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之隐形刺客 > 第五百二十六章 岔道城

木叶之隐形刺客 第五百二十六章 岔道城

作者:雪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26:18 来源:258中文

鸡鸣驿、下花园、保安州、东八里、西八里、怀来城,永宁城,延庆州,城池屯堡上空飘扬的日月旗被人狠狠的从城头踢下,换上了大顺的旗号。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沿着官路,通往居庸关的山路上更是车马拥塞,人欢马叫。数十万人的庞大行军队伍,前锋已经过了延庆城,后卫却还在大同与太原之间。

宣府镇已经从明军护卫京师的右臂,变成顺军攻打北京的左勾拳。

眼前,唯一可以阻挡大顺军前进道路上的关隘,便是八达岭与居庸关了。

八达岭的由来,按照《长安客话》中的解释:“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因为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北往延庆、赤城、蒙古,西去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东到永宁、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区,可谓是四通八达,所以它历来便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称。

八达岭这名,最早时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中《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相对而言。南口在北京北郊昌平县境内,从南口到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峡谷中有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口“居庸关”,这条峡谷因此得名叫“关沟”。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其险要。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建瓴,如窥井。“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

“林泉,你看这八达岭比潼关如何?”借助着手中的望远镜,李自成在山脚下便清清楚楚的将八达岭山形地貌看得明明白白。

“圣人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今陛下以堂堂正正之师,吊民伐罪以正讨逆。便是********,又岂能阻挡王师前进?”

跟随李自成御驾行动的大顺丞相李岩,恰到好处的转了一句文,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话来回答李自成。

“丞相所言甚是。学生亦是如此看。”在潼关战役之中崭露头角,为李自成大军献上声南而击北,佯攻钟祥,调动明军引诱孙传庭大军出潼关东进计策的顾君恩,也是为李岩的这番言语而击节赞叹不已。

听得了手下重臣的这一番善颂善祝,李自成却也是微微露出了些笑容。

“话虽如此,但是朕却不敢小觑了这道雄关险隘。免得伤了朕许多忠勇将士的性命!传杜勋来!”

杜勋,字子猷,原本是崇祯宫中尚膳监掌印太监,大概的差事权力就和海大富公公、小桂子公公的活一样。后来被外派任宣府(今河北宣化)监军。李自成大军东进,大同总兵姜镶派使者至李自成军前纳降。杜勋虽然没有派出使者早早的去接洽投降事宜,却也是另有一番表现。

他和总兵王承允出城三十里迎接,对于他的这番表现,宣府巡抚朱之冯大骂:“尔上所倚信,特遣尔,以封疆属尔。尔至即通贼,何面目见上?”杜勋却是一言不发,大笑而去。朱之冯见大势已去,自缢死。

杜勋听得皇上召唤,急忙一溜小跑的从队伍的后尾处奔来。

“奴婢参见皇上。”

“杜勋,你在宣府献城归顺朕,也是有功于我大顺。可是,你在明国那边,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说到这里,李自成以目光示意,旁边有人丢过一份邸报掷给杜勋,上面赫然有着宣府监军太监杜勋在宣府尽节,帝赐杜勋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其侄为世袭锦衣千户等词句。[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