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继续求月票。
节气已经是十月初冬的天气一阵北风刮过将地面冻得坚硬无比彤云密布的半空中偶尔几朵雪花飞落。
从京城朝阳门外通惠河码头上沿着往运河的大道上数十个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和人数众多的京营将士个个胯下骏马甲胄精良系着鲜红的披风大氅。
而在人群中最为显眼的便是那辆装饰的十分华丽夸张的玻璃马车马车的周围二十几个内操太监各自警觉的往四外望去。
旷野无人一片寂静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他们这一支人马在行走。这一带本身都是平原河渠众多土地肥沃本是京畿附近村镇密布之所只是崇祯九年这一带的村落便被清军焚烧过一次。
原本以为两年过去了可以过些安分的日子不想刚刚从战争创伤中喘息过一口气的百姓又一次面对清兵来袭的风暴刚刚建起的家园再一次被烈火焚毁刚刚积攒下的家当又一次变成了清兵的缴获。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不是仍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便是残留轻烟的残垣断壁原本的居民大多成为了建奴的俘虏;侥幸逃脱的百姓只能是哭哭啼啼扶老携幼的逃入京城之内一边用一双泪眼回望着残破的家园。
“公公奴婢看过了左近没有建奴军马游骑出没我们便沿着这条大路往天津去加快速度的话两日内边可抵达天津那里的军马会护送我们去泥沽上船。”
“嗯知道了你们这班猴崽子都给咱家打起点精神来”
车厢里头戴三山帽身穿蟒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端起放在红泥炭炉子上温着的一壶热酒给自己倒了一杯端起来一饮而尽
接到河西务城陷落。运河被切断的消息之后更是一连串的坏消息传来。大同镇总兵王朴战败宣府镇总兵杨国柱战败蓟镇兵马溃散玉田镇兵马溃散。
至于京营的兵马那就更不用提只能够背靠坚城才能够放心出城十里便是心惊胆裂。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得再次召见卢象升。
他想要听听这个打仗、屯田都很有办法的宣大总督的看法同时被召见的便是有着杨相之称的杨嗣昌和陈新甲二人。
“陛下。如今勤王军马较之两年前已经有了很大长进了”卢象升语出惊人。
一旁的杨嗣昌虽然已年近五十岁。身体却极为壮健。须发乌黑双目有神眼帘中偶尔有一丝精光射出显得此人颇为精明能干。一身熨烫的十分挺括的大红官袍穿在身上更显示气度雍容。与卢象升的麻衣草鞋相比相去何止数里。
听了卢象升这话杨嗣昌蓦地一惊他虽然执掌兵部但却从来没有带过兵更不用上阵拼杀了。
这位卢大人可是有着上阵杀敌的经验的
虽然杨嗣昌在内心很是与卢象升不对付但是。对于卢象升的战场经验他还是很佩服的。
听了卢象升这话崇祯面带不悦“卿家何出此言?”
“陛下臣受命夺情从军总督天下兵马。近日来虽各处战败声不断然检点作战文书我大明各路军马已非胆怯避战之败多有各部将领领所部家丁与建奴周旋而力有不逮而战败者虽战败亦有斩获。贰伍捌中文 www.⒉58zw.cōm最快更新验看诸军报功首级虽真奴人数仍旧不多然杂胡数量颇多除杂胡外所获汉人首级大多也为剃发已久之人绝非杀良冒功。”
“既如此为何各镇军马纷纷战败?”
崇祯听得卢象升的颇有道理听得有些入神不由得发声询问。
话甫一出口这才发现杨、卢、陈三人皆跪在暖阁的地上回话急忙招呼当值太监“快快给两位先生赐座”
“老先生请坐”
“卢大人请坐”
“陈大人请坐”
三人谢过恩之后各自落座崇祯急于要知道各镇为何战败之原因。
“陛下军马作战除了盔甲刀枪粮草之外无外乎精气神所谓士气胆略便是。如今我军与建奴对阵缺少的不是坚甲利兵而是可以令将士饱暖不至于枵腹杀敌。缺少的是将士的勇气之前我军与建奴对阵未曾见面先自胆怯了这如何是那些以杀戮为耕战的建奴敌手?”
“所以以臣下以为若要建奴退去或是另有大计首先必须要痛歼建奴令他知道利害”他看了一眼旁边正在欣赏着手中茶碗的形制、质地的杨嗣昌与侧身坐在锦墩上的陈新甲对视了一眼他口中所的另有大计指的便是二人提出的议和之计。
“而如欲痛歼建奴以臣愚见眼下勤王兵马虽多然却缺少一支敢战、能战的精锐忠勇之师。若有这一支人马在此臣敢断言诸军势必人人奋勇建奴势必仓皇退去”
“卢大人的意思是调洪亨九入京勤王?抑或是令左良玉所部北上?或是调秦良玉所部白杆兵入京?”
杨嗣昌脑子飞也似的转动着不停的搜罗着明军中能够与建奴对阵的军队。
“阁老您却是疏忽了。洪大人与孙白谷如今正在洗荡陕西流贼正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时刻岂能做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事?左昆山将军所部虽俗称善战然其所部正在江淮汉水之间监视数家招安流寇此时檄调左昆山所部北上无异于撤去樊笼一旦虎狼出柙大人一番心血岂不是付诸东流?至于秦良玉总兵所部土司兵虽俗称忠勇然多年来随军征战精锐殆尽已非天启年间那支白杆兵何况从石柱到京师巴山蜀水路途艰险又有奢安余党在彼一旦调动。臣恐怕尚未抵达京师建奴已经饱掠而去。”
“那以卢大人高见这样一支可为全军主心骨的军队难不成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在一旁一直低头侍立在侧的监军太监高起潜抓住了卢象升话的空当出言讥讽。
“倒是叫高公公见笑了虽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是如若指挥运用得当奇兵突出未尝没有神兵天降的效果”
“九台公莫非的是那支兵?”
站在崇祯身后的王承恩语调里有些兴奋的颤抖了。
“不错。王公公。下官的正是那支兵”
“那支兵果然是好。只可惜太过于遥远了。远水难以解近火啊”
众人如同老僧打机锋一样的话语倒是令高起潜等人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看崇祯、杨嗣昌、陈新甲、卢象升、以及老祖宗王承恩等人都频频点头却也不敢多什么。
终于。杨嗣昌开了口为高起潜等人解开了这个谜团。
“陛下若是李总督的南中军能够从两广海运一路人马北上护卫京畿定然可以令入卫各军如虎添翼勇气倍增”
“只是李卫儒的军队虽然器械精良作战勇猛然而却远在两广、南中。这个?”
“高公公多虑了卢某在宣大屯田每每在京城李大人麾下商人商号中签了契约购买铁制农具盔甲、布匹等物至多月余便可以在京城见到这些货物。南中有大海船。用于运载货物与兵马最是便捷不过。”
“这一点奴婢也是有所心得。每年春秋两季往宫里送的供奉李大人上供的钱粮都是用大船运到天津之后再由船接驳转运到朝阳门码头入库。损耗极为低微若是如李大人所言将运河拓宽使大船能够直接进入通惠河那么一来钱粮转运便更加便捷损耗更低。”
话的正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德化他的干儿子便在负责这件事情每年赚的钱财车载斗量一般。
而另一位王公公王承恩也在南漕海运当中赚取了很大的一部分利润这二位王公公和他们各自的心腹都赚得不亦乎。
不过一人向隅满座不欢换成另外一句话就是“我不高兴我就要让所有的人都甭想舒服了”
这个人就是高起潜
他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原来卢大人与南中李大人走动的如此亲近难怪啊难怪卢大人方才将李大人抬举的如此之高。难怪卢大人这两年在宣大能够积粟米数十万石。。。。。。”
“大胆”
“高公公”
旁边的王承恩、王德化、杨嗣昌等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出言喝止高起潜。而卢象升脸色被气的发白瞬间涨得通红。他起身离座跪在崇祯面前“陛下臣乞陛下能够放臣回乡为老父守制丁忧”
老子不干了
“高起潜卢大人在宣大抚慰流民修建堡垒开垦荒地、训练士卒三年时光将残破的宣大地区整治的兵精粮足这份辛苦和功劳皇上圣明烛照早已下旨嘉勉且卢大人同南中商人处采购农具等物亦是向圣上上过题本司礼监已经转承你这奴才此时出这番言语来是何居心?”
高起潜自恃在外监军对于在宫内的王承恩、王德化等人便不是那么恭谨尊敬年节的礼物孝敬常例也不是那么周全这二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当下王德化大声申斥。
宣大各处屯堡中大者有铁犁数十张者也有十余张铁制锄头、锹镐等物更是在屯堡村镇中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铁制农具宣大地区的军户与民户才能做垦荒、深翻土地减少病虫害等事否则拿着木质的农具如何将冻土深翻?如何开垦荒地?如何能够扩大耕种面积更不要增加亩产和囤积粮草了
这些卢象升在历次上奏的题本当中都向崇祯禀报过如今高起潜把这个事情往卢象升与李守汉私下里有勾结上去引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打崇祯的脸吗?而且别的不每年几十万元的银子和几十万石粳米可是实打实的都进了崇祯的库房。
眼下正是要让卢象升出力的时候而这个奴才高起潜竟然为了一己私怨而诋毁卢象升与李守汉这如何让崇祯能够过得去?
正要发作那边王承恩恰到好处的又给高起潜上了一把眼药。
“高公公你如此对待李总督与卢大人。莫非你还记恨当日李总督见你胆怯不敢对东奴作战时愤然而申斥你的那几句言语?”
当年李守汉在追击出关的建奴至清水明月关时见高起潜坐拥数万军马不敢有一矢对敌眼睁睁的看着建奴带着劫掠来的财物人口大摇大摆的出关之后愤然在关下松树上留下了一句话“一个没卵子的领着一群没卵子的”
这话便将高起潜彻底得罪到了死。
今天遇到了这样的机会高起潜这个本来就心胸不那么宽广的太监岂能不给李守汉和卢象升使绊子?
但是流年不利此时崇祯正要用卢象升与李守汉二人。
“嘟你这奴才如何的肆意妄加评议大臣?到外面跪着去”
高起潜被崇祯赶到院子里去罚跪。王承恩与王德化特意安排了两个太监到外面伺候。实则就是监督这位高公公。
东暖阁内。君臣数人继续讨论眼前的军情。
“卢爱卿若是檄调李爱卿所部兵马入卫勤王这个这个。”
崇祯有些踌躇。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措辞。他很清楚对于李守汉这个表面上的自干五若是不给他些好处他是不会那么主动积极的带兵北上的。只是眼下朝廷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赏赐给他?
封爵?不合适上次赏赐了他亲王的部分仪仗朝中大臣便颇有议论碍着他斩首数千的战功上这些人不好什么。如今若是不曾进京便有封爵之赏唯恐舆论物议。
“陛下以臣与李大人交往此人忠心为国勤于王事又岂能以世俗眼光来评判?粮饷之事。想来李大人是会自备的。皇上只需考虑如何犒赏三军抚慰有功将士即可”
犒赏?如今各处军马都把眼睛盯到了崇祯手中的那点钱粮上纷纷伸手要钱要粮打胜了要犒赏打败了要抚恤。每天各处兵马雪片般飞来的文书都是这一类。
崇祯手头积攒的那点钱便随着这些文书又流淌了出去。如何找钱粮来犒赏南中军入卫将士?何况这钱粮本身就是李家送给他朱由检的?
“陛下以臣愚见不如先行派遣天使往李大人处宣召其领兵入卫至于犒赏之事可以慢慢统筹。”一旁半天轮不到他开口的陈新甲终于抓到了发表意见的机会。
眼下军情如同野火建奴正在四处劫掠州县还是先把这能打得部队调来将建奴赶出关外之后再行细细筹措商议安顿犒赏之事。
去南中传旨令李守汉再度带兵北上勤王这个差使听上去不错。南中的繁华富庶众人也是有所耳闻。而且照着大明官场的规矩和李守汉这几年的表现来看无论是谁去宣召这道圣旨程仪、路费之类合法的贿赂是少不了的。这一趟下来至少可以弄个几万两银子回来。
但是银子虽然白花花的很诱人可是也有有命去花才是。
建奴的游骑不时的出没于京城畿辅各地昨日更是攻克了通州的漕运码头张家湾夺走了囤积在那里的五万石南漕粳米数千建奴正在那里欢呼雀跃往来搬运这个时候往天津去不是找死是什么?
既然文官不愿意去南中宣旨调李守汉入京勤王那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便落到了太监们的头上。
一番折冲纵横之后崇祯力排众议拍板决定命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为宣旨太监往南中调李守汉入京勤王。随军回京时便是监军太监。
仰望着马车顶棚上漂亮的花纹王德化早已神游天外一面是畅想着像当年的三宝太监一样建立功业一面又担心未曾到通州便被建奴一刀砍了。那些京营兵马和锦衣旗校的战斗力他还是很清楚的只怕对付京城中的流氓混混都未必能够完胜。
“公公请放心外面除了您所带来的护卫还有我隆盛行的二百保安这些人都是从退役的兵士中选拔而来虽不如公公手下精壮但也可以与建奴周旋一二以保护公公周全。”
话的正是京城中隆盛行商号的田管事。
他负责带领二百商号的护卫护送王德化到天津上船。
“有劳田大先生了。”
王德化知道外面那些策马而行的护卫都是与建奴对阵过的好手自然要对这位田先生客套些。但是他却不知外面骑手手中的旗帜更是为建奴所熟悉黄台吉同多尔衮都有严令不得加害、抢掠持有隆盛行商号旗帜的队伍。
“商民回头还要陪同公公南下这一点也是应该的。公公和随行的众位公公、护卫的将士若是打算在敝处采购些许物品在下还可以效劳。”
听了这话王德化只能是报以一阵苦笑他和他手下的人除了抱着必死的决心出这趟差使外更是抱着要发大财的心思。很多太监不惜向京城中的高利贷商人借了印子钱准备做本打算在南中采购各类值钱的物事回来贩卖。而那些神机营、三千营的将士身上更是带了不少的银钱。
“如此便有劳田先生了。”
“公公那里的话。正该报效正该报效”
“贵处自李总督以下都是这般急公好义之人特别是李大人勤于王事忠心报国正是大臣之楷模。”
王德化开始往这个田管事头上戴高帽子了。
“陛下有意在击退建奴之后继续偏劳贵主上咱们这些做奴婢的私下里揣测陛下大概是打算将闽粤、南直隶等处海上缉私捕盗等事都要交给李大人管理。”
将闽粤浙江等处海上防务诸事交给李守汉的水师负责正是杨嗣昌和陈新甲二人提出来的。“李卫儒所部水师既然如此精锐那便能者多劳将上述海面诸事一并管理起来。也算是陛下对他信任嘉勉。”
作为曾经在留都为官多年的杨嗣昌自然知晓这一带海面上的那些事情。
看上去似乎是给了李守汉一件差使如果做得好是一桩可以赚得金银铺地的买卖做的不好那就是粉身碎骨的死路一条。
不过这些危险杨大人是不会告诉李守汉的。
一路无话王德化沿着运河边上刚刚铺成的大路平安无事的抵达泥沽上船之后船队沿着渤海湾一路乘着北风南下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