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原本是明军在辽东的中枢自从杨镐那厮丧师萨尔浒之后辽事崩坏。浑河一战后被后金攻占成为他们对辽东发号施令的政治、军事中心、努尔哈赤在城中修建了皇宫和大政殿等一系列建筑物。崇祯七年皇太极即位后将沈阳改称为“盛京”到崇祯十七年清国迁都北京后沈阳定为陪都数十年后盛京易名为“奉天”。
这块土地上几十年风云变幻见证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盛京城外丁当声响不断火星乱蹦无数工匠在清兵监视下忙忙碌碌打造兵器。
作为一个以攻战起家的政权从努尔哈赤当政时期起盛京城外就铁匠铺绵延十数里烟火冲天铁锤起落声昼夜不休由于清国对兵器打造管理严格执行所谓的射甲不进立斩工人。在动辄就要杀头的威胁和不计工本的投入清军生产出来的兵器盔甲其精良程度要强胜过明军数筹。
匠作坊外这里聚集了大大无数的作坊似乎连绵看不到边多以铁匠铺为主。成千上万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工匠在专注地忙碌着。打制刀枪打制火铳铸炮等没有一个人敢不认真。
努尔哈赤时通过与大明的互市贸易积蓄了大量的铁器其境内也多铁矿冶炼所需的木炭煤炭亦不匮乏。加之皇太极多次组织进关劫掠从关内抢回了大量的人口财帛。内中工匠铁器不少。
有着这样的物质基础清军才敢于在军中配备大量的重甲步兵与骑兵。这是别的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所没有的。
在原本四通八达的沈阳官道基础上为了加强军队的机动力在改名为盛京后八旗高层将大明在辽东的几百年修筑的这些官道驿路加以精心整理维护官道宽约数丈厚厚的黄土夯路坚实无比。
沿着官道进城便是与城外的景色两重天地。
按照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王宫之左是祖庙。王宫之右是社稷坛王官正面朝南王官后设市场)之修建的内城将原来的“十”字型两条街改筑为“井”字型四条街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
在中街的中央便是努尔哈赤、黄太吉父子修建的清国皇宫。
在有着浓郁游牧渔猎民族风格的大政殿前。八字形东西排列着十座方亭便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俗称“十王亭”。自北而南东路依次为: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镶白旗亭;西路依次为: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正白旗亭。由北向南亭子越来越代表着所在旗的地位高低。
一队队铁盔黑缨的甲士在大政殿两侧十王厅沿着甬道排列。
据原本老奴在世的时候编制、建立建奴军队是本着建立一旗强盛一旗后。再建另一旗其内心打算建立五个正旗和五个镶边旗也就是按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朝鲜国申忠和使臣李民寏均看过五色旗并且记录在了《建州见闻录》中。在他的晚年曾明确表示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将来自己死后,自己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但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可惜老奴在疑似中炮之后将近一年死去他的建立十个旗军队的构想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这十王亭自然就名不副实了。
不过眼下八旗满洲中有所谓的旗主、管主加起来倒也正好是十个。
八旗满洲的各位旗主、管主们在各自旗下的亭中安坐分属各旗的王爷、贝勒、贝子们分列两旁依照本身爵位就坐。
今天是就此次入关劫掠进行分赃不对照蒙古人的法是实行大兀鲁斯制度分配胜利果实。二五八中雯
“陛下这是奴才们在明国京畿所得献于陛下另有战马四匹现在殿外请陛下恩准奴才即刻命人牵来供陛下御览”
四匹战马被马夫牵来立刻引起了一阵的波澜。
在场众人无不是家中良马成群之人但是骨架如此之高大、毛皮如此之光亮的战马却是平生所未见。别的不单这四匹马的卖相就不是日常的蒙古马能够比拟的。
“此马乃是奴才们在明国京畿从南蛮手中缴获而来非奴才们这点福气敢于受用的献给陛下”
“这四匹马这些甲胄都是尔等镶红旗在明国京畿同南蛮勤王兵交战所得?”
“正是”
镶红旗满洲的人完这个不由得恨恨的朝着不远处两白旗的亭子看了一眼。
“希尔根”黄太吉的一名侍卫应声而出。
“奴才在”
“去披上那甲胄给朕和诸位王爷贝勒大臣们看看”
“嗻”
正黄旗牛录章京希尔根此番也是随同入关劫掠因为护卫缴获的人口财货为大军殿后有功被黄太吉刚刚拔擢为一等甲喇章京世职。他手脚麻利的在镶红旗满洲送上的战利品中选了一套自己合适的盔甲穿在身上。登时整个人都仿佛挂上了一层锡一样显得光亮照人。
众人见了无不是喝一声彩。
“这甲胄倒也漂亮不知道比起我们的铁甲来效果如何?”
一试之下黄太吉兴奋的高血压差点发作鼻血狂流不止足足接了一盘子才缓缓的止住。
“这南蛮甲果然精良比起我们重甲兵所披之甲胄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四肢未有防护然胜在灵活轻捷身上负重不大”
“陛下奴才在出关之时曾与前来追击的卢象升所部搏战其军中精锐皆披此甲我八旗满洲中白甲兵与之战亦不能胜所在多有伤亡。看来此甲应为明军中精锐家丁所有”希尔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给主子们听。
黄太吉一时兴起起身离座来到那镶红旗进献的礼物旁从中捡起一柄随甲胄一同进献的马刀。
他挥动了两下觉得这又细又长且带着些弯曲弧度的马刀有些轻飘飘的不甚趁手。“尔等也来看看。”
十王亭中的各位亲王旗主郡王之类的角色纷纷围了过来观看一看之下。便是哄堂大笑。
“这明狗老毛病一点不知道改就知道偷工减料自己捞好处这些南蛮也像个娘们只能做得出、抡得动这种又窄又轻的刀了刀做得这么窄也不怕断?”
“就是这刀给奴才的福晋用也嫌轻些”
倒是一旁的希尔根和几个见识过的将领有些不服“各位王爷这刀虽然轻些但是钢口极佳。若是不信不妨一试”
结果一试之后就发现这刀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口刚刚宰杀洗剥干净的肥猪披上一层棉甲、一层锁子甲后被镶黄旗满洲的鳌拜挥动南蛮马刀一刀斩开
“这还只是步下在用要是在烈马上便不用挥动马刀只管用马力疾驰过去。便是身上披了三层甲也未必能够防得住”
听了希尔根等人的话有几个将领未免不服便要开始辩驳。
见气氛变得热烈起来黄太吉急忙出言制止命人将几个肉瓷罐打开。诸王大臣各自分了几口。
“这也是从南蛮勤王兵手中缴获而来尔等品尝一下是否比我们的肉食要强些?”
此时满洲菜还没有所谓的八大碗日常所谓的盛宴经常就是白水煮肉口感和味道当然不如南中出产香料调味、口感不错的罐头味道好。
很快。献礼之事便进行完毕接下来便是要八分了
所谓的八分。是天命年间由老奴制定的规定“凡朝会、燕飨皆异其礼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便是将抢掠来的赃物或者是战利品进行分配。但是入八分与不入八分待遇差别很大有点像是否是常委一样。
不过这次分配可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甚至是有人愤怒、仇恨了。
两红旗的将领们向黄太吉抱怨此次进关自己损失惨重两个甲喇的几乎全军覆灭更有人在下面通过各种途径向黄太吉哭诉“我们与南蛮勤王兵血战之时两白旗大军就在不远处观战又有南蛮兵与两白旗人马交换甲胄兵器、一同饮酒吃肉之举奴才们怀疑两白旗与那些南蛮有勾结存心陷害我等”
而饶余贝勒阿巴泰也到黄太吉面前叫苦。
“先皇在世之日赏赐了我六个牛录此次进关折损颇多更是在河西务一战中一次便折损了一个牛录皇上您要想办法为奴才补充上这些牛录人口才是”
对于两白旗同两红旗之间的矛盾和阿巴泰的怨言黄太吉内心都是乐见其成的。只有各旗之间彼此有矛盾有怨言他这个当皇帝的才好从中平衡牟利。否则要是其余六旗都是团结一心那他这个皇帝当着也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从两白旗中各抽调三个牛录拨给镶红旗和饶余贝勒以补充损失的人口兵丁。另外镶红旗可以先行从俘获人口中挑选一部分补充损失。”
在宣布八分开始之时黄太吉先就镶红旗损失两个甲喇这事进行了通报其实这样的大事不用他也早就在八旗内部尽人皆知。但是要从两白旗中补充镶红旗的损失这就令多尔衮兄弟三人很是不满了。
但是一旦发作等于是与黄太吉和两红旗彻底翻脸这个风险他们三兄弟还不敢冒。只得是强忍着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在账本上给黄太吉和代善老不死的又记上一笔。
看着阿巴泰、杜度等人喜笑颜开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人脸上阴云密布黄太吉故作不知。只是命人督促为各旗分配虏获的财物人口。
不过此次虏获的工匠不在分配之列统一由匠作坊掌管用来仿制缴获的南蛮盔甲刀枪。
“诸臣工此时闲暇无事有件极有趣的事情与各位同乐。”
内三院的范文程手中拿着一摞文书信件在黄太吉耳边低声了几句黄太吉的胖脸上露出了一阵笑容。
“这是我们在明国京城的细作送来的文书。”
“饶余贝勒、英亲王这次您二位在明国的邸报中又被明军击毙了一次。”满洲各亲王旗主们认识汉字的不多所以范大学士便拣要紧的念了几句。
邸报上河西务一战明军阵斩奴酋阿巴泰炮毙伪英亲王阿济格杀伤入关之清军计十万人。斩获首级六千缴获辎重马匹无数。
“哈哈我又被斩杀了一次?那现在坐在皇上面前喝酒吃肉的人是谁?我阿巴泰的鬼魂吗?”
“另有明国刑部、大理寺等衙门发下的海捕文书称皇上是率先倡乱的叛贼首领在座诸王都是逆贼贼首悬下赏格四处缉拿。”
“噗”
多铎登时一口酒便喷了出来。“发下海捕文书?还通缉缉拿我等?好啊我们便在这盛京中安坐看哪个人敢来拿?他若是不来老子明年便去明国京城寻他的晦气”
“对咱们明年再走一趟”
一众头目们刚刚分了赃物正在兴头上纷纷附和多铎的建议。
“十五弟寻晦气自然是要寻的却不是明国皇帝。而是那朝鲜的李倧。”
黄太吉缓缓的饮下一杯酒为众人指出来了下一个打击目标。
“那朝鲜使者不但不将朕的书信送交李倧相反的将朕的书信放在竹筐之中与鱼虾等物同列此其一。此獠一直在我大清与明国之间首鼠两端左右摇摆不定为我大清左翼之大患。此其二。为了杜绝此患朕决定自崇德元年十二月起征讨朝鲜”
“此番出征朕率领大军亲赴朝鲜擒获那李倧问罪于驾前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贝勒岳托、豪格、杜度各领本部随朕出征。征调蒙古各部集大军十万务期一战而克此獠”
听到黄太吉这话正白旗亭中的和硕睿亲王、吏部尚书多尔衮出亭跪倒在黄太吉的大政殿前“陛下奴才们不知道是不死要灭了朝鲜收其土地入我之版图?”
“睿亲王朕心中早有计较不为灭其国只要他彻底成为我大清的忠臣藩属便保留其国其王号。”
“范大学士将朕之方略告知诸王大臣。”
“皇上已定方略此番征讨朝鲜务必令他去明国年号献出明国发给的所有诰命册印。奉大清国正朔每年三大节及喜丧等事均行贡献礼所有往来礼节均照明朝旧例实行。每年向清朝进贡一次向我大清进献金银、牛角、皮货、茶叶、布匹、米粮等项;李倧长子和另一子及诸大臣子弟为人质常驻盛京。将立意与我大清为敌之臣子交给陛下惩办”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阵叫嚣在大政殿上空飘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三八节祝所有的女性美丽幸福快乐顺便求一下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