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之隐形刺客 > 第三百零三章 讨伐

木叶之隐形刺客 第三百零三章 讨伐

作者:雪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26:18 来源:258中文

ps:

感谢大家的月票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粤北地区山高林密可耕地和水源都较之珠三角地区少了许多历史上又是江西、福建等处客家人南下的必经之路。多年来这里便是所谓土客矛盾尖锐的所在人们为了争夺土地、争夺山林、争夺水源往往展开连绵数十年甚至数代人的仇杀。为了能够在纷乱扰攘的世上生存下去应付土匪、野兽、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宗族械斗人们便纷纷结寨自保。

一路行军沿途遇到的任何村子、庄子四周都用糯米浆伴着三合土筑夯成土围墙围着庄子还挖有深壕出入用吊桥四角还建有箭楼村寨中的青壮按照班次轮值守卫。

有的庄子围墙还用砖石砌成外面用重金购来的烧灰抹成一些大姓、大宗族更是数十座村寨连绵成片深墙大寨仿佛军堡彼此之间用号角、旗帜互相沟通俨然便是一座座型的**王国。

自从广东乱起各处村寨便都筑起了围子。

沿着官道绵延数百里星罗棋布的大围子、寨子在南中军的军报中被称为围寨区。对外打着联庄自保的旗号看起来是民其实也不时兼当匪贼的做派在区域内派捐派税对于过往的商旅百姓或是收取税费或是拦路打劫便是广东的官军也时有路过围寨区时被缴械的传闻。不论这些大村或是大寨无不是围深濠布密箐高筑羊马墙。有些寨墙之深厚一点都不会差于当地县城州城一些富庶些的寨子城头上还设有炮台摆设着大佛郎机和六磅炮之类的火炮。

崇祯十年十一月岭南已经是初冬的季节偶尔有在路上行走的人。也是都身披棉衣。

沿着官道向前行去两旁的山坡上平地间偶尔还可以看到有农人在田地里收拾着稻草捆晚稻收割之后一个个稻草捆被丢在放干了水的田地里。远远望去仿佛是一行行士兵一样。

在广东、福建这些田地大多数是族田也就是所谓的“死地主”—祠堂所有。据陈翰笙等人民国23年的调查珠江三角洲番禺等县的族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番禺50%。顺德60%。中山50%。新会60南海40东莞20鹤山40。宝安30惠阳50博罗40高要40开平40恩平40台山50四会30%。[38]。沙田区的族田高达80%[39]。郑振满也广东族田的数量特别多。其占总田产的比例相当大有的地区平均为30—40%左右多的占到50—89%[40]。秦晖则写道:“20世纪初宗族公田占广州府属各县全部地产的比重达50-80%非族田类的公田(学田、庙田、会田)又占1-5%。

在田地里收拾着一年最后收成的农人。被一阵喧嚣的声响惊动抬头望去官道上一队望不见头尾的行军队伍沿着从丰顺通往五华的官道行来。车轮带起的烟尘冲天蔽日大地在整齐的步伐中抖动大队人马行军带来的冲天气势仿佛前面便是大山江河都无法阻拦他们行军。队伍中不时响起队官和哨官们用于调整队列的哨声以及偶尔拉动辎重车辆的骡马嘶鸣之声。

队列中一甲一甲的士兵们身披胸甲头上顶着八瓣帽儿铁尖盔甲胄下面是厚实的棉衣肩上扛着火铳腰间悬着铳刺。

寒风中旗手手中的大旗被舒展开来。

这是南中军的区大鹏旅前往五华县征剿盘踞在那一带的“桃园大社”联庄会的行军队伍。“唱个歌来”

“清清的河水绿绿的稻田这是我的家我的田园。。。。。”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

“兄弟们的士气不错”

警备六旅的旅长区大鹏便是当初那个在大会上叫嚣不愿意做警备旅的家伙守汉见他能打能冲鉴于兵力一时不敷使用手中可以用来野战机动的兵力太少便将他从南中调动到广东来。

“告诉兄弟们打完了桃园大社这股不服从将军军令的家伙咱们就可以丢掉警备旅的帽子换成混成旅”

桃园大社是盘踞在五华等七八个县的一股联庄会武装。虽然是联庄但是也有很强烈的宗族色彩应该是建立在宗族基础上的联庄会武装。为首的几个宗族号称是宋代为了躲避中原的战乱而播迁到广东一带的客家人刘氏家族、关氏家族和张氏家族。数百年来便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丁口日渐繁盛。

随着罗贯中的一部的深入人心这几个家族更是以桃园义气为号召彼此之间联络沟通互相通婚守望相助与别的宗族相抗衡逐渐形成了一股可以挟持当地官府的实力。广东乱起之后更利用本身财力召集族中强壮之人编练营伍打造器械设定旗帜俨然便是一支军队。

对内派粮派捐以供应军饷抽调壮丁充作兵卒对外则是彼此攻战杀伐已经成了祸害一方的根源。

在守汉发出两广各地武装必须停止一切活动原地待命准备听候点验编遣的命令之后各处的势力或是接受编遣或是犹豫不决等待观望。只有这桃园大社依仗着自己山高路远兵马众多以往官军出动会剿也只是一时的动作撑过这一阵便告无事。

不但对招抚军令置若罔闻更是出动了二千余人将在五华县附近宣传总督府军令的一支南中军工作队及其护卫武装百余人一举全歼尽数杀害。斩首、剖腹甚至是用四头水牛将所俘虏的伤号手脚拴束住用牛力硬生生的撕裂。

于是一贯是以能打能杀而著称的区大鹏便被调往五华附近准备拿桃园大社这股武装力量来让广东各处的杂牌武装看看南中军不仅打水战狠陆上战斗更是无敌。

“派遣斥候沿着官道前出至少十五里。进行侦查防止有人打咱们的主意”将一具单筒望远镜收起区大鹏命令旅部斥候队的队官王海加强前进道路的侦察、警戒。

“两侧的山头各派一队兵上去在尖兵之后、前锋之前放出警戒哨大队通过之后随后卫行军”

区大鹏虽然以敢打能拼著名全军但并不是那种只知道自己挥刀上阵的一勇之夫如果只是那样他也无法做到旅长这个位置上。

随着司号长的号声响起。一队队士兵仿佛大江的溪流一样。从行军队伍中分出。迅速的占领大道两侧的山头掩护行军大队。

斥候、尖兵、前锋、中军、辎重队、收容队、后卫照着这样的行军序列区大鹏旅仿佛一只巨大的铁滚子。虽然速度不快但却是势不可挡的朝着五华县方向前进。

“再向前行走三十里便到了今日的宿营地可以令辎重队先行一步去号房子、烧水做饭。让兄弟们早些用饭之后就寝。明日便进入桃园大社的活动范围要随时准备大战一场”

区大鹏令前面的部队向道路的一侧让开通道令辎重队的大车辆先行为全旅将士到预先计划好的北斗镇宿营。

鞭声和呼喝声响成一片辎重队的大车辆轮声粼粼。在官道上卷起一阵烟尘往北斗镇方向赶去了。

“停住辎重队暂时停住”

一个斥候策马迎着大队行军方向冲来。

“停止前进前面有情况”

听得前面有情况各团各营的军官们立刻命令部队停住脚步前锋的士兵们更是将刺刀从皮带上取出套在火铳的铳口上。

“大人前面附城镇镇内、路口有大队人马在那里甲长命我先行回来向大人禀告一声他带人上前去查看对方的情势”

听了斥候的汇报区大鹏很是满意。这样的处理很是稳妥既防止被人突袭又避免可能发生的误会。这一次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桃园大社而不是玉石俱焚。转过头来命令司号长“吹号让兄弟们先原地休息待命”

一声军号响亮听到这个声音此起彼落的哨声、口令声在队伍中响起从各团传到各营各营官传到哨官哨官传到队官队官传给甲长很快便传递到了队伍里的每一个人方才还紧张一副临战状态的兵士们立刻放松下来不过铳口的刺刀却依旧闪烁着寒光。

有人拿出水壶开始喝水吃着干粮有人选了一块较为干燥的地面坐下了休息。几个士兵向甲长、队官请假之后到官道的一侧解开裤子开始放水。

辎重队的辎重兵们顾不得休息抓紧时间检查车辆看看车轴是不是需要加些油捆绑给养、弹药的绳索是否松动有马夫用手从料袋里抓了一把加了盐炒过的豆子捧在手中为那些辛苦的驭马添加些动力。

过了大约一袋烟的功夫又是一阵烟尘在官道上扬起几十匹战马蹄声如雷奔驰而来。

“丢雷个老母谁这么大的派头”

区大鹏知道前面的斥候没有这么多的马匹这一定是斥候与在附城镇集结的那支部队接触上了之后前来联络。

这支马队中很令人奇怪的高举着南中军的红黑两色为主色调的军旗。军旗的后面一个旗手手中高擎着一面红色黄火焰的三角形认旗白色月光里一个黑色的“吴”字。

认旗下一条大汉乘马而来身上披着铁甲内间一件战袍背后火红色的斗篷被风掀起马上的按套上插着一根粗大的铁棒。来人的脸上满是欣喜之色。

正是新近接受南中军招抚的吴六奇

“大人吴大人听我们去征讨桃园大社便向将军自告奋勇请战与我军同往。”斥候队官王海同吴六奇的弟弟吴标一道为双方引见。

吴六奇引兵马三千余人在茶背镇集结经留隍镇、潘田镇一路行军终于赶在区大鹏旅抵达之前进驻附城镇等候。

同吴六奇寒暄、客套了几句区大鹏催马进了附城镇看到在镇内街道和镇外空地上的那些兵马虽然很明显是经过一番挑选的精锐士卒但是也不由得区大鹏在心里撇撇嘴。

从头到脚。吴六奇的这三千多人可以用杂乱这个词来形容。头上有戴着兜鍪的戴着八瓣帽儿铁尖盔的、戴着红缨毡笠的戴着竹编斗笠的身上有身披齐腰甲或者是罩甲的这些属于对襟棉甲只到肩膀露出两臂的红衲袄有如胸甲。也有只是一件青色号坎的手中的兵器倒还算是整齐至少没有出现菜刀木棍之类的。

只有四五百人。大概是属于吴六奇的亲兵之类。同南中军的兵士装束基本一致。只是胸甲内没有那么整齐厚实的棉衣。手中的武器也是以冷兵器刀枪为主不像南中军大多数人是使用火器刀枪只是一个从属地位。

而眼前吴六奇的这支队伍则恰巧相反部队里大多数人使用刀枪等冷兵器。便是统帅吴六奇本人也是一根铁棒横在马上。

看着南中军队伍里那一门门大大的火炮不由得为吴六奇统帅精锐亲兵的王金一个劲的吞咽口水。“怪不得人家能够一举便控制了省城咱们顶多是进府城。”

因为与吴六奇所部的会合原本定于到北斗镇宿营的计划便不得不停止两军要重新编组一下重新确定行军序列。

当晚两支部队便在附城镇上宿营。

军官们在镇上的关帝庙中会议商讨军情。而士兵们则是在镇外的空旷所在和镇内的祠堂、庙宇等处安排宿营地。

吴六奇新编旅的士兵和基层军官们。艳羡的看着警备六旅的那些辎重车辆还有那些大炮。

“一、二、三、四、五、六、七。。。。。”有人兴趣盎然的数着炮队中的八磅炮和十二磅炮的数量“乖乖这炮口如拳头般大的火炮便有十二门如同海碗般大的更是八门之多”

一个头目满脸羡慕的数着炮队的大火炮。

不光是这些八磅炮和十二磅炮。更有一群新编旅的士兵围在一门大佛郎机前欣喜而又好奇端详着光可鉴人的这大炮。

“乖乖怕不是有几十门大炮?”

“这位兄弟放心照着咱们将军的做法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你们好好的给他打仗银元、火炮、刀枪器械都是一样的”

黄雷挺的得意本家子弟警备六旅炮队的营官黄大木拍着那个吴六奇部下头目的肩膀不无得意给他讲着。

“那是什么炮?”

头目朝着不远处一辆辎重车上怪异的火炮指着巨大的炮口、短粗的炮身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只将要跳起来扑捉虫子的田鸡。

“那个?那是臼炮大的是打四十八磅重的炮弹的的是打二十四磅炮弹的”

听黄大木讲了一番炮弹弹种的知识那头目有些将信将疑这么短粗的炮身如何能够将那些比十二磅炮弹重上二倍、四倍的炮弹发射出去?如此短的炮身就是将炮弹发射出去又能够打多远?

在这头目将信将疑之中随着太阳的西沉伴着一抹晚霞附城镇镇内外又是号声此起彼伏。开晚饭了。

原本吴六奇命弟弟吴标和王金等人在镇内征集了(的好听是征集实际就是抢。)一批猪羊鸡鸭等物买了不少酒准备了大批的烧柴预备了上百口大锅打算晚上同警备六旅的新同袍们好生吃一顿为自己的投效打下一个好印象。

不料想警备六旅一进附城镇先是由炮队调出八门大佛郎机在镇子的四角设立了炮垒又在镇子的三个出入口上安放了大炮。在镇外安排了斥候和巡哨部队将这座临时宿营地警戒做好之后便是将几十辆炊事车一字排开在镇子中心的戏台前开始为两个旅的兄弟们准备晚饭。

伙夫们从炊事车上将一篓一篓的菜油搬出将煤饼塞到炉膛内引燃很快火舌便欢快的舔舐着锅底镇子里立刻开始弥漫着菜籽油特有的香气。

这种四轮炊事车有两个炉眼配备有水缸、油桶、米面缸、存放蔬菜和肉食的大柜。这些容器上面放上案板便是操作台可以在准备菜肴的同时进行主食加工。按照设计要求可以在半个时辰内完成三百人左右的饮食而且要求是热菜热饭有汤。多年的使用下来官兵们也摸索出一些经验这些炊事车越是车辆集中使用效率越高。

“吴将军您的职务主公那边还没有正式颁布不过我们早就听贵部要编成两个旅所以称您为旅长的话有些委屈、冒失咱们两家既然是一家人那就不必客气贵部的兄弟们装备一时不全便委屈一下同我们一道大家将就一下等打完了仗主公自然会把各类装备器具给贵部配备齐全。”

区大鹏在关老爷的神像前笑嘻嘻的指着亲兵们为吴六奇、吴标、王金等人准备的晚饭。

“大家将就一下尝尝咱们南中军的伙食如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