,所以在完颜劾里鉢死后,辽宋两国都非常的紧张,就怕那位继承完颜劾里鉢的皇帝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把三国都卷入战争的风波之中。

尤其是徐清,对于那位新上任的金国皇帝,徐清是十分忌惮的,因为这位皇帝,就是后来消灭辽国,建立金国的完颜阿骨打,这无疑是一位十分强大的皇帝,在他的统领下,女真人消灭了他的宿敌契丹人,成为了整个北中国的霸主,是金国当之无愧的开国之主,这样一个人,徐清绝对不敢小看。

更何况如今的完颜阿骨打才年仅十四岁而已,他的父亲完颜劾里鉢在十四岁的年纪生下了他,这个年岁,正是一个人最为冲动的时候,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会有一种全世界都在围绕着自己转的想法,更何况是一位王子了,还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国家之中的王子,桀骜不驯自然十分正常,且加上完颜阿骨打力大无穷,年仅十三岁便弯弓射箭,无一不精,征讨列国更是甘愿担任自己父亲的马前卒,在前方探路,勇猛无双,堪称整个金国的第一猛士,这样一个人继承了完颜劾里鉢的位子,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徐清也无法预测。

所以这一段时间里,他都在加紧调派赶往金国的探子,希望能够尽快查明金国的动向,也好早作准备,却没想到这位完颜阿骨打竟然会给宋朝送来请帖,希望他们去参加自己父王的葬礼,且在信中还说,自己父亲乃是意外身亡,一言半语也没有提到辽宋两国的不是,这让徐清松了一口气,同时又提起了一口气。

松一口气是因为完颜阿骨打的决定避免了战争,这是让三国都会松一口气的事情,毕竟做了霸主,谁都想把这个时间往后推延下去,谁都不想落后他国被赶超,尤其是被现在的殖民地赶超,那可就真的是太过丢人了,提起一口气则是因为完颜阿骨打在如此小的年纪,便懂得忍辱负重,这样的气魄,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儿可以拥有的。

这可是杀父之仇!不是简简单单的小仇小怨,历史上因为杀父之仇而发动的灭国战争可是一点也不少啊,曹操为了自己的父亲屠杀徐州,这便是历史的明证,曹操不可谓不是英雄,但即便如此,杀父之仇依旧会让他冲昏头脑,做出了屠杀徐州百姓,使河水为之断流的事情,这便是人冲动的地方,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竟然能够如此冷静的处理这件事情,在明知道父亲的死与辽宋两国有着很深关系的这一刻,竟然选择忽视了两国在这场战斗中的作用,只是出发了蒙古人而已,这不得不让人惊讶这个小孩儿的政治才能。

当然,蒙古人自然就惨了,国主被杀,金国人自然不能随便放过就是了,完颜阿骨打会跟辽宋两国保持和平,是因为三国实力此消彼长都差不多,如果爆发大战必然是一损俱损的关系,在这个时候,自然就要找个人出气了,不然若是把这件事轻轻放过的话,金国王室的尊严又该放在哪里呢?

以后岂不是王室子弟的死活没人管了,所以整个金国可谓是把自己的仇恨全部放在了蒙古人的生上,不仅对蒙古部族进行了大屠杀,将其成年人口屠杀将近七成,更是没收了所有铁器,以及百分之六十的牲畜,并且所有直接参与战争的部落全部变成奴隶,子子孙孙不得变更,另外一方面则是把蒙古女人分配给契丹人,让他们生育契丹的后代。

这样的惩罚措施无疑是十分严厉,可以想见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里,蒙古人的数量将会被压制到一个十分低下的状态,并且因为缺少女人,部族之间的争斗将会更加激烈,新生儿的数量也会持续的减少,这便是金国人给蒙古人的惩罚,对此蒙古人的代表自然也找过宋国和辽国的使者,希望两国可以给予援助。

但这两国早已经不再需要蒙古人的帮助了,他们的目的已然实现,金国人想要进军东欧的脚步被放缓了,既然如此,自然不会再去帮助蒙古人,让三国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劣了,蒙古人被三国一起抛弃了,他们的结局必然十分惨淡,对此并不会有人同情,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只要你是弱的一方,被强者蚕食殆尽,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一个国际秩序方兴未艾的时代,强者为尊便是这个时代唯一的口号,在此之上,是不会像现代社会那样还有一块遮羞布的,这里,不存在遮羞布,因为灭杀他族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并不用千方百计去遮掩。

对于金国的邀请,徐清十分的重视,在奏请陛下之后,派出了一位皇室成员作为正使,一位宰相作为副使来代表大宋朝廷的皇帝去往大都向金国新任的皇帝送去宽慰和信任,一位皇子和一位宰相,宋朝派出的阵容不可谓不大,由此也可见徐清的心中有些心虚,另一方辽国派出的使节也差不多就是如此,三方修补关系,这是都希望完成的事情,所以也算得上是不约而同,异曲同工了。

但就在此刻,一个不好的消息突然传到了徐清的耳朵之中,这也让徐清对于完颜阿骨打又加深了一层忌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