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日收到县衙中人送来的消息有南中商人打算购买大埔的地皮知县邬文明已经答应只待户房盖印行文了”
邓元勋取出一封书信在众人眼前晃了一遍
对于邓家能够从县衙内套取到机密之事众人丝毫不觉得奇怪都是在新安县内经营了数百年的家族在县衙里有几个眼线、耳目、体己人这样的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否则也不配称为望族二字了。贰伍捌中文 www.⒉58zw.cōm最快更新******请到w-w-w.s-i-k-u-s-h-u.c-o-m看最新章节******但是能够打听到如此新的消息而且还是知县大人和师爷密谋之事这就要令人肃然起敬了。
别的家族听了这话倒也是平常买地、卖地这种事情在中国这样的几千年农业文明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何况那里只是一处海角所在。
但是邓家的子弟便不同了那里有他们的房屋有他们的铺子邓家的渔船、货船、客船往来于此为他们带来了大把的银钱。
“阿公此事当真?”
“大家知道前几日从县内过境在县城之下将城中出来拦截的数百人杀的所剩无几的那班人是何许人也?”
“不是是过路的暴民吗?”
“嗤没见识、没脑子的东西暴民有那么多的火铳能够在转眼间将数百人歼灭在城外?然后扬长而去?”
“侯家这位哥的不错不是所谓的暴民。”慢吞吞的邓元勋为众人解开了这个谜团。
“是南中军护送着一批汉元商号的货物往潮州、惠州方向去不想县里的典史等人打算发一笔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方才我听见有人。已经把左近围村中一半的土地都买了下来如果稻谷还是卖不上价钱的话还打算把另外一半土地也买下来那老朽就先恭喜这位贤侄了。但是我想请问一句你买的这些地。如果到了你的手里照旧是赔钱的货色你又该如何?”
“到时候你的铺子里没有那么多的进项供你一家老开销可是又是吃惯用惯的一家人我看你到时候是不是看着谷仓里堆得满满的稻谷去哭”
众人开始冷静的下来将邓元勋的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串联到一起进行分析。
大埔买地。南中军护送货物过境。死期将至。这一系列的词汇被穿到一起一个极为可怕的事情在众人脑子里渐渐出现了轮廓慢慢的变得清晰起来。
“以往南中军顾及不到广东但是。从打料罗湾、南澳岛等处大捷之后这海上已经是他们与郑家的一统天下。便可以大举向内地出货。我听两家以大员为界以南归南中军以北归郑家。我广东便是归属南中军的势力范围。”
“往常南中军的货物只能是在珠江口进入省城交给各地商人销售或是我等由香港岛购买货物之后向粤东各地销售。贰伍捌中文
“太尊父母不要吾等。吾等亦不可坐以待毙南蛮化外之夷不效礼法、不知廉耻、无恶不作、贪得无厌南蛮今日占了大埔墟明日便是青山湾吾等祖辈之田产钱财必将被南蛮压榨一空吾等不能做败家子不能断送了祖宗的家业”
类似内容的揭帖在各处围村中飞快的传递着。人们的情绪被点燃了。原来地里的稻米卖出不去就算是卖也是赔本大家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仍然是赔钱。这些都是南蛮在背后捣鬼所致
林村、八乡、锦田、十八乡、屏山、厦门(非福建厦门实乃新界的一个乡村)、青山、元朗和粉岭各地的地主士绅豪强在新界五大姓邓、侯、彭、廖、文的串联下纷纷加入了抗击南蛮保家卫田的大业之中。
而邓家、候家、彭家、廖家、文家的族长和老爷们。则是很大方的将自己库房里储存的南蛮刀枪都拿了出来交给族中的青壮子弟编练成团练准备对那些到大埔来虎口夺食的南蛮来一个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一点厉害
从吉庆围的炮台上向四外望去。远远的看得到的各处围村寨墙上都插着写有各自寨子名号的旗帜在初春的风中肆意的飞扬着。
邓元勋被子孙们搀扶簇拥着在寨墙上走了一圈已经微微有些气喘。
“阿公咱们的锦田六围中就属这吉庆围寨墙最厚防御工事最为坚固顽强我们一定能够给南蛮一点厉害看看”
一名孙儿辈的伙眉飞色舞的挥动着手臂颇有点指点江山的味道。
“愚蠢的东西”
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最近邓元勋的脾气一直不太好肝火很旺。因为一杯茶不够热将他的一个通房大丫鬟罚跪在院子里跪了一天一夜竟然活活的跪死了。
“这吉庆围能够比安南的几座都城更加坚固吗?”
回到家中几个儿子和得力的孙儿都跪倒在邓老爷子面前聆听他的训示。
“记住我们是打不过南中军的。这一点千万要牢记在心。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和南中军开仗。”
“爹那是为了什么?”
“阿公您的意思是不是要让南中军这群蛮子知道大埔这块地不是那么好占的然后知难而退。和我们邓家继续合作我们也好继续发财?”
看着跪在远处那个孙儿邓元勋如同橘子皮一样的老脸上露出了近日来难得一见的笑容“孺子可教也”
“打仗、冲锋陷阵死人的事情让别人去做要记住我们的目的就是两个一是要把大埔变成我们的地至少也是和汉元商号两家一人一半。二是继续销售南中军的各色货物。”
“明白了吗?”
“儿子(孙儿)明白了”
这场因为买地而引发的冲突就这样从酝酿到积累到爆发迅速的沿着它的固有轨道进行着。它带来的后果是五大家族和陈天华都没有想到的。
(顺带一句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上著名的新界抗英事件就是由这五大家族组织的。但是原因嘛就不太像教科书上那么恢弘壮丽了。英国人看好了大埔墟打算在这里建设警察总部。但是大埔墟从炕席十一年前就被新安县批给了邓氏家族在林村河以北一带的地方建墟取名大步墟即今大埔旧墟这里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市集。外姓族人想在大步墟开设商铺都被邓氏族反对甚至是打出去。就连同样身为五大姓氏的文家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只能是另外择地建造市房。1892年(清朝光绪十八年)新安知县裁定大步墟为邓氏税地他族不能在墟内建铺。从此大埔墟便合法的成为了邓家的产业或者是快活林。但是你们这群红毛夷又不是蒋门神凭什么夺走我的聚宝盆?于是豪绅地主们便寻了一个伟光正的名义组织开始抗英斗争。最后吉庆围被攻破。连铁门都被弄去苏格兰展览。但是之后这群土豪们和港英当局的关系立刻处的非常好到了省港罢工期间似乎还和港英当局站在一起。这才有了港督亲自上门归还吉庆围铁门的动人故事。)
崇祯七年三月。
陈天华引军从惠州还。
在队伍的最前面是梁宽为首的近卫们他作为队官。策马在队伍的中间这一队近卫充当着全军的斥候为大队人马选择道路探查敌情。
天气已经开始有些热了长途行军每个人头上身上都是汗涔涔的。脸膛被太阳晒得通红。为了补充水分人们不住的拿起水壶向嘴里倒着清水。
斥候们向队伍来的方向回头望去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头混杂在车马队伍当中显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策马在队伍当中身旁是紧紧跟随的司号长和护卫们陈天华颇有立马关前横刀凝望的感觉果然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这一趟往惠州、潮州走下来不但将汉元商号的货物那些刀枪盔甲全数卖掉换来了不少金银不还从各地或是作为货物折价或者是从贼匪巢穴中解决。反正是多了将近两万人的人口收获。
如今广东各地到处是起来抗粮抗税的风潮但是按照主席对于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的解析最早起来的抗税抗粮活动中最有干劲最勇敢的人往往是那些流流氓无产者这些人一旦攻进了围村墟寨哪里还会客气?钱粮女人牲畜衣服无不是一扫而空。而留下的则是一片废墟和数千或者上万的无家可归者。
这些人要么成为抗粮抗税队伍中的新血要么变成了流民总而言之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更有惨的是被那些打着抗粮旗号的贼匪掠去的人妇女被他们拿来解决生理问题老弱则是成为被虐杀的对象青壮则变成了下一次战斗的炮灰。
这样的情形被陈天华看过几次都是在沿途遇到了那些不开眼的贼匪拦路时解救下来的。得知这些强悍勇猛的大爷们就是从传中的南中来的不用动员自然而然便加入到了行军队伍当中而且越来越多。
而另外的一批人则是被大股的暴民用来支付购买盔甲刀枪的货款的。有大户人家的奴仆佃户集镇上的手艺人等等。这些人在别人看来既不能冲杀也不能拿来派别的用处整日里还要消耗粮米来养着索性打发出去换点能够有用的东西回来
这两万人便是这么来的
看着队伍里那有有笑对生活又重新鼓起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的人们想想当日接纳他们时的景象一个个衣衫褴褛身上的衣服破如麻袋勉强可以用来遮盖身体而已。有些妇女儿童已经对于衣服的概念麻木了身上只有几片布片遮盖着要害部位大片的肌肤都裸露在外。羞耻二字在她们身上己经看不到了她们眼中只有麻木或无所谓。陈天华不知道在他们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但是看着他们的样子他不由得暗自握住了拳头。“绝对不可以让他们让我们重新过上这样的日子”
“大人”营官邓先达策马撵上了陈天华的马头二人并辔而行。“属下查点过这二万余人中青壮大概有一万上下回到新安县在港岛上将养些时日或是登船运回南中或是挑选一些人出来充实我们的队伍属下敢立下军令状只要给我三个月至多半年便又是一支强军出来”
“好便给你三月时间给我练出两千兵来”
二人笑了一阵眼前便进了新安县境内。
“大人担任斥候的梁队官请示我们该如何行军?是从县城那边绕过去还渡过深圳河南下奔九龙城寨?”
“跟梁队官讲渡河南下直接奔九龙城寨”
策马渡过了深圳河梁宽敏锐的感觉到气氛不太对头。
一道深圳河似乎隔出了两个世界。
河北面正在田地里忙活着春耕插秧的人们见有马队路过立刻牵着牛扛着犁杖快步往围村中跑去沿途丢下了几双草鞋和宽边黑顶的客家人喜欢带的竹斗笠。
而河南面则是另外的一番景象。田地里几乎看不到忙于春耕的人们随着梁宽这支的马队进入沿途的围寨上纷纷升起了旗帜敲起来嘹亮的铜锣声。无数的青壮年手执刀枪涌上寨墙用仇恨的眼光注视着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
“不对”
梁宽急忙唤过两名甲长各自分派任务。
“河南面的人似乎要对我们不利你我再给你几匹马你带人快马到九龙城寨去想办法渡海去港岛要他们派船到海边接应一定要炮船来”
那甲长领命带着人策马而去。
“你赶快去向大人禀报这里的人似乎不怀好意要他督促队伍赶快渡河通过围寨区迟则唯恐生变”
ps:
今天要是能够月票增加五票的话咱就继续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