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九百六十七章 仇恨转移东西方大战

经过一年的运作,这一千万人最终到达了高句丽,并且经过高句丽运送到了赤塔,基尔斯塔等地,大清国和日本人把里面的兵马重新整编以后分为运输和作战两部分,派出去增援前线,主战场在赤塔和乌拉尔山脉,日本兵力达到一百万的时候向乌拉尔山脉东侧后方的一些城池和定居点开进,作为大清国的后援兵力。

大清国则组织起了另外的两百万东南亚土著,南洋土著,南洋汉人,满族兵力,汉军旗兵力继续向乌拉尔山脉增援,同时同侧翼的波兰和哥萨克骑兵作战。

为了让大清国专注于进攻西方,华夏帝国可以说不遗余力的支持,出钱又出人,出粮又出武器装备,把国内所有过期的库存的实心弹,大炮,子弹,火绳枪,全部免费送给了大清国和日本国。

现在可不管什么满汉之分,不管什么中国人日本人之分了,所有的人都被赶到了前线,并且一直在向前推进,在万里的冰原,雪原,极地,草原,沟壑里面都是被从华夏帝国疆土上驱赶出去的人和民族。

日本人原先是被贩卖到各个小国,被当做仆从军使用,现在日本复国了,没有被战争杀害的日本人又回归了日本国,不过他们得一直向东北,正北方向的俄罗斯地方上迁徙。

华夏军支持着近六千万人口,一千二百万可以用作战斗力量的兵力再往西方推进。

而随着西北地区的稳定下来,被抓来的天方教教众,那些差不多是阿拉伯土著们也被押解到了这片地方,先是一百来万人,走了一年时间从西域更远的地方走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亚,被收做奴隶,为大清国和日本国耕作,卖命,而日本国百姓和大清国汉人和满人,蒙古人百姓则放牧,建造房屋,同时服兵役,去前线打战。

随着天方教教众到达,一条从西方到西域,从西域到蒙古草原,从蒙古草原到黑龙江州,从黑龙江州的的公路在修建,同时华夏国内的工程公司也在修建从燕京到黑龙江州,到蒙古草原,到西域,到康定,到贵州,到四山州,到陕甘的贯穿公路也在修建。

这条公路动员了近一亿人口,其中有四千万人都是从阿富汗,中东,以及西域抓来的马匪和各民族的人,有五百万是国内的归化人口和汉人百姓工程工人,还有两百万是原先南洋王国,新鲁国,澳洲王国,马来土著,南洋土著人组成的工程人员。

还有近一千万是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华夏帝国对于那些没有工作,或者靠劳力生活的年轻人的去向就是让他们去新占领地开荒,然后在哪里落地生根,用汉人占领新占领地。

有两百万是归降的蒙古人,高句丽人。

还有两百万是新兵,新兵结束了两年的训练,原先是有的退役,有的升入守备旅担任士兵的,现在是先去靠近燕京,东北,草原的公路上去修一年公路。

其他的就是大清国,高句丽,日本等地方的百姓,士兵了。

真正投入战斗的不过两百万人,其他的都在运输物资,修葺道路,城池,建设新的村落。

随着寒冬的到来,这场浩大的工程使得很多人都冻死,饿死,甚至被草原上的野狼,老虎,狮子吃掉,被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夺去了生命。

华夏帝国的人还好点,毕竟是在内线,华夏帝国已经占领的人迹罕至的地方修路,但天方教和清国人,日本人,高句丽人,以及南洋一系列被灭国的人和哪里的土著人却在西域那个天热起来能把人烤熟,冷起来大雪封山,千里无人烟的地方修路,大清和日本,高句丽则是在面对各种野人,土著人,甚至渗透的波兰骑兵,哥萨克骑兵的威胁下修路,运输物资,这样的情况使得很多人非正常死亡。

工程开头一年,就有一千二百万人非死几伤,很好的替华夏帝国解决了民族和人口太多的问题。

第二年,加上那些人不堪忍受从而暴乱,被仆从军和华夏帝国围剿,又死伤了两千三百万人,这时候华夏帝国内线的道路,单行道已经建设完成,兵马可以快速转运上去,新兵们经过一年的劳动,迅速的适应了环境,然后从国内调遣守备旅编制军官,从其他边境守备旅抽调军官组建了沿路的守备旅,新兵们变成了这些地方的守备旅士兵,然后国内的新的几十万的新兵再次转移到这里,继续参与修建辅道,复道,以及马拉铁路的建设。

修建定居点城池,关键道路的关卡,驻守士兵的军营,仓库等等设施,有了这些设施,华夏帝国能更好的控制戈壁沙滩,草原,山林,山岭,华夏帝国的马车车队把兵马能通过这些道路迅速调遣到任何一个地方,万里之内驰骋无阻。

第三年西域到中东,到天方教边境的道路数条都被抢修通畅,并且修建了很多连接的支路,使得从云贵,四山州,云南州,陕甘州等地可以迅速的到达西域任何一个地方,并且向阿富汗,撒马尔罕等地延伸。

但这时候天方教被俘的百姓和士兵,以及教众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四千万人口只剩下了老弱妇孺**百万人口了。

汉人工程的年轻们已经在西方中东地区形成一个两千万人的定居群落,并且由两百万守备旅新兵驻守各地,沿着道路,关键节点,城池,形成了一个汉人聚居区,网络。

东北地区在大清国彻底撤出了黑龙江州的时候,张强基本上收复了后世中华王国的从后世大清哪里继承来的地盘,人口也移民了一千三百万人,由于很多百姓其实不想迁徙出去,因此很多大清国汉人都苦苦哀求,仍然有几百万汉人没有走,这些也是老弱妇孺。

不过张强可不想留下后患,记得后世建国以后,东北那个地方留下不少日本后裔,高句丽后裔,他们居然以本地人自居,严重影响了和谐,而且这些人因为天生的不是汉人血脉,因此整天搞笑,把整个地区的风气都带坏了,本来挺有血性的东北大汉们,变成了柔弱的娘娘腔,都没有了血性了,整天叫嚣着不要和日本开战,忘战必危等等,所以张强很是狠心的将他们驱赶出去,换上了新兵和从南方调遣的守备旅和野战军驻守。

因为这样的巨大工程,使得华夏帝国在这三年内可以说耗资无数,几乎使用了国库里面所有的存粮和几年的财政收入,使得华夏帝国从一个富裕的帝国变成了几乎年年需要向商人们举债的穷国。

不过为了以后子孙们没有麻烦,张强号召所有帝国百姓节衣缩食,为了华夏帝国百年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并且将本来应该是亚洲各国之间的旧有仇恨,转移到东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西方经常侵略东方这样的观念上来,大做宣传,将已经完全统一亚洲的华夏国和西方各国变成了一个阵营死敌,西方的滔天洪水就要淹没我们,我们应该奋起反抗,帮助大清国和日本国击败西方人的入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