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那啥求一下月票啊
被门口的知客迎请进来的是一群身着蓝布裤褂一身短打扮的人。
黄大掌柜的等人知道凡是穿这种所谓工作服的大多都是左近各个工坊之中的工人、匠师之类的角色。
虽然所谓的士农工商四色人等商人排位最靠后但是大明朝对于工匠、匠户的歧视、压榨更甚于军户。而商人因为经济地位的不同政治地位也实际上远远高于这些工人。
见到这些工人也进了饭馆而且同样被知客热情招呼黄大掌柜未免有些心境微妙。
但是人家酒楼打开门做生意只要有钱的进来都是客人只要人家给足了银钱在哪里不能吃饭?
所以黄大掌柜也只能笑笑不做声只管饮酒吃菜便是。
“哥这些人是什么人?”
倒是管事是个眉眼通挑的人物见大掌柜的有些不高兴便上前询问那伺候酒席的堂倌。
“他们啊?可都是了不起的人都是河静制造的匠师什么火炮、火铳、上好的刀剑盔甲都是他们造的不瞒您我那副胸甲一直有些别扭上次和那位匠师提了一句他帮我稍加调整便立刻穿着十分舒适了原来是甲的弯曲弧度和我的身形不符自然别扭了”
“原来这跑堂的伙儿家中还藏有甲胄?南中军当真大胆亏得他们还自夸关防严密看来也是外紧内松”
几个人心中不由得冒出了这一种想法。
“失敬失敬原来哥也是一条好汉爱武成癖。”
“不敢当我的名字在军册上有当初有些闲钱在手上便置了这一套甲胄免得一旦征召入伍之时慌乱。”
今天已经是让商人们惊讶连连了不想在这一个堂倌家里居然还藏有甲胄更令人吃惊的是他还是在兵册上的人
看来。这南中只要是壮丁只怕都在那兵册上
“几位客人莫要只顾着话先尝尝这鱼。这松鼠鳜鱼可是要趁热吃才好”
堂倌恰到好处的提示了一下众人莫要只顾得话。忘记了用饭。顺手收走了几个满是食物残渣的盘子。
黄大掌柜有些魂不守舍的夹起来一块堂倌所的松鼠鳜鱼色泽金黄的鱼肉在口中咀嚼着一阵外脆内松的感觉。从舌尖的味蕾上传过一阵甜酸鲜香的感觉。方才被几道菜辣的口中几乎没有了味觉的他立刻觉得清甜无比更加绝妙的是这鱼肉中居然没有刺他举起筷子示意众人都来尝尝
转眼间箸落如雨一条松鼠鳜鱼很快便被吃得精光。
“哥这鱼如此美味不知如何制成?还有为何没有见到鱼骨?”
“这鱼在下锅之前便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斩去脊骨片去胸刺故而您是吃不到鱼骨和鱼刺的。”
“之后番茄酱放入碗内加高汤、白砂糖、醋、酒、精盐、湿淀粉搅拌成调味汁。待鱼从油锅中捞起后将调味汁洒上便是这道美味了。”
堂倌的话的简单。但是方才还一门心思打算偷这道菜回去向大东家讨好的黄大掌柜立刻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精盐、白砂糖这些东西虽然贵但是在京师、在天津都有的卖唯独这番茄酱、淀粉等物在京师等处寻觅不到。
“哥。淀粉和番茄酱是何物?”
“这两样东西都在街上有得卖。番茄酱便是番茄经过加工之后制成的那淀粉是从何而来人不知。不过但凡是肉食不管是鸡鸭猪牛用淀粉裹上再用酱汁、盐、香油拌匀了下锅出来的肉品便极为爽滑细嫩。”
“今年的新米和新油就要下来了要想抢这波行市就得早些下手到船行先去订舱位要不然到时候大家的货色都来了你的货没有舱位出不了海行市便抢不到”
“就是眼看的福建这几年茶叶收成好用粮油肉布去换正是好买卖”
“不错换了茶叶到满剌加卖给那些西番人换他们的银子”
“也不一定去满剌加现在吕宋每年都有从东边来的西班牙大帆船满载着金银到吕宋换各类物品你有货物就不用往满剌加去直接到吕宋卖给这群西班牙人就是了”
众人用了一阵酒饭耳畔听到从一旁的雅间里传来有人在议论生意经的话语。
“大掌柜咱们要不要也采购些粮食油类肉食之类的往福建、江西等处贩卖一下?这钱不能都让别人挣去了。”
“不粮食的行市虽然一直都不错但是你们莫要忘了粮食可是最吃分量、占地方的东西。与其千里贩运粮食不如运些别的东西到他们的那吕宋去同西班牙人换金银。或是先去福建换茶叶再同西番人换金银”
黄大掌柜的到底是老谋深算一眼便找到了症结所在。
对于像南中军这样以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商品货物的流通自然不是强项但是晋商恰巧相反他们做得便是流通性的生意。长途贩运是最基础的工作。
微合着双目黄大掌柜的打着浓重的山西孝义口音“要是我们来做便只运些棉布、罐头、玻璃、镜子、白糖、精盐类占地方少又是南中不加限制出口的东西到内地去贩卖最多加一些肉食”
“肉食?”
几个人有些诧异粮食尚且不打算运肉类岂不是更加运输困难?保存期短?
“平日里让你们多留心你们就是一门心思的钻到铜钱眼里翻跟斗要知道做生意也是要看天下大势的你的眼睛能够看到什么你的生意就能够做得多大否则你们也就是一个店铺的掌柜的”
教训了几句手下人之后黄大掌柜的从衣袖中取出几张折叠好的纸张放在饭桌上“喏自己去看”
几个人有些惶惑的接过那几张纸。正是一份不久前的南中商报。上面用朱砂细细的勾勒出了一些段落上面还有些批注的字句。
“天福号肉食加工场收购各类禽畜价格从优数量不限”
“口口香肉食场与胡记养殖场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每年至少供应三千头生猪。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五万只鸡鸭。一千头肉牛二百万斤鱼类”
“都看了?”
黄大掌柜在座位上把玩了一阵手中精致的酒杯淡淡的问了手下人一句。
“大掌柜。这?”
“这些场子做得都是诸如风鸡、腌肉、熏肉、罐头之类的东西将鸡鸭宰杀之后内脏清理干净不拔去羽毛。将炒过的花椒盐放进腹腔内把调料抹在鸡内膛周围从鸡颈刀口处填入少许椒盐;之后用绳子捆扎好放在通风处吹干。一个月后便可以食用这东西可以长期保存。还有那些腌肉类的盐货更是可以长期大量的保存”
“这东西运到北方军镇能不能换了银子来?”
“大掌柜的罐头等物属下们也曾经见过并且还试着吃用过。这东西是好东西方便食用方便携带。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价钱运到北方之后。会不会无利可图?”
众人踌躇了一会还是一时陷入了沉默“今日天色已晚大家暂时回去安歇明日往各处铺子去探探行情也好做得心中有数”
点手唤过那堂倌示意要结账堂倌点算了一下桌上的菜肴“几位先生吃好了?”
“不错这馒头面粉不错吃的很是筋道和在家乡吃的差不多”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便让老西儿又一次惊讶了。
“多谢惠顾一块银元再加六百铜子。”
“多少钱?”
“一块六。”
众人走的地方很多了这些年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价钱。
“哥麻烦您去柜上查一下账目是不是有误?免得到时候你不好交代。”
黄大掌柜本能的认为铁定是这位堂倌把帐算错了。这么一桌酒饭一块六?不可能的嘛
“这伙不错不能让他晚上算账的时候背黑锅、扣工钱。”几个商人都是一个想法。
片刻之后那堂倌从柜上回来面对着羞怯和不好意思双手不住的在白色的围裙上摩挲着“几位先生实在是不好意思和柜上核对过您几位的酒饭钱就是一块六百钱。”
这回彻底的是黄大掌柜们惊呆了。
十几个人酒肉具备吃得醉饱居然只是一块银元另加六百铜钱?这在南北二京换上内地任何一座城市都是无法想象的。
那堂倌去柜上给几位客人结算账目留下黄大掌柜的们在座位上面面相觑。
“怎么会?”
一个年轻的伙计喃喃自语。
一坛子用上好粮食酿制而成的烧酒在内地至少八钱到一两以上的银子要是有牌子有字号的老酒价钱还要翻番。一份牛肉菜也得数百文铜钱以上更不要那些一开始就标明了外路来的麦子制成的馒头想必应该更加的贵。
这里却为何如此便宜?
难道是因为米价便宜导致饮食之物连带的都如此低廉?也不对啊若是有谷贱伤农的事情那么为何咱们这一路前来见到的农人俱都是红光满面气色颇佳?要是有谷价低廉之事这些农人早就不种粮食改种些别的东西了就像江南的农夫为了完粮纳税都改行经营丝茶蚕桑一样。
正在胡思乱想之间那堂倌端着一个木盘里面满是黄澄澄的铜钱疾步向他们走来。
“几位先生找您的钱四块银元一千四百通宝。您点一点。”
灯火映照之下木盘里的铜钱发出了青黄色的光芒晃得这些自幼儿便在铜钱眼里翻跟头的商人们有些眼晕。
一千四百文通宝每枚重大约五克七八斤重的钱很是随意的码放在木盘之中若不是钱与钱之间用细绳连接只怕会洒落一地。
“多谢哥。”
示意伙计接过木盘。黄大掌柜顺手抓起一串通宝在手中一过若是内地的跑马崇祯的话大概有个千余文换成通宝的话。应该也是有个四五百文。
“哥今晚辛苦了。一点烧煤费。”
“多谢先生赏钱。”那堂倌接过赏钱。亮起嗓子又一次吆喝“仁字号客人赏钱五百文”
“谢---”楼上楼下的堂倌伙计们一起拉长了声音高声答谢。
听了这声谢让黄大掌柜们找到了同内地一样的感觉。
他瘦长的脸上露出笑容。和气的向那堂倌发问。
“哥实不相瞒在下等也是生意人到南中来做生意。不过有一事不明想向哥讨教一二。还望哥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一定是知无不言就是了。”
“我等一路而来见新稻子已经开始上市米价与内地相比自然是低廉了很多。但是。这用饭时为何物价如此之低廉?就不怕谷贱伤农之事吗?”
“可是黄某一路观看各处农人的日子过得都还不错城外村镇中有不少人家在起新屋。这其中的奥秘何在?”
“这就是我家将军的仁厚爱民之处了”
旁边一张桌子上有人搭话。话的正是方才进来用饭的那群工人匠师。
为首的一人站起身来向黄大掌柜的拱了拱手。“这位先生既然是外路客人自然对我南中的典章制度不熟悉。如若不嫌在下冒昧在下便向先生解释一二如何?”
晒黑的脸膛、筋骨关节粗大满是老茧的双手都明了此人的身份。但是相貌虽然粗鲁出话来却是文绉绉的。显然是读过书的人物。
“愿听先生教诲。”
几个人各自落座听那匠师讲述南中关于粮食价格之间的问题奥秘所在。
堂倌也是颇为识趣立刻去沏了一壶新茶送来。声明是酒楼送给各位先生闲话之用。
“先生有所不知这南中地方万里最是适合种植水稻等物而且极易生长最甚者有两年七熟之。不过这种稻子口感极差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种了。将军德政每亩田照着二十税一的税率收缴田赋征收稻谷。一年下来单单是征收的稻谷和菜籽便够各处工匠军兵船夫水手吃上几年了。这些人照着将军的法是所谓的非农业人口。区区不才也是其中之一便是不以种田养殖捕捞等手段为生之人。”
地方万里?都是可以种植水稻等作物的地方这话倒也不算是吹牛。黄大掌柜一路南下也是看到了那绵延千里不绝的碧绿稻田。农人驱赶着水牛扛着上好的铁制犁铧出没其间给人的感觉颇为悠闲自得。
但是问题又出来了。
这许多的良田便是按照二十税一、甚至是十五税一的税率缴纳了田赋之后剩下的大批粮食便是农人们每日里吃四顿饭每顿都是吃到脖子也未必吃得完。刨除家中饲养猪牛所消耗的粮食大批的余粮如何处理这才是黄大掌柜的关心的事情。
“先生是担心余粮?无妨将军过要是农人手里没有钱我们这些工匠们如何讨生活?所以必须要收购农人手中的粮食而且还得高价收购”
黄大掌柜将那匠师面前的茶杯斟上黄澄澄的茶水请他润润喉咙。
“高价收购?如何高价?”他关切的问道。
“您比如市面上外路客商给的价钱是一钱银子一石米而我们这些非非农业人口到粮米店去买粮食也是一钱银子一石米的话那么粮食的官家收购价格便是三钱银子一石米这米可是米收的是稻谷。因为稻谷容易保存米可不一定”
那人喝了一口茶继续口沫横飞的为外路客人讲述南中李将军的种种做法如何广施仁政泽被万民。
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黄大掌柜两道眉毛几乎交织到了一处。
“三钱银子一石收进一钱银子一石卖出这单从账面上看就亏了两钱银子还不算加工时稻谷的损耗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损坏若是一时为之还可以若是长期以往的这样贴补哪里受得了?”
他是百思不得其解见身边的人亦都是眉头紧锁一副不得要领的样子。
“原来南中地域米价如此低廉农人的日子却过得丰足康乐却是将军每石稻谷贴补二钱银子的缘故?”
黄大掌柜有意识的引诱那匠师话。
“您这话也是也不是。”
“此话怎讲?”
那匠师想来平日里便有这好为人师的爱好此时间遇到了这样的好机会又岂能放过?不由得点着两根手指为黄大掌柜讲述了一番。
“将军府下属的各处粮号收粮时三分之一给现金银元、通宝都可以。余下的三分之二便是用工业劵充抵。农人拿着这工业劵可以在南中各处店铺出具自己的户口簿子之后购买任何一种南中出产的物品。油盐酱醋布匹铁器盖房子的烧灰、砖头都可以用工业劵八折的价钱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