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原血神座 > 第三百一十四章 离宫

原血神座 第三百一十四章 离宫

作者:缘分0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0:23 来源:258中文

梅妃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她此刻别无所求,只是看向唐澈,登时心中一动,想她挥了挥手。

此时唐澈已经逐渐醒转,她见到梅妃以后也是吃了一惊,母女二人的容貌气质如出一辙,根本无须多做解释,任谁都能看出两人乃是血肉至亲。

玄宗帝出殿以后变故颇多,所以始终未曾看向唐澈,此时一见之下也是舌桥不下,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唐澈走到梅妃身前,梅妃攥着她的玉手,欣慰笑道:“我的女儿长大成人了,澈儿,你不要怪我,为娘居于深宫之中,许多事身不由己,当年你被恶人掳走,为娘竟然寻不到你,今日见你已经亭亭玉立,为娘却已时候不多了,今生咱们母女二人没有缘分,害得你流落江湖,唉。”

最后一声长叹,似是道出了这二十余年的日夜思念。

玄宗帝喜道:“这就是咱们的女儿吗?”

唐澈仍然犹如梦中,一时间不言不语。

梅妃说道:“皇上,梅儿不能再陪在您身边了,只请您念在往日的情分上,能够照顾好澈儿。”

长生不老药毒性猛烈,梅妃又无内功护体,是以此时终是油尽灯枯,说完这话后不待玄宗帝回答,便即咽了气,一代梅妃,香消玉殒。

玄宗帝悲声大哭,一时间不能自已。

高力士赶忙走上前去,开口劝道:“人死不能复生,皇上还请保重圣体。”

李隆基一声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此时似然失去了挚爱的妃子,但心境毕竟胜于常人,是以站起身来,冷声道:“把姜抚带来,他炼制出的长生不老药害死了我的梅儿,我要让他一命换一命。”

说这话时又冷冷的看了杨家兄妹一眼,杨国忠和杨玉环皆是冷汗直流,杨国忠暗道:姜抚是贵妃娘娘引荐给皇上的,更是我杨家力保的人,现在皇上恼怒他害死了梅妃,必然会迁怒杨家。

玄宗帝一声令下,立刻就有禁军赶来,一起涌入南熏殿中。

卓亦疏却是心中暗道:姜抚和姜眸早就走了。

卓亦疏神识四散,知道姜抚早就在姜眸的保护下远遁而去,但他自己内力空虚,所以无力追击。

果然,禁军首领复又出殿,向玄宗帝说道:“禀皇上,妖道已经不见了踪影。”

李隆基震怒,立时令道:“立刻在全城搜捕,务必将那妖道兄妹擒住。”

禁军得令,立刻前去执行。

李隆基又道:“汝阳王。”

李琎上前回道:“臣在。”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

“我命你率领不良人缉拿妖道姜抚和姜眸,他二人若有反抗,格杀勿论。”玄宗帝恢复了睥睨八方的气势,威震八方。

李琎正要领命离去,却听得太子说道:“汝阳王且慢。”

李琎闻言一怔,却也停住了脚步。

玄宗帝也是疑惑的看向太子。

只听太子说道:“启禀父皇,据儿臣所知,妖道姜抚是贵妃娘娘引荐入宫的,现在妖道败露,要想寻到其踪,可以先向贵妃娘娘询问,或许会有收获。”

原来太子趁此机会将矛头直指杨家,杨玉环更是急道:“太子,你不要血口喷人。”

太子微微一笑,也不说话。

玄宗帝却是冷哼一声,他自然知道是杨家将妖道引入宫中的,就算太子不说,他也要治罪杨家。

杨国忠心思急转,忽然跪倒在地,伏地而拜,开口道:“皇上明鉴,微臣就是为此事而来。”

玄宗帝不语,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杨国忠说道:“妖道姜抚诓骗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实不知情,微臣几经探查,却是查出了端倪,原来那妖道本是隶属于江湖中一个名为歃血盟的势力,姜眸同样来自于这个门派。”

太子等人听后却是颇为不解,杨国忠所说自然属实,却不知他为何如此。

杨玉环更是不敢插话,只得战战兢兢的躲在族兄身后。

其实杨国忠并不知道姜家兄妹的真实来历,他若真的知道姜家兄妹是史思明的手下,又怎敢让姜抚给玄宗帝炼制长生不老药,现下杨国忠有此一言只是为了推卸责任,却不想本来的诬蔑之语竟然说的分毫不差,太子等人都不知该如何反驳,只听杨国忠续道:“这个门派的头目就是明无为,也就是如今的上将军史思明。”

史思明来自江湖,这事并非秘闻,玄宗帝本就知晓,是以此时便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杨国忠伏地更深,恨不得将脑袋插进地底,听他说道:“皇上有所不知,史思明的唯一弟子就是这个卓亦疏。”

原来杨国忠知道卓亦疏的来历,所以费尽心思的陷害,意图转嫁杨家的危机。

此话一出,玄宗帝便即转头看去,只见一个风流少年站在那里,只不过玄宗帝不会武功,所以不知道刚才就是卓亦疏救了自己。

太子和汝阳王则是暗道一声不好,想要出言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杨国忠抢先续道:“我查出姜抚图谋不轨,实际上就是奉了史思明之命,要来害了皇上的性命,而史思明的徒弟也已到了长安,意欲配合姜抚行事,微臣得知以后唯恐皇上有危险,可又听说卓亦疏在太子和汝阳王的护送下一路进宫,微臣听后惶恐不已,又怕宫中禁军被太子和汝阳王控制了,所以只得带着我府中的家丁赶到宫中救驾。”

杨国忠竟然将罪责推得一干二净,甚至还把太子和汝阳王都算计了。

杨国忠的打算是先保住杨家的势力,就算杨玉环落得个识人不明的罪名,却也罪不至死,就算暂时失了恩宠,日后必然能够重新俘获帝心,毕竟此前已有前车之鉴,此事不足为惧。

太子和汝阳王却是闻言大惊,又听得玄宗帝喝问道:“此事当真?”

二人赶忙跪倒在地,李琎说道:“皇上明鉴,我带卓公子入宫是去见了梅妃娘娘,本意是想让梅妃娘娘将皇上请出来,微臣意欲向您禀告安禄山图谋造反之事。”

李隆基脸色一变,说道:“安禄山要造反?”

太子说道:“此事千真万确,只因妖道蛊惑,所以父皇未能尽知。”

高力士也是说道:“皇上,卓公子的确没有要来南熏殿,反倒是微臣将他带来的。”

李隆基曾说过‘力士当上,我寝则稳’,这君臣二人的关系非比寻常,李隆基知道高力士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做出弑君之事,他能将卓亦疏带来,肯定是因卓亦疏绝无杀心。

杨国忠却又说道:“高大人,难道你不知道卓亦疏就是史思明的徒弟吗?”

李隆基皱眉道:“这人到底是不是史思明的徒弟?”

高力士不敢诓骗,便即点头说道:“卓公子的确是史思明的徒弟。”

李隆基神色一寒。

李琎忙道:“皇上明鉴,卓公子与史思明有杀父之仇,两人不但早已分道扬镳,而且是不死不休的关系,这次全仗亦疏公子在此,方能击退妖道姜抚。”

杨国忠却道:“难免不是什么苦肉计,就算是真的有杀父之仇,可如今安禄山和史思明意欲造反,卓亦疏为了将来的富贵,难免会对仇人卑躬屈膝。”

卓亦疏虽在帝王面前,但桀骜之气丝毫不减,此时听得杨国忠所言,便即轻笑道:“你这奸相,只会以己度人,你以为我和你一样不知廉耻?”

杨国忠大怒,可碍于在玄宗帝面前,却也不敢放肆。

玄宗帝眉头一皱,暗道:这人身上尽是江湖气息,而且桀骜不驯。

又听得高力士说道:“安禄山和史思明虽然意欲造反,但在我大唐铁骑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跟着他们造反能有什么富贵可言,最后只能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罢了,杨右相却说跟着安史二人可以博得一世富贵,此言岂不是说安史大军必然会夺得天下,难道在杨右相的眼中,我大唐铁骑竟然敌不过两个胡人?”

此话一出,杨国忠立时吓得亡魂皆冒,赶忙如捣蒜般磕头,嘴中不停的说道:“皇上圣明,微臣绝无此意。”

李隆基冷哼一声,再不去看他。

高力士又道:“当初文隐阁的人刺杀左相李适之,就是卓公子出手相救,可见卓公子绝不与逆贼为伍。”

当初卓亦疏初到长安时恰好遇见了李适之遇刺,卓亦疏将他救下以后,高力士奉命前去邀李适之入宫,那时便是高力士第一次见到卓亦疏。

太子说道:“父皇,当务之急是要防备安禄山的大军。”

李隆基却道:“安禄山毕竟是朝中重臣,朕需得探查清楚以后再做定夺,要是贸然引兵伐之,恐会寒了臣子之心。”

李隆基对安禄山向来宠信,此前就有杨国忠说安禄山必会造反,可是李隆基并不相信,如今虽然太子也这么说,但李隆基仍是不信,他一方面不相信安禄山有胆量与自己兵戎相见,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对安禄山如此信任,封赏不停,他又怎会恩将仇报,更何况此前安禄山从未表露出丝毫谋反之心。

当下李隆基下令道:“立刻派人前去范阳,探查清楚情况,尽快告知给朕,这事交于太子。”

太子行礼领命。

“命封常清和高仙芝入朝。”李隆基手下强将无数,此时出言点将,是想一旦确定安禄山有反意,便以这二人为将引兵伐之。

又听李隆基又道:“汝阳王继续率领不良人追击妖道姜抚,务必将他缉拿归案。”

李琎躬身领命。

最后李隆基又道:“卓亦疏虽然救驾有功,但毕竟是史思明之徒,先行押于大理寺,待姜抚兄妹到案以后,若能证明清白,朕自会论功行赏。”

太子和汝阳王听后皆是心中一松,而高力士则是暗道:卓亦疏武功高强,就算因今天得罪了杨国忠而遭他荼害,想必也能自保,反倒是杨国忠不敢在大理寺太过肆无忌惮,如此一来,也算是有了庇护之所。

哪知卓亦疏却是轻笑一声,说道:“恐怕还留不住我。”

说完之后纵身而起,他经过短暂的恢复已经聚集了些许内力,此时急掠而去,禁军想要抓他,却也望尘莫及,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就连唐澈都没来得及有所反应。ァ新ヤ~8~1~中文網ww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