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之隐形刺客 > 第四百九十章 九州离乱李继朱?(二)

木叶之隐形刺客 第四百九十章 九州离乱李继朱?(二)

作者:雪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26:18 来源:258中文

“光山伯刘体纯、太平伯吴汝义、巫山伯马世耀、武阳伯****、平南伯刘忠、文水伯陈永福、桃源伯白广恩、确山伯王良智、京山伯陈荩、霍山伯罗虎,鄢陵伯刘;子三十人,宁陵子田虎等;男五十五人,临朐男高一功等。二五八中雯 但是他高杰如果落到义军手里就绝对没有活路,所以在李过等部占领延安时,他即乘黄河结冰的机会再次逃入山西。踏冰过河之后一路狂奔,出山西。入京畿一直逃到了北直隶。与李华宇的部队毗邻而居,这才惊魂稍定。

十一月,贺锦领兵向甘肃进发,一举攻克安定,金县开门迎降。兵锋直抵兰州。明朝甘肃总兵马爌、副将欧阳衮等人见形势危急,劝肃王朱识钅宏西奔甘州(今张掖),征兵固守。朱识钅宏驽马恋栈,没有采纳这个意见。马爌等人便自行逃往甘州。十一月二十一日,贺锦所部义军到达兰州,“兰州人开城迎贼”。肃王朱识钅宏仓皇逃出城外,被明朝卸任总兵杨麒派人擒获,当作自己投诚义军的见面礼。贺锦厌恶他卖主以牟取富贵,既不忠于明王朝,也不是真心投顺起义军。因此,他不仅处死了肃王,也把杨麒父子斩首。

贺锦留下党守素镇守兰州,自己统兵继续西进。明凉州(今甘肃武威)、庄浪二卫先后投降,义军进迫甘州。甘肃巡抚林日瑞、总兵马爌等人组织顽抗。十二月,义军踏冰过河,直抵城下。当时大雪纷飞,积雪深盈丈,被驱迫上城防守的官军士卒手脚皲裂,甚至冻掉手指。都有怨言。义军战士却意气风发,利用积雪堆作登城的阶梯,积极准备攻城。十二月二十七日,“守者引贼上”。义军胜利地夺取了甘州城。林日瑞、马爌等都被处死。占领甘州之后,肃州(今甘肃酒泉)等地也不战而下。贺锦在各府州县派设了官员,安抚地方,甘肃全境遂处于大顺政权管辖之下。

但是,奉贺锦之命进取青海的义军将领鲁文彬(原是明朝将领),领兵进抵西宁。却是没有那么顺手。被当地土司祁廷谏、鲁胤昌等人所部兵马击败,鲁文彬被杀。贺锦闻报后,亲率大军从甘州驰赴西宁。祁廷谏等人惶惧失措,参军胡琏器献计道:“贺贼骁勇,兼我寡彼众,可以智取不可以力敌也。”

贺锦歼敌心切,领部队一往直前,阵斩鲁胤昌,全歼其众。但是,孤军深入,又逢天降大雪,道路难以辨识,被前来诈降之人诱进了伏击圈,中伏阵亡。

贺锦阵亡后,其部下将士复仇心切,在辛思忠率领下攻克西宁,活捉土司祁廷谏。李自成遂命辛思忠镇守西宁,急调袁宗第带兵前来,平定青海。

袁宗第早年也是到过俗称西番地的青海,对于这群乌斯藏人和蒙古人的特点颇为了解,知道这些游牧部族全部家当都给穿在身上,放在帐篷里,一旦有事,立刻收拾起帐篷,赶着牛羊马群远遁百里之外。大顺军虽然是善于运动作战长途奔袭,但是同这些乌斯藏人和蒙古人相比,却是没有太多的优势。

不过,这漫天的大雪,却也给了袁宗第机会。在这样的额季节里,就算是铁木真和格萨尔王复生,也得找到越冬地去猫着,等到冬天过去之后再说reads;。

所以,只要找到能够供这些部族躲藏的越冬地就可以掏了他们的老窝!

对于攻山破寨掏老窝这种事情,袁宗第在商洛山中时就干了不少,算得上是行家里手。深知其中最关键的便是了解这些营地当中的虚实,地理条件,地形地物,防御如何,里面的各种虚实情形等等。当即便开始审问俘虏,令投诚的蒙古人和乌斯藏人带路去寻找越冬营地的位置。

越冬营地的位置,其实也不难猜测,再牛的游牧部落,也是离不开水草之地放牧牛羊马匹,人也是要吃粮食的。掌握了这个最基本的要素,袁宗第就能大概分析出那些乌斯藏人和蒙古人躲藏在青海湖的什么角落里了!

部族可以躲,但是却也有人不会躲。因为,恰恰应了那句话,“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各处的大小喇嘛庙,根本就没有躲藏的意思,照样是经幡飘荡,长号不停。

就在西宁的周围,以青海湖为中心,所谓的海东、海西、海北、海南。甘南各处,散落分布大大小小的蒙古部族和乌斯藏人部族,这些人都是笃信藏传佛教。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就在袁宗第的眼前默默矗立。

在虔诚信众的供养之下,这些喇嘛庙都修建的异常宏伟壮观。用黄金研磨成金粉妆点佛寺,用珊瑚、绿松石研磨做颜料绘制壁画和唐卡。几乎每一座寺庙都是拥有庞大财富,仓库里堆满了粮食,牧场上有的是牦牛、骏马的大财东。

在清朝人的笔记当中,对于当时负责青海军事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有过这样的描写。剿灭了青海塔尔寺之后,获得了三千万两黄金的财富不曾上缴。这未免有些言辞夸张,但是,塔尔寺的储存财富之多,却也可以从中推断一二。

在喇嘛们看来,自己虽然拥有巨额财富,但是却并不在意眼前这位在西宁城中的袁大将军。因为,在这青海的一亩三分地上,还没有人敢打喇嘛们的主意!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恃信众数量庞大,别人不敢在佛爷头上动土。他们在各自的庙宇里,不但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还拥有大量的僧差和青壮年。这些人在紧要关头都可以充当炮灰去作战。

(在59年之前,乌斯藏地区的喇嘛庙里,喇嘛们不但手里有念珠和各式各样的藏传佛教法器,还有李恩菲尔德步枪、汤姆逊冲锋枪和勃朗宁机枪,阔气一些的喇嘛庙里,更有电台可以同远方的金主联络,呼叫空投。牛吧?人家能够做到地空协同了!)

可是,袁宗第到青海来是干啥来的?第一是为了消灭逃窜到这里的明军残余。第二是为了收复河湟故地,为大顺朝的开国找到顺天应人的依据,第三嘛,也就是当日陈国熹所指出的一条财路。这里可是到处都是金银,到处都是牛马!

一时找不到那些部族的越冬营地也没有关系,反正那些喇嘛庙就在眼前!索性便把兵马撒出去,带着大炮去拜拜活佛,看看活佛的修行是不是到了可以谈笑间视炮弹为无物的境地?

虽然没有什么八磅炮、十二磅炮和克龙炮等攻坚利器,但是reads;。在可以发射十磅炮弹的大佛郎机和六磅炮的轰击之下,夯土打成的墙壁变得脆弱无比,而袁宗第又是在中原各地打过无数城池的,见惯了各种********。喇嘛庙这样的据点,在他看来连热身的水平都算不上。

果然,往往在几枚炮弹狠狠的砸进夯土墙之后,喇嘛庙便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跟着便是一鼓而下。

虽然没有像清人笔记里记载的那些,攻破一座庙宇便能缴获黄金几千万两,但是,破了一个喇嘛庙,缴获丝毫不比在内地攻破一座富庶县城差多少。

看着黄澄澄的麦子、青稞,一群群的牦牛和烈马,那些目光空洞呆滞的僧差、朗生堆穷们背着的一箱箱金银丝绸,还有胡乱装在箩筐里的各色金银法器、佛像,袁宗第不由得挥动着手中铁鞭大笑不止。

大顺军连佛爷的庙宇都是一鼓而下,这样的举动迅速的被草原上的白毛风吹遍了四方,让各地的土司官员们心惊不已。

佛爷都顶不住,咱们能够扛得住吗?

这是萦绕在所有土司头人老爷们心头的一点想法。原本,这些游牧民族在同中原政权对抗的时候,不外乎就是你来我走,可是,今天却是遇到了同样善于“走”的对手,不光是善于走,还善于追,更是善于掏老窝。几个越冬营地纷纷陷落,让原来都是抢劫别人的部族首领们,今天也尝到了被人家连锅端的滋味。

好汉不吃眼前亏,青海的各土司先后归附。刘宗敏也从嘉峪关外传来好消息,玉门关、瓜州、敦煌等处纷纷收复,斩首蒙古兵数千级,俘获万余,夺回人口数万,缴获牛马以数十万计。

刘宗敏和袁宗第虽然都是大顺军之中有名的将领,但是也不是缺少政治头脑之人。深知这场胜利对于刚刚立国的大顺意味着什么,当即命人飞马将大捷奏报西安城中的李自成。

西北大捷,收复明贼百余年来丢弃的土地,这一消息立刻被牛金星起草邸报,明发传牌,昭告天下。

这一消息的传来,更是让皇极殿上的崇祯如坐针毡。

须知,他祖先朱元璋,号称得国最正,那是手提三尺剑,驱逐鞑虏恢复山河的人物,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即使是建立了政权,他们的合法性也会受到质疑。但是,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给李自成出了这么样缺德的主意去打蒙古人和乌斯藏人,收复所谓的历代弃地。

这如何让天下百姓看朕?要知道,我大明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的!

“这如何让朕见天下人!”

宝座上的崇祯几乎要吼出声来!(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