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一笑剑 > 第十章 推行

一笑剑 第十章 推行

作者:斯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31:30 来源:258中文

天庆三十二年腊月十六

经过几天的传播,百官几乎都知道了三府六部制的内容。

秦瑜便打算试探一下众臣的反应。

“陛下,臣以为大夏现存之官制职权模糊,长此以往,大夏国力徒耗。臣建议推行三府六部制,富民强国,指日可待。”孟愈在早朝时直接提出要推行三府六部制,当然这也是秦瑜授意的。

“陛下不可。”魏显立马站出来反对,“官制乃朝廷之根本,官制一改,朝廷必乱。朝廷若乱,天下大乱。”

“臣以为丞相言之有理。”

“孟愈纯属胡说八道,陛下切莫听信。”

……

一群法家的低阶官员站出来支持魏显。

“臣以为三府六部制乃有益于朝廷,有益于天下的良策,臣也请求陛下推行三府六部制。”终于有支持孟愈的大臣站出来了,不是侯符,不是蒋讳,而是陆铭。这也出乎了秦瑜的意料。

魏显看向陆铭的眼神中包含怒火,显然,在魏显看来,陆铭是背叛了自己,背叛了法家。

但在陆铭看来,秦瑜不是对法家不满,而是对丞相权力过大的不满,如果自己跟着丞相和陛下作对,那不是找死吗?不如率先站出来支持秦瑜的国策,以此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在官制改革时才有可能保护住自己现有的权位,陆铭现在倒不期望再进一步,只求不被贬。

“大夏官制已经实行二百多载,便是先帝,也没有改变过官制,陛下切莫听信他人谗言,妄动祖宗规矩。”魏显毫不让步,更是搬出先帝来压秦瑜。大夏虽然不讲究这些,但秦瑜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要动祖宗规矩也确实有些不妥。

“丞相所言非也,陛下即位以来,百姓丰衣足食,百业兴起,大夏官制也应与时而变。”侯符也开口了,直接支持三府六部制。

魏显心里骂道:陛下即位不到两个月,什么即位以来,能看出什么?不过表面上,魏显还不能对侯符的话提出非议。

李进出来帮岳父说话:“侯司农所言过了,陛下英明,先帝亦英明,陛下即位不过月余,若改官制岂非言先帝不察。那时天下人不会说孟学士,侯司农你们,但必定会指责陛下不孝。你们是要陷陛下于不孝的境地吗?”

“行了,此事暂议。”秦瑜没有想立即推行三府六部制,而是想看看百官的反应。对于秦瑜来说,情形还算可以,蒋讳为首的人中立,侯符,陆铭等人支持,魏显李进反对。低于那帮低阶官员,秦瑜其实并不在乎他们的态度。

“张廷。”秦瑜叫了一个御史,这正是之前帮衬魏显说孟愈胡说八道的人。

“臣在。”张廷站出来,面露疑惑。

“朝堂议事,本就该畅所欲言,孟愈乃朕亲封的大学士,自然有参政议政的资格。谁允许你说孟学士胡说八道的。”秦瑜语气变了,直接责难。

“陛下,臣是一时失言,一时失言啊!”张廷慌了,连忙求饶。张廷知道秦瑜是拿自己开刀,心如死灰,但还是拼命求饶。

“哼——”秦瑜冷哼一声,“若所有人都和你一样,那朕的朝廷岂不是和闹市一般,就听你们骂街算了。”

“陛下。”魏显看出来秦瑜是在杀鸡儆猴,赶忙要给张廷求情,否则还有谁敢站自己这边。

“丞相不必多言。”秦瑜拦住魏显开口,“这等乱臣不需丞相操劳,给我革去官职,贬为庶民。”

秦瑜不给魏显机会,直接就处置了张廷,造成既定事实,让魏显也没有办法。

下了朝会,丞相这边的人心中都有异样,陛下的用意谁都看得出来,尤其最后来了一个杀鸡儆猴,这让魏显派系的人忧心忡忡,都有了退缩的想法。

魏显回到府里,心烦意乱。这时下人赶来报信。

“什么事?”魏显心情不好,语气也就有些恶劣。

“老爷,不好了,李先生昨日晚上在长明学宫突发急病而亡了。”下人说道。

“哪个李先生?”魏显感觉事情不妙,但还是忍不住确定,抱着一丝侥幸的希望。

“就是李闻李先生。”

听到这儿,魏显瘫坐在椅子上,完了,一切都完了。魏显一直以来都是靠法家笼络法家出身的臣子,这是魏显最有效的武器,如今却也成了魏显的负担。法家魁首逝世,魏显势必要去送葬,否则自己这边人心就散了,可一旦自己前去送葬,秦瑜再推行三府六部制,没有魏显领头反对,将无人可以阻止秦瑜。

魏显陷入了两难境地,不,准确说是陷入了绝境。

————

虽然新年临近,但不少江湖人士却在准备行李赶往京城。招贤令被秦瑜下令用快马传送到各个州县,几天的时间,天下都知晓了秦瑜要招募英雄好汉组建大夏威武堂。一些大的门派立刻约束弟子,防止弟子脱离宗门前去加入朝廷。但一些小门派就没有这个能力管束弟子了,散修更是直接动身前往京城。江湖上热闹了不少。

长兴武馆

长兴武馆号称建州第一武馆,建州在大夏的东北角,天寒地冻,也造就了这儿的人吃苦耐劳的品质。此地虽然人口稀少但武风兴盛,而建州军更是号称除了京城四大军以外战力最强的军队。长兴武馆能在建州成为第一武馆可见其实力。

长兴武馆现任的馆主苏复有些不舍地看向自己的大弟子——“断魂枪”莫信,江湖上又称其为莫断魂。长兴武馆不会要求弟子必须留在自己武馆,但苏复却很想强留下自己的这位大弟子。

莫信武学天赋惊人,二十二岁内功大成,枪术大成。二十三岁的时候,一人挑了一个有着近百人的土匪窝子,名振江湖。后来“绝刀王”王三刀来建州时因为一时意气之争,竟将一家客栈的老板全家杀死,官署追捕之时又被反杀了六名捕快,那时候莫信出手了。

王三刀之所以叫三刀,那是因为他都是三刀之内解决对手的。结果不到二十回合,莫信便挑杀了王三刀。那时的莫信刚过了二十四岁生日。

如今的莫信二十六岁,比起前两年却显得平常,穿着一个布衣,眼神也不是那么犀利。但没有人会觉得莫信变弱了。

苏复很喜欢自己的这位大弟子,为人正直,讲义气,诚信重诺。几乎所有的优点他都有。苏复已经打算把莫信当做自己的接班人了,是的,长兴武馆并不是家族传承,而是有能者居之,这也是长兴武馆成为第一武馆的关键。

可皇帝的一封招贤令彻底打破了苏复的想法,莫信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不会满足于待在一个武馆里度过余生,加入朝廷显然更加有前途。

看着莫信拜在自己面前,苏复知道如果自己不同意,莫信他会继续留在武馆里。

“你去吧!以后有机会多回来看看为师就行了。记住,长兴武馆永远都是你的家。”苏复还是答应了莫信的请求,毕竟苏复把莫信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场景在这些日子里在江湖上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有的人直接叛宗离开了。他们都在赶往京城。

天庆三十二年腊月十七

魏显递上了假呈,护送李闻的灵柩回魏州,魏州即是李闻的老家,也是法家兴盛的地方。一同离开的还有近乎六成的法家出身的臣子,留下来的法家官员只有李进和陆铭了。不过陆铭差不多算是自己脱离了法家。

腊月十八,秦瑜再次提出了推行三府六部制。这一次陆铭,侯符,蒋讳全部大力支持。

只有李进在挣扎:“陛下,不如等丞相回来再商议?”

“李爱卿的意思是只有丞相才能做主,朕说的不算数吗?”秦瑜语气不善,李进知道自己独木难支,只得作罢。

秦瑜立刻下令将所有官册集中起来,在三府六部明确好后重新分配。

“三府——中书府,设中书令由文杰担任。尚书府,设尚书令由于立担任。长史府设长史由蒋讳担任。”

“六部——吏部尚书郑集,侍郎卫东升。户部尚书侯符,侍郎白常明。刑部尚书贺全,侍郎严岳阳。兵部尚书陆铭,侍郎郑旭。礼部尚书孟愈,侍郎李进。工部尚书宫邵,侍郎蔡正。另外,华其掌管御史台。”

秦瑜通过官制改革,将原本的法家之士几乎全部打压了。又把一些低阶官员提拔到了高位,但最让百官吃惊的是卫东升。其他的即便是低阶官员,也是相对而言,好歹都是有资格上朝的。但卫东升区区一个学宫主簿,连给陛下上奏的资格都没有,凭什么一步跃居吏部侍郎之位。不过,秦瑜是彻底显示出了自己的权威,没有一个大臣敢对此提出非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