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

作者:广白道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3:39 来源:258中文

隆武朱聿健已经从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转变过来了,朝臣们都基本配备齐了,南明有着大明的底子,有着人心所向的正统合法性,至少现在很多立志想要光复大明朝廷的大明志士和乡绅,文官们纷纷投奔过来,很快弥补了南明国的官员不足,武将不足的窘迫之局。

经过几次的灭国式的灾难,隆武已经学会或者已经能放手整治那些不服从他的官员和武将了,苏观生基本上和他一条心,强势一点,正是他需要看到的,一个张居正式的首辅是他前思后想,几次痛定思过以后觉得这是当下最好的搭配,何况苏观生也没有张居正的手段和才干,只是在维持这个局面的时候有一点手段而已,要让苏观生在去多做一些,苏观生也做不过来。

最近一段时期,同葡萄牙人的战争,以及同孔有德的战争,使得他费心了,感觉有些精疲力尽,但局势并没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样崩溃,正面南明抵抗住了清军的进攻,侧面同永历朝廷的龌龊也得到了缓解,苏观生派遣一帮大明来投奔的官员,纵横联合,通过收买,恐吓,说服等手段,使得周边的永历明军终于不再找南明国的麻烦,损失了一些地盘和钱财对他来说,这很值得。

就像华夏军对于南明国的手段一样,只不过南明国和华夏军的关系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没有同永历明军的关系,只是简单的你的地盘,我的地盘,你占多了,我占多了,你是合法的大明正统,我不是合法的大明正统之争。

朱聿健越来越不了解这个年轻的邻居的想法了,只能勉力维持,尽力维护了,要照以往朝廷的性格,不服从王化,都是敌人,都是叛逆,叛贼,都要派大军剿灭的。

可现在形势,谁剿灭谁还不一定呢。

泰西人厉害吧,数十万南明军去剿灭,开头打的是哪个好啊,可到最后,数十万南明军几乎全部覆灭,草草收拾一下,得到两万多残兵败将,要不是华夏军顶住,要不是华夏军大都督张强在战场,华夏军连夜来援,可能泰西人都打进了广州府或者直接灭了肇庆府的南明朝廷了。

人家华夏军只动用了不到一万人就打败了泰西人,俘虏了两万之众的泰西人以及几万的泰西人附从军,此刻南明国虽然已经大部分稳定,恢复到了弘光朝廷时候的富庶。

军队也拥有了四十万之众。

一个善战的冯双礼,数次抵抗了马得功部的进攻,占据了广西沿海到肇庆府侧翼的地盘,是为南明国西南屏障,兵马十万之众。

一些守备地方的守备部队,大都是新招募的明军乡勇,团练,乡绅的家丁们,大约五万之众。

以及苏观生现在控制的十万之众的装备了从华夏军哪里购买的缴获清军的兵器铠甲的明军精锐战兵。

还有其他一些投靠过来的永历大明的武将,起义军,比如李成栋,王得仁等人,这些人的兵力大约六七万。

以及如今经过三个月训练从各军中抽调,从地方上招募的新军士兵,大约九万多,合编为八支野战旅,一支禁卫军部队。

这些部队在他看来已经很精锐了,比起以前大明的军队还要强大十倍,可他可是看着华夏军成长起来的,华夏军的强大不是他这些兵力能撼动的。

苏观生一直反对华夏军在南明国驻军,可他知道没有华夏军的驻军,南明国的腰板不硬啊,底气不足啊,有了华夏军不足一万人打赢泰西人的战争,朝中大臣更是一面倒的希望华夏军起码驻军一支部队,以防止清军偷袭朝廷行在,重蹈上一次清军从西南广东府偷袭福建汀州府的覆辙。

这些官员可不想再去华夏军地盘上再呆一阵子,虽然华夏军地盘上很富庶,也很安定,是个生活的好地方,可这些朝臣都是朱聿健精心挑选的,立志跟着他复国的朝臣,而不是先前那些随风倒的软骨头官员,朱聿健算是看透了那些他复国的时候留在华夏军地盘上不肯走,宁愿当个富家翁,也不远做他南明国的官员的南明官员。

“陛下,对于华夏军使者的提议,还请你慎重考虑,我们好不容易重建一支军队,不能用来帮助华夏军来打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我们没有胜利的希望,如果胜利也是惨胜,这不符合南明国如今的形势,大臣们和百姓们不会同意的。”李光地一副忠心耿耿,为南明百姓和大臣们请命的样子对隆武朱聿健说道。

他经历过同泰西人的战斗,回来以后,就心有余悸,休养近半个多月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那里的胜利,他被隆武提升为礼部侍郎,升官了,可每次他都对问询起那场战斗的人说起那次战斗的惨烈,常常痛哭流涕,不愿意再提。

苏观生是冷静的,理智的,他对隆武道:“陛下,我们不能不接受华夏军的提议,这毕竟是有利于我们光复大业的,如果我们这一战能收复广西,我们的疆域就能再扩大大半个省份,直接同湖广接壤,而不是需要转道江西州才能和湖广联系上,到时候何腾蛟说不定也会再次投奔到我们国家,承认陛下继承江山的合法性,我们的力量就会扩大很多。”

隆武朱聿健平静的听两位此时在南明国十分重要的两位大臣的意见,听从别人的意见,然后慎重选择这是他的优点。

他没有回答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对苏观生道:“冯双礼有多大可能接受来一场大决战,彻底解决我们同孔有德的问题?”

苏观生道:“到目前为止,大义上他还是会听我们的,但实际上他这个人还是很谨慎的,一切想要他手里的兵将受到损失的战斗,大的战役,他都不想参与,除非清军的太厉害,他才会疯狂的咬一口,从这多半年来的战斗来看,他像是和马得功玩一种平衡,马得功也好像摸透了他的性格,绝对不会同他发生大的战斗,基本控制在五千兵力以下的冲突,清军好像也在等什么似得。”

隆武很是失望,冯双礼,还有其他的一些投靠来的明军将领还是改不了以前的习气,总是想要别人去打战,去损失,他们渔翁得利,或者他们总是摇摆不定,想要两方下注,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样的将领最是讨厌了,如果他是崇祯,早就把这样的人推出午门斩首了,可他现在管不到他们,他能调动的就是五千禁军,还有苏正清总领,苏观生统领下的九万部队。

也许得让他们这些人损失一点,他们才能彻底服从自己这个皇帝。

“打,为什么不打?我们不能靠等,就把清军等死,越等清军的实力越强壮,等他们收复了北地的民心,将会出现更多的清军,损失一些怕什么,只要华夏军还在,我们就还有复起的希望。”

“那如何安排进军事宜?”苏观生问道。

“苏爱卿你坐镇朝中,由苏正清将军领军,李成栋,王得仁随行,从南向北进攻敌人,冯双礼向西南进攻,将边境推进到云贵边境东南方向。”他看了一眼李光地。

“李爱卿去冯双礼军中监军,由华夏军第十九野战旅跟随在冯双礼军后方,监督对方进军,佟大为的第五骑兵旅跟随在王得仁,李成栋身后进军,派遣一名兵部侍郎进他们军中监军。”

李光地问道:“那朝中如何安排,总不能所有的部队都去打战?”

隆武朱聿健道:“肇庆府离着广州府那么近,这里还有还有一个旅的部队,以及五千禁卫军,清军来不了,来了也打不赢,华夏军的广州府军队不会让清军得逞的,这次朝廷行在一定会很安全,不会出现上一次那样被敌人偷袭行在,几乎把朕抓住的事情了。”

他转身对身边的太监道:“去把朕的决定通知给张亮部长。”说完他有些惋惜,自己身边的首领太监张亮居然成为别人的部长,什么时候太监也能进内阁做官了?

隆武朱聿健的决定很快从张亮哪里八百里加急发送出去,不过几天,张强就知道了隆武朱聿健的决定,这时候他已经巡视到了南昌府,同刘良佐坐在一起了。

掌握第二骑兵旅的朱哥也迅速来到了南昌府觐见。

三个人仔细比对地图,商量着如何应对南明国那边开打,清军这边的反应。

“朱哥,你把岳州府沿线的百姓让民兵大队掩护,尽量都撤到南昌府来,希望在开战以后,百姓能撤退完,岳州府太突出了,哪里只留下军队和民兵大队,守备大队也后撤到九江府,加强哪里的戒备。

估计得撤退三十到五十万百姓,还有两万到三万民兵和守备部队,我们同清军脱离接触,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备南昌府同后面的各府之间的通道。

九江府要做好受到敌人围攻的准备,这里第第七野战旅尽量同米淳做好支援第二骑兵旅的准备,必要时可以放弃九江府,在南昌同敌人决战。”

放开一个口子,然后让敌人登陆,在陆地上消灭敌人,一块狭窄地带,正好可以尽量限制敌人的兵力突进。

张强的想法是正面的清军不可能乘着这个机会登陆岳州府,九江府的,可能会调兵扫荡湖广的永历明军,然后支援孔有德的广西部队,但清军肯定没有做好全面同华夏军决战的准备。

因为太难了,饶州府一战,洪承畴肯定看到了壕堑,屯堡,火枪,火炮的威力,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他肯定不想和华夏军硬抗,倒是希望华夏军渡江登陆,他们用壕堑和火枪,火炮消耗华夏军的兵力,然后百万大军反击,把华夏军围在一个狭窄的地方,就像华夏军在饶州府所做的那样。

洪承畴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