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之隐形刺客 > 第五百九十七章 李华宇的小心思

木叶之隐形刺客 第五百九十七章 李华宇的小心思

作者:雪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26:18 来源:258中文

()

第一卷箕裘承祖泽 第五百九十七章 李华宇的小心思

李守汉想要做大明中兴之臣,做像伊尹、周公、霍光那样的千古流芳名?20??。让大明朝这个汉人政权能够通过他的改良继续延续下去。这是李守汉的内心想法。

然而,以李华宇为代表的南粤军中南中派势力却不那么想。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却是大明朝廷的昏庸,行政体系的无能臃肿低效率,官员的贪污**,互相之间的攻击,朋党争斗。将领们御敌无术,扰民有方,动辄便是纵兵劫掠。所以,在他们看来,大明朝廷迟早都是要完蛋的。既然主公不打算当皇帝,那就让这块土地继续的混乱下去,让它继续为南中承担着原材料来源、产品市场和劳动力来源的几重角色。

对于父子之间的这点分歧,作为李家大女婿的施琅自然是心里清楚明亮。

但是,也就是因为女婿的身份,让施琅不能多说话,只能是埋头做事。免得夹在中间受夹板气。面对着眼前李华宇所处的危局,施琅也只能是这样表态:“父帅,眼下我正好没什么事情,不如让我带上一部兵马船只到北面去,帮助大弟弟接近侧翼和后路问题?”

“父帅!就是啊!让尊侯去江北,在山东地面上帮助大弟弟把后路稳住,也好让他全心全意的同李自成、多尔衮在河南对峙下去!”李华梅也开口赞同自己丈夫的意见。

“然后我让人乘坐通讯船出海去迎一下船队主力,让他们加快速度北上到南京、江北一带海面来汇合。舰队的水兵和陆营都可以上岸作战!”

李华梅和施琅的归来,让李守汉手中的兵力、将领、以及机动力都增加了不少。别的不说,被他们带去巡弋海上的几百条船,会让南粤军的机动能力和补给能力提高至少一个层级。

略微思考了一会,李守汉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李华梅和施琅夫妇二人的请战。他对着坐在下垂首的李华宝吩咐:“华宝,你马上命人安排一下,把你大姐和大姐夫的差使职分挂牌公示出去。令有司把水师的差遣、粮饷补给等事统一筹划起来。”

“是!”

“你大姐和大姐夫回来了,咱们手头就宽裕多了。不管是人手还是兵力、船只,都可以应付了。你南京城内的差使可以移交给你大姐一些,把精力转到将两广、福建的兵马尽快北上的事情上来。另外,江西赣南、偏沅湘南、浙江等处与两广福建之间的道路桥梁修缮拓宽之事,也要抓紧时间办理才是。”

说到这里,李守汉不禁有些恼火了。南粤军占据赣南、偏沅等地也算有些日子了,可是,上述地区与两广、福建等地的道路却一直没有什么大进展。这里面,固然有当地的官绅豪强宗族明里暗里的阻挠,但是,主持此项工作的官员不甚得力也是难辞其咎。

眼下大儿子李华宇在黄河以北同辽贼打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的,可是,南粤军的大队人马,各种物资补给却还是要依赖海运。物资可以走海运,消耗低,数量大,运费省。可是,大队人马火炮如何尽数走海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开步走过来。可是,道路难行,这就制约了投入战场的南粤军兵力数量规模始终不大,不能对辽贼给予歼灭性打击的重要原因。

“正好你在广西时办理这种事情有经验有心得,你便去把这些事情抓起来。告诉那些地头蛇,如果还敢以祖宗庐墓田园为由阻挡我军修桥铺路,那,老子就给他和他祖宗的骨头搬个家!征地修路必须依规依据,如果有敢借机巧取豪夺的,一律立斩不赦!”李守汉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很是杀气四溢了。李华宝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物,父帅又有这样的表示,自然是胆气粗壮了许多。

“二弟,你去办这个修路的差使,不妨和你二姐夫学学。他在南洋诸岛对付那些土王,可是手段辣的很。可是效果也是好得很!”李华梅也是个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人物,听李守汉如此说,又把郑森在南洋诸岛的经验向李华宝做了一番推荐。让李华宝这个扫平了广西境内无数山寨的人物,去学习一下郑森这个第六天魔王的手段。

“尊侯,这北面的事便要辛苦你了。正好最近几日有南中运到的一批辎重,我打算让你跑一趟。交给华宇。顺便告诉他,我南中粮食军器都不缺,不必在战场上与辽贼争一日之短长。彼利速战,我利持久。”

但是,当施琅顶着凛冽的北风扬帆北上,经胶东入黄河,几经辗转将李守汉所说的这批辎重运输到了李华宇军前向他转述父帅的指示时,李华宇却是心中不太赞同父帅的提法。

“五十吨火药,一千吨粮食,五吨弹丸,二十吨各式炮弹,二万枚手榴弹。一万枚各式火箭,五百支快枪。另有油盐干肉海带等物若干。”李华宇看着这份丰富的清单,眉开眼笑。

后路的许定国、李成栋等人的叛乱,因为施琅的北上,让廖冬至、鹿玛红腾出手来有精力来平定他们之间的攻战。几仗打下来,许定国的叛军和李成栋的乱军都是损失惨重,被迫偃旗息鼓固守城池不敢出城作战。

如今后方的运输线暂时稳固了,又有了施琅送来的这批物资,李华宇对于一战击破面前的清军多铎部,把握更是笃定了不少。

“华宇,父帅的意思,我军粮草丰足钱粮充沛,利于持久。而中原各地灾荒多年,且又受兵火肆虐,粮草难觅。故而辽贼利于速战。我军只要坚守不出,以守为攻,延宕数月,便可见其效果。”施琅很是忠实于原著的把李守汉的话向李华宇做了转述。其实,他所转述的,李守汉在书信当中不止一次的向李华宇说明过。

如今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都是刀兵水旱的肆虐多年,粮食歉收严重。往年的巨大粮食缺口都是通过各派势力与南中的粮食贸易,输入粮食,输出人口来做到勉强的收支平衡。但是现在,李守汉已经下令,严格控制对清军统治区的粮食输出。一下子将粮食出口数量降低到了不到往年的四成,油盐肉食也下降了一半以上。这巨大的粮食缺口便是南粤军的有利武器,足以让清军按照南粤军的战略意图行事。

就算是清军可以不管不顾治下数百万上千万百姓的肚子,他们自己的上百万张嘴,还有数倍数量的马匹骆驼的日常粮草消耗也是高层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掌握着如今全世界最大粮食口袋的南粤军,只管扎紧了米袋子,坐等清军自己撞进来就可以。

“华宇,你没有去过辽东苦寒之地,也不曾往京畿等地走过,这些年,辽东反贼们不断入关南下劫掠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辽东贫瘠,粮食歉收?为了活着,他们就要不停的南下抢劫。你在黄河北岸拖住辽贼主力,与其对峙,消耗他们的锐气,耗尽他们的粮食物资。到了他们灯尽油干的那一天,就是他们迫不得已要和咱们决战的时刻。等到了那个时候,华宝在赣南、湘南、浙南等处修建的道路想来业已完工,我南粤军数十万主力可从容赶到。我与你大姐可领水师出海奇袭辽贼侧翼,登陆辽东腹地,切断辽贼退回老巢的退路。父帅亲统大军压上,辽贼便是有三头六臂大罗金仙的手段也是难逃公道。”

施琅只管是口若悬河的向李华宇讲着父帅的战略构想,却不想李华宇心中也有自己的一番打算。这几个月以来,同辽贼在各处大小数十仗的是山东兵马,同李自成各种委曲求全虚与委蛇的是他李华宇,可是,到了最后收官的时候,论功行赏却是大家排排坐分果果。这个,是个正常人都会有想法。他面对着大姐夫施琅,只管斟酒布菜,感谢大姐夫风尘仆仆的为前线将士送来了亟需的粮草军火物资。

几杯酒下肚,施琅的脸上微有酒意,话匣子也打开了。

“华宇,你只管用火药粮食堆死辽贼。父帅说了,能够用钱粮解决的事情,就不算是啥事!”

“姐夫,这话怎么说?”

李华宇听了姐夫这话,也是心中顿时涌起了好奇心,难道说父帅又让大学里的先生们有了什么新技术,降低了火药制造的成本,增加了粮食的亩产量?

“然也!”

施琅满脸都是兴奋的红光,他往嘴里啁了一口酒,指着物资清单上的手榴弹一项,不无得意的言道:“此物为近战利器,无论是陆战还是海上的跳帮,岛屿登陆,都是无往而不利。之前只可惜,咱们的酸产量不足,无法大量制造桐钾炸药供应。如今却是不一样了!大学里的先生弄出了一个新法子,用耐火砖等物搭建七座缸塔,从黄铁矿石里煅烧,每天煅烧600公斤黄铁矿,便可以获得四五百公斤硫酸。有了硫酸,再有桐油,自然就有了这桐钾炸药。”

每天可以有四五百公斤的硫酸产量,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用接近200吨的硫酸生产出来。相关的产品自然会更多。前线的炸药供应便不成问题。

“好!姐夫,这确实是件好事!来,你我兄弟在此遥祝大学里的各位先生们,对他们感谢一二!”

郎舅两个人干了一杯,各自亮了亮杯底,哈哈笑了两声,李华宇便继续听施琅讲最近南中的变化。

“这次带来了五十吨火药,可以供你消耗一段时间。以后每月都差不多会有这么多的火药运抵上海或者是别的港口。你只管放心大胆的用铳炮去轰击辽贼。”

制造火药也是要有成本,需要原材料的。这点李华宇清楚得很。虽然从李守汉起家的时候就搞了硝化田,他在倭国的时候,又将硫磺作为倭国的主要出口物资,南中又从台湾和南洋各处岛屿上大量收集硫磺作为生产制造火药的原材料。可是,硝这种东西,也是要看天气才能从硝化田里生产出来的。

(对于那些位于北方,靠着撒尿集硝就能满足几万大军的火药消耗,不厚道的作者也是无语了。一面说小冰河期的天气寒冷,一面又无视细菌的活动也是对气温有严格要求,唉!)

“莫非,父帅又在南中找到了硝石的稳定来源?”

李华宇也是颇为欢喜,硝石的来源稳定了,对于火器众多的南粤军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

“华宣在榜噶剌、缅甸等处寻觅、勘探到了几处巨大的硝石矿,已经在当地土王那里给价购得。雇佣当地土人开始采掘。每月将这些矿石作为往返船只的压舱之物往来运输。目前看,至少可以保证每月有四五百余吨的硝石运抵河静、顺化等地。所以,贤弟,只管放手的施展。有姐夫的水师船只在,绝对不会让你缺少粮食弹药。”

二弟李华宝,三弟李华宣,甚至是五弟李华宸都在父帅面前埋头苦干。这一点,李华宇清楚得很。他娘黎慕华每隔几天就有书信前来,将他几个弟弟的动作和行为向他做一下介绍。

如今二弟已经去做打通山川道路阻隔的事,三弟又为南粤军抢了几座巨大的硝石矿到手。这一下,南粤军的火药生产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数量上都会发生一次巨大的变化。

有了几乎没有成本的硝石来源,再加上早就将玉米炭化之后取代木炭,配合上倭国几乎是属于倾销性质的硫磺输入,南粤军的火药制造成本更是大大的降低。历史上英国人在获得了孟加拉的硝石矿供应后,每吨火药的制造成本大约是在220两白银左右。同南粤军的火药制造相比,从工艺上到原料来源上都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如今南粤军的火药制造,大概的成本应该在每吨七八十块银元之间。最多不会超过一百块银元。这个制造成本的巨大优势,就足以耗死作为对手和潜在对手的清军与大顺军。

便是远在木骨都束的五弟李华宸,也是不停的将那些身体强壮的昆仑奴、还有天方骏马不断的用海船东向运到南中,以供父帅使用。

黎慕华更是在家信里不无忧虑的告诉他,眼下他的六弟和七弟,也在跃跃欲试,准备向父帅请命,到扶桑故地,到驻节新朝歌、定东城的总督许还山帐前办事历练。这样的举动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你父亲!”黎慕华在书信了不无气恼的,“这么多年来,朝廷要他册立世子,为娘也曾经多次明里暗里的点化暗示他,他就是装聋作哑的不肯早早的立你做世子!说什么要看看你们兄弟的功绩,如今可倒好,你的那些弟弟们都在张牙舞爪的做事。长此以往下去,只怕你这个长子未必就能是世子!”

对于父亲不立世子的做法,要是说李华宇内心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瞎话一堆。他内心之中对父亲也是有些怨言。从长幼上,他是长子,按照礼法的排序,虽然他不是嫡子,但是,母亲那一边却也不是出身低微之人。父亲之所以不立世子,只怕还是要让几个弟弟们努力做出成绩来,让他这个大哥也不敢懈怠。

同时,由于储位悬而不决,所以大家都不敢太过分的拉帮结派,更不敢懈怠下来。眼下,世子的位置对于李家的儿子们来说,那是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只有拼死做出成绩才是唯一的出路。

就连各处各司的官员们也不敢太过于同公子们走得太近了,除了正常的公事上往来之外,没有太多的人敢于同某位公子走得太近。否则,就像是廖冬至这样,随时一条调令下来就会把你和你的部队调走重新委派人物。

可是,几位公子却是对大姐李华梅、大姐夫施琅、二姐夫郑森这样的公亲分外的亲近,都希望如果当真有那么一天,父帅对自己青眼有加的话,手中掌握着水师的大姐和大姐夫,二姐夫能够帮自己镇住场面。

特别是在水师之中威望如日中天的大姐夫妇两个,在李家诸子当中说出话来的分量不亚于母亲大人盐梅儿。谁都看得很清楚,眼下南粤军的格局巨大,虽然各处一方,但是却是用海船将各处地盘联系起来,让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会有割据的条件。

当下,李华宇频频举杯劝酒,施琅也是尽显海上男儿本色,酒到杯干。很快便是玉柱倾颓,不胜酒力了。

命人将施琅送到住处安置,李华宇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他走到院子里,望着城外连绵数十里的大营当中星星点点如同银河般璀璨的灯火,不住的发愣。

虽然知道父帅的主张不错,乃是万无一失的安排。可是,从内心深处,李华宇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别人分去了击溃辽贼主力的大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