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过在华夏军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过在华夏军

作者:广白道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3:39 来源:258中文

??张强每天在中枢金华府办公,回家过日子,当着一国国君,却顶着个大都督的名号,但张强却乐此不疲,并不在意朝中人怎么说他,好多投靠过来的遗老遗少,已经叫嚣着让他登基为君,起码称王,但他并不采纳他们的意见,同时对于想要让他登基为君的高官们冷脸警告。

而本来就是大顺军忠贞营兵马大元帅的李过,自从被部下背叛,被效忠的大顺军太后高氏关了禁闭,而后献给华夏军,全体投靠了华夏军之后,每天深居简出,华夏军虽说也不敢对他掉以轻心,但并不像其他王朝对待前朝的皇族那样,苛刻对待他,反而给他一定的自由,他想去哪里,除了必须有人跟随监视以外,他在中枢金华府,可以说畅通无阻。

哪怕是有时候开大朝会,他也能通报一声,然后上来在门口找个座位坐下来,旁听,他从来不开口,人比起原先苍老了很多,可那份征战沙场的杀气,威严,一般人也不敢惹他,他不说话,别人也不同他交流,也不问他,责难他,所以他的地位在华夏军地盘上是超然的。

而高氏,则时常出没在总督府,和总督府的女眷们打成一片,同住在总督府的朱家有来往,朱大典对她也是恭敬有加,以礼宾待之,朱盼盼同她也多有交往,最近她同孔四贞走的近,一段时间以后,她找到周粥,想要一份工作。

周粥想她跟随李自成戎马一生,也是个武将,就想派她到兵部去,但她不想去兵部,倒是去了工商部,做了朱盼盼的副手。

而周粥想到她不想呆着,那么李过和华夏军虽然有交集,可也不是那种仇人一样的对手,就把李过叫来,同时把魏无忌叫来,两个人开了个小会,之后在大朝会上讨论了一番以后,由内阁下令,让他在兵部的新兵训练营担任了新兵训练总监一职。

本来没有这个总监的,可为了他,就设立了一个新兵训练总监,官职等同于兵部给事中,相当于是副厅长的等级,官职从三品。

新兵训练大营在东阳镇,东阳镇四周就像一个大兵营,是军事禁地,一面是新兵训练营,一面是外来驻军营地,另一面是本地驻军大营,还有一面是即将建成的军校大营,而东阳镇则是这个凹字形的形状的那个凹字底部,缺口直通金华府府城。

东阳镇本地居民需要一直走到府城才能去其他地方,他们不能向其他地方走,否则会被直接抓起来,然后审讯,不论你有罪无罪,几年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住在这里的东阳镇居民都懂得这个,外人来了,别说是探查消息,你不被盘查就不错了。

穿着没有品级的高级军官宝蓝色的军将制服,李过带着几名总督府拍给他的亲兵,以及他保留的四名原先的老亲兵,驱车来到了新兵营地。

他上任已经有半个月了,但对于东阳镇的居民百姓来说,还是陌生的,虽然身边有几名全副武装的亲兵,可每次都要被军民们盘查好几次,亲兵们解释好久才能消除误解,因为时间还短,大家都不认识他,所以一些不知道他的百姓总是觉悟高,老要盘查他,试探他,抓住探子可是有奖励的。

哪怕他是穿着军装制服,他们都要试探他,探查他,根本不认他这个新兵训练总监,华夏军军事禁地的氛围就是如此,每个人必须瞪大眼睛,留心敌人的渗透和打探,所以才会有即便是高级官员来了,不认识百姓盘查,华夏军不仅不驱赶,不讨厌,不管,反而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奖励和鼓励,这样有助于华夏军重地的安全。

开头李过面对如此事情也是有些忐忑,有些为难,但知道身在别人的地盘上,不能惹事,所以也就小心应付了,他那时候想着,这简直就是对他的侮辱,堂堂一个曾经把北方搞得的乌烟瘴气,和自己的叔叔差点在北京城改朝换代的能人,如今竟然被区区几个百姓,这些以前被他拿来当炮灰的刁民刁难,心头火大,嘴上却不敢多说,安静的耐心的接受了他们的盘查。

后来张名振知道了以后,直接找了魏无忌,魏无忌招了民情部的黄韬,黄韬派遣民情部在东阳镇的负责人,才把这些事情摆平,大部分人不为难他了,一些人不知道不长记性还是真的记不住他,还是为难他,但这时候他已经习惯了,应付两句就过去了。

来到了军营里面,听着新兵们整齐的喊着一二一,立定,看着他们走正步,互相捉对厮杀,整齐的跑步,整个人的心就安心了,他毕竟是军人,还是习惯军队的气息。

而且他对于华夏军这种训练方式很感兴趣,问这个,问那个,就是想知道为什么华夏军会从一支起义军,发展为现在的几乎在大明这片土地上无敌的存在,用了不过区区十年的时间,就已经能同清军分庭抗礼,并且把大明军和清军打的节节败退,几乎没有失败的战绩,同时还在海上把听说很厉害的泰西人打的全军覆灭,把那个海霸王郑成功弄得灰头鼠面,华夏军占据了他地盘的一角,他都不说什么,即便是以李过的猜想,郑成功肯定是打不过华夏军才忍气吞声让华夏军占据着自己的地盘的。

一队队新兵从他面前跑过,穿着杂七杂八服装的是新入伍的新兵,这些是百姓中招手的新兵,他们还在进行队列纪律训练,训练他们服从命令,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

穿着华夏军旧有的青色没有标识的军装的是从明军队伍里面投靠过来的,还有就是从俘虏里面改编过来的,以及从清军那边投靠过来的将领的士兵,还有从基层的民兵里面挑选上来的有过驻守地方经验的没有经过训练的青壮民兵。

他们同样要经过一个月的队列和纪律训练,然后进行冷兵器搏击,队形,战阵训练。

而穿着蓝色没有标识的军装的已经有一些战斗经验,并且在底下民兵部队和守备部队里面经过简单的训练,并且有过作战经验,使用过火器的新兵,这些新兵只会进行半个月的队列,纪律训练,然后进行半个月的冷兵器搏击,队形,战争训练,最后转到现在,进行火器的使用,认识,战斗训练。

他们其实才是新兵营里面最终能走出去的新兵,他们的去向一般是民兵队伍里面的基层伍长,守备营的士兵。

还有一部分已经是守备营的士兵了,但他们回来进行武器升级换代的训练,他们要学习新的武器的使用,以及新的战术的磨合,对驻扎在地方上的一些认识和需要他们做的事情的讲解,同时对战清兵如何做,对战南明军如何做,以后遇到了别的地形和气候如何行军打仗,怎么做好一个斥候,怎么做好一个火枪兵,炮兵,骑兵,这些深入的认识的学习,主要是以文化学习为主,以思想教育为主,等于是深造。

这些士兵深造以后,会被派回到民兵中担任总旗,百户,或者守备营里面担任什长,总旗,以后可以进入军校进行深入学习。

将来是当官的苗子。

看到如此,李过不由的感叹,华夏军比起大清和大明来要进步和先进多了,看人家对于士兵和武将的培养,那是下了大功夫的,这些士兵出去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驻守,回来在经过深造,出去就是队伍里面的小军官,经过一段时间的熬资历,或者被调去打战,有了战斗经验,战功,回来就能进军校深造。

深造半年出来,起码是个把总,百户的,这比自己的忠贞营要厉害多了。

忠贞营一般都是把那些跟随部队战斗时间长,经历过生死的老兵作为苗子,挑选进老营,多少次战斗不死,并且认了主将,忠诚于主将,才会进家丁队,进了家丁队就是重点培养的对象,然后被派下去担任新裹挟的百姓青壮里面的头目,这些人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因为忠贞营每次十几万,几十万兵力,其实真正能战斗的不过一两万,这些人要从一两万人中脱颖而出,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不死,他们就是精锐,但实际战斗力还真的比不过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的明军官军精锐。

只要几千的官军精锐士兵,就能打败他十来万的部队。

他们都是一辈子为兵,战斗了十几年,最短也有五六年的,而华夏军只用三个月就能训练处合用的士兵,半年就能训练处一支精兵,一年时间,就能比那些战斗了五六年的老营老兵还要厉害,差不多和终身战斗的清兵一样厉害了。

多一些战斗经验,再上过军校,这样一支五六千人的部队,就敢和清兵女真士兵一两万人打,还捎带打几千绿营兵,华夏军还真的是厉害呀。

如果早点能认识张强那个大都督就好了,那么大顺还会被清军击败吗?

李过这样想着,他还是念念不忘大顺军,毕竟曾经风光了十几,还打进了京城,坐上了皇帝宝座,几乎改朝换代。

想归想,可他知道,如今说什么都是假的,他得为自己后半生打算,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要想活下去,要想让子孙后代都过上好生活,自己凭着现在的身份,只要做出一些贡献,他就能达到目的。

笔下读,更多精彩阅读,等你来发现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