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1124章 核心区的建设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第1124章 核心区的建设

作者:广白道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3:39 来源:258中文

荷兰人大采购,但是他们的船只速度太慢了,来回得半年时间,而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的战舰速度和商船速度就快多了,来回四个月时间就足够了,如果是直航的话,基本上三个多月时间就足够了,因为两家有着无比先进和发达的造船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支撑。

华夏帝国卖给荷兰人风帆战舰以后,荷兰人马上更换了战舰,速度立刻提升了起来,至少少了一个月时间,四个月大半就往返一次,有些荷兰人还坐火车通过陆地来到西伯利亚,然后在西伯利亚港口坐船回到荷兰,或者坐火车去土耳其沿岸,坐船回荷兰。

如今华夏帝国广州府已经有直接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堡的火车了,因为华夏帝国帮助土耳其建设了铁路,就像帮助大清国和俄罗斯建设铁路一样,现在几个国家的铁路建设款项现在只收回个利息,款项还只收回个零头,不过十几亿,几十亿,几百亿,这可是随便都是几千亿的项目。

不过因为商业贸易,几个国家给华夏帝国创造的商业贸易额倒是不少,大清国每年几百亿,净利润也有个几十亿,税收利润在大清国华夏帝国收取的也有十几亿,在华夏帝国自己这里,创造的税收利润就很多了,每年一百亿左右,而且逐年上涨,什么意思,就是因为你的交易,带动了有关的商业活动,这些商业活动创造的税收远远不止你这一项目本身交给华夏帝国的税收那么一点。

这就是后世华夏中国为什么总是亏本的买卖做个不停,那就是因为许多人要依靠这个生活,倒下一家厂子,倒下的不是他们一家,是所有同他们有关联的,配件厂,建筑商,给他们提供食物的农民,甚至官府的一些机构,官员,各种为他们服务的商人,官员,工人,厂家,这一系列的人或者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的同时也在创造税收,而同这些关联企业关联的其他企业也在创造税收,一个企业起来了,那么肯定会带动关联企业,关联企业和其他的关联企业至少也有百分数级别的连接,获利,这样整个企业牵连很广,亏本营造起来的一个企业,能获得至少比这亏本更加多的利益和利润。

几个最靠近华夏帝国的国家现在的市场已经接近了万亿级别,每年给华夏帝国产生的收入达到了两千亿的级别,这样的市场,华夏帝国只是一次性投入了很多,现在在慢慢回收利润,估计用不了多久就收回盈利了。

荷兰,英国,西班牙的到来,使得华夏帝国又拥有了一个大的市场,这个市场目前的级别看来至少是俄罗斯和大清国等国市场的一倍半,也就是相当于三千亿华夏元的收入。

原先华夏帝国每年负盈利,还得每年发行债券来维持官府运作,连续发行了十年,直到最近进入了十八世纪才缓过气来,每年支出减少,收入一点一点增多,现在不用发行债券,只需要用华夏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和利润就能支撑运作,除了还款一定比例,剩下的,还能投入到华夏帝国的建设中来,建设肯定是建设核心区了,总督区由各个总督和巡抚去建设,华夏帝国中枢只是大略给规划一下,然后让你们自由发挥。

建设好了经济增长了,不拖后腿了,由你们发起申请加入核心区的提议,然后中枢就会进行为期至少三年的审核期,审核期过了以后,在政议院,监察院里面讨论,最终拿出结果,提交内阁审批,内阁审批完了,提交顾问院核准,枢密院给配备一定的武力和对当地的武力进行调整,一些列计划以后,所有材料提交皇帝审核,签字,批准,之后下发内阁,内阁首相副首相一起讨论一个实施方案以后,在今后两年内,慢慢接受申请区域的申请,并且给予通过,一切准备妥当,定下一个日子宣布莫某总督区的某某州,或者总督区并入核心区。

最近并入核心区的是东北三洲以外的原先后世历史上被老毛子抢占的就近的领土,海参崴,库页岛,以及一部分府县,这些地方直接并入东北三洲,然后设立第四周,仍然包入东北这个区域,原先东北三洲是总称东北总督区的,后来三洲并入了,但外面的那些地方没有并入,现在那些地方被成立一州,然后由东北这个地方统称起来,合成东北四洲。

这等于是拉了东伯利亚总督区的地盘,东伯利亚总督区地盘减少了。

对于华夏帝国来说是好事情,不断从别的地方拿回优质资产,这是资本家喜欢干的事情,对于东伯利亚总督区,这可是一个噩耗,刚发展起来,靠着它的支撑,总督区有一些收入了,转眼间又被划归了核心区,说不流泪那是假的,但从民族大义,国家整合来说,这是好事情。

为什么要切割整个华夏帝国的国土为核心区和总督区呢?

因为华夏帝国盘子太大,发展不均衡,靠近中枢的地方合并,收拢,把一些强势的地区合并进入核心区,那么整个国家的优势资产加起来,发挥优质资产的优势,赚更多的钱,就能有更多的钱来小弟一把,让小弟跟在后面发展,发展好了,可以帮助大哥,发展差了,自己在后面慢慢发展,也不是太拖累大哥。

先富带动后富吗!

而且对于西伯利亚,华夏帝国几乎倾尽了全力来占领,来移民,管理,建设,这些钱几乎掏空了华夏帝国几次,华夏帝国为此欠下了千万亿的负债,布局完成,华夏帝国二十年没有缓起来,到现在还负债着近几百万亿的负债没有还清楚。

新进合并进入华夏帝国的州还有几个,那就是内蒙古总督区,大部分已经摆脱了人均收入几十元的困境,现在人均收入达到了一百多远,虽然还和申请进入核心区有着很大的差距,至少人均三百元的收入才能申请,而且申请以后必须达到人均六百元的收入才能进入核心区。

这就是为什么连申请到审核需要五年的时间了,因为给你调整和发展的时间,就像一个人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然后申请投资一样,给你时间去完善你的基础建设,公司改制发展,完全合乎投资商的规格才能打赢你申请,并且给你投资。

荷兰人这次的到来,给华夏帝国带来了如此多的商品和资金,也给华夏帝国依然堆积如山的商品找到了市场,很多国内企业发展了起来,于是华夏帝国今年的税收比以往多了很多。

一下实现了五千亿华夏元的税收,这个税收是什么时候才有过,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华夏帝国还没有拥有东北三洲,还没有拥有印尼,马六甲,澳洲,吕宋岛等海外领地,哪里还是荷兰人,英国人,西班牙人,郑家,洪家四处乱战之地,由于他们的战争,华夏帝国体量还小的时候,略次通过战争获得很多的缴获,然后税收一年比一年增长,三千亿,五千亿,八千亿,甚至到了一万亿,然后因为战争结束,华夏帝国获得了大量海外领地。

各种更新换代,各种移民,加上移民们反抗移民,同大清国的战争,同西域各个地区势力的战争,进军西伯利亚,需要付出的很多,虽然收入也不少,可刚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农业国时代,华夏帝国的基础还不是很牢靠,马上开始了亏损,税收收入九千亿,但支出一年比一年高,将大清国驱赶出东北三洲的时候,华夏帝国需要付出三千多亿华夏元。

大清国在大兴安岭以外的时候,华夏帝国需要付出五千亿华夏元,大清国接受华夏帝国的威逼,给华夏国开拓西伯利亚,同俄罗斯战争时候,华夏帝国每年支出八千亿华夏元,这时候华夏帝国的税收一路从八千亿华夏元跌到了三千亿华夏元的税收,以后十几年一直维持这个税收,直到最后华夏帝国每年的税收只有十几亿华夏元,需要靠借贷来维持华夏帝国的战争。

这也是华夏帝国最惨的时刻,当然还有最最惨的时刻,西伯利亚移民,澳洲移民,印尼移民,西域移民建设,中亚移民,东南亚移民回流,马六甲海峡战役加上移民,一系列的事情使得华夏帝国内部动荡不安,使得开支越来越庞大,直接到了几百万亿的规模,然后直逼上千万亿规模,华夏帝国欠商人们的钱,百姓的钱,以及每年税收支出的钱,那就是个巨大的口袋。

直接导致华夏帝国经济发展停滞数年,这些都是张强固执的统治下挺了过来,要是靠文官集团,恐怕又得端掉很多地盘给别人,或者放弃掉,让这些地盘上汉人们自由发展,最终由于环境的影响,把他们变成土著人,以后想要控制就难了。

汉人去了草原,就变成了蒙古人,汉人去了西域,都去信佛了,汉人去了云贵等山里面,就变成了土司,汉人去了缅甸大山,就变成了流民,变成了缅甸土著了,澳洲人则变成了袋鼠,如果没有华夏文化的绵延不绝的熏陶,没有华夏帝国连续的经济支持和强力的武装打压,很快文官集团就会毁灭张强好不容易用了一生的时间建立的帝国,汉人的势力圈。

如今欠账已经有可以期待的还上的可能,各种工业也开始发展了,农业也大力发展了,核心区人均收入从三百元直接突破千元,最穷的也有三百多元以上,符合核心区的留置资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